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么让自己维持稳定状态的?

是如何在忧虑迷茫中找到自我的?


自我定位有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方面的,二是心理方面的。

职业方面,无非就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三观,结合现实的条件(学历资历、家庭、薪资、工作环境等等),综合平衡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如果这个工作还自带意义则更理想。要选好,首先得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和三观是什么,知道优点在哪个方面缺点在哪个方面,这个说来简单,做到却并不容易,因为涉及到「认识你自己」(德尔斐神殿里石碑上的问题),很多人都做不到或者说不能很好做到,导致选择工作时会只考虑工作本身有无吸引力而忽视是否适合自己,这方面可以看看盖洛普的《现在,发现你的优势》,网上做做相关测评,有助于增加对自己的了解,也可结合参考下下面的图片:

心理方面,就是一个建立自我价值的问题,可以看看如何解决自我价值感过低的问题?和自我意识较强,如何培养一个健全的自我意识?,深圳老土:如何摆脱自卑与自负之间的循环,还有认知方面的问题:深圳老土:你的大脑你作主

当然,这个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都会经过迷茫的时期,也许只有经历多了才能慢慢明白,但多读书多思考多觉察都是需要的。


自我定位这么系统复杂的事情想不来,活了36年就想明白一件事情----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大概这样会活的的简单纯粹一点


谢邀。

这个问题实在是挠到了痒处。

我不是太清楚什么定位,当时我的迷茫是对未来的不确定。

之前做工程监理,然后几年之后发现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就借著老板不接项目了,我也就离职回家。

回家之后有过啃老本,自觉有个几万的小积蓄,可以潇洒一段时间,结果发现这是个笑话。

开始焦虑,开始找出路,做了各种分析,什么性格分析什么职业分析之类的,最后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一个方法,那就是排除法,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列出来,把不能接受的一个一个排除,把自己没能力做的也排除。最后得到的就是自己有能力做的,并且是不讨厌的。

然后开始投简历,结果当然是非常尴尬,我觉得我能干的工作,公司并不认可。开始自我怀疑,开始对周围的人抱怨,开始推卸责任。

那几年一直是这么过来的,工作当然也是不稳定,然后外界的压力纷至沓来,让人越发的烦躁,并且自暴自弃,期间引以为豪的小积蓄也消耗殆尽。

直到半年前,想明白一件事,因为推卸责任这种事永远没办法骗的了自己,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作出的选择。从那以后开始真正的认清自己的本质,开始与自己和解,不再逃避自己的缺点。

但是有了这个认知只能说在成熟的道路上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对于啃老的现状并没有任何改善。

然后从故纸堆里翻出来以前做的排除法,继续进行排除,清楚的知道自己其实没有任何可以让HR认可的能力。但是就我自己来说,唯一的优势就是能够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有耐心的从零开始学习,那么我作出了我自己的选择。并付诸行动,找一些网课、公开课之类的,并且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学习,不论长短,逐步的养成一种学习的习惯。

在这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诸多推荐的书单进行筛选,每次采购3-4本书,看完继续采购。不断丰富自己的眼界,对于书中一些比较认可的段落、语句,摘下来和朋友分享讨论。不断和各种朋友进行思想上的交流碰撞,对自己的一些判断也愈发清晰。

但这一切的一切都对现状没有任何帮助。

直到前几天,和以前的老领导老同事聚餐,我想明白一件事,上面的所有自我转变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可以说是我自己的一个理想,希望自己变成想像中的样子,然后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而所有的理想,都必须基于现实。

那么我的问题就是啃老并不是现实,而是一种逃避。所以当时我向老领导敬一杯酒,并说希望领导能够给予安排下工作。结果嘛,工作确实安排了,是个大坑。详细的就不描述了,没啥意思。

可是我并不会这么轻易的离职,我会做到我的极限,如果适应下来,我就做到过年,拿几个月工资,年后的话早早的出来找工作,如果有好的机会我就马上跑路。如果达到极限,那我就要向老领导提意见,看看能不能给予调整,也许可以让自己轻松点,如果不能调整那再谈离职。

而在这工作期间,我不会放弃自我的提升,值班的时候定好沙漏,放下心思安心看书,时间到了就做好分内的事。期待自己的化茧成蝶,就算不成,也要留下不一样的痕迹。

一不小心就收不住了,啰里啰嗦的说了不少。感觉好想也没说到什么太关键的。

额,借用尼采的一句话: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我现在就是在为我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所以就算是进了个天坑,回到不想再做的监理岗位,我也有足够的承受能力,让自己不会因为内心的不平静而打乱前进的步伐。

也许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就明白自己的定位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就是要过这样的生活,我的人生就是我自己作出的选择,与他人无关。

对于题主现在的忧郁迷茫,我的建议是按下心思,别纠结太多,选好一个自己不讨厌的方向,然后每天学一点。在这基础上,多看书,多思考,毕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与学一定要结合起来。

最后借用杨绛先生的一句话: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


谢邀,自我定位一直在不断变化

因为经历不同的事,心境就会变化,在静下心时就会重新定位自己。

简单来说,自我定位最好能撇开别人的看法,好好想想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就好

而且也不必纠结这个问题


没有定位,一旦给自己定位了,自己势必受到束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我是画家我也可以是鞋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