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吧,日本联军连明军都打不过,还想和满清过招呢——皇太极时代清军的火器水平已经反超明军了,纪律和后勤(划重点)也要比明国强很多。


这个题目很不现实。猴子是推动日本侵略的最大罪魁祸首。如果活到皇太极的时代,猴子都有快一百岁的寿命了好吧,猴子活到这么大岁数还在瞎折腾,德川老乌龟也不干啊。

然后猴子真的长期执政,日本内部太平了这么多年,日军的战斗力绝对要大打折扣,碰上正当年的满清八旗,又基本上满清主场,天时地利人和都吃亏的日本,纯属送死啊。

历史事实也证明了:1637-1638年,正好是皇太极建国大清,日本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在位,日本爆发了农民起义,岛原-天草之乱,参加起义的岛原、天草农民共三万七千余人,其中有战斗力的为一万三千余人。幕府第一次动用12万大军镇压,结果还打输了,幕府主将阵亡。第二次又动用十几万大军,花了老大功夫才打赢。这个日本军队的战斗力面对农民起义也太菜了点吧。这种军事水平的日军这个时候去挑战就花了十几天就把朝鲜打服,把明朝压在地上摩擦的满清,是嫌活得太长吗?

然后,又过了十几年,郑成功真求日本出兵帮忙打满清,这个时候满清八旗的战斗力明显下降,但是即使这样,日本也没答应出兵请求,日本人有个特点是很会算计,它不出兵真的的是好心?明显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真出兵了,万一又被打趴了,岂不是给满清制造借口,也学个元朝东征。

就算是日本仍然保持丰臣秀吉时代的战斗力来侵略朝鲜,与满清八旗对打,估计还是要输。

这个评价是明朝人早就说过:参加过抗倭援朝的李成梁之子李如梅:「此贼精兵七千,而带甲者三千;此贼七千,足当倭奴十万。


既然要开脑洞那索性开大点~

很显然,这条世界线上的壬辰倭乱日军吃亏在两方面。一是缺乏成建制的火炮部队,二是骑兵素养低劣。我鞑清开国时期是什么情况?不缺火炮,还是跟上时代的「红夷大炮」。

骑兵就更不用我说了吧~初期的八旗铁骑在当时野战几乎真是「满万不可敌」的。


如果壬辰倭乱推迟到皇太极时期,怕不是给鞑清送经验包哦~我估计到时候明朝方面忙著镇压李自成根本无暇顾及朝鲜。

而鞑清正好可以「帮扶兄弟之国」为名借机入朝刷一波经验,还能秀秀肌肉威服朝鲜,这远比这个世界线靠武力打服朝鲜要好得多。

最后搞不好仁祖李倧会成为皇太极的小迷弟在朝鲜半岛推广辫子发型,那画面岂不是太美~233333333


朝鲜国王光海君亲历壬辰倭乱。他亲自证明,在军事上

满清比明朝流弊,明朝比日本流弊,日本比朝鲜流弊。

所以,光海君与后金满清接触,但是一大堆朝鲜明粉死活不信光海君的论断,

坚持认为 :明朝比朝鲜流弊,日本比朝鲜流弊一点点,但是满清最菜!

以后来的朝鲜仁祖为代表的朝鲜明粉群体一怒之下,把清粉光海君搞下台。

然后,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典型的愤青误国。

说满清在明末不强的人,死在萨尔浒、辽沈、松锦等战役的数十万明军表示去你妹的!

萨尔浒:明军十一万大军被打得大败,阵亡约5万左右;

开铁、辽沈之战、广宁之战,明军丧师当在十万上下,辽东重镇被攻陷。

然后松锦大战,明军最后的精锐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

清军五入中原,最远都打到山东了。

明朝是打肿脸充胖子不承认满清厉害,然后满清为了洗白他们是强盗,愣是配合明朝人的说法,装起了小白兔,说是从李自成手上抢江山,不是抢明朝。

再然后,这种荒唐地说法居然被大波明粉所取信,活生生证明「一粉顶十黑」是真理。


其实在文禄之役中,第一批入朝的日军东路军加藤清正部在初期进军神速,越过豆满江(图门江)进入辽东并和女真某部发生了军事冲突。但不久加藤清正便退兵咸镜道,他本人事后声称此战大捷,但真相谁也不知道


假定历史:大阪夏之阵,丰臣秀赖提刀跨马,杀入德川军本阵,德川军溃败,伊达上杉两家反水,德川家康退入伏见城切腹,丰臣幕府中兴。

1627年,丰臣秀赖初定天下,忽然接到两封文书,一封是明廷发来册封丰臣秀赖为日本国王诏书,要他救援朝鲜共伐满洲;一封是满洲皇太极发来,约为兄弟之邦,共伐朝鲜。 丰臣幕府陷入文官主张联明击满的事大派;以及主张联满击明的武功派。 最终,毫无意外,外交能力和手腕更加灵活的皇太极获胜,日本派遣真田大助为总大将,领兵马十万出兵朝鲜,三十日攻克汉城,与满洲会盟平壤。然后,满洲走旱路,围锦州。日本走水路出仁川由登州登陆。明廷不备,两线大溃,天启帝病亡,北京失守,崇祯在南京即位。中国北方进入三国鼎立的状态,满洲占领黄河以北,日本占领山东。然而明廷撤退及时,崇祯提早南迁大大削减了防线和补给线,躲过了接下来北方连续17年大旱,反击复国的号角刚刚吹响……


壬辰倭乱时日本人真的就越境跟长白山地区的东海女真过了招,被女真人打得狼狈逃回朝鲜。


没准那时的明朝还真会和日本议和打击后金。不过按照后金的战斗力,日军十有八九会被打成小儿麻痹。

而获得了大量鸟铳和火炮的后金攻城能力会大幅提高,反而把短板补齐了………


那就是德川幕府时代咯,日军不会再各自打算盘,估计会更团结一点,指挥统一点咯?

那么如果战场在朝鲜,日清应该平手了,清不擅攻城,对日有利。如果去了平原,日本估计被清八旗给洗了。


如果壬辰倭乱推迟几十年发生,辽东李家的实力没有被削弱,李家也用不著养寇自重,很可能努尔哈赤就不会崛起了。


推迟十几年谁打?德川家康还是丰臣秀吉?一是历史就没如果,二是哪怕就算有如果那你也只考虑了我国的情况,不过我觉得吧对付谁皇太极都是输、要知道皇太极只有骑兵,满清建立之初只有骑兵、八旗都是骑兵,能胜明朝是明朝自己战略错误外加国内起义不断,灭明的是李自成不是清。清在打下宁锦前只占了辽东、其余地打下后他也不守他就是抢劫,都抢到北京了也没灭明、皇太极退出时还曾试著占四城、结果被孙承宗一天收复一城,当然皇太极也借战败之机甩锅统帅收拾了莽古尔泰。


日军攻占朝鲜还是完全同化朝鲜?

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场景?


一块儿南下抢明朝呗 还能怎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