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怎么理解,一味的顺从父母真的好吗?


儒家思想中「孝」是五常的原点(孝非孝顺),认为孝道是无法避免的感情,从子女到为人父母,随著身份的转换也能体会到孝的情感变化。在这个基础上,你对内对外就会有同情心、责任心、同理心和廉耻心,从而致仁。认为通过人之初生无法避免的感情孝道来深化道德修养,从而为人处世的时候就有悌、忠、信,所以孝道在儒家思想中是致仁之本

在最开始孔子所提倡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里的要求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个时候是没任何问题的,这是相互的,这也是孟子会提出「民为贵」的原因。

孝在这个时候是相互的,且是不能违背是非观、善恶观的。子女对父母要有孝,父母对子女也要有孝,同时父母或子女错了,你是不能去服从的,而是要反对、反抗。孔子家语中曾子因为一件小事做错了被父亲责打,曾子还很孝顺地顺从,被孔子明确反对,认为父亲因为这种小事责打儿子是大不孝的行为!在这里孝道是手段,仁是目的,促进的是社会和谐。这个时候孝道并没有什么错误。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但是到了南宋,朱熹真正意义上的黑点出现了,也就是三纲的确立使得孝成了目的。三纲中的君为臣纲好歹也是下对上要忠,上对下要恕。这里问题并不是太大,你看知乎er们一方面批判「愚忠」,一方面批判刘备N姓家奴的也是他们,在我们的网文小说里主角更是喜欢愚忠的手下。而君为臣纲是建立在君对臣有恕有礼的情况下,臣对君要忠,这里问题并不大!

儒家讲究的谏行言听,身与国同休,哪怕是宋儒尤其是理学家在当时普遍是主战甚至不惜被罢官和攻击。所以这上面的谣言就不再多扯了,包括孔家带头投降之类的。明末孔家殉国之臣和抗清志士,有孔贞运、孔闻籍、孔闻謤、孔闻诗、孔思等,载于明史和清代档案之中,而降清者不过孔胤植一人而已。结果现在都在扯孔家带头投降。所以三纲之君为臣纲并不是有什么严重的问题。

但是父为子纲就不同了,父为子纲是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顺从,并大于传统的是非观。也就是说即便父母做错了,你也要绝对服从,这是完全违背孔儒思想的。

朱熹的理学思想是基于当时混乱的社会情况,本身迂腐错误的一面虽然不少但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可当理学成为封建王朝的指导思想后,基于王朝统治需要,就有意识地删改了理学中积极的一面,而更多的推广负面的,整个儒学也是如此。明代就对孟子进行了删改到了清朝更是这样,这就导致现在说起理学都是一片骂声了。

但就如同张双南老师回复孙小淳老师时说过的一句话一样:我们并不是说它一定是错的,但一定不是最适合现代的。因此我个人是不支持无脑「复兴传统文化」

儒学原本是用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礼来致仁,它的目的是致仁。但是随著儒学被朝廷的利用以及一些儒生本身的腐败堕落,它往往变成了通过仁来致礼,它们的目的成了划分社会等级

一味地鼓吹儒家思想和一味的否定儒家思想都是带著偏见在看待,关键在于你把其当做手段还是目的。

孝文化有利有弊,但是一味的顺从必然是不合理的

儒家思想的优劣说到底一句话就可以解释,通过礼的手段致仁就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通过仁的手段致礼,就是划分社会等级的作用。同样矛盾的也是儒家思想的特点:守旧又维新、复古又开明


孝和顺是两件事。

孝是A的父亲要A,A出于孝应该拒绝,避免父亲的牢狱之灾,但在现在这个「孝」=「顺」的文化环境下,这样的行为反而成了「顶撞」甚至「不孝」。

顺则是无条件的顺从,且不考虑法理情理后果。

「孝」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小单位内(家)的基本需求,同时也一定程度对社会发展有著助推作用。

而「顺」则一定程度是「唯上」、「唯长」的愚昧陋习。

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某某某国学大师)将这二者混为一谈,赢得了无能「家长」们的广泛好评,市场大开,却将「孝」这个本身利大于弊的事物变成了「愚孝」、「盲从」。

错的不是「孝」,是曲解「孝」来盈利的那些「大师」。


泻药。

孝就是无条件的顺从父母?你确定?

《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父慈子孝,父慈可是子孝前面的啊……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举例,司马谈梦想写一部史书流传于世,司马迁在父亲死后依然坚持,最终完成了被鲁迅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在古代那个生活条件下,父母将子女养育成人可以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付出的比现在多的多……为什么在一些现代人眼里古人为了回报父母而放弃青春最宝贵的三年守孝三年是一件无法理解的事?

最后《弟子规》既不是自古以来,也不是传统文化,如果你想你把你的儿女培养成清朝的顺从老农,那大可以让他去读,因为这才是这玩意诞生时的本来用途。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违,说文解字曰:离也。

离者leave,违者away。

樊迟问什么是「无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无违就是 dont be away from 礼。

礼是分寸。

父母含辛茹苦,亲力亲为把你拉扯大,父母对你的感情按尺寸比喻,比如是一寸。父母老了,你以一寸的感情伺候他们;去世了,你以一寸的感情去安葬他们;每逢过年过节,你以一寸的感情祭拜他们,这就是无违而孝。

反面,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以三寸四寸,甚至一尺两尺的感情去对待,那就叫违而不孝了。

那是不是父母待我不仁,我就可以不孝呢?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用到孝上,就是关于孝不孝,是有一个通行的社会认知的。把老娘弃之不养,就是社会公认的不孝。你不能说我娘俩感情淡泊,她以前对我不好,她对我一丈,我现在还她一丈。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咱们现在是把这个订成法律了,但是在孔子那个时代,这个属于礼的范畴。

孔子又说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亲在的时候,你跟著他走阳关道。父亲一去世,你马上就走独木桥。在孔子看来,你就算想走阳关道,从尊重父亲的教诲的角度,你也得忍个三年。你在父亲的道上独自走三年之后,还是觉得要走独木桥,那就不是你不尊重父亲的意见,反而是践行了父亲的教导了。这就叫无违于父之道,是孝。

我们对待孝文化,要去芜存真,找出孝的真谛而遵行之。孝不等于顺。愚忠愚孝,和不忠不孝一样,都是违礼的。


这个问题把孝经看完,你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居不同位的孝有不同的内容,比如居于君位的孝是以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相关的,居于子位的,当然是跟父母相关了,但是孝是有义为前提的,就是不能因为尽孝而把父母置于不义的位置,比如父亲要拿大棒打你,你得先跑,而不是站哪里硬抗,所以那个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些根本就不是正经的孝文化。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形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以上是孝经中的原话,哪里是在教你愚孝做奴才,不过是后世想做奴才的给自己扯了张大旗而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