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好话题。经历了近期一系列乱七八糟事件的冲击,相信很多人对新三驾马车——教育、医疗和养老——的轰鸣声,已经有些心有余悸了。其中,医疗也是让很多人感觉最无力的地方,毕竟生病是不可避免,万一哪一天得病了,可就……作为一名医生我也看到了太多类似的案例。

这有点跑题。我们还是说正事吧。从实用角度而言,多掌握一点健康常识,不但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等于为自己节省了一大笔开支。但现实情况是,日常接触的很多健康科普内容真假难辨,有些文章为了流量,什么内容都敢写;有的为了卖祖传秘方,什么话都敢说,我们花在鉴别这些健康知识真假上的成本和代价也越来越高。

因此,我们需要更为靠谱的医学健康知识科普平台。

这方面,从我的经验来看,我常使用的是Pubmed和WebMD这两个国外权威靠谱的平台。其中,Pubmed主要是查医学文献的,适合医学从业者;WebMD则是针对普通用户的,内容也相对通俗易懂一些。所以,我还是主要给大家介绍WebMD,我的很多科普文章都是参考了这个网站。

顺带提一句,很多知乎上的医疗科普内容,也会引用WebMD的内容作为来源,感兴趣的可以直接去搜。

WebMD从成立至今已经有22年时间了,主要是面向患者分享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知识。据美国媒体评估公司comScore曾做过一份调查,美国四成以上的医师都是WebMD的忠实会员,且早在2016年平台的月度独立访客人数就已超过7000万人。另外,据美国Mashable 2016年的调查显现,56%的美国人习惯用WebMD查找医疗信息,近三分之二的用户把WedMD作为其了解健康信息的首选。

当然,目前这个网站的内容还都是英文,因此想要阅读该网站上的科普文章,需要一定的英语知识(但也不用太担心,因为文章的用词造句比较简单,还是很好理解的)。

(知道学好英文的重要性了吧,有时候跟命有关啊!所以上次当有人提议取消中小学英语课时不少人还在欢呼鼓掌,大声叫好,我是真的无法理解。)

WedMD的内容很权威,从文章的创作发布,以及审稿,都非常专业。内容非常丰富,从营养到疾病,从药品到健身,从备孕怀孕到育儿都有涉及,甚至还包含了宠物健康的内容,可以说非常全面。

从A到Z,各种健康内容都有涉及,并且在每一种疾病下,又会详细的介绍病因、症状,告诉患者如何自己判断是否患了该疾病,还会介绍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并且还会提供相关的一些最新资讯。

网站内容的形式也颇为丰富,有文章,有视频。视频的制作也相当精致,语速不快,听起来也比较容易。

视频内容也很贴近生活,目的就是为了解答大众的困惑。比如这个视频,就是教大家如何在家自己使用电子血压计,虽然只有36秒,但是指出了使用电子血压仪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导致测量不准确。

这个网站获得了URAC(美国卫生医疗水准鉴定委员会,一个旨在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查和监督,提高美国健康医疗水平的非营利组织)的认证,还获得过威比奖。因此内容在权威性上是没有问题的。

感兴趣的不妨直接去WedMD的官网查看(没有被墙)。

当然,对于英语阅读有障碍的人,推荐你们用用腾讯的企鹅医典(微信直接搜索使用),因为最近听说企鹅医典获得了该网站独家内容版权,准备将这个网站上的内容翻译为中文,并根据国人与美国人的一些差异进行完善。相信很快,这个网站上的优质、权威的内容就会出中文版了。

最后,再提一个小小的要求:「长拍打这几个地方可以多活五十年」,求求让这样的文章消失在我们生活中吧。

我妈让我天天打自己脑门一百下,说可以延缓脱发,尼玛。


谢邀,各位答主已盘点国外平台,答主再提供几个实用接地气的中文平台。毕竟,大家平常没事也不会看英文医学科普。有事,就更不想看英文了。最后,送上福利彩蛋。

T1战队:

国家疾控中心(健康主题 - 索引):这个小伙伴们可能接触少,但它的健康主题绝对是咱中国老百姓获取最权威医学科普的来源啊。

世界卫生组织中文版(健康主题):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世界卫生组织专门有针对各大疾病的中文版本。集合全是最权威靠谱的资料,能够掌握疾病国内外情况。

