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在古老的东方,这是清乾隆五十八年,康乾盛世梦逐渐证明只是痴人说梦 。

这一年,影响深远的法国大革命正在被一种接近疯狂的激情所占据,法王路易十六成为法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处决的国王,雅各宾派先后处决七万多人,其中包括化学家拉瓦锡、教士埃德热、沃尔特等著名人士,40多万人被关入监狱。

在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上,一个十八岁的天才少年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满含泪水惊恐地望著断头台上他一生最好的老师及朋友----他的父亲。父亲坚决反对革命性过激行为,并向议会呈述工人的陈情信,这样就被判为人民的公敌而被押上了断头台。

父亲的临终遗言是:「我将前往真正永恒的国度……愿我的孩子一生敬畏上帝,秉公行义。此外我别无所求。」

当刀斧落下的那一刻,这位天才少年疯了。

而后整整一年,他常常一个人呆在屋子后面的花园里,两眼呆滞地望著天,嘴角沾沙,衣服沾水,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生命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祸兮,福之所倚,他也因此躲过了秘密警察的迫害。

这个少年名叫安德烈-马里·安培(法语:André-Marie Ampère),是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磁学的创始人之一。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电流的单位「安培」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

01

1775年,安培生于法国的里昂,父亲是一名富有的丝绸贸易商,同时也是个杰出的教育家。

别人的富爸爸让自己的孩子衣食无忧,娇生惯养,安培的富爸爸却给他建了个藏书丰富的私家图书馆,在他四周放满书,并且尽可能地陪他读,在安培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掌握了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几何学。

安培从小就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非凡的天赋。

他十岁时,就已经看完三十巨册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在内的书籍,到了晚年还记忆深刻。

他十一岁就以天才闻名于世。那时他的外号叫「百科全书天才」。

十二岁就上了里昂大学。

十三岁的时候迸发了对代数和圆锥曲线的真正热情,递交了自己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并于次年发表。

我们之前八过的大数学家欧拉与伯努利是他的最爱。

除了数学和物理,他在史学、哲学、植物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他以诗的形式呈现多次回归方程式的数学解。

……

但在十八岁那年,他的人生似乎嘎然而止。

扼杀一个天才有一千种方法,比如伤仲永那样的,或者僵化的教育体制那样的……

但在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少年面前将他的至亲斩首,这样的扼杀和打击是最残酷的。

我们不是安培,我们也不是张扣扣,所以我们无法完全明白那种伤痛,打击和绝望。这样的心理创伤和精神痛苦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所以许多人会被那个著名的辩护词《一叶一沙一世界》所打动:「我期待法院能体谅人性的软弱,拿出慈悲心和同理心,针对此案做出一个可载入史册的伟大判决。 」

几百年过去了,随著人类文明的前行,祝愿这样的悲剧会永远销声匿迹……

02

张扣扣一生都没有从这种打击中走出来,但幸运的是,安培从创伤中走出来了。

虽然耽误了少年天才整整六年的光阴。

在里昂郊外的小木屋,他发疯失常了近六年,他的母亲为了生计奔忙,托邻居卡侬先生照顾他,卡侬的大女儿茱丽每天都来,后来则成为他的妻子。

有一天安培写道∶"夜晚我走到森林里,坐在小河边。不知道坐了多久,黑夜渐渐过去,早晨的曙光照上树梢,我忽然想到有晚上,有清晨,这是头一日,这是创世纪第一章第五节,啊! 黑夜之后,必有早晨。"

不久,安培又继续写道∶"一个人如何去面对人生的苦难?如果上帝在掌管,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不合理的事?人所遭遇过的苦难与对上帝的期盼,为什么老是对不起来呢?上帝的应许是黑夜有苦难,但是黑夜一定会过去,早上的欢呼喜悦必定来临,因此我看苦难的角度改变了,人生所遭遇的每一件事,都有演变渐进的程序,要有耐心去看演变的结果。这是我对上帝的信心,早晨终必来临。"

黑夜之后,必有早晨。安培的黑夜终于慢慢消逝。1799年8月16日,安培与茱丽结婚。婚后的第二年,安培的儿子出生。安培用自己父亲的名字为儿子取名为让-雅克·安培。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恐怖时期终于结束,拿破仑时代开始。法国渐渐恢复秩序。

