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就喜欢那一条我出生裹身子的毛巾,特别喜欢拿毛巾摩挲脸的感觉,感觉非常舒服,手摸上去也会有这种感觉,直到小学那条毛巾被洗烂了,就被我妈扔掉了,结果是我似乎又喜欢上夏天睡觉盖的厚毛巾了,也是那种熟悉的感觉,摩挲著脸庞,感觉真的很舒服,这算是什么毛病?现在大学还有这个问题,有没有心理学的朋友解释一下


「癖」这个词,指的是离开一小会儿都很不舒服,有一种病态的执念和依赖,甚至要依赖这样东西才能发泄欲望(大多数时候恋物癖是指对著一样没有生命或者不是人类形状的物品发生性欲,并只能对它产生性欲)

我心理学学了这么久,最怕的一件事就是人们随便把一样生活中很小的事情夸张为很严重的心理疾病。你不是故意的,这我明白,但是由衷希望大家以后再用这些心理疾病的词的时候可以谨慎一点(恋物癖,强迫症,诸如此类)因为等到哪一天真的有人有这样的困扰的时候,会被误解会被不当回事

第二件我很怕的事,就是自己随便把成年生活中每一件「不正常」、「有困惑」的事情找个归因。具体可以看我在「原生家庭」下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7061552/answer/641733678

就像自己有点内向就怪妈妈以前不让你说话,自己喜欢毛巾毛茸茸的触感就说是因为缺少母爱缺少安全感。这样的想法,往轻了说会让你对自己的生活有个错误的理解从而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往重了说会让你对自己的家庭父母有误解

切记:以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如果任何人敢对另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历程、发展心态 作评价,尤其是相关信息很少的情况下(比如你这个例子,你对你自己的情况的描述其实只有几句话)有人如果就敢发表评论指出你哪里出了问题:

这种人,让他闭嘴,然后让他滚。

因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都不敢通过任何一个人的三言两语得出结论,指出你哪儿有问题,导致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人,自以为读过点书、见过点人,就用这种对别人的人生指点江山的方式来为自己获得满足感和优越感,但这是建立在让别人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困惑、产生不合理的幻想、产生愤怒的基础上

所以,如果你对毛巾的喜爱没有打扰到你的日常生活,没有给你造成不便,比如你没有非得每天带著毛巾上班上学,没有毛巾睡不著觉,离开毛巾一秒都浑身难受,那恭喜你,你没什么可担心的。有人喜欢毛茸茸的小动物,有人喜欢丝绸光滑的表面所以愿意花大价钱买真丝的枕套,有人喜欢柔软的纸巾,有人喜欢凉席一格一格的感觉所以凉席再硬再凉也舍不得换。。。没什么好困惑好奇怪的。

如果你对毛巾的喜爱没有打扰到你的日常生活,但还是很好奇这背后的原因。我没办法解释,你可能要找专业的人帮你分析。但是我想说1)不值那个价钱,2)如果不想请专业人士分析,也请不要自己瞎琢磨:人生大多数很多的喜好,都是和你们所想的「原生家庭」「缺安全感」「太过敏感」是没啥关系的。只要没有上瘾,没有病态,没有打扰到别人,圈地自萌请。

人生那么长,我们会莫名其妙喜欢和讨厌的东西多了去了。如果为了搞清楚这每一样东西背后的原因甚至让它变成执念,被它牢牢锁住,真是没意思了。

人生不是这样过的。


过渡性客体,小时候孩子安全感来自于妈妈,当孩子渡过了这个时期,孩子就寻找一个能代替妈妈的东西,用来保持内心的安全感抵抗妈妈离开的焦虑

恋物癖是性偏好的一种,不安全感与恋物癖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内心感受一个是性行为偏好,不要混淆了


这个是很自然的,就是对给予自己温暖的事物产生更多喜欢的情愫,以至于借助一些动作来产生更多的互动。人有对人的爱 对动物的爱 对无生命物体的爱,这都是可以的。一般来说有可能在现实无法得到足够的爱的满足,而把情感寄托在一些物品上,但只要不影响现实生活,有一个度,也无伤大雅。就比如,如果我有一只非常好的钢笔,我可能作为心爱之物在手上摩挲,或者那些把一个手串视为珍宝的人整天摩挲,又或者是一块玉石。


我也有,从小就喜欢捻著纯棉枕头套的花边睡觉,还给它取名花花。

捻著花边的手指腹滑滑的很舒服,同时舌头还会无意识的卷起。有时候喜欢放在手肘或者肚子上,被抠的皮肤也很舒服。

但是不好的是一直捻花边就停不下来,早上不喜欢起床。


恋物癖都是缺乏安全感,小时候妈妈照顾的不够贴心吧,没法彻底改善,理解包容自己这个习惯就好。

反正也不太碍事


缺乏安全感 就像有的孩子喜欢抱著毛绒娃娃睡觉 喜欢吃手指头 一直这样依恋下去 到成年都很难改变 除非从问题根本上题解决 这是内心不自信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这不算一个毛病。那种柔软的感觉,是一个能给你带来温柔舒适感的客体。像妈妈温柔的爱。不用担心。

没有癖好的人生,不是好人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