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努力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攒钱转行吗?做生意?我不太能理解


看到很多大佬搬出了风靡了很久的一万小时定律

我研究生就是专门学这个背后的理论的,那时候《异类》这本书还没翻译成中文版

其实也很简单,叫deliberate practice

核心就是专注、反馈、调整

每一步,都非常非常非常的难

畅销书为了卖得好,隐去了这些艰难的部分,只告诉你一万小时的沉浸就行

但最好的钢琴师,每天练琴十个小时,中间能做到DP的时间也就最多2小时

我们中国人用词更加文雅一点,用心流来描述,但是心流的时候是舒服的,而DP是痛苦的

所以说在一个领域「沉浸」一万个小时就变成领域的专家,本来就是伪命题

学术界在DP上堆了了上千份论文和无数的调查研究,我十年前就发现选择的「行业」都是那种万年不变的,比如钢琴、围棋、网球

而现在面临35岁危机比较多的行业,大多数本身出现的年头都没有超过10年,而且迭代的速度特别快,比如IT行业

我还记得当年大学毕业,好几个关系好的小伙伴,不论是读新闻的还是读机械工程的,都去腾讯阿里位元组当产品经理了

但是每个人具体做的事情,聊出来完全不一样,而且去年和今年聊得东西也都完全不一样

在这样的行业里面就很难做到深耕

我经常参加行业论坛(为了蹭免费的豪华自助午餐),我发现所谓行业深耕了的大牛,给大家展示出来的一面只是「把行业本质看清了」,比如知道很多内幕八卦、了解很多行业内机会、知道把持行业主要资源的大佬们是谁

而「过经过脉」的硬技能,这些深耕大牛不是每个多做到了的,他们也是最早被挤出成为了行业「串串」的人

所以我发现,在行业里面真的能熬过35岁大关的,甚至突破了年龄限制不断往上走的

其实都是抓住了「返璞归真」的能力的

他们在行业能力达到一定积累以后,都开始往「元能力」上走,比如写作、比如演讲、比如沟通、比如人情世故……这些能力也是「万年不变」,在上面花时间才真有深耕的意义

按欧美企业的说法就是从Expert开始往Consultant上发展

按中国企业的说法就是从专才变成了一专多精

最后想说的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或者说容易得罪人的话题

你看35岁裁员是哪个公司最早提出来的,这个公司的特性是什么;再想想现在市面上闹中年危机的是什么行业,为什么这个回答下面特别多的某种行业的回答

再联想一下最近联起手来不断「日拱一卒」的侵犯劳工权益的公司都是哪些

很多事情一目了然


没什么意义,只是被骗而已。

35岁失业的本质,是中国产业升级失败的结果。一个劳动者最能输出的年龄在55岁左右。如果产业总是徘徊在低端重复的水平,是不需要55岁熟练的经理,工程师的。

与之对比一下,你看看做官员,是没有35岁失业的,因为官员领域人家是成熟的,广泛需要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老手的。

另外,炒股行业也不存在35岁失业的情况。

大致可以认为,行业幼稚,而从业人员没有认清其幼稚本质,胡乱深耕,是35岁悲剧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如何判定行业是否幼稚:

从业者工资高,绝不是判定行业成熟的唯一标准,甚至不是主要标准。我认为成熟的行业或者集体需要能容纳各色人等,既给年富力强的有活路,也给能力差的弱的有生存空间,这个跟高科技没有关系。

举例来说,很多地方国企,比如报社,供热公司等等,待遇很一般,管理理念也很落后,反正是跟什么先进生产力绝对无关,但这种企业拥有某种垄断的,或者说具有重资产的业务。这种环境里面强者先不谈,其牺牲品,斗争的失败者,年龄大的人群何去何从呢?我知道有去扶贫的,也有被安排成退二线的。恰恰是这种平时大家看不起的事情,成了容纳失败者,给他们活路的业务。

与之对应,所谓的高科技企业,的确理念先进,薪水高,吸引大批青年才俊。但一旦其业务走下坡路,员工是没什么回旋空间的,只能走路。

这种幼稚行业有多么容易判定呢?就走到它办公室里面看看,是不是既有穿的漂亮的,也有穿的稍微穷酸的,是不是既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

一个只容纳年轻人的,人员面貌高度一致的行业,很难说是成熟的行业。

产业升级失败,难道就完了吗?绝对不是!

