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助教给大家分享了几期关于数认知、数数、计算的小游戏

往期回顾

【一一对应】数学启蒙在家玩?4个游戏培养孩子「一一对应」能力!

【认识数字】5个数-数对应小游戏,让孩子快速认识数字1-10!【数量匹配】7个家庭数-量匹配小游戏,让孩子摆脱「机械数数」!

【数的拆分】4个游戏陪娃玩懂「数拆分」,加减法都不用愁!

【奇偶数】3个在家就能玩的数学启蒙小游戏,让孩子快速玩转「奇偶数」!

而在孩子经过基础的数认知训练,有了基本数数能力以后,家长们就可以开始让孩子接触「量认知」概念了!

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测量能力

给把尺子就是教孩子测量?大错特错,教孩子测量的正确姿势在这里!?

mp.weixin.qq.com
图标

那么今天助教就来分享几个小游戏,教大家如何在家庭里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测量能力吧!

今日游戏内容:

家庭测量

适合年龄:2-4岁在孩子学习使用测量工具之前,我们可以先通过语言和游戏让孩子熟悉各种测量单位了解测量方法,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那么让我们开始吧

脚丫丈量

【材料】:娃的小脚丫一对

【玩法】:游戏玩法很简单,把孩子的脚丫当做计量单位,引导孩子用脚丫丈量一个长度吧!(注意:每一步都要脚尖挨脚后跟哦)

可以是一堵墙的长度,也可以是柜子的宽度床的长度门框的长度等等!

这项活动能让孩子直观的感受到抽象计量单位的概念

【进阶玩法】:除了脚丫,人的身体上还有很多计量工具!比如手指、关节、手臂等等,都可以和孩子一起当做游戏玩起来!

乐高测量

【材料】:乐高积木

【玩法】:熊熊玩具高还是小猴玩具高?高多少?可以引导孩子用乐高积木来把高度「量化」

然后发现一个小兔子有3个积木高,小猴有5个积木高,而熊熊足足有7个积木那么高!

这个游戏的好处在于,每个积木都是一样大的,积木的数量可以把量「量化」,而积木的数量还可以「增加」

可量化可累加,这就是标准测量单位的核心意义之一!

【进阶玩法】:在这里,家长们还可以给孩子引入测量单位「通用」的概念

比如问问孩子:「熊熊玩具是6个积木高,但是该怎么样让别人也理解呢?」然后教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通用标准计量单位

还可以引导孩子,尺子上标注的每一大格,都可以看成一个「乐高积木」,我们把它叫做「厘米」,这样孩子会更容易理解!

绳子量周长

【材料】:一根绳子、毛线或者纸条

【玩法】:孩子比较容易理解用手、积木、尺子去测量长度,但是非直线的长度(如绕柱子一周的长度、腰围等)该怎么测量呢?

家长可以先向孩子提出疑问,比如:「这个苹果一圈有多长?我们来量一量吧!」然后引导孩子利用绳子、毛线、纸条等工具进行测量,再借住尺子测量绳子的长度。

生活中引导孩子量认知时,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不仅仅是简单的拿著测量工具去得出结果。在这一步之前,需要大量的生活场景引导孩子去观察、思考和讨论,然后才能进行常规的测量活动。

2.在生活实践中让孩子去感知测量单位的抽象概念。比如:比划下5厘米有多长,掂量下1斤水果有多重,感受一本书的厚薄程度等。3.生活中有很多代表量的数,比如身高、体重、杯子上的刻度、体温计的度数、零食袋上的克重等。都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和发现。

所以在这里助教只分享了几个简单易操作的小游戏,更具体的量认知还是要靠家长们在生活中的耐心引导哦!


全网首家【动画】+【蒙氏教具】教学的0基础计算思维课首发团购开抢了!

适合2.5岁以上0基础的孩子

【推荐原因】

1.从数的起源开始,挖掘数字背后的意义;

2.动画+故事+音乐+注意力专注力训练,内容丰富有趣饱满

3.独家定制【蒙氏数学教具】,强调动手操作

4.包含6个月的班级群辅导

整套课程从[动画课程]→[教具练习]→[数学游戏]→[单元测试]→[班级群辅导]形成学习闭环,从教、学、练、测、问、答全方位培养孩子基础计算能力,为孩子打好计算思维的地基!

24节课+8个游戏+5次测试,共74个视频

群内答疑+2大蒙氏教具+方块熊数学周边

原价499元

首发团购价

仅需328元

(包含独家定制蒙氏教具)

全网首家【动画】+【蒙氏教具】教学的0基础计算思维课,首发团购开抢了!?

mp.weixin.qq.com
图标

添加助教微信号:「fangkuaixiong07」咨询课程详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