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的房仲为能多认识屋主与买方,须深入商圈经营。(图/信义房屋提供)
▲大马的房仲为能多认识屋主与买方,须深入商圈经营。(图/信义房屋提供)

马来西亚人口组成多元,以马来人、华人及印度人为主,还有不少各地区原住民族,除了宪法规定的马来语国语外,英语也是校园必修语言,再加上自身的母语,马来西亚人都会讲多种语言,因此想在这个国家当房仲、与各种族的买卖方沟通无碍,具备3种以上的语言是基本的。

「对于台籍干部来说,和马来西亚同仁沟通是很辛苦的。」大马信义总经理李杰峰表示,马来西亚人精通多种语言,台籍干部以中英夹杂方式做教导,但大马信义的大马籍同事彼此多以广东话聊天,以英文做笔记,以马来文进行公部门沟通,所以职训教育过程中是很大的挑战。

李杰峰进一步说明,招募大马在地同仁,中文能力反而不是重点,因为开发屋主时,除了华人、马来人,还遇过中东人、俄罗斯人,甚至非洲人,各种腔调都有,「此时便可见到大马籍同仁的语言优势,能面对国际盘客户,与各种族的人都较好沟通,这就是培育国际性人才的重要。」

由于大马房仲是走楼面式经营,隐身在办公室里,屋主和买方不太会主动上门,信义则是采取店面式经营,希望能贴近商圈主动寻找屋主与买方。李杰峰提及,不像台湾可透过查询地政系统寻找屋主,马来西亚目前无查询屋籍的系统,因此大马同仁必须走入商圈中多认识人,多实际面对面建立关系,才可能发掘到客户。

此外,马来西亚虽然制定房屋相关交易规定,但屋主却没与房仲签委托的观念,李杰峰表示,通常是双方口头讲好就开始进行,因此对于采取台湾模式的大马信义房仲来说,如何说服屋主签委托、提高屋主信任感也是极大挑战。

「其实就是文化差异。」李杰峰认为,相较台湾房仲业已发展逾30年,有相关制度与管理纪律,已属「农耕」式经营,马来西亚多数房仲仍采「游猎」方式在卖房,大马信义于此时以商圈精耕模式切入在地中古屋市场,为的就是为了提供大马民众更专业的服务,也同时为信义集团培养出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