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北京130老司机应该都不陌生,很多上世纪80、90年代开车的职业驾驶员都对这辆车有着非常特殊的情感。要说北京130是影响国内最深远的一款轻卡产品,应该没有人会反驳。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它以各种不同的角色出现在一座座城市的大街小巷,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上世纪60年代,国内卡车领域面临着缺中少轻的问题,北京市区内运载货物的除了解放CA10卡车以外就是马车。而当时北京要实现马车不进城,所以北京汽车修理二厂基于丰田戴娜设计出了一款适合国产的卡车,该车被命名为北京BJ130轻型卡车。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北京130的外观借鉴了丰田戴娜的设计,两车驾驶室的整体造型基本相同。但是北京130的驾驶室外部线条进行了一部分改进设计,比如说车灯上方采用了凸起式的设计。而丰田戴娜从车灯左右两端延伸出来的凹线条在北京130上被取消了,可能是为了方便车辆的生产、制造以及后期维修。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大家不要以为北京130车头有所凸出发动机就在前面,上图是丰田Ace轻卡的布局图,与当年的丰田戴娜基本差不多,所以也可以应用到北京130的介绍上。北京130的车头凸出部分是用来放脚的,而发动机位于车辆座椅的下方。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两组车灯之间有一个盾牌状造型的窗口,这个窗口是直接通往驾驶室内部的,而不是进入发动机舱。天气炎热的时候就可以打开这个舱口,车速越快车厢内部就越凉快。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左右两组四个车灯,采用银色的装饰底板,让人印象深刻。下面是发动机进气格栅,左右两端则是转向灯和示廓灯。进气格栅造型也进行了国产化的改进,发动机水箱前面安装了一个自卷自锁式冬季保温布帘,保温帘可以上下调节,在冬季控制散热水箱的通风量,以保证发动机在可控而适宜的温度内进行工作。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全金属的车门把手,内侧有一个按压扳手,握紧顺势一拉就可以打开车门。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打开车门可以看到北京130的踏板,右脚踏上右边的踏板左脚直接跨入车内,上车非常方便。主驾驶座椅下面有一个小窗口,打开窗口可以对车辆进行简单的保养和维修。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驾驶室与底盘采用刚性连接,座椅与驾驶室也是刚性连接,行驶中能够为驾驶员提供减震的,除了承重钢板,就是只剩下座椅弹簧了。所以,这款北京130的驾乘舒适性就可想而知了。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由于该车经历了翻新,整体状态还不错。可以看到车厢内部一共安置了三张座椅,由于转向柱占据了一定的位置,所以主驾驶座椅稍微靠后一些。而驾驶室下面的鼓包占据了一部分副驾驶的位置,也导致了副驾驶座位靠前。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北京130的发动机安装在座椅下面,前部空间特别宽敞。而我们前面介绍的进风窗,就是从这个区域进入驾驶舱内部产生循环。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方向盘也是改制后的造型,加装了塑料外壳,已经可以看出90年代的车辆风格。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后面的方形仪表盘总成,里面的仪表一应俱全。整个工作台除了顶部加装了一层黑色硬质塑料以外,其余全部采用金属构件,即使到了较为先进的90年代这些硬核的设计都还保留着。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挡杆安装在方向盘的后面,呈怀挡设计。

我们介绍的这辆北京130是1996年生产的车,属于末期车型,那个年代车载收音机基本上成了标准配置。下面的雨刷和车灯开关是要往外拔的,回忆满满。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控制按钮下面的银色支架是手刹控制手柄,靠右的黑色面板则是车辆的暖风开关。暖风开关带有两挡调节,利用发动机水箱发出的热量取暖,在北方特别受欢迎。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驾驶室下面的发动机,气门室盖外部已经锈迹斑斑。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发动机缸盖侧面“北内”俩字清晰可见,该发动机统一使用的是4Z4型火花塞。

北京130采用了北内的4G92Q-N直列4缸汽油机,该发动机为四冲程汽化器机型,排量为2.445L。该机在3500-4000转/分的时候可以输出75马力,而在2000-2500转/分时可以输出约170N.m的扭矩。发动机的正常水温是80-90℃,最高时速为85公里。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但是该车如果长时间以超过80公里的时速行驶,非常容易导致发动机高温,最后的结果就是大修发动机。所以很多驾驶员在夏季行车,都会拆掉节温器让发动机内的水走大循环,冷却效果会改善很多,而冬季又会将节温器装回去提高发动机温度。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北京130早期匹配的是4挡不带同步器的手动变速箱,1990年以后生产的车型进行了改进,加装了5挡带有同步器的变速箱。对于驾驶员来说,这个5挡手动变速箱可以说是福音,带有同步器更好换挡了,多了一个挡位也令该车加速时扭矩会更加充沛。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70L的铁质油箱,百公里油耗在15升,肯定够用。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变速箱装有取力器接口,方便改装驱动上装使用,要知道当年北京130的改装车用成百上千种来说不足为过。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后桥采用了整体冲压焊接单级减速桥,主减速比为5.83。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后桥和前桥一样采用纵置半椭圆钢板弹簧,但是只设计有一组板簧,两个橡胶缓冲垫安装在靠中间的部位。北京130 4吨级别的卡车理论上只能拉2吨,但是驾驶员用它拉4-5吨也是平常事。但北京130本身就是轻卡,采用的是单组板簧设计,如果拉多了会造成橡胶缓冲垫较快损坏需要频繁更换。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5.50F的轮辋,安装了6.50-16的轮胎,后双轮设计也是考虑到当年国内车辆的装载量,算是当年国产轻卡上独有的设计。该车轮胎上面的标识也是那个年代特有的感觉,上面标注着负荷900公斤,气压4.2公斤。可以判断这是偏向重载的8层棉线胎,而该车可以选装人造线胎,气压根据车辆载重量不同在3.2-3.4公斤。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前桥左右端使用工字型的拐弯铸造件,中间则使用的一根外径70mm壁厚8mm的钢管。铸造件焊接在钢管的左右两端,可以说是非常的简单化了。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北京130采用两根槽型纵梁,截面尺寸为160×55×5mm,车尾横梁采用槽型梁,而车桥上方采用了变截面管式梁,也是一种抗扭设计。虽说北京130的底盘看上去比较简陋,但是各方面设计还是非常扎实的。

影响中国轻卡历史最久远的北京130

​《老马讲安全》的老马,早在三十年前就开始从事运输行业,购买的第一辆汽车就是北京130,对其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在与他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凡是驾驶过北京130的驾驶员,虽然多少对车辆某些方面有些小抱怨,但对北京130的整体好评完全一致。首先是当年这个吨位的卡车少,再一方面就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检验,虽说有小缺陷但总体也能接受,用户也信赖这款车型。时过境迁,国内轻卡市场早已不属于北京130,但是它给一代人留下的印象却永远留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