丁香系列(丁香园、丁香医生,丁香园 - 中国医疗领域的连接者):远得不说,就看咱们知乎。 @丁香医生 长期整合各大权威资料,用幽默诙谐的文字,告诉你最权威的资料。而丁香医生公众号,长期都成为答主午休期间的良品:专业、实事、耐看

T2战队:

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答主很多资料都是来源于维基百科,但无奈它的开放性,导致很多人都可以编辑。而且,中文编辑不是很多,所以暂时只能退居T2战队

果壳(https://www.guokr.com/):果壳更适合医学爱好者,它的公众号长期介绍各种医学逸闻。你看它的参考文献,一篇文章下来,不比写paper难度低。

好大夫(好大夫在线_值得信赖的医疗平台):自从阿里巴巴入住后,档次明显上升。许多医护人员,都认真写实用文章。权威性或许还有待求证,但靠谱是真得还蛮靠谱

互动百科(互动百科-百科更权威):想要了解疾病,这个应该是国内最系统介绍各大疾病综合性网站。

T3战队

Wikihow(wikiHow - 您可以编辑的指导手册): 该平台是医学细节处理的参考书,它贴近生活、靠谱告诉读者如何处理各种伤害。但可惜参考资料不算太多,权威性暂时较欠缺。

摇篮网/太平洋亲子网:专门针对孩子的医学网站,内涵大量系统性的科普。

最不权威靠谱的平台

盘点完T1-T3战队,我们也看看最不靠谱的平台。这种平台所有医学信息,最好不要轻易相信。注:不排除里面或许存在靠谱科普,但比例真得不敢恭维。

百度系列(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经验):这是咱们最容易获取信息方式,但绝对也是最不权威平台。不要问我为什么,看看『魏哲西』。国内谷歌虽然上不了,但必应和雅虎对医学知识也很友好。建议,大家再搜索医学知识时,直接将搜索引擎切换成必应/雅虎.

快速问医生:回答人很多,但千篇一律,而且看不出来半点权威

悟空问答:这已经不是权不权威的问题,里面许多信息都是错的,细思极恐。

福利:

权威靠谱平台,怎么能少得了知乎了:其实咱们这个平台,还是蛮靠谱。虽然很多人说并没有像刚建立学术辉煌,但如果你关注几个靠谱答主,还是能得到权威信息。比如前面提到 @丁香医生 、还有主打科普得答主或机构,答主再提供一些压箱底的专业人士,例如 @Vigorous Cooler 、 @春雨医生 、 @垚鑫脊柱康复 、 @KellyWeaver 、 @大脑正常人 。其他半科普人士,答主就不一 一列出。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常用地一些知识平台对于大众来说可能都比较专业,会增加理解和学习成本。那如果大众想看一些权威可靠的医学科普信息,该去哪看?我推荐2个。一个是国外的维基百科,一个是国内的企鹅医典,这两个也是我经常使用的科普平台。

首先是维基百科,这个用过的都知道,比起其他不少百科无论从内容还是质量上都要相对靠谱多了。尤其是涉及到生物医学这个领域,不少内容都是具备最基本的参考文献引用,比如阿尔茨海默这个疾病是我比较关注的疾病,也是我之前的研究课题之一。

Wiki上给的开篇是这样子的

里面涉及到的部分参考文献,都是可以溯源的

1Burns A, Iliffe S (February 2009). "Alzheimers disease". BMJ. 338: b158. doi:10.1136/bmj.b158. PMID 19196745. (Subscription required (help)).

2"Dementia Fact shee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cember 12, 2017.

可以说这些内容都是正规的参考文献,信赖度自然上去了。

当然了,尽信书不如无书,而且wiki毕竟是公众编辑的,所以涉及到知识点,我一般会亲自去文献里验证。

对了,wiki 英文版是不用翻墙的

除此以外,我经常关注的一个网站sciencedaily(https://www.sciencedaily.com/)也是一个优秀的科普平台,上面有各种各样优秀的科普文章,非常建议大家关注。

当然了,这些国外的平台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有阅读障碍的,毕竟是全英文的,别说你们,就是我读起来都感觉远远不如中文畅快,所以我们还是回到汉语的平台上。

说到国内平台,我首推的是鹅厂家的企鹅医典,这也是我自己最常使用的一个科普平台,它是一个小程序,也有公众号。我比较喜欢用公众号,因为推送的文章很有趣,但选择它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其专业性。

