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王維:吾生將白首,歲晏思滄州。

劉長卿:老得滄州趣,春傷白首情。

李嘉佑:吳門別後蹈滄州,帝裏相逢俱白頭。

顧況:滄州老一年,老去憶秦川。

方幹:滄州幾年隱,白髮一莖新。

王元:滄州歸未得,華髮別來生。

等等。

如果是典故,最早又出自哪裡?

補充:滄州非滄洲。


李太白的《春日獨酌》:我有紫霞想,緬懷滄州間。滄州並不是地理上的滄州,而是水邊之地,意為隱居。隱居,大抵是身老之後,心灰意冷,又或是對現狀憤懣,無言抗議。所以滄州常和身老聯繫在一起。

詩詞中很多地名最好不要具體到真實的地理位置。

陸放翁的《訴衷情》: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天山和滄州都是虛指,天山指邊塞,滄州指歸隱。按實際位置,滄州在金國境內,陸放翁想去也去不成。州從川,本意即水中之地。

滄州:河北一地名,始設於北魏(公元517年)

滄洲:古典詩歌中的意象,意為濱水之地。多用來表達隱逸之思或隱逸之趣

「滄洲」意象的確立見於南朝齊時謝眺(469-499)的「既歡懷祿情,復協滄州趣」,謝詩中是作「滄州趣」,詩人寫詩時,是不可能想到後起的地名的,其意就是指水濱之處。當滄州成了實指,「滄洲」便應運而生了。

初唐李善為《文選》作注時,已是「滄洲」「滄州」混用了;唐代詩人筆下,「滄州」逐漸向「滄洲」轉化;宋以後,「滄洲」的寫法幾乎是一邊倒了。

關於「滄州」與「年老」的關係,一方面可能是處於過渡時期,仍用「滄州」,作「滄洲」便可解;另一方面可能是詩文傳播過程中,難免被人改動,就比如《說文解字》中:「州,水中可居曰州。詩曰:在河之州。」而今所見《詩經》全作「在河之洲」;還有一方面原因可能是詩人確居或曾居滄州,詩中作「滄州」亦未可知。


「滄洲」本就是隱士隱居之所(這裡不討論「滄州」)

而決心做隱士的人無非這幾種:

1 老子有田有房不稀罕出來拼。2 本尊功成名就,是時候歸隱成為後輩們心中的傳說。3 啊這個國家太糟糕,寶寶有苦說不出,寶寶要出走。第一種嗨到老(這種人功績不大,想出名就得靠高壽了)第二種拼了半生歸時老(沒點資本敢住郊區?)第三種隱了就算嘴上不說也會憂國憂民憂到老(儘管孟浩然紅顏棄軒冕,可他白首還不是入長安,最後啥沒撈著,又灰溜溜跑回去?)(陶淵明幾隱幾仕,可當他真正下定決定歸隱時也算個發福的中年人了吧!)他們雖然因為各種原因歸隱之時已老去,但也算「及行迷之未遠」,比起杜甫一生都沒為自己活過,算幸運了。

而且你覺得,一個劍眉星目的小哥哥就這樣隱去,他自己會甘心嗎?粉絲們甘心嗎?


可能是古人以前 諧音緣故吧
滄桑。隱居


世上本沒有路,也沒有滄州,也沒有年老與滄州的聯繫;世上有第一個喫螃蟹的人,有第二個覺得螃蟹好喫的人,於是有了第三個,略。

這是因為當時的時代,就那麼講話,在當時大家皆知。

而現在不那麼說話了,不那麼比喻了。再回過頭讀古詩詞,會顯得隱喻很深。

比如現在的「套路」、「洪荒之力」等等,是我們現在的隱喻,眾人皆知。若很多年後,不用這些字眼,再回頭讀,一定會覺得隱得很深。

現在寫文若故意引不符合當下的隱喻,創調不創意,顯得造作。

所以喜愛古詩詞的瞭解當時即可,不需要過度沉迷這些東西,當時都是眾人皆知,不然流傳不下來,更不需強行牽至當下。

說通俗點,這些都是老梗,對瞭解歷史,瞭解當時文化很有幫助,也值得研究。也有很多人喜歡。除此外,沒什麼太大意義。


黃河九分而滄州合?滄海之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