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任何商业不得转载

  海参,这种如今已经成为平常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早在古代时期,一直被奉为高档食材。对沿海地区的人来说,食用海参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事,而对于内陆地区的人来说,用海参入菜彰显着大户人家的气质。直到现代社会,海参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6亿年的时光,之所以这么昂贵的原因,不是海参难以捕捞,而是海参难以保存。

  海参溶化

  我们如今见到的海参,多是干制海参。将海参进行脱水处理后,海参的体型变小,变成拇指大小的坚硬食材。食用之前要提前泡发,经过几次换水,海参吸足了水分重新变大,变成软绵的外观,泡海参的水越冰,泡出来的海参体型越大越完好。之后再将海参同其他食材一同烹饪,即可享用海参的美味。

  海参

  而新鲜海参是很难保存下来,这是因为海参很容易化成水。有购买过新鲜海参的朋友一定知道,海参这种食材只要一不小心碰到油,就会化成水。所以要求泡海参的容器必须是干净的,不能沾上一点油花,否则泡开的海参就会化成一滩黑水。但海参做熟后就不怕遇到油了,这时就可以用红烧、葱烧、清蒸等方式来烹饪。

  干海参

  海参中含有蛋白质,干制海参的蛋白质含量超过鲜海参体重的一半。但海参体内本身含有一种物质,就是“自溶酶”,这种酶正好作用于蛋白质,酶遇到油后发挥作用,溶化了蛋白质,也溶化了海参,所以海参很快就会变成一滩水。这也是为什么每个教授泡发海参的方法中都事先提醒,泡发海参的过程中不能碰到一点油的原因。

  泡发海参

  但不少吃货发现,买回来的新鲜海参在存放一段时间后,也会自己化作水状,溶解得无影无踪,这又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新鲜海参离开水后自动溶解,并不是指离开海水后会马上自溶,而是需要五六个小时的时间,这同样和海参体内的“自溶酶”有关系。

  海参自行溶化

  海参水

  新鲜海参离开海水,只需要5-6个小时的时间,体壁就会变形,自溶酶发生反应,溶化成胶体,导致海参从固体慢慢溶化成液体。所以渔民们捕捞到海参后要立即处理,将海参存放在海水中,或是立刻送去工厂干制,若是长时间放置,就只能看到一滩溶化的“海参水”。

  新鲜海参

  烧海参

  对中国人来说,海参算得上是高档的补品了,但海参的营养实际上没那么神奇,只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而且没什么味道,靠吸收其他食材的鲜味才能变得美味。和其他普通的鱼虾蟹比起来没什么特殊的,所以大家吃海参的时候,把它当成普通食材来吃就好了。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引用至网络,如有版权方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