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否是人脑对无力处理过于庞大的社会人际网而产生的自毁因素?

似乎没有见过哪个小山村或者隐居者产生抑郁症的例子。大多数抑郁症的患者都是在大型的人类聚落中生存的。

是否因为大脑感知到种群聚落过于庞大,而自发性的产生自毁机制,以保证种群数量稳定在健康水平?

类比同性恋并不是遗传决定的,但是却在种群的角度上有意义。

在基因遗传并不对抑郁症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情况下,很难不去往这个方面想。


谢邀。从实际情况看,抑郁症在有些社会环境中很少发生,而在有些社会环境中则发生率很高。这种现象只能说明,抑郁症主要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与先天或者基因的关系不大。而且,更换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生活、工作环境,通常也是治愈抑郁症的一种最有效的办法。


忧郁症的根源是无明 关键是对身心 对人事物正知正见 可参考个人文章

嘛,感叹一下题主脑洞真大!!!

随便说说个人观点,不当真哈。

首先,我觉得抑郁症并不是在大城市或者人口众多的地方才有,山村小镇同样存在,只是由于人口基数的问题,抑郁症在人口少的地方自然绝对数量就少。

其次,如果把抑郁症作为种群的一种控制数量的机制来看的话,抑郁症的致死周期过长了,抑制种群数量的效率也太低,也起不到优化种群质量的作用,因为有很多抑郁症个体其实非常聪明和优秀,反而中招。这样,其实并不利于种群发展。


抑郁症还真算不上什么自毁机制,低生育率才算。抑郁症的发病率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高。

确实偏远地区抑郁症的发病率好像更低一些,似乎其发病机理可以说是:精神文明的发展赶不上物质文明发展的情况下,抑郁症的发病率就会高一些。基本上就是生存无忧,自寻烦恼。注意是生存无忧,不是生活无忧——都无忧了还抑郁啥?

一言以蔽之,贾府里的焦大,也不会爱林妹妹的。


抑郁症的遗传倾向是存在的,而且据说相关基因跟尼安德特人在智人种群中的残存基因有关。。。也就是说,抑郁症可能是智人跟尼人杂交之后产生的某种基因性状导致的,只是这基因性状可能同时有某种好处,所以至少几万年来它都没有被淘汰掉。。。。


并不完全。其实离开种群也可以。那些隐居的人是因为喜欢隐居,如果去社会就讨厌,就难受。

但是很多人不喜欢隐居,去山里就难受。

这也可以放在市内,有些人呆在家里不出门也会难受,但是自身受困于现实和困境,没有主动出门,也会难受。这在社会,但也离开了社会。所以,说是,是一部分,说不是,那也确实。

其实抑郁是更简单的东西,就是难受,遇到了难受的事情,遇到了困境,生活毒打了你,或者一些事情想不通,或者你天生属性较弱。(假的除外)

你所说的其实更确切的只能是解决难受(抑郁)的一种方法。就是逃离让自己郁闷的地方。

这些都是近义词,因为不是近义词考试,所以抑郁症一词本身没有意义。


有一个著名的老鼠乌托邦实验,圈养一批老鼠,吃喝管够,结局是当老鼠繁殖到一定数量之后,就开始互相攻击,放弃繁殖,最后只有极少数幸存。

人类的社会性毕竟远强于老鼠,所以并不会全面崩溃,但是少数个体精神上出问题也是在所难免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