安培也迎来了他一生中难得的幸福时光。

1802年,布尔格中央理工大学任命安培为物理和化学教授,他离开在里昂的家人,住在学校,周末才能回家。只能靠鸿雁传书来寄托他对妻子茱丽的爱与思念。

至今法国博物馆还珍藏许多安培婚后写给妻子的信,安培在一封家书上写道:

『谢谢你为我在车上预备的便当,里面摆著一块小小的肉丁。我像是上帝的子民,在逾越节里吃著羊羔肉,洋溢著感谢。有时我笑自己,可怜的安培啊!你的薪水怎么这么少?怎么只能吃这一点点肉?但是,亲爱的茱丽,你的爱使我的享受丰富。』

1803年,仍在任教的安培撰写了一篇题为《游戏中的数学理论》的论文,并提交到巴黎科学院,最终获得发表。但同一年,他的妻子茱丽因疾病去世,留给他三岁的孩子与才刚出生的女婴。

安培这一次没有发疯,他写下诗篇的两节句子:「主啊,怜悯的神,让我与我所爱的人在天堂团聚吧。」

路途再远,终有尽头,痛苦再深,终会结束?

安培的痛苦却似乎没有尽头, 为了孩子,他又再次结婚。没想到有一天回到家,发现家中空空如也,就连房子也被典当了。原来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就已经有了骗婚这个古老的行业。

安培穷得只剩下两个孩子和几本书,只好住回学校宿舍。

他写道:『生命对我而言,是一场与残酷的角力,经历死亡、欺骗的剥夺,我对未来几乎不再存著任何的幻想……』

有一天,撒旦对神说:「约伯敬畏神,岂是无故呢。你岂不是四面圈上篱笆,围护他和他的家,并他一切所有的吗。他手所做的都蒙你赐福。他的家产也在地上增多。你且伸手毁他一切所有的。他必当面弃掉你。」

神似乎也要让安培经受同样的考验,他的一切都被夺走,从短暂的幸福再次跌入人生的谷底,生命对安培而言,似乎只有森森的恶意。

何以解忧?唯有放纵。白天他是大学教授,夜晚却频频出入声色场所。

1811年,他与一位有夫之妇同居。来年,他与孩子的女家庭教师发生不伦关系,竟被儿子撞见。

安培在1814年的日记中自我剖析:「内心的欲望,是意志难以驾驭的……我能做什么才能弥补所犯的错误?我做的是何等的邪恶。」

但自我剖析完,安培放纵依然,仍然陷入情欲中自暴自弃,深深自责后他甚至尝试自杀。

1817年,安培在父亲留给他的遗物中发现托马斯·厄·肯培的名著《效法基督》。

安培阅后写道:「一颗空虚的心,如何架构耀人的哲学?自己易变的思想,如何值得信赖。知识不能解救堕落的人性。真正美好事物与美好心思的源头,是神。」

他终于从不堪回首的岁月中走了出来,重新出发。

但是我体会到一个人真正的有福,不是从快乐的角度去衡量,而是回到真实。

回到真实,回到初心,回到起点,靠著信仰,安培浪子回头,回到科学的起点。

03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世间的基本法则。

嗯,我说的是磁。

磁场是广泛存在的,地球,恒星(如太阳),星系(如银河系),行星、卫星,以及星际空间和星系际空间,都存在著磁场。

古往今来,对世界文明有杰出贡献的许多发明都或多或少涉及到磁。地球磁场对导航方面非常重要,没有地磁,也绝不会有人类伟大的大航海时代。

据说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是最早认识磁性的,不过他认为摩擦琥珀吸引草屑和磁石吸引铁片,都是因为「有灵魂」。

而中国对磁的最早研究出现在公元前4世纪编写的《鬼谷子》一书中,这可能是鬼谷子穿越而来的又一个佐证。

我们很早就知道用磁场来做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我们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啊,无人不知。

但是很久以来,人类一直搞不清楚什么是"磁"?

