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我覺得這裡的孤獨是指慎獨吧。

有些人孤獨也就孤獨了,並且急於去打破孤獨;但成長是對於那些學習與孤獨共處的人來說的。

孤獨給我們時間去思考,給我足夠的耐心和寬容接納自己的缺點,學會和自己和平共處,這本身就是一種成長吧。畢竟正如裏爾克所說的:

人在最深處的本質,就是孤獨。


現代人可能很難真正的體會孤獨,也很難真正的感受孤獨。

不可否認這個世界的演進大幅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儘管這只是生活的距離而不是心的距離。但確實讓許許多多的人在感受到那種噬人的黑暗的同時便想辦法對外求助。

通常會說出」我很孤獨」的人多數是還在邊緣試探,渴望被關注的人羣,而非真正孤獨的品嘗者。

所以現在孤獨容易成為一種裝飾,一種宣揚自己傑傲不羣的象徵,他們渴望的是認同而非對自我孤獨的品嘗與理解。

許多年前我處於懵懵懂懂,對這個世界有很多想法、也有期待的年紀,對自己極其不自信的同時也體會到來自於社會帶給我的惡意。

當時的孤獨是來自於一種不理解,為什麼沒人聽我說話?為什麼沒人懂我說話?

我是不是非得要成為符合大家心中需求的人,我才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甚至是對於社會有個強烈的憤慨與厭惡,人類如此的骯髒卑微,成為大人後滿嘴謊言,我到底為什麼要成為這樣的大人?為什麼非得要活成別人心裡的樣子?

如果我變成了那樣,我還是我嗎?

不可否認那時的我,在很多心理層面上用大多數正常人的講法是」扭曲」的,但是誰願意當個扭曲的人?但為什麼我不願意成為眾人的一份子我就得是有問題的呢?

所以很多真正的孤獨者其實不是願意孤獨,而是被迫孤獨。因為他們心裡的答案無法求助,沒人願意」真正」的聽他們在說什麼,最終他們不是選擇抑鬱就是離羣而居,少部分人壓抑自己放下執著成為了」正常人」。

人是不會孤獨的,會孤獨的只有心。

當你心靈的飛鳥無法展翅翱翔的時候,會品嘗到充滿掙扎的孤獨。

那時我一眼便愛上了蘇軾在卜運算元裏寫下的

揀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但這樣的情緒其實只會讓人更加的孤獨,更加的抑鬱。那時的我喜歡在空無一人的黑夜裡佇立於風中,不為別的,只是因為彷佛只有風吹過自己的時候,纔能夠感受到那一點自己還」活著」的實感。

在那時我為了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看過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書籍,從道德經裏找不到,我就找莊子,發現遍尋無果後我開始接觸黑格爾、蒙田,從唯心論到唯物論、從佛洛伊德、榮格。我就想找找答案,是不是我病了才變的孤獨?

最終我讀到了齊克果,彷佛在書裏尋找到了一絲解脫,我順著存在主義一路閱讀了尼采與叔本華,我才真正的瞭解到」原來我不孤獨」。

現在人很多人熱愛引用尼采,更喜歡將尼採用各種激勵形式的雞湯來展現他們心中的尼采,那真是對於一種偉大思想的褻瀆。

我其實一直都認為,許多思想的偉大,是因為他來自於一種人類對自我的反思,而非所謂的」心靈雞湯」。

能夠讓你反思自己的文章與思想,不論是否是哲學、是深是淺他本身都是有益的,然而看過了多數的雞湯只覺得有毒,喝多了不會強身健體只會得三高。

那時尼采筆下的

與魔鬼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魔鬼。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這句話深深震撼著我,我知道很多人從各種管道聽過這句話,可能覺得他很帥氣抑或是覺得他富含著一種力量。

但對當時的我來說,其實就是我與自己孤獨最佳的寫照,孤獨就是我心裡的魔鬼,我與他戰鬥卻不想要與之同化,我曾想,如果我放任自己就這麼下去是不是可以在極致的孤獨中尋找到那麼一絲答案?如果當時的我放棄掙扎,選擇與我自己的孤獨同化,我想我便成了自我心理魔鬼的倒影,究竟是我凝視著孤獨,還是孤獨凝視著我?

最終我又花了數年的時間閱讀,並從孤獨中尋找到答案與自我,到那一刻我才真正的體會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卻又壯大,你唯有超越了認知、超越了世界,才能真正的回歸到自我,也更能體會到為何孔子會將從心所欲放在知天命的後面,因為知曉了,你才能超越,最終在孤寂的黑暗中找回自我。

如同德爾菲神廟上寫的神諭:認識你自己

所以回歸到」 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之後是成長」,我覺得還是很有意思,但又差點意思,當你自己走過這段孤獨路會更能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究竟是甚麼樣的迷茫,又有甚麼樣的成長?

而我們口中的孤獨究竟是真孤獨亦或是一種渴望被關注的無病呻吟?


你感到你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你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你感到你現在做的事情並不是你真正要做的事情,或者說達不到你想要的那種效果。你看到很多人,他們在風光地堅定地走自己的路,他們成功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他們看起來真踏馬幸福。

你被甩在外圍,你感到孤獨。

你要該做些什麼呢?要該怎麼做呢?你要堅持當前的嗎?還是換一條看起來也不錯的?心累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還是選擇錯誤呢?在一大堆疑問前,你感到迷茫。

多少個日夜,你白天仍努力到全力以赴,而夜晚你靜下來,看書,學課,和自己對話。你感到喘不過氣來看不到未來的痛苦。

時間這個變數,你不知道它有多重要。

終於有一天,有些問題你不用再去擔憂,你開始進入你曾經所羨慕的那些人的圈子裡,回首你所經歷的那些日夜,好像高中重新翻開初中的題目,輕而易舉。

你還是你,仍然孤獨,但更加堅強勇敢。


王建國在節目裏有句話說了兩個孤獨,主觀迷幻性孤獨,認知障礙性孤獨,孤獨分很多種,可是孤獨不就是成長一次次蛻變,不斷的修鍊嗎。


因為迷茫,無解,無法說與別人聽,無人感同身受,所以迷茫,所以孤獨。

在孤獨中學會了與孤獨作伴,與自己獨處,慢慢地就會發現原來孤獨並不可怕,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與方向,所以不再迷茫,不再害怕孤獨,學會了用獨處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其實就是成長。


「我要怎麼做。」

「你做不到。」

「你說。」

「世人太多,拯救不來。」

「沒事。有一個算一個。」

「先顧好你自己吧。」

「那些不是很重要。」

……

「感覺怎麼樣?」

「我做不到。」

「你說。」

「世人太多,拯救不來。」

「沒事,有一個算一個。」

「先顧好你自己吧。」

……

「我做不到。」

「世人太多,拯救不來?」

「……沒事,有一個算一個。」


我的孤獨和這個不太一樣

我沒有什麼迷茫,只是孤獨。

彷彿與生俱來一樣,就只是沒幾人能夠懂我那樣的孤獨。

成長是孤獨帶給我的,不是孤獨之後纔出現的。因為是孤獨教會我獨立,堅強,有事情要自己解決而不是去尋求幫助。

謝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