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识执著世界上一切都是我,怎么改变呢?别人说话骂人,我就感觉是在骂自己,然后很不舒服,就要怎么用第六意识改变第七识呢?现在记忆力都快没有了,怎么从无记中出来呢?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施。何等为十。所谓

平等施。不拣众生故。

随意施。满其所愿故。

不乱施。令得利益故。

随宜施。知上中下故。

不住施。不求果报故。

开舍施。心不恋著故。

一切施。究竟清净故。

回向菩提施。远离有为无为故。

教化众生施。乃至道场不舍故。

三轮清净施。于施者受者。及以施物。正念观察。如虚空故。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清净广大施。


阿难。我以十法得证菩提。云何为十。

一者 能施所爱之物

二者 能施所爱之妻

三者 能施所爱之子

四者 能施所爱之头

五者 能施所爱之眼

六者 能施所爱王位

七者 能施所爱珍宝

八者 能施所爱血肉

九者 能施所爱骨髓

十者 能施所爱支分

是名为十。我行此法。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你描述的这些其实都是第六识的分别,第七识的分别不是这么粗的,是意识很底层的微细的一种指向,不是你现阶段可以直接操作的。


应当修学般若智慧,修出离心。

前提要在善知识指导下,从基础开始修学佛法。千万不能自己盲修瞎练,误入歧途。


可以参考佛陀的说法: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021329?

zhuanlan.zhihu.com图标

释迦牟尼佛为度众生来到世间,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之后说的第一段话就是,「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奇哉的含义就是奇怪,佛的智慧至高无上,真实圆满,没有任何的障碍,佛为什么会连说奇怪,奇怪,这其中有什么含义呢?大乘佛经听懂学明白了就会知道,这是佛心慈悲,为了救度芸芸众生出离六道轮回,永不受苦受难,帮助众生都能回归自性,圆成佛道,得到与诸佛如来一样相同的真实利益,吸引我们众生的注意力而故意说的。

佛得到的真实利益全部都是自性之中的,佛说我们众生的根本,真如本性(自性)与佛无二无别,一模一样,所以从理上讲,从根本上说,佛有什么一切有情众生就有什么,丝毫不差,广大众生应当得到与诸佛如来一样相同的真实利益。那我们众生的自性是什么,里面都有什么呢?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说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佛彻底明白了自性中的所有一切,并且全部都用上了,因果不空,当然就全部都得到了,这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满成佛)。佛得到了自性之中无量的寿命福报,智慧德能,贤善美好,能超越时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没有任何障碍,无所不能,佛得到了无量圆满的称心如意,我们六道轮回中的众生为什么没有得到与佛一样相同的真实利益呢?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会生活在有成住坏空的娑婆世界,有种种的烦恼、忧虑、磨难、痛苦和不称心如意呢?

释迦牟尼佛慈悲地为众生道出了答案,「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也就是说妄想执著是众生堕落在六道轮回受苦受难的根本原因!虽然我们众生的自性与诸佛如来一模一样,可是我们堕入了无明,迷失了自性,但以妄想执著,用错了心,没有依据本自清净,具足无量清净平等觉的真如本性去想、去说、去做。众生心外求法,违背了自性,用愚痴的心种了六道轮回的因(种子),造了六道轮回的业,因果不空,果报就是无量劫来堕落在六道轮回里面搞生死轮回,受尽种种苦难,从未出离,痛不可言。由此可知,妄想执著害人不浅!那么这害人的妄想执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佛在经中讲得很清楚,是从无明生出来的。什么是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白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不明白三世因果里面的事与理,不明白自己的根本真如本性(自性)是什么,不知道心为何物,心能起什么作用,心在哪里,没有与自性相应的真实觉悟智慧,这就是无明!众生堕在轮回中受苦受难的根本原因就是无明所造成的,所以无明就是众生轮回受苦的病根。那我们众生怎么做才能开启真实智慧,破除无明呢?

