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厅院积极推动口述影像、聋翻译、情境字幕,让不同需求的观众获得更完整的艺文体验。(图/两厅院提供)
▲两厅院积极推动口述影像、聋翻译、情境字幕,让不同需求的观众获得更完整的艺文体验。(图/两厅院提供)
随著疫情冲击,表演、艺文等活动大受影响,不过两厅院也把握机会,扩大发展推动已久的共融服务,包含让视障者用耳朵「看见」演出的口述影像,让听障者能「共感」剧场声音的情境字幕等等,幕后的重要推手、两厅院艺术总监刘怡汝表示,虽然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最终目标就是对有任何需求的观众,两厅院都能敞开大门,让剧场不对任何人设下阻碍。

两厅院共融服务延续30周年国家戏剧院空间升级、增设轮椅席与无障碍设施优化,近几年透过软体资讯提升、人员服务与硬体设施的整合,希望提供更多无障碍的观赏体验,而自2019年「TIFA台湾国际剧场艺术节」开始,两厅院积极推动口述影像、聋翻译、情境字幕,让不同需求的观众获得更完整的艺文体验,不会因自身的条件而权益受限。

刘怡汝回忆,自己刚接下两厅院总监时,两厅院刚做完装修,增加了一些轮椅席,但是却被某一些单位抱怨,认为两厅院很不重视不同状况的观众的需求,自己那时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和团队就到英国的残障艺术节考察,才了解到共融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四肢健康、眼睛清明的人是无法了解残障者的世界如何,过往就用我们自己的想像行事。」刘怡汝说,自己在残障艺术节遇到一名台湾的残障艺术家,「那时候他说,我们如果认为参加艺术活动是种人权的话,那为什么表演场域设下重重阻碍将他们排斥在剧场门外?」这句话就像醍醐灌顶,「我们常常都觉得这样就够了,但对他们来说就只是刮到表皮一样而已。」

▲刘怡汝回忆,自己刚接下两厅院总监时,两厅院刚做完装修,增加了一些轮椅席,但是却被某一些单位抱怨。(图/记者陈思谊摄)
▲刘怡汝回忆,自己刚接下两厅院总监时,两厅院刚做完装修,增加了一些轮椅席,但是却被某一些单位抱怨。(图/记者陈思谊摄)
这一趟国外考察经验,成为两厅院推动共融的养份,两厅院自2015年开始举办口述影像之后,每年都有零星的口述表演服务,到今年云门舞集、无垢舞蹈剧场等台湾具代表性的舞蹈团体也接连加入,今年两厅院的驻馆艺术家周东彦、樊宗锜也在作品中规划情境字幕,让演出贴近所有人的需求。

但刘怡汝坦言,还有许多硬体、技术上的限制还需要突破,设备和器材也会持续添购,「今年下半年来每一场口述影像的位子都抢光了,显见这样的需求还是有一定的规模的。」目前由于讯号设备上的限制,选择口述影像服务的观众只能选择特定区域的位子,不过刘怡汝强调,两厅院要做到的事情是「化于日常」,最终的目标是希望口述影像耳机在所有位子都能收讯,因此也申请作为未来5G建制的示范场馆,希望突破技术上的障碍。

「他们愿意付钱看表演啊,但我们连这个选项都没有给他!」于是两厅院就开始咨询残障者顾问,吸收别人的经验,慢慢建构起今天的样貌,不过刘怡汝也提到,现在在做的共融是看得见的障碍,看到有不方便的人、缺乏感官的人,这些都是有形的障碍,但剧场不是只有这群人进不来而已,有一些人看似平常,但他进不了剧场,「因为他无法理解剧场里发展的东西是什么。」

刘怡汝举例,像现在正在推行的轻松自在场,一开始的初衷是因为有特殊状况的观众,像是妥瑞氏症患者会无法控制的发出声音,自闭症的患者没有办法安静的观赏演出,但这就也代表著,这些病患的家人也进不来剧场,甚至有生理需求上的老人家,无法久坐、需要吃药,这是很多观众是无法容忍、谅解的,其实真的有很多看不见得族群因为各式各样的障碍,让他们不敢进剧场,「对我们来说,找到这些看不见的障碍并解决,那就是接下来无止境的旅程了。」

刘怡汝强调,艺术应该进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提供给每个人养分,应该是每个人可以选择要不要进到剧院,而不是进不了剧院。

相关新闻

保存台湾文化的DNA!国家文化记忆库上线

两厅院响应洗手日 从无香洗手液推动共融计划

兰阳妈祖文化节 五行火神阵除疫保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