不仅有肝胆胰外科和肝移植领域著名专家董家鸿、中国疼痛医学创始人韩济生等大咖加盟,还独家引进了美国最大的健康信息提供者WebMD的版权内容。

进入企鹅医典公众号,界面很简单,像不像医院里的科室划分?当然也可以直接点全部疾病按照疾病类型去关注某一类症状。

如果你比较关注某类疾病,那么可以在这里点击关注,然后有相关新信息就会给你推荐。

以主页上的肿瘤篇为例,点进去查找最受关注的乳腺癌,这个可是女性第一高发癌症,困扰著无数的人。

里面既有乳腺癌的介绍,让用户可以通俗的了解乳腺癌。例如,这个十图读懂乳腺癌,通过简单的介绍就可以对乳腺癌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乳腺癌什么时候做筛查比较好?多久做一次呢?这里有中国抗癌协会推荐的筛查办法和筛查频率。

女性带钢圈不会导致乳腺癌呢?胸大小和乳腺癌有关吗?这些常见的疑惑和谣言,一样在这里有介绍。

如果有人想去北京治疗,想了解北京大医院治疗乳腺癌治疗费用,这里也提供了一个参考。

企鹅医典里还配备了音频、视频等内容,可以方便人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查看。

除此以外,一些热门的医学话题,在企鹅医典里也能看到。比如最近备受关注的疫苗问题,企鹅医典还提供了疫苗批号查询服务。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平台还是相当不错的,做到了一个优秀医疗科普平台常见的特征,比如简单易用,比如专业权威,这也是我使用这个平台的重要原因。据我的了解,这个平台是免费开放的,希望鹅厂能够继续秉持这种初心,坚守专业和权威这两个基本原则,打通专业医疗和普通公众之间的障碍。

利申:作者为wiki和企鹅医典用户,以及本文偏评测,over。


谢邀~这个话题看似简单,但回答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国内的我暂时先不提,直接说说我经常接触的几个国外比较权威的科普平台吧。

1、WebMD(https://www.webmd.com/)

首推的就是这个WebMD。原因很简单,它是美国最大的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服务平台,汇集了全美医师对病症最详细的病情介绍,包括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诱因,临床症状、检查治疗措施……

总之,是全球最丰富的面向普通大众分享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的平台。

网站的药物板块链接Internet上由FirstDatabank和美国医师协会提供的最大的药物资料库,可以直接查询二十多万种药物的适应症、使用剂量、毒副作用、使用注意事项。如果你在医院药店买了一盒药,不知道怎么使用也不知道吃了管不管用,上WebMD一查便知。

网站的familypregnancy板块有非常丰富详细地孕期指导,从怀孕到分娩,事无巨细,还教我们如何养娃、养猫、养宠物。

Living Healthy板块教我们如何健康生活,膳食平衡、营养保健、两性知识、科学锻炼等等。

NewsExperts板块汇集了全球最新最前沿的医学新闻和学术研究成果。

网站的内容形式丰富,所以的文章都由各个学科内100多名执业医师和专家编写,科普视频制作精良通俗易懂,全方面满足大众对健康知识科普教育的需求。

2、 NHS choices(https://www.nhs.uk/pages/home.aspx)

NHS Choices由英国卫生部负责投资,由英格兰NHS(独立机构,类似于事业单位)负责执行,由其下属的健康和社会保健信息中心(Healthand Social Care Information Centre,HSCIC)运营。

NHS Choices网站界面十分简洁,没有密密麻麻的条目,索引也比较清晰,易于操作。对于某个具体疾病相关信息,还会设有很多关键词的链接,如果需要,可以一步步深入查询。排在前面的都是最主要、最基本信息。网站没有任何商业行为,绝不会有广告推销嫌疑。

不过NSH更像是一个英国官方为英国人民提供的一个权威医疗资讯服务平台,相对于WebMD的全面化,NSH的科普属性弱很多,更倾向于帮助和服务。

3、Healthline

(http://www.healthline.com/)

HealthLine也是一个很全面的医学信息搜索引擎,网站有海量的医学科普文章,可以免费阅读。但比起WebMD和NHS Choice的全面化医疗信息,Health line更像是医疗科普微信公众号。

4、Mayo Clinic(https://www.mayoclinic.org/)

MayoClinic是美国梅奥诊所的官网,梅奥诊所是一家非盈利性的医疗机构,在医疗护理、医学研究和教育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863年,William Worrall Mayo医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罗彻斯特市开办了梅奥诊所。William Worrall Mayo的两个儿子William James Mayo和Charles Horace Mayo也是医生,他们子承父业,分别在1883年和1888年加入了梅奥诊所。

