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从心理学角度解释或比较科学一点的解释。


为了生活得幸福,我必须同世界相一致。这就是「幸福」的含义。

那时可以说我是同我似乎依赖于它的那个异己的意志相一致。这就是说:「我在实行如来的意志。」

面对死亡的恐惧是虚伪的即恶劣的人生的最好的标志。

当我的良心打破了我内心的和谐时,我同某物就不相一致了。但是这个某物是什么呢?它是世界吗?

说「良心是如来的声音」,这无疑是对的。

例如,认为我伤害了某某人,这使我感到很不幸。这就是我的良心吗?

我们是否可以说:「不论结果如何都要按 照你的良心行事」?

幸福地生活吧!

A从心理学解释的大概可以有这样几个方面:

1、环境对人的影响和集体潜意识。

环境对人的影响超乎我们的想像。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集体潜意识。例如,黄金分割,当我们看到黄金分割的结构就会感到和谐协调。看到稳定的结构就会安静。看到对称、整齐、方正的结构就能提起规矩。还有色彩,例如我们看到红色会兴奋、热血沸腾、紧张、等等。红色和经血、流血、生育、花有关,所以容易关联到喜庆、伤害、革命等等。而绿色代表和平、环保、生机等。可能因为大部分植物、农作物是绿色,而猛兽、人类的猎物很少有绿色的。如果一个环境非常整洁,我们就不容易乱丢垃圾。而一个充满暴力、血腥元素的环境中,我们可能也就容易冲动和攻击。等等等等。上述只是一些浅显的有关环境心理学和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宗教徒、佛教的建筑、画师、塑像师在宁静和禅定之中对这些体察比较深刻、究竟,就能给人以最震撼的视觉效力。 菩萨的慈眉低目,可能也会唤起我们的委屈。

2、人和人之间的共感。人们来到这样的场合之前可能有一些共同的向往和目的。比较宗教性、神圣性的。这些感受在意识和潜意识的层面会彼此影响、流淌。委屈,可能因为宗教场所是向佛、神倾诉的情绪在彼此之间流淌。

3、学习和条件反射。我们在自己的生命经验中,会有一些关于宗教的「学习」(广义的学习几乎包括我们所有的行为,有的是主动的、有的是被动的,有的在潜意识,有的在意识层面)。这些「学习」很容易让我们把肃穆、敬仰、忏悔等内在的思维、情绪 和 寺庙、佛像等等这些外在的「刺激物」(学习和条件反射的概念)关联起来。如同我们一看到好吃的就流口水。

我们一见到寺庙,就关联到了我们生命经验中曾经关于宗教的「学习」。这些曾经「学习」到的内容,就同过此时的感受和思维投射了出来。

从佛教唯识学的角度:

首先说,佛教的很多认识融摄了前边提到的心理学的一些理论。

另外,佛教还一个比较有趣的说法供你参考:外界的环境会唤起我们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所谓种子,是生生世世的外界环境和我们心理世界互动的累积。其中有一些种子是关于欲望、愤怒的。我们一看到漂亮性感的异性就会兴奋,这用唯识的角度看,就是勾起了我们前世累积的、有关欲望的种子。我们一见到有些人就想揍他一顿,就是因为勾起了我们前世嗔恨、攻击的种子。还有一些种子可能是关于宗教的。就是说,这些佛教的寺庙、佛像,宗教的建筑可能会唤起我们前世今生的宗教经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人会有这种感觉,有人没有。也解释了有些人似乎从来没有接触过宗教,却被深深的打动。

所谓有缘。

我的肤浅理解:

你看到的东西强烈匹配、激发你的价值观。

例如拜金主义者看到佛并不想哭,但是看到满屋的RMB,就会震撼到想哭。

例如死理性主义者看到佛也并不想哭,但是看到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就会震撼到想哭。

所以,我想神圣的宗教、美好的文艺是你的价值观的一部分。

PS:价值观会成为你的一部分本能,与你的基因里携带的本能一样,让你在不自觉间受其控制。

PS:看了大家的回答,看来现在的心理学还处于类似于——

门捷列夫之前的化学,没有元素周期表这样的标准框架;

牛顿之前的物理学,没有标准的基本概念和框架。


我也有同感,尤其是看到宏伟的佛像,以及亲身经历众多虔诚信徒在旁边声势浩大的举行参拜仪式时,一下就觉得心里很震撼,就好像有点委屈,会流泪。但心理一点也不知道原因。
臣服于伟大而却不能参与伟大的心情…

不好意思,没有科学的解释,只有「迷信」的解释

召唤你回家罢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