我就举几个能赚钱的例子吧,分别是 2018年度的可转债,2019年到现在的香港蓝筹股,咸鱼低买高卖的套利者。这三个例子分别适用于小散户,一般投资者和无产者。

2018年度的可转债具有明显的低价格,恐慌下跌的特征。如果那个时候批量买入20只以上可转债,到2019年/2020年分批卖出,完全可以几乎无风险赚到25%以上的利润。对于一般的小散户,这个几乎是不是和产业升级失败无关?是不是和35岁无关?

目前的香港的国企蓝筹股,批量出现市净率小于0.5,股息率大于7%的标的,随便选30-50个,分批买入。就算每年领取股息也不亏。这个和35岁失业不冲突对不对?中国产业失败完,这个策略是不是也能工作?如果说可转债嫌池子小,交易量不够大,这个交易够不够大?

如果说上述两个还需要某些资本积累,那么从事闲鱼的套利行为,无产者,没文化的人,也完全可以做。 比如说,出租物品,比如说出租轮椅,拐杖,这需要文化,需要资本吗?比如说每天花时间买入价格很低的产品,等待出价高的人卖给她,这需要高科技吗?

就算按照镰刀韭菜的理论,交易就是合法的欺诈,套利就是社会的蛀虫。但我相信,只要杂货店老板解放思想,他也能找到我看不到的机会。在我出生之前有大量的赚钱机会,在我死后也有更多。而当我随便列出3个和中年危机无关的,可以让人深耕的以外,肯定还有人知道更多的,我做梦也想不到的领域!

虽说我国很多产业停滞在人类生产力的中档水平,高科技升级迟迟难以成功,的确给很多人的职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但是,我国产业幼稚,不代表我国社会幼稚。相反,我们国家社会相当成熟,它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人。聪明的,不聪明的,有才能的,有缺陷的都能在这个国家里找到自己的活法。


这个问题和另一个常见的论调很相似,我们总能看到有人说「现在大学里学的东西太过时了!有什么用?」


事实是,我们在大学里也经常这么说,但是大部分在大学时期成绩优异的同学在职场上也能迅速崭露头角。为什么?


因为能力是具有的可迁移性的,我们大学学习的高等数学、概率论等课程,那些公式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一次也用不到,可是我们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却是每天都在用。


类似的,深耕一个领域的过程和技能是可以迁移到下一份工作的。


你知道世界 500 强企业的平均寿命吗?答案是 25 年,是不是比你想像得要短很多呢?


再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自己的职业生涯究竟有多少年?以今后大概率的法定退休年龄 65 岁来看,我们的职业生涯长度至少是 40 年。


而这对我们这些职场人士而言又意味著什么呢?也就是说,即便我们运气足够好,一毕业就加入一个世界 500 强企业,与它一起成长,但是它有可能会在我们职业生涯行至中场的时候轰然倒下,然后你就忽然失业了!是的,你的中年危机就这么毫无征兆地来了!


既然世界 500 强企业都只能平均活 25 年,更何况其他企业?未来我们所有人都会至少经历一次失业。失业并不可怕,但问题的关键是:你准备好了吗?


有很多人,包括我已经和大家分享了很多职场沟通的思路和技巧,职场困境的破局方案,自我精进和人际关系管理的内容。这些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但所有这些内容都离不开一个核心要素,那就是你的工作能力,你的工作能力将直接决定你的职场价值。

而价值二字已无须我多言,在所有人类社会的商业活动中,价值即一切。


那到底什么是工作能力呢?其实一直以来很多人对这个概念并没有太多具象化的认识,同样都是在高考后以相近分数考入同一所大学,为什么毕业一段时间之后,同学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思维意识的差距,而这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有些人疲于奔命,有些人则用「效率」解放自己

我在刚刚进入职场时就立刻被公司派驻到海外常驻六个月进行锻炼,在完成这次艰苦卓绝的「历练」之后,我回到公司接到的第一份工作安排是进口件库存管理。然而这份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岗位,实际上就是传说中的 ERP 系统(企业资源计划)操作员。每天和大量的数据、报表,还有 ERP 系统打交道,然后按部就班地走流程、查询库存,进行 ERP 系统审批和操作。


