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拍好片看看具体情况是如何的才可以更好的做评估。

原文在这里。

科普特刊精华:健身术4招 让您的颈椎远离疼痛,灵活不僵硬(视频图文)

引起肩颈僵硬、疼痛不适的原因有很多。对于现代人来说,很少人是由于外伤、先天畸形、肿瘤等原因导致的颈椎病,大部分都是因为不健康的行为习惯、不良姿势及体态步态等原因造成的。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一些人会因颈神经根受压迫而出现前臂和手部的放射痛,有的会出现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皮肤感觉减退、持物困难, 甚至肌肉萎缩等症状;椎动脉受压者会出现眩晕、猝倒;压迫脊髓则可出现行走困难,甚至引起下肢轻瘫。

由于颈椎患者表现的症状各不相同,笔者在此为大家介绍几组通用的动作,运动时动静结合,以主动运动为主,请大家细心体会,认真习练,呵护好「天柱」。如果有特殊的不适可以关注私信或者微信专栏作者。

预备式(捧气灌顶)

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周身放松。随吸气,旋至双手掌心向外,两臂经由体侧向上举起直到头顶上方,至最高点时转至十指间相对,掌心向下;随呼气,双掌沿身体前方缓缓下按,下引至双臂自然垂落体侧。

1.昂首式

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屈膝下蹲,抬头翘尾,脊椎成反弓形,同时沉肩坠肘,掌心向上,掌根与耳根同高,目视前上方,动作稍停(5 秒 ~10 秒)。收回时双手上抱,于体前下按。「昂首翘尾」为 1 遍,共做 3 遍。

沉肩坠肘、松膝沉胯是该动作的要点,使得肩肘关节完全打开,气纳丹田,加大全身气血流通的通道。该动作核心在昂首翘尾,让脊柱形成反弓状,使得左、右肩胛,头,尾部均向神道穴收敛和适度挤压,你会感觉到颈椎后侧和两侧肩胛骨向中间有明显挤压的感觉,拉伸到胸小肌、胸锁乳突肌等

2.打躬式

开步站立,双手掩耳,指扶枕部。上体前俯, 由头到颈椎, 再到胸椎、 腰椎、骶椎,自上而下拉伸,两腿自然伸直;期间目视脚尖。起身时与折体动作相反,由下而上节节起身,回到直立状态。然后弓腰、垂脊、挺膝、头部探于胯下,同时两肘用力,两掌心掩塞两耳,两掌夹抱后脑,意在两肘尖。式定后随意停留片刻。

该组动作需要全身放松且保持身体笔直,将头向两膝中间弯垂下去,就像打躬作揖一样,这也是此式的得名原因。此式需重复3遍, 前屈幅度可逐次加大,如依次 30°、45°和 90°。

该动作通过头、颈、胸、腰、骶椎逐节前屈、拉伸,使得背部的督脉得到充分的锻炼,进而使全身经气发动、阳气充足。

3.气场大法

此动作同样为膝盖弯屈下蹲,上肢侧平举,掌心向上,拇指冲后为起始姿势。拇指尽力往后顶,肩胛骨内收夹背,感觉背部能夹住一张纸;在此基础上上下移动胳膊, 从 9 点 15 分到 10点 10 分(指两侧手臂的方向)进行动态练习。

该组动作每组 10 个,做 3 组,组间休息 30 秒 ~1 分钟。每组次数随著练习深入可以同步提升至 10 次 ~15 次。

气场大法的练习不仅可以强化薄弱的背部,还能让你立刻昂首挺胸有气质,动态练习菱形肌和斜方肌中束、下束。

4.肩颈三式

直立膝盖微曲,两手下按于胯旁,形成顶天立地之势。抻拔缓解放松头夹肌和颈夹肌,拉伸胸锁乳突肌。

①野鸭觅食

下颌内收,头向上顶。向左摆头至最大角度,下颌向肩峰前探,然后向右划弧前旋至正前方后回收,继而再向右摆头,与向左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②神龟抻颈

