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独男和非独女、独女和非独男两种情况


我家是独女与非独男。

但由于他家的姐妹嫁出去了。不承担赡养。所以我感觉和独男没啥区别。

也就是公婆和我父母都是由我们负责养老。

他姐妹只是偶尔给点私房钱(可能有?)

但我每年给他们孩子买东西的钱估计也超过他们给老人的私房钱了。

公婆的房子自然是我老公继承。(小小村落沟沟里的房子.哎)房子老人前几年非要修缮了一次。还花了10w。说真的。两年也就回去住半个月。真心不值钱也不值得。就当哄老人开心了。

公婆没啥财产。反正我没看见不在我手上。

———

矛盾嘛?有钱。那很多就不是问题。没钱、很多都是问题。你懂的。


大部分独生默认的婚姻模式:(父母)?(夫妻)?(公婆)

大部分非独默认的婚姻模式:(父母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公婆)

独生子和独生女结婚,默认子女脱离双方原生家庭组建新家庭,婚礼费用平摊,婚房要么共同出资,要么各自都有婚前房,婚前财产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婚后收入和责任是我们共同的,婚姻关系极其简单丈母娘贴补女儿是情分不是本分,婆婆带小孩是帮助不是义务,家庭关系极其简单。夫妻各自继承自己原生家庭的财产,各自承担自己父母的赡养,财产继承和赡养责任极其清晰

非独和非独结婚,大部分还遵循男娶女嫁的习俗,娶妻和嫁女是两套规则,各地风俗不同,诸多矛盾如彩礼嫁妆、婚房加名、婚宴酒席、是否和公婆同住、婆婆有没有义务带小孩、媳妇该不该赡养公公、妯娌姑嫂争宠、兄弟争家产,小姑子不赡养父母,大姑子要求弟媳生二胎等等,这些话题能撑起几大论坛和大半家庭伦理剧,婚姻家庭财产赡养关系及其复杂。

大部分人的婚恋观都来自于原生家庭,哪怕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高学历高薪接触过不同的生活模式,骨子里还是坚持原有的家庭观念,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那是刻在基因里的记忆,一般人很难改变。

现在回答正题:

非独男+独生女:凤凰男和孔雀女的婚姻在本乎有诸多话题,不必多说,如果愿意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在本乎重男轻女话题中留言的非独男,都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拧巴劲儿。

一方面他们认为社会习俗是男方出房出车才能结婚,男的是养家主力,所以父母把财产资源向他倾斜是应该。另一方面他们又喜欢骂彩礼,骂女方凭什么要求男方出房出车,对男性主力承担养家责任愤愤不平,他们要求女性独立。

一方面他们认为女儿不传姓氏,是嫁出去的,不能继承父母财产。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女儿也是父母养大的,应该同样承担赡养责任。但是这个标准只适用于自家姐妹,如果娶了独生女,标准就反过来了。

一方面他们认为城市没彩礼,女方嫁给他就是嫁给爱情,独立女性更不应该要求车房让丈夫独自养家。另一方面他们认为他娶得是老某家的媳妇,他和父母才是一家人,妻子有赡养公婆帮助姑嫂小叔扶持子侄的义务,做到全家满意才能被他接纳成为真正一家人。

一方面他们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独生女不应该和父母走的太近。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岳母只有一个女儿,理所应当贴补小家庭帮忙带小孩,岳父如果有资源的话,更应该扶持女婿事业。

一方面他们认为独生女继承的原生家庭财产应当归属小家庭,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独生女承担父母赡养是给他增加负担。

综上所述:一个傻白甜恋爱脑略有资产且愿意对丈夫无偿付出且父母能独立养老的独生女,是非独男最理想的结婚对象

非独女+独生子:在计划生育年代,排除少数情况,大部分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的父母,要么本身重男轻女,要么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地区,这个毋庸置疑。

相较于既得利益的非独男,非独女的婚姻观更为拧巴。一方面她们痛恨自己父母重男轻女,把财产都给了兄弟,不帮她们带孩子。另一方面她们又担心婆家不重男轻女,财产平分给小姑子那是绝对不行的,婆婆帮大姑姐带小孩是损害她的利益。

本乎常见的扶弟魔话题,就是她们在家庭从属和财产支配上的另一种拧巴。一方面她们认为出嫁从夫,婆家出房出车出彩礼迎娶她进门,她是婆家的人,婆家及丈夫对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她们又觉得婆家不是家,婆婆不是妈,娘家兄弟以及和自己同姓的子侄才是她的亲人,她对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非独女选择同样的非独家庭,或选择和她们观念一致的农村乡镇独生子,虽然婆媳姑嫂种种矛盾,但大家都相同的婚姻观,遵循一套婚姻模式,基本能量守恒。