我的第一个任务是这样的,每天早晚各做一个报告发给部门的领导供他们决策参考,做这个报告需要先从资料库中提取一个数据表,这个表格大概四十多列、两万多行,经过三十多步的手工筛选整理,我要把它变成一个二十列左右、约一百行的数据表格,接著再利用数据透视图等工具做出想要的图表,然后粘贴到邮件中发出去。我相信很多企业都有大量类似的岗位存在,有时候,这类岗位也被贴上一个标签叫作「螺丝钉」,抑或是人们口中的「绿叶」岗位。


我还记得我从某名校毕业的前辈手里交接这份工作时的情景,他像传授绝世武功秘籍一样,缓缓地打开自己的笔记本,里面工整地记录了三十多步的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并且用不同颜色的字标明了重点,他向我边操作边讲解,讲了整整一个下午,然后坚持让我在他的指导下自己操作一遍,中途还故意设了几个小陷阱来考察我对操作步骤的掌握程度。最后,他反复交代我,做这个表格的核心是细心,因为中间任何的错误都有可能让我必须从头再来。


前辈在和我完成交接之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感觉自己终于摆脱了这份繁杂枯燥的「负担」,迎来了自己的「救赎」时刻,不再「身陷囹圄」,只留我在原地。我相信大家在职业发展初期都会遇到类似的境遇,我自己当时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个国际知名的贸易公司所经营的一定都是高大上的业务,我怎么能来这里做电子表格,弄 ERP 系统呢?


不过,既然这个是我分内的工作,职责所系,我也只能硬著头皮去做。结果是做了两个星期之后,我就崩溃了。


每天早上和晚上各花一小时来进行重复操作不说,精神还要高度专注,一个小错误有可能就要从头再来,然后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做,最后便会打乱一天的工作计划。好几次因为下午的报告没来得及做完,我不得不加班来做。虽然我不知道那位前辈及他的前任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但是彼时的我确信如果不能做出一些改变,优化这个工作流程,我迟早是会熬不下去的。


既然决定去改进,我应该怎么做呢?我先咨询了身边的同事,一开始我得到的答案是,这个表已经这么做了三年了,应该没什么办法改进。后来一个部门的电子表格高手指点我说可以问问售后支持部门的同事,因为他们的制表技能很高,于是我就去请教了一个售后支持部门的同事。他在听了我描述的应用场景之后便跟我说:「或许你可以考虑用『宏』和 VBA(一种宏语言)来实现很多步骤的自动化。」但是,因为他不了解我的表格结构和要求,也只能帮我到这了。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电子表格里还有个功能叫作「宏」。既然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我认为这就值得我去尝试一下。于是我买了好几本电子表格畅销书,并天天去浏览几个知名的电子表格学习论坛,我发现要实现表格的自动化,前提是我的数据整理步骤要标准化,就好比如果每辆汽车的车轮都是不一样的,便无法用流水线自动化生产。

于是我进一步去研究整个数据表,去想明白每一步操作背后对表格的改动,并通过反复尝试来实现自动化。


一个月后,我取得了一个让我振奋的阶段性成果,因为使用了「宏」和 VBA,我几乎可以让程序帮我完成大量手工的操作,成功地把整个操作时间从一小时压缩到 5 分钟。


不过我并没有止步于此,我认为现在这个表格虽然做起来很快,但是除了我以外其他人操作起来还是有点吃力,我能不能让这个过程更优化一点呢?于是我又加了几个按钮,保证不管是谁,只要按说明点击三个按钮,马上可以得到想要的图表。


做到这一步就够了吗?我还是没有满足,因为已经研究这些数据一个多月了,我对很多数字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发现之前给领导看的图表并不能突出地反映问题,于是我自己又重新对图表做了优化,去掉了几张多余的图,增加了更有展示性的一些图表。


这样做就完美了吗?答案是还不够完美!最后我又在报告里增加了一项内容,那就是我会先把这些图表自己分析一遍,然后把我觉得需要领导关注的内容用文字重点标明,提示领导注意。正是因为做机械工作的步骤被大大缩短,所以我有了更多时间去思考更重要的事情。


