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告诉我这里面水很深


就目前而言,僵尸肉已是一波三折。一是新华社爆出这一消息,舆论哗然。二是北京科技报某食品安全记者直指消息不确。三是引用南周报道等来证明确有僵尸肉存在。

从1转2时,这位安全记者更多地是从新闻报道的技术层面来谈的。那么,有没有当事人说过如文中所讲的话,成为了消息是否是假新闻的评论标准。所以,这位记者向文中涉及的部门致电,以某某部门某某否认的形式来证明了原稿是虚假报道。此时,关注点其实是指向新华社的,让这一舆论发酵的,是公众对媒体或是说新华社的不信任。

于是,这是个这样的故事: 小红小蓝小黄是好朋友,经常手拉手出门看帅哥。小红说啊路上有身材爆好的帅哥耶,小绿听见后过来,就问小蓝和小黄,你们看到帅哥了吗?小蓝说,没有啊。小黄说,不知道。于是,小绿说,哼,小红是个骗子。

从2转3时,大家关注点已经从「新华社说的僵尸肉存不存在」变成了「僵尸肉存不不在」。也就是说,这一轮证伪,关注点不再是媒体,而是僵尸肉。于是证明不再从技术角度讲,而是通过引用他处报道来印证僵尸肉的存在。援引南方周末的稿件,更是一种说明。作为群众基础良好的南周,说出这件事当然比新华社这个天然地具备被人吐槽属性的媒体更加可信。所以,让舆论再次发酵的东西,其实又回归了1处,公众对生活境况的担忧。

所以,故事成了这样。小红说,啊路上有身材爆好的帅哥耶。此时,小绿问路边水果店主小白,路上有帅哥吗?小白说,看著还挺养眼的哦。于是,路上是有帅哥的。

这样看来,两次舆论大逆转,其实是两回事。一个是讲报道技术,想通过复制采访轨迹的方式来反证新闻的虚假。另一个是讲僵尸肉本身,于是通过勾连已有事实来印证僵尸肉不是空穴来风。

这两次逆转,一来自对媒体的不信任以及对日常中媒体过度营造不安全环境的反抗,二是来自对现实不安全环境的反抗。

两次证明,无法完全证明1的正确性。因为1中,有一个巨大的技术缺陷,那就是记者引用了长沙方面人士说广西的内容。就是小红说路上有身材爆好的帅哥时,他是听到身旁的小黑说的后转述的。至于小黑是不是看到帅哥,或者说这个帅哥究竟是不是身材爆好,读者无法从报道中知晓。

所以,这事儿听听就过了,自己小心别乱吃。


僵尸肉究竟是不是僵尸肉是肉能说了算了?
说吧,这些记者什么时候吊销执照
新闻媒体从业者都需要看看新闻编辑室,里面对新闻选择的态度简直就是对这种没有新闻真实性的反讽
假作真时真亦假,仅此而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