如果非独女选择的是从小生活在男女相对平等的城市独生子,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讲变得不可调和。两种不同的家庭观念以及生活模式,打破了能量守恒,让她们无法适从,方方面面的矛盾很容易触发她们的心理失衡。

一方面她们欣喜婚后有自己的小家庭,不需要和公婆同住,不需要被公婆指点干涉,另一方面她们又对比自己父母如何对待儿子儿媳,认为婆婆有义务帮忙带小孩,公公有义务把退休金拿来贴补儿子儿媳的生活帮忙养孙子。

一方面她们鄙视原生环境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陋习,一方面她们又希望公婆和丈夫能认可她们的父母和家庭。所以在彩礼帮扶弟妹这些问题上格外敏感,她们认为公婆按照她家乡习俗迎娶才算是尊重,丈夫主动照顾她的兄嫂弟妹才算是不嫌弃。

尽管道理都明白,但是很少有非独女能克服心理因素在婚姻中岁月静好,更大一部分原因是两种原生家庭不同的财产继承方式。

农村的财产继承方式一片土地轮流做皇帝,父死子继,媳妇在付出生育和冠姓权后,熬到公婆去世她将和丈夫一起接管公婆的财产,牢牢把控住儿子,嫁出女儿迎娶儿媳,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下一任皇太后。

城市的财产继承方式是血缘传承,父母去世后把财产交给子女支配,作为媳妇的她们同样付出了生育和冠姓权,但公婆的财产只留给自己儿子或孙辈,跟她毫无关系,甚至严防死守杜绝她染指,这样的情况下,想让她心态平和也很难,婚后难免不怨恨丛生。

非独女想彻底摆脱原生家庭给她灌输的婚嫁观念,同样困难重重。


独生子,谈过一个非独女。就一点:怕白银外流。

我不愿意给女方家一分钱,如果对方是独生女,说句不好听的女方父母的房子早晚是女方的,只要我们婚姻正常,这房子也就是我的。跟动辄上百万的房产比起来,其他都无所谓。对方是非独女,那么就意味著我花的每一分钱都是无偿捐助。你可以说是共同财产,女方也有支配权。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家的房子肯定是她弟弟的,跟我一点关系没有。一想到自己辛苦挣的钱,自己不舍得花,对象也不舍得花,她家人倒是挺舍得的,我就觉得这日子没办法过。

其他的因素也有,比如独生子女理解不了非独生家庭的家庭关系。在我看来,我家是我家,父母家是父母家,我们独立核算,互不干涉。我家的内部治理是自主的,我家的事情我家自己决定,我父母的事情,他们自己决定。他们要买房子让我出钱,我肯定会要求划分相应比例的产权,他们把产权让给我,那我就为他们设立居住权。总而言之,大家互不吃亏。我们家从来不互送礼物,我给我爸妈买东西会提前询问是不是需要买,他们说不需要我就不买。就是那么直接的,没有那么多假客套。在非独生家庭看来,我这很冷漠,很没有人情味。

再比如姐弟关系。我认为弟弟的事情不归姐姐管。他上学当然是女方父母出钱,不可能让姐姐出钱。他结婚我们就正常随份子,其他的什么也没有。但是,非独家庭的亲情关系跟我家差异比较明显。


不论是双独子女还是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结婚都会面临著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是看你如何取舍。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养老压力不是特别大,婚后非独生子女会更加包容对方。但也有历史问题,独生子女


我不知道

我是独生女,我的历任男朋友都是独生子。


我觉得有问题可能还是不够爱吧。。我老公是独生子。我还有个姐姐。会有他理解不了的事。但我会向他描述这种关系。所有的感觉。他也可以感同身受。并且完全理解我。很多可能会让他不开心的。他也会自己想开。

我很庆幸找了我老公。虽然只比我大两岁。但很成熟。有责任心。很爱我。很包容。他像爸爸。会为我打心底里操心。会真正的为我好。替我著想。我很另类。很多时候想法和别人不太一样。所以我没什么朋友。但他似乎没有什么是接受不了的。


你担心被他哥坑(他哥之前坑过我们好几次)

他害怕你不让他跟他哥来往(在家我说了算)


不知道吧,应该会融合的比较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