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jpg

你知道老人最怕的是什么吗?

是跌倒!!!

跌倒是台湾65岁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卫福部国健署)

跌倒后除了头部及肢体骨骼外伤外,伴随而来的合并症更大大的增加了死亡率

例如呼吸不顺、肺炎、肺栓塞、脂肪栓塞、泌尿道感染等,另外,因害怕再次跌倒,限制自我活动下而渐渐失能,也造成家人照护上的负担。(天下-健康杂志)

跌倒原因分为

内在因素:包括身体机能退化(视力、听力、平衡感、协调性、骨骼肌肉系统)、内科疾病(例如巴金森氏症、中风、糖尿病)、药物、及姿势性低血压。

外在因素:包括环境、衣著、及意外伤害。(健康医疗网)

你认识肌少症了吗?

 「肌少症」是这几年新兴的名词,台湾在2016年已经有国际疾病诊断代码,正式被当成「疾病」来治疗。

肌少症简单来说就是骨骼肌的流失, 30岁开始,平均质量每10年减少 38%。随著年纪增加,退化的速度也加快,50岁以上的成人,骨骼肌每年会↓1~2%,容易好发在熟龄族群、蛋白质摄取过低,以及缺乏运动者。

骨骼肌除了动作,也是身体储存蛋白质的地方,当人体遇到压力或饥饿时,身体会将骨骼肌的蛋白质转为能量,提供身体继续运作,角色十分重要。(华人健康网) 

肌少症三大指标

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减少、行动能力减少。(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 EWGSOP

自我检视四步骤

一、感觉呼吸越来越大声、愈来愈吃力

       呼吸需要肌力帮忙,若肌力不足时,呼吸会要用很大的力量。(须排除呼吸道疾病)

二、容易疲劳

       因为缺乏肌肉、肌耐力不足,患者往往容易感到疲劳。

三、走路慢

       肌力不足的人,走路无法加快,一般来说,若走路的速度每秒低于0.8公尺,就可能要怀疑有肌少症的问题。

四、手无力

    拿杯子拿不稳,会掉时要小心

或是将双手拇指与食指围著小腿肚圈起(如下图),若空隙很大,就可能罹患肌少症。(康健杂志)

量测.png

如何改善肌少症

  • 营养

           <<蛋白质>>

          成人每天蛋白质建议摄取量为每天每公斤 0.8公克,预防肌少症,每天每公斤需摄取 1.2 -1.5公克的蛋白质,摄取的蛋白质应选择富含白 胺酸(Leucine)等必                 需胺基酸在内的优质蛋白质为主,例如牛奶、大豆、鸡蛋、鸡肉、牛肉、鱼肉等,才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

           ◎◎爱尚它®乐龄活力配方◎◎

          BCAAs支链胺基酸及葡萄籽萃取物与西洋参根萃取物

        其中

        白胺酸→可促进蛋白质生成并减少其分解,帮助血糖稳定

        异白胺酸→促进能俩释放于骨骼肌

        缬胺酸→帮助心智功能增加注意力

      <<维生素D>>

          维生素D的补充也很重要,因维生素D与蛋白质合成有关。鲑鱼、鲭鱼或鱼油、牛肝、起司与蛋黄都是很好的维生素D来源。

 

            ◎◎爱尚它®维生素D3 (含维生素K2)粉末◎◎

          维生素D与K对骨骼健康与钙质正常的吸收很重要

  • 运动

          <阻抗性运动>

           运动可以减缓肌肉流失与功能退化,而阻抗性运动最能有效增加肌肉质量、强化肌力。但老年人在运动前须做排除一些不适合从事有氧 运动及耐力训练的 情形,也需要特别注意视力衰退与平衡的问题,避免跌倒骨折等意外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