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爱好者不可轻忽,急性高山症恐怕造成生命危险。(示意图/取自 Unsplash )
▲登山爱好者不可轻忽,急性高山症恐怕造成生命危险。(示意图/取自 Unsplash )

24 岁的蔡同学在大学毕业前夕,与友人相约爬合欢山,挑战人生第一座百岳。虽然平常有运动习惯,短时间内快速攻顶途中,高山症发作,出现喘、头痛、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所幸同行朋友出发前有至医院开立高山症处方用药,当下给蔡同学紧急服用,才缓解症状、挽回一命。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家医科主治医师巫翰明表示,高山症空气稀薄导致低血氧,脑部、心脏或身体机能恶化。海拔超过 2,100 公尺以上,就可能发作高山症。调查发现,玉山登山客超过四分之一符合急性高山症诊断。另外,国际研究发现高山症为致死率最高的非外伤疾病。

▲亚大医院家医科主治医师巫翰明,向民众解释爬百岳注意事项。(图/图非当事人,亚大附属医院提供)
▲亚大医院家医科主治医师巫翰明,向民众解释爬百岳注意事项。(图/图中非当事人,亚大附属医院提供)

巫翰明介绍,高山症包含急性高山症、高海拔脑水肿及高海拔肺水肿。「急性高山症」会头痛、头晕,常合并疲倦、无力、恶心、呕吐、没有食欲、失眠等,症状常在抵达高海拔地区后 6 至 12 小时出现, 2 至 3 天后会随身体适应环境缓解。

少数急性高山症会恶化成「高海拔脑水肿」,主要症状为步态不稳,有时伴随严重头痛、意识不清、幻觉及昏迷,若 24 小时内未接受治疗或降低高度,可能致死。「高海拔肺水肿」早期症状为运动表现变差、喘、心跳加速、干咳,即使休息仍会呼吸困难,咳出粉红色带血的痰液,严重甚至昏迷、死亡。

巫翰明提醒,高山症与个人体质较有关,与体能较无关系。此症可透过药物预防,登山前 1 天起按医师指示事先服用,可避免严重高山症。旅行者出发前可先至家庭医学科门诊进行旅游咨询评估,开立备用药物,防范高山症严重发作。

▲登山示意图。(图/亚大附属医院提供)
▲登山示意图。(图/亚大附属医院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