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火辣的天气,差点让人热到爆。但不断翻动的日历告诉你,「立秋」已经来了。那么,在秋天如何健康养生?本期我们就从秋季饮食禁忌说起。

秋季是从立秋起到立冬止,并以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秋季的气候特点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黄帝内经》中说「秋冬养阴」,因为秋冬阳气内敛,易伤体内的阴气,所以养阴的关键是防燥。

饮食适宜:

秋季饮食应该以甘平为主,即多吃有清肝作用的食物。甘平类的食物能增强脾的运化能力,能使肝脾活动协调。具有甘平清肝功能的食物如豆芽菜、菠菜、胡萝卜、菜花、小白菜、莴笋、芹菜等。

秋季肺气盛而肝气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应适量吃酸味食物。酸入肝,适当吃酸味食物能够生津止渴、润喉去燥。可多吃梨、甘蔗、苹果、香蕉、橘子、山楂等。可多吃些银耳、梨、芝麻、百合、藕等益胃生津之品。

膳食结构合理,注意营养摄入平衡,注意主副食的搭配及荤素食品的搭配,符合「秋冬养阳」的原则。

秋季气候干燥,可适当吃一些热汤粥,如莲子粥、绿豆粥、薄荷粥等,能够生津、防秋燥,建议汤粥热食,可抵御秋凉。晨饮淡盐水,晚饮蜂蜜水,既是补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又能抗衰美容。

养生食谱

一、秋后萝卜赛人参

萝卜具有吸气、消食、止咳、化痰、生津、除燥、散淤、解毒、利尿功效,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食疗价值。因此民间有「秋后萝卜赛人参」的说法。

治疗功效:

1.治口腔溃疡。榨取鲜萝卜汁100毫升,加凉白开100毫升,调匀后漱口,每日早、中、晚各数1次,对口腔溃疡有功效。

2.治扁桃体炎。榨取鲜萝卜汁100毫升,加甘蔗汁100毫升,调匀后用温开水冲服,每日2~3次,可消炎解毒。

3.治哮喘。

榨取鲜萝卜汁300毫升,加蜂蜜30毫升,调匀后用温开水冲服,每次服100毫升,每日3次,具有润肺定喘之功能。

4.治高血压。

榨取鲜萝卜150毫升,加红糖50克调匀,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有清热降压之功效。

二、秋来食鸭养生

鸭为水禽,性寒凉,营养学家认为,当年的新鸭养到秋季后,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适合秋季进补养生。

本文图片来源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老鸭冬瓜汤

整鸭1只,瘦肉30克,冬瓜100克切块,海参、芡实、苡仁各15克煮汤至烂熟,有补虚作用。

2.老鸭虫草汤

取虫草10克放入老鸭肚中,加水炖熟调味食用,对久咳虚喘、腰膝酸痛、体虚乏力者有作用。

3.猪蹄炖老鸭

公鸭一只加入猪蹄和火腿适量,炖熟食之,对体虚或肺结核热患者有效果。


虽然这几天温度还保持在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但秋天真的要来了!8月7号,就是立秋的日子,立秋之后空气湿度有所减少,皮肤、鼻、咽容易感觉干燥,故秋季食补应选用养阴润燥的食物。

不少人会发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系列恼人的症状开始时不时「骚扰」自己一番,这些现象就是典型的中「秋燥」。而瓜类有清热、利湿、消暑的作用,立秋前后,适当吃些瓜很好。

1、立秋后吃丝瓜:清香通便、祛风化痰

丝瓜几乎在各个季节都能吃到,很多人不喜欢丝瓜黏糊糊的口感而拒绝吃,其实真是错过了好东西啦!

中医认为丝瓜性寒、味甘,入肝、胃经,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的功效。除此之外,如出现痰喘咳嗽、乳汁不通、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食用丝瓜来辅助治疗。

丝瓜不管是炖著吃、煲汤喝、还是蒜蓉清蒸都可以,即使烹饪以后,丝瓜的清香味也很足,而且还有利尿凉血、解毒通便的作用。

2、立秋后瓠瓜:清热开胃

瓠瓜北方人习惯用来做饺子馅,跟猪肉或羊肉一起搅拌后包饺子、包包子。瓠瓜中特有的鲜香,与肉混合后很是美味。

瓠瓜性平,有利水消肿、止渴除烦、通淋散结的功效。初秋气温仍较高,很多人胃口不好,将肉类和瓠瓜一起做菜,保证了蔬菜的摄入,也增加了蛋白质的摄入。

瓠瓜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能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另外,其中还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能起到一定的降糖作用。