1820年,一位名叫奥斯特的开路先锋,「猛然打开了一个科学领域的大门,那里过去是一片漆黑的,如今充满了光明。」人类历史上,他第一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整个科学界都为之震惊,整个欧洲都在重复和发展奥斯特的实验。

安培回归科学后,也对此深深著迷,他开始在奥斯特的肩膀上研究电流,仅仅花了两周时间,他就提出了安培右手定则:将右手的大拇指指向电流I方向,再将四根手指握紧电线,则弯曲的方向将决定磁场B的方向。

每一个完成义务教育的人都学过这个右手法则,你从小竖起大拇指向安培致敬的时候,同时指示了电流方向。

接下来他连续进行了几个著名的关于电流相互作用的精巧实验,导出两个电流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公式。

1822年,他革命性地提出:平行长直导线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电流方向相同则相互吸引,若相反就相互排斥。

安培创造了「电流」这个名词,提出了电流惯例上的符号I(来自法语意为电流强度),又将正电流动的方向定为电流的方向。

几年后,他解开了千年的谜团,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定律:『磁场是电子运动所产生的』。这就是极为著名的『安培定律』。

这是一个将磁场大小与产生磁场大小的电流联系起来的方程式。这个等式,需要大学水平的数学。如果用差分形式,磁场(B)与电流密度(J)的关系是这样的:

只要有磁作用的地方,就要有安培定律,它是磁学的基本定律,决定了磁场的性质,并奠定了电磁理论的基础。

英雄识英雄,麦克斯韦知道安培工作的价值:「安培为建立电流间的作用定律而进行的实验研究在科学上是最光辉的成就,整个理论和实验似乎是从『电学中的牛顿』的头脑中跳跃出来的,曾在那里得到全盘思考和全副武装,它们是完善的无懈可击的。它们总结在一个公式中,所有电磁现象都可以从这个公式推导出来,这个公式将永远是电动力学的基本公式。」

对当时的物理学家包括爱因斯坦而言,麦克斯韦是神一样的存在。他用四个方程式就包罗万有整个电磁场理论。

德国物理学家波尔兹曼赞之为「出自上帝之手」!

江湖传说:任何一个人能把这几个公式全看懂,一定会感到背后有凉风——如果没有上帝,怎么解释如此完美的方程?

这四个方程式的最后一个就是安培定律加上时间变数后的扩展,又被称为安培-麦克斯韦定律。

浪子安培回归科学短短几年时间,就为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被称为电动力学之父。


谢邀。那些著名的物理学家没有什么可以多说了,诸如邓稼先等等耳熟能详的也没啥好说,我觉得值得铭记的,是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做了很多工作但知名度不高的物理学家,比如我国的南仁东教授。这里我先贴出一些,以后可以更新补充。

  1. 陈华生(Herbert Chen) March 16,1942 – November 7, 1987

2015年诺贝尔物理奖颁发给了日本的超级神岗和加拿大的萨德伯里中微子实验的领导人/发言人,以表彰两者发现大气中微子振荡和太阳中微子味转换。而陈华生是萨德伯里中微子实验的重要奠基人。

他出生在战乱年代的重庆,1955年通过美国的难民法案举家移民到美国(因为移民美国,这也是他在国内没有新闻炒作的原因)。他的童年极其凄苦,先是经历了战乱导致营养不良,后在美国又过早地失去双亲,只能通过努力,在奖学金和打工的压力下完成了学业。

虽然生活艰难,但是他在中微子实验方面逐步展露了才华, 1975年他领导了洛斯阿拉莫斯的E-225实验,最早测量了电子中微子与电子的弹性散射反应,给80年代发现中性波色子奠定了基础。

1976年,他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工作,和CIT的科研人员一起开发了早期的液态氩气时间投影腔装置。这种装置至今依然应用在探测中微子和暗物质的实验前沿里,比如dark-side,DUNE等实验。

1984年,他独自一人作为作者,发表了使用重水装置来探测太阳中微子,由此可以区分太阳中微子是否发生了味转换,从而解决太阳中微子丢失的谜题。在之后,他进一步提出了中微子天文观测站实验的概念,这在1987年神岗实验发现超新星中微子得到了验证。随后,他在美国和加拿大两地奔走,请求将用于核工业的重水提供给基础科学研究,将深层地矿开发成极深地下实验室。项目在1987年左右启动。

