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作曲比作词难那么多吗?


没有啊,港台没有翻唱歌曲的,你说的是歌手间相互的翻唱吗,哦,那个大陆,甚至美国也很多啊

其实我知道你的意思

但是

负责任的说

港台没有翻唱

一首也没有

从日本买的版权,歌词,歌手,都是原唱,相当于日本人为歌曲谱曲

你可以说,香港歌坛,歌手创作能力差,这是公认的,大多数如此,但几乎都会创作,懂得乐理,像张学友,自己创作了一张专辑,虽然并不特别出彩,而周华健的创作能力就很厉害了,很多经典名曲

但是

翻唱

香港乐坛不认!

人家花钱买的曲子,和现在歌手演唱歌曲,录制歌曲是完全一样的流程

像很多国粤同曲的歌曲是一个道理,按照你的思路,那么国语歌,就是抄袭原先的粤语歌?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有两个思想倾向

一。对香港那些歌手所取得的人气和成就不认同

二。对使用日本创作的曲子耿耿于怀。

歌手的本职是什么?

将一首歌,演绎到极致

创作能力是附加分

而港台歌手,不需要,更不应该,因为当时使用了日本创作,或者其他地区创作的乐曲而为人话柄。

网路上对这种现象有一些言论

大抵都是说抄袭

立场是什么呢

是为了自己所喜爱的歌星,而去抹黑站在其对立面,或者是那些fans臆想出的对立面歌手

这是一种愚昧,充满攻击性的言论和思想

是版权意识和文化教育低下的一种体现

如果我说的在理,不需要做什么

如果认为我说的不对,请说说,港台歌手之本身,抄袭了什么,翻唱了什么?跳进一个固式思维便跳不出来,实际上,那根本,便是错的


补发

关于这个,已故音乐大师黄沾先生已经提到过,具体见下面截图。

略作修改

一首曲子可以去填入不同的词,成为不同的歌,但是,一套歌词填入不同的曲子却通常是不可能的。

一套歌词填入不同曲子通常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曲作者创作时同时创作几个不同版本供挑选,这种最后往往也是挑出一个最满意的版本公开发行,其它弃用;另一种情形是影视剧作品中,一套歌词请不同的人创作出不同的版本,最满意的版本用作主题曲或片头曲,其他版本用作插曲。这种一般出现在琼瑶剧中。


香港乐坛因为历史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比大陆和台湾乐坛发达很多的。上世纪80年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了对流行音乐的需求,然而大陆和台湾的流行乐都还在初步阶段,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于是香港就不得不挑起大梁,成为流行文化的主要输出端,偶像不够就造星(谭梅张陈,四大天王,王菲等),歌曲不够就翻唱日文韩文歌(中岛美雪养活了大半个香港乐坛云云)。

香港优秀的作词人作曲人很多,林夕黄伟文李焯雄林振强黄沾顾家辉许冠杰李思菘李伟松等等;唱作人也很多,林子祥谭咏麟钟镇涛黄家驹黄贯中黄耀明周华健王杰巫启贤等等,只不过他们没法满足整个华语市场对流行乐的需求罢了,我觉得没什么可指责的。


每个地方又都特别流行的几个和旋,所以导致很多歌曲雷同,创新需要天赋,很多演唱技巧特别好的歌手并不一定能做到曲子旋律的突破


有翻唱,但并不多,比例其实不高。


市场大,尤其在八九十年代一个歌手卖座可以一年发很多张专辑,只要市场好,就会一直出,但创作力也会跟不上,而直接填词翻唱实在是一个低成本高回报的事情,首先能被翻唱的原曲肯定是优秀的,是已经经过了市场考验印证成功的曲子,那翻唱过后只要词填的可以肯定也是不会差的。

你再看现在,台湾乐坛开始青睐唱作人,纯歌手开始不吃香,大陆选秀也是开始转向唱作人方向,说明大家都在转型,这是音乐市场发展的过程。当然随著流媒体的冲击,专辑卖不出去,不赚钱,大家做专辑的速度也明显降低了。


因为很方便,一首歌如果在别的地方能火,那么我拿过来翻唱火的可能性就更大,在过去独立工作室不普遍的情况下,大唱片公司有钱有关系,弄几首国外火的歌过来唱,风险也小,叫好又叫座。如今制作成本降低,独立工作室层出不穷,翻唱也就没有特别大的优势了。


很简单的道理,因为作曲的难度比作词难很多很多。中国的创作能力不足,只能直接买人家唱过的曲重新填中文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