3、立秋后吃冬瓜:补充水分、促进食欲

冬瓜的含水量在蔬菜中遥遥领先,高达96%!这就是说,吃500克冬瓜,就等于喝了450毫升高质量的水。所以三伏天多吃点冬瓜,可以起到清热消暑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冬瓜肉带上皮一起煲汤是许多人在暑热正盛时爱用的食谱。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够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

除了以上三种瓜之外,立秋后还可以多吃点豆腐。未来一阵子气候干燥,胃口也没有大开,吃大鱼大肉还会加重燥热之气,而大豆蛋白可以完全满足人体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52, "group_id": 6452271411254788622, "media_id": 1558474169181185, "neardup_id": 12799888107632518998, "vname": "VideoJoiner170809214321.mp4", "video_size": {"normal": {"h": 352,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3617253}},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31fe00015b1563d94646", "vid": "a95e349b81174872afa68c14617feeec",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452271411254788622, "vu": "a95e349b81174872afa68c14617feeec", "duration": 100, "user_id": 51782658717, "thumb_url": "31fe00015b1563d94646", "md5": "09b2e9b355f2cb367d113f13bdd31cc4", "hash_id": 12799888107632518998} --}


立秋后气温还是比较高,风比夏季凉爽,夜晚也凉,立秋养生要注意调理脾胃、防秋燥。

1、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大,饮食上应祛暑清热,多食滋阴肺的食物,可适当食用蜂蜜,琵琶菠萝,乳品等,益胃生津。

2、可适当食用豆类食品,少吃油腻食物。

3、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清热去火,蔬菜可食用番茄,黄瓜,芹菜。水果吃一些养阴生津的,如葡萄,西瓜,香蕉。


8月7日是立秋节气。「立秋之日凉风至」,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温差比较大。此时在饮食起居上应该注意什么呢?

食:宜养肺润肺

立秋之后,天气逐渐凉爽、温差比较大。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另外,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故秋季最宜养肺润肺。此时,可以通过食疗药膳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

梨,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白木耳,有补肺润燥之功能,秋季服用更有疗效。但形寒饮冷则伤肺,因此,饮食养肺要结合个人体质、肠胃功能酌量选用。

药补如西洋参、南北沙参、百合、杏仁、麦冬、玉竹、石斛、天花粉、芦根、龟板、鳖甲、地黄等,都适于在秋季使用。「凡药能治病,一定要对症」,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须在医生指导下,对症下药,不能滥服,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和儿童及老年患者来说,秋季忌滥用补药。

居:防情绪中暑

立秋后天气温燥,尤其「秋老虎」的炎热天气,很容易令人心情烦躁,所以,在情绪上应积极预防「情绪中暑」。努力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精气神,帮助到冬季更好地「封藏」。

在锻炼方面,可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进行选择,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慢跑、快步走、呼吸操等。其中如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练习深沉而缓慢的呼吸具有很明显的作用,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锻炼方法。

生活起居方面,由于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 「早卧早起,与鸡具兴」,以顺应阳气之收敛。其次,「春捂秋冻」,立秋乃初秋之季,虽有凉风时至,但暑热未尽,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调:温食调脾胃

「入夏无病三分虚」,经过苦夏的煎熬,大凡老年、儿童、体弱者,还有长期疲劳、生活不规律等亚健康状态者,这些人由于抵抗力低下,对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弱,除了容易呼吸道疾病外,脾胃往往很虚,也是消化道疾病的易感人群。而且,中医认为「培土可以生金」,调理脾胃可以达到补肺的目的,所以,入秋后脾胃调理也显得重要。

首先,夏天时饮食多寒凉,入秋后不宜再贪凉饮食,除了温食外,可以经常喝点姜茶。在胃脘、足三里等部位热水袋热敷或者艾灸以暖胃。

其次,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或有嗳气、口气、大便稀粘等表现,所以,除了戒烟禁酒、饮食规律,少吃多餐外,可适当吃点健脾化湿的中药,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党参、白术、茯苓、芡实、山药等。

由于夏季人体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多空调电扇、冷水沐浴后,使得寒气侵入伏于人体,入秋后若仍太过贪凉,则寒凝血脉,不通则痛,会引起不少中老年人的腰肩疼痛,关节肿胀。

所以,入秋以后不能再猛吹空调,在树荫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不宜过长,可在办公室备一件外套「避寒」,睡眠时穿好长袖衣裤,盖好被子,注意关节保暖。对已有疼痛症状的关节可以通过艾灸、远红外等照射等方法以温通经脉来缓解症状。


我的立秋养生,坚持每天晚上泡脚^o^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