我倒是想到了一個不可能的辦法,如果李自成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還是能做到的。

李自成攻下北京是三月十九日,四月十三日出兵討伐吳三桂,四月二十日,大順軍抵達山海關以西,用了七天時間,這還是因為李自成中了吳三桂的詐降計,耽誤了時間,山海關之戰後,李自成從山海關撤回北京只用了四天,也就是說,大順軍全速前進的時候一天能跑一百五十里。

清軍是四月九日從瀋陽出兵的,四月二十一日趕到山海關以東,用了十二天時間。當然清軍如果全速前進,是不會比大順軍慢的,但是畢竟在這個劇本里多爾袞沒有未卜先知。

於是,辦法就出來了。劉芳亮三月二十四日打下保定之後,第二天就前來北京和李自成會合,三百里路程,抓緊趕路的話大約三月二十七日就能到。吳三桂在三月二十六日就已經叛變了,三月二十八日,李自成從北京出兵,不管吳三桂說啥都往前猛衝,四月三日,大順軍抵達山海關和唐通會合,第二天開始進攻。

如果兩軍的表現和歷史上的山海關大戰一致,到了四月五日的上午,吳三桂就要堅持不住了,一部分兵馬向李自成投降,而這個時候,多爾袞還在瀋陽做出徵準備呢。因此,吳三桂無論如何也堅持不到清軍來援了。這時他有兩個選擇,要麼像保寧之戰時一樣狗急跳牆殊死一搏 ,要麼跪地求饒,告訴李自成之前的事都是誤會。以吳三桂的節操,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投降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

雖然說這麼連續快速行軍,迅速投入決戰的做法很冒險,但是以當時的局面來說,我也想不出別的辦法了。李自成要吳三桂投降,唯一辦法就是展示出自己有在多爾袞的援軍到來之前要吳三桂命的能力。


先說點題外話,寧武之戰及其後續的情況與通說的情形可謂大相徑庭,當然這不妨礙直到今天還有些忠臣義士拿此說事兒,表達自己對農民軍的不屑。

首先是時間,崇禎十七年二月十五日,順軍主力從太原出發,二十日過雁門關,二十一日攻寧武。

「甲申二月十五日闖發太原數日抵寧武」——《山西通志》

「二十日過雁門關二十一日攻寧武」——《兵部為賊勢已壓雲境等事》

其次是過程,二月二十二日寧武城破,周遇吉死。

再次是後續,當日順軍主力北上大同,前明降軍尤世祿部留守。三月初一日,李自成親率的順軍主力進入大同(王繼謨題本)。二月二十三日,尤世祿縱兵尋仇,殺數千人。(尤世祿在山西總兵任上解職後,未返鄉而是留在寧武,後與當地士紳結仇,被當地士紳上書攆走。)

「賊既陷寧武,恨其久不下,屠殺一盡,血流成波有聲。」之類的生花妙筆,當地士紳就不同意。

至於什麼相持半月、出奇設伏、殺敵眾多之類的,抱歉沒時間。

另外,順軍和胡虜、韃靼的區別,倒是可以舉一個例子。

《汾州府志-李節婦傳》:節婦居郡城之南郭,奇妒,夫畏之過於嚴父。甲申,賊自成陷郡城。李舍舍賊可五六十輩,紛紛託索器物肆媟嫚。李察其為首領者招之曰:「我夫遠出,諒不肯相免,幸禁士卒,夜靜暗中來,勿使張揚,去與我留少顏面。」首領亦幸其祕密,喜甚。迨夜,李與妾及一女奴升屋脊,去梯,俟首領入,遽亂聲鑼。巡捕者逮詣自成,斬以殉。李不肯退,曰:「為一婦人,誅一將,部曲誰肯甘心?雖畏法,臨啟行時,何難戕害?」自成發令箭,驅眾賊出,封其門。己丑,城屠,被虜,至濠次,撲馬下,擊石碎首死。

回到正題,避免吳三桂叛變的辦法——腦控吳三桂!舍此無他法。

這當然是開玩笑,當時因為大順政權尚未變質,拷掠等一系列打擊地主階級的政策仍然在實行,這就很難避免不利於自己的流言與消息四處流傳,並被進京途中的吳三桂聽聞。同時永昌天子在調動關寧主力入京的同時沒有派農民軍嫡系大將率領有力部隊進駐山海關和挾制吳三桂親率的關寧主力,導致吳三桂叛變的後顧之憂大大降低。又因為吳三桂這人歷來有關鍵時刻搖擺不定、突然變卦的性格特點,所以不大容易避免吳三桂在聽聞老爹已死的荒信兒(當時身在永平的李偉然與身在吳三桂軍中的金大印聽聞的都是吳襄已經被殺)也不核實就中途變卦,一番騷操作把自己和永昌天子都逼到孤注一擲的地步。

這個時候,如果未卜先知,立刻發兵追趕,還有救兒。

這個時候,李自成中了吳三桂的緩兵之計,吳三桂勾結了多爾袞,李自成基本輸定了。


拿出比吳三桂和滿清加起來還要強大得多的實力。大體上就是在京畿集中30萬正規野戰軍,步兵,騎兵和炮兵全面發展,全面過硬。

另外在陝西河南西北和湖北有數十萬駐守部隊和經營三年以上的政權。河南陝西全面軍戶化和自耕農化,所有野戰軍家家戶戶分地50畝以上,官兵們鐵了心要給李自成賣命,要保大順王朝萬萬年。

面對這樣一個怪物,你就是當吳三桂和多爾袞的面殺了吳三桂親爹,搶了多爾袞嫂子,吳三桂和多爾袞還是會跪下來喊爺爺。

打下西北和中原後,李自成可以開開心心的和吳三桂有一段君臣佳話,只要李自成停下擴張腳步,認真經營三年。奈何李自成自己不珍惜,不冷靜,不爭氣。


從後來吳三桂在清朝那個讓人瞠目結舌的表現來看,讓吳家做第二個沐家就可以了。


做夢。

這就是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根本矛盾。吳三桂不是一個人,他是整個關寧軍閥地主集團的政治代言人,所作所為必須符合地主階級的利益。而李自成則是整個大萌農民階級的政治代言人,所作所為也同樣必須符合農民階級的利益。

指望不打吳襄、不搶陳圓圓就能招降?做什麼美夢呢?歷史是由英雄個人創造的麼?

李自成集團的政治口號就是均田免糧,關寧軍要是投降了李自成就得分田分地,還怎麼愉快的當黃世仁老爺?沒了大萌,誰幫關寧軍刮地皮搜羅每年幾百萬兩銀子的遼餉送過來?

李自成要是敢不分關寧軍的田,繼續幫吳三桂送遼餉,他還能繼續做他的大順皇帝?開什麼玩笑?整個闖軍立馬崩潰政變信不信?

面對「兇殘」到極點、從帝都大地主手上抄家抄出7000萬兩銀子、還喊著要均田免糧的闖軍,吳三桂別無選擇,必須借師助剿,投靠滿清並同滿清一起將整個地主階級的生死大敵徹底滅掉。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沒有任何騎牆、妥協的可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