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随著咨询时间的推移及咨询内容的深入,我觉得咨询师对我的影响越来越大。经常会在生活中想到咨询师说的话,咨询室场景,当然也包括咨询师本身。特别不喜欢这种感觉,总觉得自己像是喜欢上了咨询师本人似的,这让我觉得有点违背道德伦理。。希望各位大牛能不吝赐教,为我指点迷津。

以下是问题的具体描述:本人女,咨询师男,年纪差约十来岁。咨询师属于心理动力学派。15年4月因强迫症前去咨询。频率为三周一次。前期咨询的内容就是针对强迫症本身的讨论,大约持续了一年左右。该阶段对咨询师本身无感,甚至有段时间觉得吃著药并没有了早期不适的感觉,以至于隔了两三个月才又回去咨询。此后在有两次咨询过程中,忽然明白了强迫症所幻想的内容并不会真实发生,而是内心焦虑的情感不正确的一种释放方式(这也是我在听了咨询师说的一些话及在知乎上看到一些文章后的自我感悟,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

至此之后,和咨询师之间已很少谈及强迫症症状本身,慢慢开始深入到家庭,工作等相关人际关系话题。在此过程中,也出现过攻击过咨询师的现象(这是后来咨询师说的,我总是无意中跟他争夺咨询室里的控制权)。在生活中碰到一些问题,我总是在想,如果是我的咨询师他会怎么做,有时候会在脑海里模拟与咨询师的对话。但更多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就只是咨询师本人的(音容笑貌)。在感受到温暖的同时,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怕自己依赖,严重点说像是精神出轨般的恐惧。

在前一次的咨询中,与咨询师谈到过这个问题,因为个性原因,也不好太过直白讨论吧,就是蜻蜓点水式的讲了几句。咨询师也并没有给出什么建议。。打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觉得心里舒服了一点。希望有此经验的各位帮忙分析解惑,谢谢!


心理咨询关系本就是堪比恋人关系,甚至是比恋人关系更深入的亲密关系.

寻求心理咨询,本就是出现自身难以应对的状况时,带著无力感进入咨询。

如果遇到一个不错的心理咨询师,给予温暖、理解、支持——这些都是咨询师的基本能力和要求。同时,咨询中又需要彼此坦诚才有助于取得咨询效果,这种坦诚相见,也让双方心理上走得更近。

这样,在异性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之间,出现类似爱恋的感情很常见。

这是一种成长的「契机」,当然,也有可能成为「危机」!

说是「成长契机」,心理动力学派把你这种情况称为「正性移情」,分析移情是帮助咨询取得进展的重要部分,处理得当,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看清你的内心,看到童年经历在你身上遗留的影响,解除心结,让你拥有更大的灵活选择的能力——不再让过去成为你的桎梏,而是可以成为你的资源!

说是「危机」,是因为不少咨询师无法正确处理这种情况。

一是在这样深入的亲密关系中,咨询师也是正常人,也可能对异性来访者产生类似爱恋的情感,心理动力学派称这为咨询师的「反移情」。

虽然学习过对这种情况,可以与来访者讨论这种感情,但是当咨询师较强受情感影响,难以做到理性面对这份感情时,可能会回避免讨论。同时,还有可能害怕失去这种感情,潜意识使得咨询师不会寻求督导帮助,妨碍咨询进展,甚至错误的导致两人关系加深,最终一定是伤害。

二是国内的心理咨询行业,存在不少无耻败类,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赤裸裸就是利用心理咨询建立深入的关系,与来访者发生性关系,还美其名曰「为了来访者好」,甚至还以和来访者上床为荣,到处炫耀!

这种人就该被雷劈!如果遇到不良咨询师,这种时候该多些警惕!可别认为之前一直很好,做咨询对我帮助也大,觉得这个咨询师很好,不会是那样的人之类的,心理咨询的技术如果被用来利用人,是可以教人不知不觉的陷进去还不自知!

如果你希望继续与现在咨询师做咨询,建议你与你的咨询师直接讨论你的情感,看他什么反应(不要回避这个问题,不然容易产生新问题):

(1)如果他有些闪烁其词,或是沉默,或是不能直接讨论,你甚至可以建议他询问他的督导老师来帮助处理当前的情况。

(2)如果他不做处理,找其他理由说这很正常,甚至说什么这是咨询的进步,对咨询有利,鼓励你继续保持这种感情,建议你立即结束治疗——因为你可能碰上的,就是这一刻开始心魔生的咨询师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很多时候善恶就是一念间。

祝好!


咨询中,出现这种现象很正常。我们叫做移情。

不用紧张,也不用找别人寻求建议。

相信你的咨询师,他会处理好。每个咨询师都有自己的节奏,就像弗洛依德就认为,每次咨询必须有这样的移情过程,而这个过程对于治愈有关键性的作用。而荣格却认为,这种过程对患者有害,要及早处理。

弗洛伊德和荣格都是大师,对这样的情况处理方式都有不同,当然他们的方式都是合理的。只是每个人的节奏不同。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不要相信别人的意见,相信你的咨询师就好。要不你反而会混乱。


为了给你治病,他走进你的心里。这很正常,只是你无法接受他不是因为爱你而来到的。

心理咨询中,咨访关系本身对于来访者而言,就是一种疗愈关系,这段关系的稳定,让咨询慢慢起作用。

如果咨访关系稳定,随著咨询的深入,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的关系,甚至会比亲人、恋人的关系还要深入,因为在咨询中,咨询师是无条件地关注、理解、支持著来访者,甚至比其他人都懂得来访者。有时候,很多来访者会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咨询师最懂他。

因此,当你在咨询中产生这种喜欢的感觉,是正常的。

从心理动力学流派来看,你对咨询量师的喜欢,是一种「正性移情」。咨询师应对其进行分析,与你讨论,以帮助你更好地看清你的内心,让你更了解自己,解除心结。所以,你可以把你的这些感受反馈给你的咨询师,同他一起来看看,看看你与他之间发生了什么,看看这喜欢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什么。

你在问题中提到,因为个性原因,不好太过直白讨论,你可以想一想,如果直接说出来,会给你带来什么影响、什么感觉?会觉得羞耻、丢人吗?会担心这会影响到咨询师对你的看法,会让他讨厌你吗?

这一部分,其实也是可以在咨询室中谈的,也许,对于你的咨询也会有帮助。

你说很难直接与咨询师谈对他的这种喜欢的感情,那么,也许可以试试从这个难以开口的事情、感觉上与他交谈。

通过你的描述,似乎对咨询师产生了依赖感,当然,信息太少,不好判断。当你们在咨询室中开始谈论对咨询师的喜欢的话题后,也许,这种「依赖」也就能被看到,也就能慢慢散去。


应邀。好的咨询关系是良师益友的关系,好的咨询师都是人本主义的,不会扮演高高在上的权威。荣格曾在自传中说,当弗洛伊德维护自己的权威时,在他心中弗洛伊德就失去了权威性(指失去了他的崇敬)。咨询师和来访者在知识、能力和人格成长程度上有差别,但本质上是平等的,本质上都是「人」。咨询师应该帮助来访者抛弃外界外界灌输的阻碍成长的东西,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情感和愿望,根据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去生活,而不是让来访者内化自己的观念和处事方式。你的咨询师让你出现了这个问题,我不认为他有能力化解这个问题。在我这里问题得到解决的三十多个来访者,还有三十多个得到不同程度帮助的来访者,从来没有出现这个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