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lmers 有一本论文集,收录了现当代心灵哲学界的经典文献,非常厚,非常厚,非常厚……

Philosophy of Mind

对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工智慧和心灵哲学感兴趣的人可以试试


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


心学入行次第,或,佛法修学入行次第。


可以先看看具有导论性质的哲学史,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具体的哲学家的书去看

当然如果对中国哲学感兴趣的话可以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比较多并且阅读难度相对较大,建议先看简史)

心理学的话,我先推荐一下精神分析吧,个人感觉比较有趣。建议可以看看车文博翻译的弗洛伊德全集,培养一下兴趣

当然,如果觉得他的书有点难读的话可以先看精神分析入门,这本书相对比较通俗。

先推这些吧。


看到标题是哲学和心理学的书,我第一个想到了《弗洛伊德心里哲学》一系列著作。

弗洛伊德是我接触的第一位和哲学沾得上边的作家,Alevel 申请大学突发奇想的想读哲学,Personal statement 不知道咋写,临时抱佛脚迅速的读了弗洛伊德,拯救了我的大学申请(当年抱佛脚过了UCL哲学加试,拿了5个offer,最终选择了曼大本科哲学经济双学位)也启发了我的哲学思维。

弗洛伊德的精神层次理论具有心理学、科学、哲学的特征。在精神分析意义上,它属于心理学;在他运用科学方法并尽可能进行实证性研究意义上,它属于科学;在其内容主要为非理性的潜意识并探讨社会文化现象意义上,它属于哲学。

精神层次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1. 意识(conscious)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著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2. 前意识(preconscious)又称下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前意识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因此,它既联系著意识,又联系著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它起著「检查」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

  3. 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著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由於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著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

心理学入门 乌合之众+梦的解析+自卑与超越 弗洛伊德淘宝¥ 29.80去购买?


其实要想开始对一个成熟的学科领域开始阅读,科普的图书也许不是最佳选择。

有一类被忽略的就是学科史

《西方哲学史》或是《心理学史》

更适合想要对这个学科有兴趣的人入门去读,对学科有一个纵向的认识。

学科史完全可以当做「安利集」去看:

「孟德斯鸠可厉害了,他的某某著作真的很赞」

「弗洛伊德开天辟地,但是他也存在伪科学的争议」

大部分历史的编写结构都是由人物,著作,事件以及影响,正面评价与负面评价组成的。

这不就跟吃瓜感觉很像嘛


老实说我觉得社会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就挺好的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与 性学三论也挺喜欢

哲学的话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挺好 挺喜欢克尔凯郭尔日记选

还有 存在与时间 三大批判 悲剧的诞生 偶像的黄昏 疯癫与文明……


中国哲学,先去《网易公开课》听一下人大宋教授的讲座,可以全面了解中国哲学史和哲学观点(也穿插了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然后可以看看介绍王阳明的书《知行合一—王阳明》度阴山著作。

心理学,建议先看勒庞讲群体心理学的《乌合之众》。


《自卑与超越》,《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心理学》,这几本书都是经典。


推荐一本、九型人格,可以了解一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