还有那个让我头疼的 ERP 系统操作,我曾经做过统计,一小时普通人纯手工可以完成 40 条物料的录入操作,即便最熟练的人估计也只能完成 60 条录入操作。


而本年度的公司库存梳理大约需要 2 万条 ERP 系统的物料转录入操作,如果纯手工完成的话,我和同事们会面临巨大的工作量。那既然电子表格的问题都能解决,这个操作可否简化,或者有没有别的替代方案呢?于是我又想到了平日里会经常进行物料大规模录入和转移的售后部门。


我特意去找部门资深人士请教,经过沟通交流后我看到了希望。有一个叫 Dataload(针对甲骨文公司开发的数据录入工具)的插件可以帮助录入数据,这样只要我导入了与系统匹配的信息,这个插件就可以自动帮我进行录入操作,我只需要泡杯咖啡并监视著录入过程有没有发生错误即可。


这么一个小小的尝试,就让我们工作组节省了数百小时的工作量。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我最切身体会到这个道理的一次经历。后来,我们这个库存管理团队还得到了公司年度优秀团体的表彰。


故事暂且告一个段落,复盘整个过程,其实自己尝试提高工作效率的初衷很简单,那就是手头的工作十分烦琐和枯燥,而我不能忍受这种无尽的消磨。但是后来通过接受一系列的培训,以及自己工作经验的增加,我才慢慢意识到,我做的这几件小事实际上包含很多正确做事和聪明做事的思维和方法。

无独有偶,在我和很多职场精英交流时,我也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共识,即大家职场精进的第一步,往往都是始于摆脱繁杂的时间损耗性工作。


当然,这个摆脱的过程不是抱怨和逃避可以解决的,而是我们需要跳出这个困局,尝试借助工具和外部资源对眼前的「麻烦」来进行降维打击。节约出来的额外时间就是对你的智慧的最好褒奖。而要想从平凡走向杰出的关键就是,你先具有解决这些烦琐工作的意识和方法。

以「结果导向」思维倒推问题解决路径

在我刚接手主管欧洲供应商工作的时候,新工位的椅子还没坐热,我的新领导便要求我立刻草拟一封发给外国供应商高层的正式商务信函。他向我简要描述了这封信要表达的三个核心主旨,并要求 5 天之后发给外国供应商高层。


如果你是我,在接到这样一个任务之后,你的第一直觉告诉你这件事情应该怎样办呢?此时多数人脑子里就会浮现出很多离散的「障碍」:我没写过商务信函、我有好多单词不认识、我该联系对方公司的谁,等等。随后一股畏难情绪必然涌上心头,慌乱无助和可能无法按时完成任务的恐惧感也接踵而至。


此时不妨先来拆解一下这个任务:这个任务的边界条件之一是领导要求我在信中精准表达的三个主旨,边界条件之二是这封信要在 5 天之后发给外国供应商高层。理解任务的下一步肯定是如何完成任务。我自己是这样用「结果导向」的思维来进行任务路径的反向推倒的:


1.如何达到这一目的?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18 篇内容

盐选专栏

认知破局:优化努力的 34 条思维原则

Wonder王达 资深国际贸易从业者。

¥31.20 会员免费


我今年41岁了。

我在智联和51的简历已经有将近七八年没有改过了。

35岁之前,我接到猎头的电话。平均是一个星期一个。

38岁之前,差不多两个月一个。

40岁之后,几乎没有人打过。要说我没能力,我是不信的。我从事的品牌策划,市场营销工作有破亿的单品销售数据,且个人贡献度不低于40%。

所在部门的任何一项基础工作,我都可以不亚于月薪在8000元以下的求职者。


我属于那种天赋不怎么样,还比较懒的人。

过了35岁,很多行业越深耕,越绝望。

年轻人的迭代和学习速度太快,进步太明显。感觉自己怎么都追不上,比较优秀的那一批人。

只能依靠自己的人脉和资源,混钱花。

因为这两年尝试跨行业未果。突发的新冠要了我的亲命。

还tmd要重新找工作。

现在我去51智联找工作,只能拿到原来月薪的1/4,甚至更低。原来的岗位根本不可能。

而且hr还挑三拣四。


所以,我个人看来,深耕一个行业。

只能让自己被时代淘汰的慢一点。

35岁真的是个坎儿。

和我同年龄段40岁的人,除去自己创业的。

一旦被熟悉的岗位淘汰,跑滴滴,送外卖,做保险,去超市当理货员都是常态。


周末反思,照例干货无废话。

这个问题我在八年前就思考过了,那时候发现单点深耕的风险很大,于是果断放弃本科专业的读研机会,另寻他路。

八年间,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可以深度反思的角度。

很多人对「深耕某个领域」有误解,认为是深耕某个技能。

但其实深耕领域的本质其实是:扎进某个行业,和这个行业一起演化,走一段共荣的生命周期。

最理想的状态是,你的事业发展黄金期,能和这个行业的黄金期重合,然后通过深耕踩准的节奏,拿走最优厚的行业红利。

比如,90年代的制造业,2000年后的房地产和金融,2010年后的互联网...

以及接下来(可能)的智能商业,数据石油,万物互联,和资产证券化等...

这种红利的获得,对人的能力或者技能要求并不会太高,普通本科水平就算迈过这个门槛。

所以,这个时候,踩准行业的节奏,远比所谓的「打磨」某种职业技能更重要。

这才是深耕的意义:增加你对行业的理解,让你在所在行业的机会出现的时候,比别人更快更准地拿走这个机会。

而不是站在某个点上,等衰老的到来。

如果你已经限定在某个行业里,且已经错过了生长的快速上升时期(比如处在制造业之类的夕阳产业)。

那么基本上会有两个选择:

- 寻找更高的生态位,去到上游,当矮子中的高子。

比如,制造业的高级经理收入可以和互联网大厂的普通员工持平一下。

- 或者培养可迁移的能力,去跳槽;

比如,销售锻炼出来的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行动变化能力(这个时候就不要看不起销售啦),不断更换去卖更被市场需要的东西。

这是普通人常见的两种出路,都拼学习能力,没办法,逃不出的宿命。

方向比努力重要,而找准方向,需要思维的转变。

这首先要求我们放弃点状的钻头思维,也就是用个钻头抓住个点,不断往深里钻的思维。

而是把目光拉长,去思考,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周期到底是什么?

甚至是,视野可以再高一些,我在最年轻力壮的时候,应该踩好的时代节奏是什么?

你会发现,对普通人来说,财富的获得本质上是,不断地找准时代的生长曲线。

我多次复盘过父母那辈人的经历,大下岗,下海,各种生意模式,经历过各种时代的变迁。

很无情地发现,并没有什么技能或者位置能保证你一辈子安稳。

即使家里有矿的,如果踩不准节奏,也会面对阶层残酷下滑。

这种例子不要太多。

我妈当年找对象的时候,最吃香的是计程车司机,收入高,牌照少,垄断,最靓的妹子都想嫁给计程车司机。

用不了多久,计程车就不行了。

这种「不行」的剧情,在各个工种、行业中被反复上演。

时代要变轨,要拐弯,那些「错位的人」必然会成为牺牲品。

最后,说个更普遍的观察:

「中年危机」这个话题,在各个时候各个平台经久不衰。

为什么会如此?

其实还是思维模式的迭代和更新的问题。

传统的分工思想,背后还是还原论和静态思维,这种思想在加速变动的时代落后了。

更好的思维方式是,在时间维度,思考生命周期的动态性;

在空间维度,用系统化的思维,从生态系统中寻找更好的位置。

所以,你会发现,凭借自己的能力,跑赢大盘的人,大抵会有这两个特点:

1. 要么具备了强大的学习能力,能持续迭代更新

(从点状钻研,演化到到线性动态);

2. 要么尽早积累资本,早点上岸,且财富多得能够自动加速升值;

(改变生态位,在系统中占据更好的位置)

没有什么是恒久不变的,财富不会,智慧不会。

唯有不断拼搏。

根据评论区一个兄弟评论的总结:

静态深耕,以自我为中心

动态深耕,以行业为中心

追求趋势,以时代为中心

非常精准

最后,公众号/视频号「杨大宝识」可以找到我,视频号每内测期被官方自动加v,提供犀利观点,欢迎围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