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唐粉在相关话题里把唐诗说得亘古烁今,似乎楚辞汉赋宋词元曲都相形见绌,不否认唐诗是格律诗的巅峰,但我不是很喜欢格律诗,我更喜欢词,同时认为散文才是评价时代文学水平的标准。说唐朝强大我是同意的,但对于用唐诗佐证唐代文化比其他朝代(有的干脆说是时代)灿烂不是很理解。我想也不能用清朝考据学发达来证明清代文化昌盛。想知道仅用文学的眼光不带有色眼镜看,唐代的格律诗相比其他艺术形式先进在哪?如果能包含平仄、平水韵的分析那就更好了。


这个题目挺有趣的,先占个坑,有空才多写一些。

简单地说,唐诗这种文学形式,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影响力都更大。

容我解释一下。在国内,相比诘屈聱牙的辞赋和词藻华美的宋词,唐诗更加通俗易懂;相比俚俗口语化的元散曲和明清白话小说,却又更经得起细味推敲,因此人们更乐于传诵。

在国外,唐诗几乎成了中国文学的代表,特别是在汉字文化圈里。比方说,白居易的诗流传到日本后,备受当时的日本文人推崇。

顺带一提,我自己好久没写过古诗词了,哈哈

格律诗不先进啊,文学形式没有哪种更先进可言。

唐诗就是很伟大,宋词也很好,我几乎没听到过唐诗比宋词伟大的说法,这没什么可比性,也没什么比的必要吧。但唐朝文化总体水平较之宋朝,仁者见仁吧,论开放性、气度,唐朝就是很强,这也没什么好说的。

另外,对于题主所说的,散文衡量时代文学水平的说法,不知道怎么来的,个人是觉得有点好笑。还有,唐诗可以反映唐文化的灿烂,但注意,并不是定义(没见过谁论证唐文化的伟大以唐诗为唯一论据)。


古今对于唐诗的误解


谚语有云:「唐诗晋字汉文章。」我们在儿童时代,便已听惯念惯了。无论你去问谁:「什么诗好呀?」他必毫不迟疑地回答:「唐诗好!」你去请教作诗的人:「先生学什么诗?」十人中有九人,要回答说:「学唐诗。」只要沾染一点名士气的人,总是以习唐诗自鸣其高。你如其称赞你朋友的诗,必得说:「老兄的诗,大有唐人风味。」假如你说:「大有宋人风调。」在你虽是好意的批评,在作者也许要疑你是侮辱他了。叶燮《原诗》云:「自不读唐以后书之论出,于是称诗者必曰唐诗,苟称其人之诗为宋诗,无异于唾骂。」记得有一本诗话载一段故事:「某秀才评一士人诗,击节叹赏曰:『此宋诗也。』士人闻之大愤,立挥以拳。秀才大惊问故:『何无故以非礼相加?士人说道:『君诋我诗为宋诗,非辱我乎?』秀才始哑然。」这固然是一段笑话,其实在文学史上,宋诗的地位,也决不如是的低。明清诗坛,往往有奉宋诗为正宗者,甚至有讴歌宋诗的地位还在唐诗之上者。但自从「唐诗」二字成了民众的口头禅,因是常人脑里只知有「唐诗」,而不知有宋诗及其他了。唯其「唐诗」成了几百年来传统的口号,人人随口相传,不去追求唐诗的根本意义,而唐诗的真意义、真价值,便在其中埋没了。在常人看来,唐诗在诗史上是占著「最好」和「最盛」的两个意义。这种误解,不能不先纠正一下:


(一)唐诗是最好的吗?认唐诗是较各时代的诗为最好的,不仅常人如此,即在研究文学的专家,也往往有此误解。去年某大学入学考试的国学常识测验,就有这样一个题目:「中国诗歌以哪个时代为最好呢?唐诗?宋诗?明诗?清诗?」在这个题目的含义,是认定中国有一个时代的诗是超越一切时代的,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只有写唐诗了。但是唐诗果然是超越一切时代而为最好的吗?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加以分析地研究:


如说凡唐诗都是好的,这句话使犯笼统武断的毛病,自然说不通。古诗如《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无论怎样丧心病狂的人,也不能不说是好诗,不能说其价值在唐诗之下。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电子书查看完整内容