梅奥诊所拥有55000多名医生、护士、科学家、学生和相关的医疗服务人员,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医学专科领域,为常见疾病和罕见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而且它是一家非盈利性的医疗机构,所有收益都用来提高医疗实践水平、扩大研究和教育教学。

不过它更偏重于求医问药的内容,且由于各方面限制,我们国人想通过mayo看病很难。

目前,医患信息严重不对称、专业知识晦涩难懂、医疗广告分不清的三大问题是公众面对互联网医学科普的最大困扰,国外的这些医学科普平台在处理这些上就做的很好,希望国内的也可以越做越好。


其实我之前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在这里:

我们应该通过哪些合理的渠道认识疾病??

www.zhihu.com图标

复制粘贴一下:

如果本身英文够好的话,其实可以直接上NHS,NICE和CDC的网站。作为研究者,碰到从未了解过的疾病,我也会从这几个网站开始补基础知识。

稍微提供一些看网站的方式。

NHS choices:

NHSChoices Home Page本身就是面对普罗大众的网站,不过当然是全英文的。使用起来非常简单。

直接选择蓝色的按钮,Find conditions and treatments。

如果不确定疾病的英文名称,我有一个小诀窍,就是在wikipedia里面搜索中文,然后在左栏中的其他语言中选择」English"就可以找到官方的英文名称

我随便用Brain Tumor做一个例子,网页长这样

提供了病人需要知道的基本信息。可以跳过英国的统计和对于什么时候看GP的建议,直接看下面的Treatment and outlook

如果想要知道更多信息的话,可以看看NICE的网站。NICE是给NHS提供建议的机构,其中一个功能就是制作临床指南。相对于很多其他临床指南,NICE的制作过程还是比较严谨的。我曾经在下面的一个临床指南中心工作过,亲眼看过我的同事桌子上堆了半米高的Paper……还有医生在会议室里大吵架的过程……

NICE的网站:https://www.nice.org.uk/

打开NICE的主页,最重要的是上面黑色的这几个选项:

Pathway:提供病人诊断和治疗的流程建议,比较容易看懂

NICE Guidance:就是指南的内容,相对更复杂一些。

剩下两个关系不是很大可以忽略不计。

进入Pathway的页面,和NHS Choice很像,也是按字母排列的。我选择了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作为例子

打开之后,左边是流程图,最左边是急性心衰的链接,中间是慢性心衰的诊断和治疗和管理(Management),右边是给使用NHS服务的人的信息,可以忽略。

右边可以直接选择链接。

进入Management,点击每一个方块,右边都会出现有关这方面的信息。比如我们点击给药原则(General principles of drug treatment),在右边就会出现给药建议。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可以点击Sources(红框),下面的链接直接可以看到更具体的Guideline的内容,也就是这样的流程图是怎么来的。

进入Guidance的网页之后

有两个地方可以重点看,一个是Information for the public,就是给大众的信息。另一个是Go straight to recommendations,就是直接去看NICE给出的建议。

如果求知欲更强的话,可以考虑Information for the public旁边的Evidence,里面会列出所有参考文献。不过里面的内容我看看都可能会睡著,如果不是本身对循证医学有特别的兴趣可以不用看了……

另外想说一点:医学指南的确是全面了解疾病的方式,不过请注意

1)不是所有的医学指南都是值得相信的。很多医学指南制作初衷是好的,但是因为作者本身的局限性,所以不一定所有的信息都是最新的。

2)医学指南的制作初衷是给医生提供整合过的信息,让医生不用阅读大量的科学研究就可以掌握最新的研究结果,并且提供一个最初的判断基准。而医生在面对的时候,是以医学指南为基准,结合病人自己的状况和自己的经验给出判断。如果看过NICE的指南的话,应该会注意到医学指南提供的是建议(recommendation),并且有不同级别的建议。而且很多建议都会提出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

3)另外指南要注意的一点是结合国情。比如NICE的指南是指给NHS的,其中考虑的不仅仅是最新的治疗方式,还有NHS是否能负担某些治疗。所以有一些比较新比较贵的药,即使可能是最佳治疗方式,但是因为NHS不能负担,所以并不会在建议之中。这样的话,就要靠自己去看证据列表(Evidence table)了。

所以医学指南虽然可以看,但是还是要带著自己的判断来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