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否會這麼說,不清楚。但是,近代以來的儒者確實是有把英美稱之為現代三代的人。第一個是郭嵩濤,他出使歐洲,就認為歐洲已經實現了儒家的三代理想。第二個是徐復觀,他到了美國後,也認為美國實現了三代的目標。正因如此,我們可以認為,真正的儒者是認可現代英美的秩序體系和制度體系。黃宗羲和顧炎武都區分了國和天下,這類似於現在所說的政黨和國家的關係。政黨是私人集團集合,國家是公共意志。私人集團控制的國家不等於是公共意志的國家。這就是黃宗羲說的,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思想,而這種政治理念也確實在現代的西方國家裡已經獲得了實現。所以回到開頭,孔子是否認可美國,不好說。孔子遵循的周禮制度,就是對已經無人遵循的社會規範的一次補救措施。而現代法制,某種程度,就是禮的精神在現代的一次轉化。我傾向於認為,孔子應該是會認可美國的制度體系。


近代以來,都是以西方的角度來評價中華文明,題主此問顛倒了個,所以不得不答下了。

不過,題目不能是夫子如何評價,後生小子不敢代聖人言、做聖人訓世狀,只能從我理解的儒學的角度來進行評價。

儒學的最高價值是仁,源自傳統中國高密度熟人社會的親密情分,因此不舍之情,乃有不棄之責也。無法捨棄,不忍捨棄,不應捨棄,乃儒學之根基也,仁義之本也!

不捨棄乃善之源,中美皆之,然美帝乃個人以契約分割清白而聚,以組織求安全、求發展,有無法捨棄以維繫組織、有不應放棄而維護個人,但無不忍之情分也。故以利合以害分,韌性不足。

義者,宜也。恰如其分、把握好度也,適情況加以調整、照顧,故能者多勞,以求老者安之,少者懷之。鷹醬假人性惡,而外求上帝絕對化、標準化,一以劃之,自負其力,弱者恆弱而絕望,勢衰則難振

言語酸澀,勉強寫了兩點,自己也不太滿意,本不想發了,但是呢,如果連評價一下都沒信心,還談什麼繼夫子之絕學呢?!

學習之、批判之,方為真學也!

嗯,以儒學為標評價燈塔,確實總是連自己都在否定自己!這就是話語權的力量以及文化自信心的問題啊,但確實值得做,所以想想,就當做一個開端了:

夫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進也 。

多謝題主了!


元謀人會如何評價當今社會?合乎他們的生存方式嗎?


我個人認為要問孔子如何評價美國制度,就不能想當然的以現代人的視角、立場去推測孔子的視角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這是孔子說的

「夷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

這是管子說的

「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

這是孟子說的

華夷之辨在諸子百家裡是屬於共識,孔子是對之很推崇,儒家更是一脈相承了一千多年,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而夷狄在先秦社會中的普遍認識是這樣的

(天子→諸侯→大夫→士→國人/平民→野民/庶人→奴隸→夷狄)

綜上所述,在(我認為的)孔子的觀念里,連庶人都不需要/不配(至於認可哪種,就看個人)禮儀,更何況夷狄?

而美國無論做的再多,但在孔子他們眼裡,都是比東胡、匈奴更明顯的夷狄,只有從身到心都嚮往承認華夏的夷狄才是好夷狄,更何況這麼衝突且不跪舔華夏的夷狄,想想曾經的高句麗

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是宗教和對個人品德的要求,我們是倫理道德,美國是宗教道德,美國還是宗教國家或者是半宗教半世俗國家

所以會承認他的優秀,但瑜不掩瑕,大概以隋、唐看待高句麗而看待美國

當然,並不合周禮

墨家也大概類似看法


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

孔子不是死板的遵從周禮,而是根據當時的需要加以變通,孔子看見美國的制度,會按他心中的道評判,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