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王维: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州。

刘长卿:老得沧州趣,春伤白首情。

李嘉佑:吴门别后蹈沧州,帝里相逢俱白头。

顾况:沧州老一年,老去忆秦川。

方干:沧州几年隐,白发一茎新。

王元:沧州归未得,华发别来生。

等等。

如果是典故,最早又出自哪里?

补充:沧州非沧洲。


李太白的《春日独酌》:我有紫霞想,缅怀沧州间。沧州并不是地理上的沧州,而是水边之地,意为隐居。隐居,大抵是身老之后,心灰意冷,又或是对现状愤懑,无言抗议。所以沧州常和身老联系在一起。

诗词中很多地名最好不要具体到真实的地理位置。

陆放翁的《诉衷情》: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天山和沧州都是虚指,天山指边塞,沧州指归隐。按实际位置,沧州在金国境内,陆放翁想去也去不成。州从川,本意即水中之地。

沧州:河北一地名,始设于北魏(公元517年)

沧洲: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意为滨水之地。多用来表达隐逸之思或隐逸之趣

「沧洲」意象的确立见于南朝齐时谢眺(469-499)的「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谢诗中是作「沧州趣」,诗人写诗时,是不可能想到后起的地名的,其意就是指水滨之处。当沧州成了实指,「沧洲」便应运而生了。

初唐李善为《文选》作注时,已是「沧洲」「沧州」混用了;唐代诗人笔下,「沧州」逐渐向「沧洲」转化;宋以后,「沧洲」的写法几乎是一边倒了。

关于「沧州」与「年老」的关系,一方面可能是处于过渡时期,仍用「沧州」,作「沧洲」便可解;另一方面可能是诗文传播过程中,难免被人改动,就比如《说文解字》中:「州,水中可居曰州。诗曰:在河之州。」而今所见《诗经》全作「在河之洲」;还有一方面原因可能是诗人确居或曾居沧州,诗中作「沧州」亦未可知。


「沧洲」本就是隐士隐居之所(这里不讨论「沧州」)

而决心做隐士的人无非这几种:

1 老子有田有房不稀罕出来拼。2 本尊功成名就,是时候归隐成为后辈们心中的传说。3 啊这个国家太糟糕,宝宝有苦说不出,宝宝要出走。第一种嗨到老(这种人功绩不大,想出名就得靠高寿了)第二种拼了半生归时老(没点资本敢住郊区?)第三种隐了就算嘴上不说也会忧国忧民忧到老(尽管孟浩然红颜弃轩冕,可他白首还不是入长安,最后啥没捞著,又灰溜溜跑回去?)(陶渊明几隐几仕,可当他真正下定决定归隐时也算个发福的中年人了吧!)他们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归隐之时已老去,但也算「及行迷之未远」,比起杜甫一生都没为自己活过,算幸运了。

而且你觉得,一个剑眉星目的小哥哥就这样隐去,他自己会甘心吗?粉丝们甘心吗?


可能是古人以前 谐音缘故吧
沧桑。隐居


世上本没有路,也没有沧州,也没有年老与沧州的联系;世上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第二个觉得螃蟹好吃的人,于是有了第三个,略。

这是因为当时的时代,就那么讲话,在当时大家皆知。

而现在不那么说话了,不那么比喻了。再回过头读古诗词,会显得隐喻很深。

比如现在的「套路」、「洪荒之力」等等,是我们现在的隐喻,众人皆知。若很多年后,不用这些字眼,再回头读,一定会觉得隐得很深。

现在写文若故意引不符合当下的隐喻,创调不创意,显得造作。

所以喜爱古诗词的了解当时即可,不需要过度沉迷这些东西,当时都是众人皆知,不然流传不下来,更不需强行牵至当下。

说通俗点,这些都是老梗,对了解历史,了解当时文化很有帮助,也值得研究。也有很多人喜欢。除此外,没什么太大意义。


黄河九分而沧州合?沧海之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