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介绍一下瓷房子的来历。天津瓷房子是近代中国外交家黄荣良故居,曾住过各系军阀的十五位督军,位于天津著名的历史建筑集中区,毗邻张学良故居等知名历史建筑,2000年,商人张连志斥资3000万元从天津市工商局下属的某三产公司买下,从此便开始对这座老旧建筑装修「变身」,于2007年正式开馆迎客。

我们看到的天津瓷房子,不伦不类,你说是历史建筑也不是,因为「黄荣良」的名字不再是重点,换成了陶瓷;你说是陶瓷博物馆,也不是,毕竟大多陶瓷来自景德镇,而且瓷房子用的陶瓷片,大多是清末晚期及现代瓷器片 ,极少一部分也是早期民窑的,没有收藏价值,不值钱。房子主人张连志,委托评估公司评估的98亿元的价格,也没有被法院采纳,最后拍卖终止。

天津瓷房子违背了「将文化遗产复活并加以传承」的理念,看陶瓷应该到景德镇才对。

图:被毁坏的文物

辛苦赚了一辈子的钱,最后也带不走,不如用来做一件造福这座城市及子孙后代的事,也算圆了自己最初的梦想。2009年,余二妹在天津看到瓷房子,瞬间一震:景德镇作为世界闻名的瓷都,为什么人家要建瓷房子?那时起她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倾其所有,建造一座属于景德镇的瓷宫。虽然余二妹的动机得以实现与天津瓷房子有联系,但是她与天津瓷房子的出发点完全不同,前者为了套现,而后者是为了传承。

图:瓷宫顶部

1930年出生的余二妹,2009年80岁高龄。几十年下来,她收藏了60000多件瓷器作品,曾有北京收藏者以2500万的价格购买她全部藏品,被她婉拒。本该颐养天年的她,在2013年,84岁高龄的时候,不顾家人反对,省吃俭用,倾其所有,让荒山上长出富丽堂皇的瓷宫。填补了,景德镇没有陶瓷主题建筑的空白。世人看到一位古稀老人不忘初心,在实现梦想道路上,所表现出的顽强意志:重要的并不是「房宫值多少钱」,而是她所做的事情,能催人奋进。

图:瓷宫全景

80多岁的余二妹老人,尚且能够为梦想不惜所有,子女反对,她就在工地住了5年;资金紧张,她就一人包办瓷宫选址、设计、监理,以及工人伙食。尽管也背负债务,但她没有将瓷宫评估卖掉的想法,这种精神就是无价的,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有著及其积极的意义。就笔者看来景德镇瓷宫比天津瓷房子更贵,还有一个原因:抛出房子的地段不讲,景德镇是世界陶瓷源头,景德镇瓷宫的在陶瓷装饰方面,人力物力成本低,货真价实。

图:瓷宫外观

就余二妹本人来讲,她从事陶瓷艺术大半辈子,收藏的陶瓷应该更加符合一个艺术家的眼光,对于普及陶瓷艺术教育,更名正言顺。

陶瓷、珠宝、化妆品、烟酒等展柜定制,购买陶瓷艺术品@微拍号


有可比性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