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可比性的。属于草根跟贵族富二代里比较争气的选手出发点就不同。


谢邀。

其实他们两个的可比性不大。如果非要比的话,可以从性格,作战风格,人生轨迹,如何入仕的,他人评价来考虑。

还有就是可以关注下卫霍二人所处的时期,整个卫氏家族的情况。


性格,带兵策略。还有官位,荣誉,


性格?


泻药,不造啊,可能三个方便

1、单位战争伤亡数、杀敌数、消耗量、俘获量

2、人生中战役战功战败累计之和

3、职位高低


作战风格。


谢邀。作战风格


帝国双璧,都是百战百胜,带兵打仗要讲天时地利人和,两个人带兵上其实是有差别的,卫青是稳中求胜,先立于不败之地,再做图谋,这种将领是能胜任元帅一职的。霍去病,是少年英雄,意气风发,敢直冲要地,胆魄惊人。这种性格的将领胜则大胜,败则大败,但是上天没有给他大败的机会,就像上天派他下来打这几仗的,然后又匆匆叫他回去了。

其实从一些史书上的蛛丝马迹可以看出,卫青不只是带兵打仗厉害,在待人处事,政治觉悟也是上流,也可能是他从小就待在公主下做事缘故,造就了他能高情商面对皇帝,待人处事之老练不是霍去病能比的。而霍去病则是属于桀骜不驯的性格,也会冲动,也会鲁莽,就像他果决的杀掉李广的儿子,政治觉悟不如他舅舅高。18岁到24之间正是年轻人意气风发的时候,有幸他碰到了汉武帝。

从汉武帝的态度看,虽说对两个人都是他倚重的,但是还是有差距。先看卫青,大将军,封侯,反正能给的都给了,导致后边都没什么可以给了,汉武帝把姐姐都嫁给他了,汉武帝又把他姐姐卫子夫娶了,宠冠六宫,卫子夫的儿子是太子刘据,他儿子什么事都没干就被封侯赐爵了。而霍去病,客观说,是帝王权术平衡卫青权力的工具,既不能让卫青心寒,又不能让卫青权倾朝野(那个时候的卫青虽然不会反,但是他要是想反随时可以反),所以作为外甥的霍去病再合适不过了,但是这个工具还挺争气,为了扶起他,他的兵马每次都是汉军中精英中的精英。但是恩赐就没有那么夸张了。不过武帝的贴身护卫可都是霍去病挑选的(其中就有后来权倾朝野,一代辅臣的霍光)。后来更是在霍去病去世的时候,武帝异常悲恸,亲自护送他的棺材支起一个军队相送,送行的队伍长到从长安排到茂陵,将他安葬在他自己的身边作伴,陵墓做成狼居胥山的样子彰显军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