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相比其他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画色彩种类实在是太少了,感觉他不怎么调色,而且还不洗笔的样子,一种颜料用得很满……他这么做是故意的吗?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首先,原作纯度不高。调和方式受印象派影响很大。其次,造成你认识的原因大体是印刷品带来了。博物馆推的书颜色能做到八成接近的书找都不好找,更别提其它渠道了。建议还是直接去看原作,不用我们在这说东说西拿各种翻拍的图说事,相机你实际拍下就知道,拍不出来。 有时候做这行,单为了一个人,一张画而去一个国家,也是值得的。


首先..梵高的作品属于表现主义,跟印象派关注的东西不一样所以技法颜色上来说没什么好比较的..其次别看了国内一些印刷品就认为原作就是这样的.....一定要看到原作之后才能下定论ps:说错了一点..梵高是后印象派的.准确的说是他启发了表现主义...
绘画的本质是表达感受,而感受的强烈程度,与倾向性因人而异
梵高原画的颜色并没大家印象里那么纯。至少大部分作品不是,这是我拍的原作


这个还是要看过原画才能判断是否他喜欢用纯色吧。毕竟显示器有色差。有时候看上去是纯色,但实际上是调过的。

我也来补点原作


梵谷想让他的画具有他欣赏的日本彩色版画那种直接而强烈的效果,他渴望创造一种纯真的艺术,不仅要吸引富有的鉴赏家,还要能给予所有的人快乐和安慰。

他喜欢用纯色点划的绘画技术,使用一道一道的笔触,不仅使色彩化整为零,而且传达了他自己的激情。

梵谷的重点不是关心正确的表现方法。他用色彩和形状来表达出自己对所画的东西的感觉和希望别人产生的感觉。


我就来胡说几句吧~

第一,从画面直观感受上来说作品的确色彩饱和度要高于早期印象派艺术家。但是说没调和过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人认为把梵高归类于后印象主义有些牵强,严格意义上说来应属于表现主义范畴。也就是说,他的绘画作品的方向已经不再是早期的印象派画家的以研究光和色的真实呈现了,而转由表现人自身的异化和对生命的认知,而且更加关照艺术家自身的个人化情绪。
第三,梵高不是正规美术学院出身,没有受过严格的写实绘画训练,对于巧妙的灰色层次把握没有深入的实践体验(当然丝毫不影响作品的感染力和思考的深度)。所以也就可以用简单纯粹的色彩营造出直逼人心的画面感染力。
最后,不应该把艺术家以类别来概念化对待和研究,每个艺术家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鲜活的个案,艺术史也只是一部人撰写的史书,其中的纰漏和偏颇应该求真的探索考证。
欢迎探讨,希望答案令你满意~
性格经历当时的心情造成
梵高的绘画借鉴了日本浮世绘的颜色


说点个人看法。梵高那个时期的画家受日本世博会的冲击很大,非常喜欢浮世绘,喜欢日本画的那种平面感。这种绘画比起传统油画更强调构成感。这种比较平面的画面配合纯色的分割会十分工整美丽。至于颜色少,这个真是冤枉,建议按楼上说的去看大图,非常丰富,不是色相相似就是同一种颜色。纯色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深刻,以至于会让人忽略细节。至于洗不洗笔,没有亲眼见过,谁知道呢~
居然有人在这里问这种好伤我这个大粉丝心的问题。哭去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