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9,J12胎死腹中,这个我知道,.可17,18,19是怎么个情况?为什么20不是17?


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可能是中国的军用航空器装备编号遭到了人为打乱,后又被强行改正。

注意,以下内容完全是作者根据历史情况揣测的一种可能,并不一定代表真实的历史状况。如果哪位知友有更详细准确的资料,请在评论里指出

很多人可能对中国的国产战机序列中歼-10、歼-11两种研制时代较晚的第四代战斗机编号反而在更早的歼-12、歼-13之前感到费解,这其实是个历史遗留问题。1969年8月25日,根据中央军委办事组关于六院由国防科委移交空军领导的决定,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了航空工业「825」会议。根据会议精神,国内航空工业各厂所纷纷上马新机型的研制,其中比较著名的歼-9、歼-12不用多说,歼-13目前公开资料也很多。但很少有人知道,歼-10和歼-11这两个编号事实上在1969年就已经得到了启用。

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歼-11(1969)是由601所(沈阳)设计的一种轻型战斗机,该机的设计很接近幻影F.1,目的是作为歼-6的后继机型。但由于歼-11无法获得性能满足需求的发动机,同时整体性能也不能适应第四代战斗机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歼-13项目开始后就停止了发展。

歼-11(1969)方案三视图,摘自《中国飞机全书》第三卷

相比之下,歼-10(1968)这个编号则非常可疑。目前为止没有办法确定这个编号曾被用于哪一个项目,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该编号原本属于601所的可变后掠翼重型战斗机项目,在该项目因技术条件难以支持停止后弃用。从文章中提出的该项目的启动时间(1968年)来看,该机的研发比歼-9晚而比歼-11(1969)早,因此确实可能启用了歼-10这个编号。但这种说法源于国内某航空期刊的文章,究竟是否属实仍然需要考证。

关于歼-10(1968)唯一的可查阅资料出处,目前除此文章外没有其他证据能够证实

更可疑的编号是歼-14。由于中国研制第五代战斗机的进程保密度极高,而在歼-15被确认之前中国的歼击机序列编号排到了歼-13,因此国外研究机构和国内军事爱好者普遍认为国产第五代战斗机的编号是歼-14。但从歼-15被用于一种第四代战斗机来看,歼-14显然应该比第四代战斗机更早。而在歼-13、611所新歼(即后来的歼-10)方案提出期间,南昌飞机制造厂正在研制强-6、并有将该机作为歼-6的替代机型向空军推广的打算,所以歼-14很有可能被私下授予了强-6的战斗机型。

强-6方案三视图,摘自《兵器》杂志

在这里,还要扯上另外一个不算传统的传统:单双发与编号对应。中国战斗机从歼-5开始到80年代,一直保持著奇数号单发、偶数号双发,具体来说就是歼-5、歼-7、歼-9、歼-11(1969)、歼-13单发,而歼-6、歼-8、歼-10(1969)双发,期间唯一一个打破常规的是歼-12。如果不考虑目前完全无据可查的歼-14这个编号,那么中国国产歼击机按照奇数号单发、偶数号双发原则,接下来很可能是歼-14被用于沈阳飞机工业公司生产和改进的苏-27系列,歼-15被用于成都飞机设计所的「新歼(即目前的歼-10)」。那么为什么后来这两种战机的编号是歼-11和歼-10?

答案是:这或许是个「F-35」式的乌龙。1984年成飞「新歼」立项上马之初,本来由于并非是空军装备计划之内的机型,因此没有「歼」系列编号,仅在研制工程阶段给了一个「十号工程」的代号。同样,苏-27的引进和国产化工程也只有「十一号工程」的代号。但到了这两种战机定型试飞阶段时,继续使用「十号工程」和「十一号工程」显然并不合适,而偏偏「十」和「十一」这两个序列号既深入人心、又恰巧在国产歼击机编号序列中是空白(当时60年代末的歼-10和歼-11还鲜为人知),所以就形成了直接用「歼-10」和「歼-11」代称「十号工程」和「十一号工程」的情况。至于这是约定俗成后主管机构懒得继续折腾编号的问题,还是主管机构自身已经决定用这两个编号,那就没法知道了。

因此,如果按照没有被打乱的编号顺序,国产歼击机编号系列到当前的歼-11时至少应该排到了歼-15或歼-16,再算上当前歼-15和歼-16两种机型的顺延,至少要排到歼-16或歼-17。再考虑到国产第五代战斗机项目设计阶段601所也有参与竞标的三翼面气动布局的「雪鸮」方案、FC-1或许也可能存在「歼」系列的机号,那么从歼-5到歼-20基本上就全都理顺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战斗机,目前国内任何一个军用航空器类别编号,就没有一个不是被打乱的。其中与战斗机最接近的是运输机,该系列的「运」系列编号有据可查的一直延续到运-16(从运-5起中间不断号,至于具体是哪些机型日后再谈),而在运-16之后、运-20之前唯一一个可能使用的编号是运-19,这个编号曾被中航发用于展示发动机发展计划中5000kw涡桨发动机的对应机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运-30,在19之前只有「运-17」和「运-18」明确是空缺的。即便如此,运输机从16跳到19和20也还算说得过去——说句题外话,这也是我反对什么「20系列代表新时代机型」、以及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编号轰-20的原因。


17这个号被占了,滑跃和弹射还是有区别的。

19这个号也被占了,模拟和电传、脉冲多普勒和电扫相控阵也是有区别的。

目前没听说过18号工程。

另,考虑到10-A-B-C的四级跳都没立项,17和19存在并项可能。


实际上随便乱取一个更符合军事原则。

比如,当初很多网友畅想新歼击机应该是歼14,或者新歼12。连CG都做出来了。

简式防务等等媒体也猜来猜去。有利于保密。


也许当初设计序号不是20,但是信息故意外泄给军迷时候(2011年1月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访华期间),军迷因其机身涂号20开头将其称为「歼20」,这是最早军迷的说法而非官方命名(在未装备部队时候称为「歼※」其实是不对的,「歼※」意味著正式进入战斗序列,比如说官方向来都是FC31而非歼31)。

而四代机本来就比歼10等三代机超前一代,军迷的「歼20」更能在感性认知上体现与众不同。

歼20研制成功标志著中国军工从引进仿制到自主创新,从迎头追赶到望其项背再到并驾齐驱甚至弯道超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歼20」名字更能体现中国军机进入2.0时代。

正好中国正在制定和实施「2050中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歼20」出现与战略倡导完全契合。

于是军迷的「※20」被官方接受,军方接收编入战斗序列时索性沿用爱称,并受其影响命名了后来的「运20」、「直20」,相信「轰20」迟早会亮相。


看上去数编号那个特别靠谱,其实不过是一厢情愿,要是真的单号单发,双号双发,歼九的双发是怎么来得?歼十二可不是唯一的例外。。。

反而真相只有一个,就是如楼上答主所说的20计划中的其中之一。。。

空军的编号体系基本摒弃了之前那些按照项目编号的故有体系(说实在的,也确实不怎么样,有大量连模型都没出来的还占著一个编号),进入了按照年代编号的崭新时期。

现在的编号体系基本就是年代+序号+改进型(字母)来命名了。而序号的含义往往跟设计的迭代无关,而是跟功能更相关。

所以也别怪sf占编号,歼15是第一款舰载机,歼16是第一款重型对地多功能战斗机,而歼十C的任务却主要还是空优,更适合给一个改进型编号,而不是新数字。。。

也因此,三一工程最好祈祷自己不要变成真歼三一,否则切得等些年才能熬出头。。。

还是歼21好听些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