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政治关联,既可以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产,也可能是其惹祸上身的风险来源。

马亮/政见观察员

在中国,企业常常谋求同政府建立政商关系,借此获得各类支持。但是,政府并非铁板一块的整体,而是由不同辖区、层级和部门的各种机构构成。企业常常同多个政府部门都有政治关联,而这些部门间还常常存在竞争、乃至对抗关系。

这时,企业与谁更亲近、与谁较疏远,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有研究者以中国钢铁企业并购为例,揭示了政商关系「亲疏」里的门道。

企业如何「选边站队」?

企业同政府机构建立的政治关联,既可以是其发展的资产,也可能是潜在的风险。政商关系福兮祸兮,主要取决于企业是同谁建立政治关联。当两个政府存在竞争关系时,企业同一个政府建立了关联,那么就可能得罪另一个政府,并因此而可能惹上麻烦。

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政局、体制变化导致的政商关系转向。「一朝天子一朝臣」,即站队旧体制的企业,在新体制下会面临被「割韭菜」的危险。但是,在像中国这样稳定但碎片化的政治体制下,也可能会出现政府机构间的竞争,并使企业选边站队的问题凸显。如果企业同某个政府的竞争对手建立政商关系,那么该政府会将其解读为「背叛」,进而会采取报复行为。

中国采取的干部管理体制,对官员进行锦标赛式的层层选拔。政府官员获得晋升的机会,主要取决于能否从同级政府官员中脱颖而出。官员会为了稀缺的晋升机会而展开激烈竞争。

尽管晋升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促进经济发展仍然是获得提拔的不二法门。因此,如果企业能够为本地政府带来经济增长、税收、就业、消费等收益,那么当地政府会乐见其成、并为企业提供全方面的支持。但是,如果企业发展是「为他人作嫁衣」,有利于其它地方的发展、为竞争对手的政绩添砖加瓦,那么本地政府显然不会高兴、甚至对企业痛下狠手。

在同级政府中,政府官员不会将所有人都视为竞争对手,而是主要紧盯其「假想敌」。一般来说,发展相似程度较高的省份之间往往有瑜亮情节、对标彼此进行竞争。在晋升机会稀缺的情况下,年龄或资历方面不相上下的政府官员往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存在零和博弈,竞争也会更为激烈。

当企业面临同级政府间竞争所导致的风险时,可能会诉诸上级政府调停。因此,如果企业同中央政府有直接联系、或者所在地区的政府同中央政府有紧密互动,中央政府调停地方政府纷争的可能性会很大。

中国钢铁企业的并购故事

在中国,钢铁行业是产能大户,对地方政府意义重大。最近几年,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中央政府奉行抓大放小的策略,鼓励钢铁企业做大做强和兼并重组。在这样的政策背景和行业态势下,钢铁企业更关注的是如何做大做强、而不仅仅是盈利。

因此,研究者主要关注钢铁企业并购,即看哪些企业可以成功实现并购。利用来自《中国钢铁年鉴》、中国工业企业资料库等的资料,他们研究涵盖了1999-2010年115家企业的79次并购。

在这些并购案例中,有53次是省内兼并、26次是跨省合并。企业同省级政府的关系,会明显影响并购进程和结果。比如,首钢进军山西并希望并购太原钢铁,就面临山西省政府的干预。山西省政府担心这会为北京市添彩、而非为山西省增光。

研究者主要关注企业的总经理所掌握的政治关联,包括其在各级政府、人大和政协的任职经历。并购企业如果在目标企业(并购对象)所在的省份有政治关联,那么就认为它是同该省政府有政治关联。并购企业如何同目标企业所在省份以外的其他省份的政府有政治关联,那么就意味著是同竞争省份的政府有政治关联。并购企业同中央政府的政治关联,主要反映在总经理是否在中央政府有任职经历,或者是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

企业同中央政府的联系还有可能是间接的,即经由省级官员同政治局委员的同乡、同学和同事等私人联系而建立政治关联。研究人员将所有省长和省委书记同政治局委员去一一匹配,然后计算各省政府官员的中央关系比例,来衡量企业掌握的间接中央关系。

并购对象所在的省份和兄弟省份之间的相似程度,主要是看两省省长和省委书记的履历相似度。政府官员的升迁同其年龄和党龄关系密切,所以研究人员主要衡量两省官员在这两个方面的相似度。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考虑了两省GDP总量的差距,认为在GDP总量上旗鼓相当的省份更加可能彼此为敌。此外,研究人员还考虑了两省是否同处同一个行政区域(如东北、华北、华东等),因为同属一个区域的省份之间更有可能彼此竞争。

发展快车还是风险来源?

研究发现,企业并购能否取得成功,往往取决于企业同省级政府的政商关系。一家钢铁企业如果想并购A省的钢铁企业,那么它同A省政府的政商关系会有利于促成此事。但是,A省同其他省份(如B省)存在经济竞争关系,那么企业并购等于为竞争对手的政绩「添砖加瓦」,也就更不易成功。

是当两省政府官员的年龄和党龄相差不大、经济总量旗鼓相当、或者同处一个地区的时候,他们之间展开的政治竞争会非常激烈,并使「错误」政商关系诱发杀伤力更加明显。但是,如果企业高管有中央层面的政商关系、或者B省同中央政府保持紧密关系,则有利于减弱企业同A省政府关系的负面影响——因为中央政府作为上级政府可以间接调停两省的政治竞争关系。

这项研究表明,企业的政治关联既可以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产,也可能是其惹祸上身的风险来源。当企业同多个明争暗斗的政府建立了政治关联时,这些政府之间的竞争关系可能让企业成为「擦枪走火」的牺牲品。不过,上级政府的斡旋和调停,则可以使企业减轻政商关系的负面影响。

企业在建立和维系政商关系时,需要认识到其微妙性和风险性。越来越多的企业谋求同中央政府建立政治关联,恰恰是因为同上级政府的政治关联可能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Yan, Jackie Zheng, and Sea-Jin Chang. 2018. "The contingent effects of political strategies on firm performance: A political network perspec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39 (8):2152-2177.

weixin.qq.com/r/fjmguDD (二维码自动识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