电子书

唐诗宋词常识:当代影响力较高的唐诗宋词选本

胡云翼

斯坦威图书出版社

¥21.99 会员免费


鄙人愚见,真的是愚见啊:我喜欢赋、骈文、八股,但是更早的先秦作品我是不大懂得欣赏的。为什么会喜欢赋?是因为我接触了一篇好文章,然后再接触另外一篇好文章,懂不?鄙人愚见,看不到其他美学的人是因为没有正真去了解它。有个很俗的比喻,晋人写不出辞了,所以写赋,唐人写不出赋了写诗,宋人写不出诗了写词,明清因为以八股为生,所以很容易写诗,因为八股文讲究对仗,这对写诗词来说很有帮助,但是能出彩的寥寥无几。其实格律也是唐人弄出来的,很明显的派别,诗仙李白,师圣杜甫,两个派,李白时就已经有格律了,但以李白的性格怎么可能写格律这玩意儿,以杜甫严谨怎么可能不按格律来。这就是旧派与新派的巅峰了。鄙人愚见文无第一。

妈的怎么匿名?


中文的巅峰时期 精华都在唐诗
谢邀。关于这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每一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学形式。每个朝代因为政治或者经济的原因促成了某种特定的主流文学,如,唐诗宋词元曲莫不如此
我想说的是个人的一个心路历程,可能文不完全对题,但大约是那么个意思,还请题主见谅。个人不敢造次,诗歌的优劣是我这样的人不敢评述的。退而求其次,我只能说我喜欢什么吧!首先在体制上,我喜欢古体的,现代诗歌在我看来似乎已经没有了韵律——也就是竖著写的散文。我对古代诗歌的认知,走了一个圈子,先是看唐诗,后来发现不具备哗众取宠的噱头,不能满足我的虚荣心,于是我就把注意力转向了宋诗,当时我的心态就是一定要和别人不一样。再后来,在大学里,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多了起来,忽然就不喜欢唐宋时期的诗词了,感觉太完备了,没有天然的味道了,这时我开始喜欢上了魏晋时期的诗歌,曹操、曹丕、曹植……以至于渐渐喜欢上了魏晋风度。我认为这是个进步,因为我读诗不再是为了显摆而读了——魏晋诗歌就像璞玉一样,雕琢工艺还不成熟,尚有些石胎依附于上,清新自然。工作之后看书的时间相对少了很多,但是不知道何时又不知不觉地重新喜欢上了唐诗,以前感觉喜欢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是一种媚俗的表现,不够另类,但是现在却真正感受到了诗歌发展到颠峰时期的美丽和成熟。现在,我依旧喜欢魏晋时期的那种质朴,但也深深地折服在唐诗的瑰丽之下。

在风格上,我更倾向于清新抑或是婉约的风格,但我不排斥豪放。写景的诸如王维、谢灵运,抒情的类如晏殊、柳永,我感觉婉约诗词更加具有乐曲的韵律,而豪放派的则次之,正如我喜欢听黄梅戏和越剧但不喜欢秦腔和东北二人转一样,感情上或多或少总是难以接受关东大汉手持铜琵琶高歌大江东去一样——尽管很让人热血沸腾。

最后再说一下对现代诗的感受吧!胡适的诗可以说是璞玉的璞玉,就是块有造型的石头,基本上可以不当成诗。自徐志摩、戴望舒以降,真正还能遵循韵律感的诗人就几乎没有了,或许鲁迅和闻一多也算,但是他们在文字技巧上的确难以达到前二人的高度,郭沫若因为人品问题,我对他有成见,就不做评述了。至于外国诗歌,我更不敢妄言,因为翻译有好坏,所以只能偶尔陶醉于某些片段或语句上。对于现代诗,我更多是关注在文字游戏上的技巧,思想和内涵,情调和意义,我基本上是不在乎的。最后,我想将戴望舒的《烦忧》作为此文的结尾: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谢邀。

个人对唐诗是比较喜爱的,总感觉非常好背,好记,可能和押韵有关吧。但文学没有先不先进之分,就如唐诗宋词无法比较一样,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点【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诗词在唐宋确实繁盛,但诗词并不是用来衡量文化的唯一标准。题主所说用散文来评价我不大赞同。宋时也有散文,但词还是当时的主流。


就是古代人的一种文学表达手法,只不过限定了韵律,跟现代的比喻拟人也差不了多少。

首先不要把诗词想的太难,是个人都能学习体味。不然白居易问诗于老妪又何必呢。

其次,感悟诗词的意境。将心比心,由己度人,如果在同样的环境下,你的想法会是什么样。

谢谢邀请,鞠躬


这个,,出现在消息列表里算是邀请吗

那么谢邀

无法客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