佛怜悯在六道轮回里面受苦受难的一切众生,所以来到世间讲经说法,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广大众生开启与自性相应的真实智慧,把妄想执著愚痴的心去掉,破除无明。佛讲经说法是依据自性讲的,是自性的流露,是自性的展现,所以说佛经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佛经!诸佛如来圆满的觉悟智慧都在佛经之中。所以学佛、念佛、修行必须要依据佛经,学习佛经,在听经明理上多下功夫,才能开启智慧,否则不但不能开启与自性相应的真实智慧,破除无明,还会心外求法,盲修瞎练,搞迷信,甚至搞邪信。凡夫妄想执著、愚痴的心去不掉,就修不到真实功德,化解不了灾难,消除不掉业障,出离不了轮回,来世还要继续受苦。学佛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命运靠自己掌握,命自我立!没有智慧用错了心,在轮回里面受苦受难,都是自作自受。

由于有佛菩萨大慈大悲、大威神力的加持,我们此生才有大福报、大善缘遇到了这部大乘经典里面的王中之王,能度广大众生一生圆满成佛的如来所说第一经《无量寿经》,所以作为学佛念佛的佛弟子、修行人,一定要像如贫得宝般珍惜这殊胜无比的因缘,一门深入,专精修学,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尽全部的力量受持、护持弘扬这部一生成佛的《无量寿经》,修无量真实圆满功德,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才是用真诚心念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夫!巧妙用上了诸佛如来的最高智慧,真正用上了阿弥陀佛无量大的果德威神之力,快速回归自性,破除无明,去掉了妄想执著愚痴的心,信愿行具足,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一生圆满成佛!

妄想执著害人不浅!(住真实慧有声书系列第二篇)?

mp.weixin.qq.com图标

有过痛苦,知道皆因执著放不下。就会去想解脱的办法了。


观空无常无我,无有我,只有五蕴的流转,五蕴如芭蕉,阳炎,如影,如沫,无施无受,无作无起,不生我想唯生法想,破我执。

记忆力不好,可以持文殊心咒,或者楞严咒(我属于心思过敏,喜欢思考分析,但记忆力差,年轻时学外语背字典有后遗症,这几年就特别讨厌学惯用脑,年纪大了还学不会楞严咒,随喜赞叹所有持楞严咒的行者)记忆力不好一是心乱,二是意钝,楞严咒非常有效一举两得。或者每天晚上给地藏菩萨像前供碗水次日早上面南喝下,时间长了,自然会记忆力越来越好,如果能梦到地藏菩萨摸你脑袋那你智慧会越来越明利。

记东西还是靠思维导图比较好,随时复盘,打坐观呼吸思维会增加锐度,有些不重要的事记不起来就算了。有时候能忘也是一种本事。也许是上年纪了吧,脑子转不动了。

南无阿弥陀佛!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定力比业力利害


本文按照真谛大师的《显识论》来展开,首先是理论依据,什么方法可以破灭末那识的执著呢?

第二熏习者。名观习真实性。此熏习能除执著分别性。是第一熏习被损坏故。阿梨耶识亦被损。阿梨耶识既被损。受生识亦被损。以阿梨耶识能生三界。由被损故得三界转。

答案就是通过「观真实性」,除去执著分别性,使得阿赖耶识「被损」,那么因为阿赖耶识而起的末那识自然也「被损」。

那修到什么地步,末那识就会永远舍断呢?请看《转识论》中的记述:

依缘此识有第二执识。此识以执著为体与四惑相应。一无明。二我见。三我慢。四我爱。此识名有覆无记。亦有五种心法相应名字同前。而前细此粗。此识及相应法。至罗汉位究竟灭尽。及入无心定亦皆灭尽。若见谛害烦恼识及心法。得出世道十六行。究竟灭尽。

阿罗汉位时,末那识究竟灭尽,无心定时暂时灭尽,而菩萨行者,得「出世道十六行」时,末那识究竟灭尽。

说了半天理论,具体的修行方法该如何操作呢,继续看《显识论》:

熏习有四种方便。一忍二名三相四世第一法。一忍有二。一广二略。一切众生皆迷真实性。今修习先作广观次作略观。得入真实。所言广者即观四谛。苦集即是凡夫俗谛。灭道即圣人真谛。各有九种。观苦九分。即三界各有三世成九。又欲界一有。色界四有。无色界四有。故为九种。集谛九分。即是九结分者。灭此九结为九灭谛。道谛九分者。九次第三摩提即九次第定。次略观先观苦谛为八种者。观四大四名四大。即色阴四名即四阴。以为八种苦集有八者。即八邪乖八圣道。灭谛八种者。灭八邪即名八种灭。道谛八者。修八圣道以为道谛。次复略观苦为七。六趣及中阴。集七者。即是七使。七使者贪嗔痴慢疑见欲界。欲名欲使。色无色界名为有使。合为七种使。灭七使名七种灭。道谛七者。即七觉分。次略观苦为六种。谓六种内入。集六种。谓六种贪爱即六尘生六种贪。灭六贪为六灭。道六者。六种出离界。一出离杀。他嗔修慈界。二出离逼恼嗔修悲界。三出离嫉妒嗔修喜界。四出离贪欲修舍界。五出离觉观熏修念出入息界。六出离无明惑修无我界。修此六种名出离界。

  次略观苦为五即五阴。集为五即五盖。灭此五盖为五种灭。道五者。即五根五即五力等。次略观苦四种即四念处。谓身受心法。集四者。即四取亦即四流。四取者。取只是贪。有四种贪。即是取有四种。一欲取二见取三戒取四我语取。我语取者。是内取缘内五阴。贪色无色八禅定内法。名我语取。于中取名我语取。若贪欲界尘名外法名为欲取。欲取者是断见众生。我语取是常见众生。此两法缘事起见取戒取。取常见缘理起此四取。是受资粮。明受爱有三种。一远离贪爱。即一切三涂众生。二求得贪爱。即人天至三空三安住贪爱。即非想非非想。谓为涅槃。如四种取名集谛。灭四取名四灭谛。道谛四者谓四念处。即是四种般若。观身通达苦谛。观受通达集谛。观心通达灭谛。观法通达道谛。观身为粗。观三界身粗为苦。观欲界身寒热等为苦。观色界身四威仪为苦。观无色界心念念不住苦。观受通达集谛者。众生一切贪爱缘受故起。若无受贪不生故。观受通达集谛。若观心通达灭谛者。一切众生安立我见于心中。是故众生执我见则不信有灭。只由陀那识执梨耶是一是常故。我体非灭。观心非我故信有灭。以舍我见。观人法二无我故。观心通达灭谛。观法通达道谛者。法有二。一净品二不净品。观不净品为苦集。净法为灭道。又不净品即一切诸惑。净品者一切治道故。应须通达道谛。次略观苦三种。即观三界为苦。观欲界为苦苦。观色界为坏苦。生住不停乐坏时即苦故坏苦。观无色界为行苦。生住坏三时皆苦。但众生有二道。恶道为苦善道为乐。舍此二边谓为涅槃。此心有行有动。是故无常故苦也。集有三者即三毒。又三种身见戒取疑。身见者。众生著身见。执有常乐我净故住生死。不修出世道。戒取者。不肯修正道。疑者疑不决了灭谛灭。此三种烦恼即为三灭道。三者谓戒定慧。  次略观苦为二。谓身心又名色亦是。集二者。十二因缘中谓无明贪爱。灭此二种为二种灭。道谛二者即定慧。次略观苦为一。谓无常为苦。集者谓不正思惟。灭此思惟为灭。道谓身念处。即总观四念处名为身念处。又义若自思惟为道谛。不正思惟为集谛。欲令实慧分明故。作广略二种观观苦。一切法作九分乃至一分。余三谛亦然。语言及分别熏习有四种方便处。语言熏习者。从忍名。乃至自性法处。所言处者即名为所。及境界为处。分别熏习从相至第一一切修得法。一切修得法处者。从下品至上品相第一一切为处。若人依名为思择。是名语言熏习。若人离名句等直思择义。是名分别熏习。是显识显后两识。两识者。一四种言说识。二自他差别识。显此两识。余七种识及分别识。此八种识。缘语言熏习得起。又两识。一身识。二受者识。及自他异识。此三识缘身见熏习得生。又善恶生死识。缘有分熏习得起。如是诸识。是名一切三界唯有识也(义疏九识第三合简文义有两一明识体二明识用一识体者出唯识论)

总结一下就是通过观四谛入真实性,而真实性就是玄奘法师翻译的「圆成实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