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娅⋯⋯

思考学习第一步,不要让作者的话(任何人)绑架你的思路。

跑二.jpg

就像一首歌不同人唱,根据个人理解意境不同而发展出独特的歌唱味道、灵魂。而大部份的人,则容易被原唱影响掩埋个人应有特色。至于原因为何?就有待个人挖掘出问题的答案了。

或许,思考的结果互有相似,其过程却是万万不会重叠的。所以说,思考没有特定模样,不会有任何重复的时刻,那是一个非常非常自由独立的空间。 

「模仿的确是学习的捷径,但人总是要学习突破的。」

 

好奇心.jpg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一句话以前经常听到,虽有被教导过何为「阅读」,却对此句话没有深刻的体验过,当时的我或许是大概懂,虽然只是大概懂,但这句话确实有感动自己。是一句很棒,很有智慧的感悟分享,为古人的智慧所憾动。

预则成,不预则败。
我是「工」,把自己给磨利了,做起事来也更有效率。

天下职业种类繁多,若人人都能懂得此理,学以致用,相信没有什么是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无法完成的。其实人没有平凡不平凡之分,只有努力跟不努力的区别。

机会不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是有准备的人懂得制造机会和把握机会。努力的人会准备,因为他在努力的过程中就正在准备了。

总归一句,人要自立,必要懂得「实践勤劳」,以及「驱逐怠惰」。「勤劳」在人类世界里是一种很奇妙的存在,因为我们总是会不知不觉离它远去。而「怠惰」的人缘比起「勤劳」实在好得太多,因为我们总是会想要靠近它、接近它、舍不得离开它。

懒惰.gif

 

大部份的人并“不是天生就懂”得做一个「有计划」的人。天赋异禀的人可以先排除在外,那些天赋优异的人有他们自己与生俱来就该去完成的任务,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而我们和天才的差别在于,天才有很强烈的责任感驱使自己去完成任务。蠢材则还在想尽办法脱离「自己内心的贫穷」,终其一生。

所以对我们大部份的平凡人最通用的办法就是,第一先学习实践勤劳,但人会成功不能只靠勤劳。也并非勤劳的人就不会吃上败仗,还是会,但是勤劳的人又多了不屈不饶,越挫越勇的意志力,因为他「勤劳」,他没有办法接受「怠惰的自我」。所以无论失败几次,他都会努力去完成每一个自己决定完成的目标,这也间接成为了与自己生命绑定的「此生原则」。

许多心态怠惰的人如果听见他人说勤劳有多重要的时候,他们会以自己肉眼所看到的“勤劳失败范例来验证自己的怠惰其实没什么”。说穿了,还是爱著怠惰,不想离开怠惰。

如果说,勤劳的人也会遇上失败,那么怠惰的人又该如何是好?

态度.jpg

 

我们所握拥的「生命资源」有限,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事实,既然是有限的,那为何不让自己学习利用从自己出生以来就一直陪伴自己的「生命资源」?为何要浪费这样的宝贵资源?

生命像沙漏。那一秒,我们流失的不仅只是一粒细沙,我们所流失掉的,蕴含了我们生命中的所有......

世界上有许多事,是当你开始细嚼慢咽品尝它时,你才能发现个中滋味,也许你曾吃过同一道料理数十数百遍,却不曾慢慢的体验过它。

在发现神秘滋味的当下,你会觉得自己为何那么迟钝?你会觉得可惜,觉得好像失去掉许多可以体验它的机会,疯狂的感到遗憾、难过。却也同时庆幸自己现在终于发现到,而不是在更久远的以后。

所以,人生是这样的,“失去的永远比得到的更多”。你不能放纵自己去奢求及妄想“得到的要比失去多”。不过,也并非不能让自己得到的比失去多,但那仅限于自身精神层面达到一定层度的提升才能有所理解。不容易,但你可以试试。

在这个世界,聪明的人很多,懂得善用自己的聪明的人却很少。只想随机应变不想计划的人还是停留在懒,所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计划也懂得随机应变的聪明人......”。

在朝这项目标行进的过程里,我们也将在无形中培养起自己的「人生智慧沙」。

苦难.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