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高二在读。我非常向往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好比空中的雄鹰般自在翱翔成长,又好像苏轼《方山子传》中方山子的自由洒脱。但是家人的不断对我生活的指指点点让我感到很多拘束以及不自在。我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也明白家人的指点是发自内心的真切的关照。但是还是非常不爽,严重的话甚至会吵起来,吵架双方又都不低头,真的是很不痛快。我可能和很多同学们一样,回到家惰性使然就开始放纵,一面对父母的絮叨又觉得心烦;反而在家之外的学习场所我反而更能很好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自己也觉得没有拘束很舒服。这种自由的心态或许和自己所处年龄段息息相关,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不服管。这到底真的错了吗,如果没有错,那又应该如何调理好和家人的关系呢?至少我现在觉得我并没有很大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减少在家待的时间(会自己找图书馆之类的地方)。总觉得也不大好,总之我很迷茫很疑惑。感谢 能耐心看完我发的牢骚。


没错,但控制不住的话就容易犯错。

要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是在追求自由还是发泄不爽,在这高唱自由的时代,这很容易混淆。


在后现代的世界里,流行的是个人主义,相对主义,个人至上,解构主义,消减权威。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在过往的世代里,人们发现集体主义压抑个体价值。而如今,人们活成了一个分子化的世界,每个人成为孤岛,世界越来越冷漠。

自由需要界限/规则,是因为存在危险(罪带来苦果),就好比在悬崖边开车,是有护栏还是没有护栏自由随性好,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找到真理,顺服权威,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一定是无序的,在一个自由无拘无束的状态里,也找不到我们生命的满足。因为关系即意味著约束,早点明白这一点,我们就离爱和幸福更近一点。

我们不是顺服虚假道理的权威,但是有一些事情无所谓对错,为了关系的缘故,我们选择顺服权柄(父母,主管,政府等等),在关系当中,要比对 事情和关系的重要性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倾向于关系。没有关系,事情也失去了最终的意义。

圣经的旧约,每当神责备人的罪(人滥用自由,去行可耻的事情)的时候,总是说,「以色列啊,以色列,你要听」,意思是神的话就是真理,我们需要去学习去顺服。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 神是独一的主。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 神。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 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 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 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

每个人的生命都要找到那个真理权威(他定义了我们生命的价值,活著的意义,工作生活的使命),然后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唯有如此,才能找到生命的归宿


没错。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状态,长期接受别人的批评,只会让我们不够独立。

我们唯一不占优势的是我们的经历和经验,但是这些是因人而异的。

我想强调的是,我可以听,但我不信、我不那样做,甚至我会反驳你,但你不能强制要求我。这才是平等。


没有错,这正是人类种群进步的最重要的原因。一切伟大的创造性进步,都来源于此。


谢邀。

单是针对题干来回答的话,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一是这种「追求自由」的行为是否影响到他人,是否负面,如果你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我觉得没有错;二是那些试图管束你的人抱著怎样的心态,在他们眼中可能是在引导你走上一条捷径,但在你眼中可能就是过多干涉你的生活和自由。

叛逆期,美其名曰青春期,是一个对事物的认知迅速增长,也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多青春期的与家人之间的矛盾来源于对事物看法的不同。针对题主的详细描述,似乎是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儿,但家人还是试图干预,那么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家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常见的原因如下:1.希望证明你还是一个小孩子,你没有办法替自己做重大决定。2.寻找为人父母应享有的权利,认为他们完全可以管束你

倘若是不愿意让你过多外出(哪怕拥有学习这种正当理由),可以和他们好好沟通,告诉他们出门学习对于提高你的学习效率有帮助。一般来说经过这种沟通,父母也会同意。

和一个人相处数十年,互相了解秉性,相处时就不会在意自己的言行,或许你们都会有言语过激的时候,那是因为清楚的知道你们都不会离开彼此。父母对子女都会怀有期许,试图尽到为人父母的义务,对你有要求。

于我而言的话并不建议你在他们絮絮叨叨的时候保持沉默,在确保言行得体的前提下,心平气和提出你的想法,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沟通。了解他们为什么要说你之后或许你也会舒坦很多。

最后,祝你家庭和睦,学业有成。


青春期向往自由、无约束、不被管制的心态是再正常不过了,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

所以不用为此烦恼,只要你不因这个心态,而伤害到其他人,特别是父母,那么都是没问题的。

青春就是疯狂、就是自由。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青春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