然而,早年的营养不良,加上之后的操劳,他在1986年的时候被诊断出了白血病,很快在1987年11月去世。此后,他团体里的加拿大科学家麦克唐纳德接过接力棒,实验在90年代初期建成。这项实验因为用到了当时不少新技术,项目组克服了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终于在2002年的时候达到了测量目标,解决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太阳中微子丢失之谜。

陈华生的遗像一直挂在萨德伯里中微子实验室的地表行政建筑内,这个建筑每年在一定时期对访问学生开放,供大家瞻仰。

陈华生遗像

右边为 稀有气体粒子探测技术先驱,早稻田大学教授Tadayoshi Doke(道家忠义),于2013年去世

如果放下成见,欧拉也算是物理学家的话,那他确实值得永远铭记。

一方面,我们惊叹于欧拉的天才,对于数学和自然与生俱来的灵感。另一方面,我们同情欧拉的遭遇,他正如一个普通人一样和生活做著斗争。在欧拉身上,我们同时欣赏到了难以言喻且抽象的美丽和朴实无华的平凡之心。


莱昂哈德 欧拉(Leonhard Euler)

欧拉生于1707年4月15日,没有背景,甚至没有钱继续学业,帮父亲放了很长时间的羊。

但依靠自学的一点点数学知识告诉父亲,对于固定周长的羊圈,当羊圈的长宽相等时可以达到面积最大,这样放的羊多一点。

十几岁的时候认识了在巴塞尔大学执教的伯努利,第一次见面便问道:「为何有的数字除开1和它本身以后就没有因数了?」伯努利惊叹于欧拉的天赋,决定资助他继续学业。

后来的事。

他被沙俄重金聘请,出任数学物理所所长,长期与义大利小伙拉格朗日书信往来。在此期间和拉格朗日一起完成了求泛函极值的问题,这也就是理论力学中的拉格朗日方程。之后被德国腓特烈大帝邀请到柏林参与柏林科学院的建设,离开的时候为沙俄推荐了拉格朗日作为其继任者。在这些时光里,欧拉在数学分析学,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图论,数论,拓扑学几乎所有现代科学的基石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以至于大多数人潜心研究多年的问题,最后发现欧拉已经给出答案了。

欧拉给出了质数分布公式--欧拉乘积式,这在多年以后被黎曼解析延拓为黎曼猜想。

欧拉参与了沙俄第一张全境地图的绘制。

欧拉研究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是现代图论的开端。

欧拉一生写有论文850多篇,著书30多本,以欧拉命名的公式定理不计其数。

然而即便在许多人眼中欧拉如神一般,但他的人生也还是充满著不幸。他在28岁那年,右眼失明;59岁那年,双目失明。长期为生活奔波在各个国家。值得一提的是,他一生中差不多一半的著作是在双目失明之后写成的,仅仅凭借心算与记忆。

并且,欧拉并不像现在的一些名人一样有大架子,对于学术界任何人都是有求必应。还记得哥德巴赫猜想被提出时,第一反应是找欧拉吗?那时候的欧洲是真的做到了「一有问题就先问问欧拉,他绝对不会装作没看到的」。

欧拉其实并不是一个神,正如他的墓志铭一般:

「他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善良的人」。

https://b23.tv/av34138656


我是建议先把杨振宁记住,至少我把他和爱因斯坦看作一样水平的大佬。

在往上估计就是整个物理学的开创者了:牛顿和伽利略。

物理学家杨振宁到底有多厉害??

www.zhihu.com图标

今天过去了就会成为历史。如果我们连当今最厉害的物理学家都记不住,还怎么回顾历史中的。


实在太多了,说十几个肯定不够,但是到目前为止,我看没有一个是中国人。


谢邀,1,牛顿,2,爱因斯坦


我们祖国的杨振宁先生


如果一个人热爱物理,那么每一位为物理做出贡献的物理学家都值得我们铭记。


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伽利略,哥白尼,还有爱迪生,诺贝尔,还有很多很多很多的科学家,你看我说的对不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