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周边的人,虽然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会觉得中国十分优越,但是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对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制度和文化认同度更高。(诸如法律、哲学思想等等)

那么,以今日中国的影响力,有没有西方国家想要实行中国的制度或者文化呢?

如果没有,是否意味著我们已在文化攻防的战争中失败?


谢邀

伏尔泰是清粉,在他书里的康熙写的都不是人间的人类;在达恩顿的《华盛顿的假牙》里,提过一下同时期欧洲的儒学启蒙


想要实行中国的制度并不容易。

比如中国改开以来的经济发展奇迹,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很难被模仿的。

第一个是和城镇化紧密相关的房产市场化。

房产市场化,说白了就是用房子这个介质,把大伙的钱融起来,然后用在别的地方。这个过程必然产生贫富分化,而最后由谁摘桃子,就尤其重要。

新中国建立后,搞土地政策,宣布土地公有。后面再去盖房子、搞房地产,土地始终是国家的,其它人只有使用权,房地产便成了土地财政,等于是给财政输血,公家摘桃子就具备了合法性。

这样以来,过程中虽然仍然会有贫富分化,但是大头终究在政府这边,就为进一步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原始积累。

其他国家如果想搞中国这样子的城镇化,想尽量保证有足够的资本在政府手里,去搞城市建设,势必就也得去搞土地公有制改革。这一点不光需要排除万难,还要求革命队伍能够保持初心、有理论指导。这样的难度,基本就是重新建国了。所以考虑学习中国的制度,得先看看经济腾飞前的中国留下哪些可用的政治遗产。有几个国家具备这样的政治遗产呢。

第二个是「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的理念。

当年邓弄明白一个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式的分配要求物质财富极大充裕,首先你得生产出来啊。

后面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进程。这个阶段,说白了就是农村输血城市,农业哺育工业。允许一部分人富起来,势必就得另一部分人做出牺牲。这一进一出,怎么平衡?

所以才得提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的说法,并且有一个执政党保持这种契约的履行。

现在呢,诸如什么「钱是我自己的,想怎么花怎么花」这种说法,实在是忘了自己的机遇是哪来的,飘得不知道工商业在中国的地位了,肯定是要摔跟头。你看曹德旺那个纪录片里,问起致富原因,首先就感谢政策,这就是明白人说实在话。要承认资本家资本无国界的这种正义性,那不就是支持毁约,默认前阶段农村、农民的牺牲白白养肥了白眼狼吗?

外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多数是趁著工业革命的技术(暴力)实力,进行殖民、掠夺、扩张,然后损天下之不足,以奉自个儿之有余。中国不然,一是市场足够大,二是农民足够多,所以不用那么血腥,靠国内市场就完成了这个原始积累。

其它国家想学习这种经验,首先就得考虑有没有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去承接自己的产能和工商业起步、升级,其次还要考虑能不能协同不同利益群体前后有秩地走向共同富裕。中国自己的改开也都一晃四十年过去、并且积累不少问题了,后面还要再去进行到底。那么后来者要走多少年呢?

对于第二部分,也就是中国如何完成原始积累,温铁军在他的八次危机等书里通过政治经济学的方式进行了详细论述,感兴趣的可以看下。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京东去购买?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凯鹅 号内不定期举行赠书活动。


这逻辑有趣。

若中国的制度或文化更有利有益于国、民,那么他们不用是他们的损失,我们还要上赶著求他学?他是你儿子?

若中国的制度或文化不利、无益于国、民,那么咱就该早点改进,创造更有利益的制度或文化呀,那还要让人家学?这是要害人么?另外,无利无益的东西还要教人家,也是浪费自己时间呀。有功夫赶进改进自己的东西呀。

不知道你这账目是怎么算的。

哦,你这是把制度、文化当成亚伯拉罕诸教的拉人头入教本事或者是传销团队业绩了?


吾之蜜糖彼之毒药。

中国的制度不合适民族国家,不合适联邦。中国是书同文,车同轨物质基础上,千年磨合成型的跨文化跨民族跨语言的大一统文明。中国制度是为了适配这个文明发展出来的。

用于小国家,这套制度过于臃肿,大量用于协调不同大型团体的机制太慢,会导致小国家死于迟钝。

而且这一套体制文官太强大,战争力量对比人口偏少,难以抵抗外国干涉。只能做依附。(越,朝就是例子)

用于大的联邦强国,先要灭掉各联邦的立法权。这在全世界,除了日本都不具备条件,

甚至搞马克思主义的苏联都做不到。对比之下,民国虽然军阀分割,但各省却能认同大一统并高举「国法」。

文化上不认同大一统,必然发自内心支持保留各联邦立法司法自主。各联邦一定自发的出于自我利益拒绝为国牺牲地方利益。一定会尝试通过地方立法等手段拒绝支付转移,导致国家无法帮助落后地区发展。

这反过来又加剧了财富聚集,消费难以增长。其实,这也是苏联分裂的深层次经济原因。否则以苏联的广袤,人口及文化多样性,怎么可能发展不好农业粗加工和轻工业呢?共产党都无法让联邦放弃自主,换其他政党,照搬中国制度更不可能有效的实现支付转移了。支付转移都做不好,良政从何谈起?


现在包括西方,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使用中国的一项制度创新——考试。

国家政府等文官公务员选拔要考试。

小初高大学校要考试。

开车驾驶证要考试。

就连当保姆拿证也要考试。

考试是所有选拔人才制度中最公平的。中国人隋唐时发明的考试制度现在是全球推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