下颌内收,下巴颏贴近胸骨,下巴颏尖缓缓由下向上走弧线至额头对著天空,然后下颌再内收重复前面动作。

③大象甩鼻

头往后仰,下巴颏向上,动作方向与神龟抻颈相反。本组共计 8 个动作,连贯组成套路,按顺序进行练习。

观看视频更清晰!整套功法共计10~12分钟,每天练习1~2遍。每周练习4~7天,坚持每天锻炼效果更佳。

如果您再颈椎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在主页面咨询作者。

给大家推荐科学健身18法,随时随地可操作,简单易行。


颈部酸痛不适而且伴有上肢麻涨的情况,更多还是考虑有颈曲变直引起的颈肩部软组织劳损,由于肌张力过高诱发椎体失稳,引起颈椎关节错位造成臂丛神经压迫或椎间孔变窄压迫神经根,都有可能造成上肢麻涨,也就是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可能,这类情况一方面要接受系统治疗,比如去中医院的骨伤科或推拿科就诊,进行手法 针灸 药敷等治疗,调整好关节,减轻关节压力,改善供血及神经刺激,一方面进行功能锻炼改善颈曲,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关节稳定,才能预防恶化及复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伏案或低头太久,不要坐太低太软的椅子,不要睡太高的枕头太软的床,久坐时尽量每隔半个小时起来活动活动。


先拍颈椎正,侧位Ⅹ光片。骨骼结构正常才可以自己常规训练,如果有椎体小关节紊乱,需专业医师指导训练。


训练的话,推荐做铁板桥,强壮竖脊肌,斜方肌,保持头部中立位,减轻颈椎压力。

中医来讲,气血亏损,外寒入侵而已,一帖草药(不是膏药),能管两年吧,遇到过问能不能除根的,画个重点,除非把脖子砍了,把脑袋直接放肩膀上,不然没有除根这一说,都是一些不良习惯和身体亏损引起的,怎么除根?

很多得了颈椎病以后,跟著就是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出现问题,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只是多数人会这样。

唠叨一句,女人养好你的气血,男人保护好你的肾,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中医黑别来撕,你去动手术做支架,我也祝你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每天开心。


婴儿爬,每天五六次,必要的时候可以用中药热敷下,一般一周就好了。


单一训练不能解决。训练的目地在于巩固或是强化


其实用西药《扶 他 林》两秒钟就解决问题。中医也有相似的神药吗?麝香膏。买不到也可以用活血化瘀的圣药痔疮膏(你别笑)。

但有人不总甘如此,因为有人会问:

为什么有人比我玩手机时间长的多但症状轻描淡写

为什么有人比我年纪大但症状若有若无

为什么我的症状久拖不决,复发的越来越频繁,复发的程度变本加厉

我如何摆脱这明显是越陷越深的坑?完美翻转。

这就是我想回答的内容。

其实,无论我们如何虐颈肩和他们的结合部,身体都有爱护「机制」对它们不离不弃,就像我们的父母对我们。

这个「机制」就是经络。只不过今天我们虐之太甚,而经络可能淤堵而爱之不及!所以才有久痛、常痛和上面的诸多问题。

我「说」的方法是第一界「国医大师」,唯一针灸界获此殊荣的贺普仁贺老,在其著作《一针一得》中介绍的。(写这些是希望黑中医的医学博士们在这里闭嘴)。

这个机制的加快运行(疏通)指令的关键是「听宫穴」,可以张者嘴按摩、艾灸或针灸(如果理疗师愿意)。

我也说过另一个方法,得到专业医生钟文老师的点赞。双手从后抱头,手往前用力,头往后用力,两相角力,用以缓解症状。

听宫穴治肩颈痛,是可以满足「三嗮」养生的条件的。

真正「有用」的养生方法是可以三天打鱼两…?

www.zhihu.com图标

如果点赞超过百个,我就回答腰间盘突出。


首先颈椎相对腰椎非常好治。

对于锻炼不需要过多的花样,只会让人感到麻烦。

只需要多动脖子,就是最好的锻炼(保持每5分钟以内动一次,一定要养成习惯)。

多年经验积累,治好康复患者无数,相信我就可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