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个小病小灾的,不仅仅是儿童易得病,成人也是如此。在得病的时候,最离不开的就是药物的,说到药物,我们不得不说药物有个最大的分类,就是儿童用药和成人用药之分,这二者之间都有哪些区别,是很多人想了解的,成人不能用儿童用药,儿童也不能用成人用药,为什么这样,也是很多人比较纳闷的地方。儿童用药与成人用药是有区别的。

  说到儿童用药与成人用药之间的区别,我们不得不说到儿童的身体特点,要知道儿童体重轻,身体发育不成熟,尤其是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因此在用药上,才会生产儿童剂型,也就是主要减少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药物主要通过肝、肾代谢,儿童用药明显对于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至于说到成分,其实成人药物和儿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

  儿童吃药多数是要按公斤算,每公斤吃多少,这与成人不同的地方。有些通过药物,儿童如何服用,药物说明书是会有明确的规定的,不能过量,如果是儿童专用药物,那么成人最好是不要服用。因为儿童药物与成人药物在剂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成人服用儿童药物,虽然不会构成什么伤害,但即使加大了剂量也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药效而对患者产生作用。反之有的药成人可用,但用在儿童身上却有副作用。如有些抗生素对骨骼发育会产生影响;另外,成人药品用于儿科时,在剂量的折算上,有严格的换算标准,并不是简单的按成人剂量的几分之几给药,因此药物是不能乱用的。一定要严格的听医嘱以及严格的按照说明书用药。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查看官方网站 国内知名健康媒体,提供专业的健康科普内容

欢迎阅读悟空问答,我是儿科药师梅贰康,专注于儿童用药安全科普多年,我对药品和育儿的解读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下面我将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两个角度,来聊聊儿童药品和成人药品区别的这个话题。

1、有效成分的区别

在治疗同样的疾病,缓解同样的症状,成人可以使用药物成分,儿童未必可以使用。有效成分的区别,我个人认为是儿童用药和成人用药,特别是安全性方面,这个应该是最重要的区别了。

比如,最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我们成年人要是有个发烧头痛浑身酸痛,选择的最经典的药物莫过于阿司匹林了,这个药物对于大人来说,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相当较高的。但是,成人使用安全的药物,儿童使用有可能就会非常危险了,比如可能会引起瑞氏综合征。

还有个经典的例子,大人感冒咳嗽的时候,最常用的止咳药莫过于经典的可待因糖浆了,但是儿童却不推荐使用。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区别,比如经典的氨基糖苷类的抗菌药物,大人使用安全性相对较高,而儿童使用就有可能会有耳聋风险。

2、药物剂量的区别

其实是药品包装规格或剂量的区别,就是每片药或每粒药或每袋药中含有的药物量和成人不一样。这个应该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儿童的体重要比成年人少很多,体液和血液的总体积要比成人少很多,如果按照体重剂量来折算儿童的药物剂量,达到有效药物浓度需要的药物总量会少很多,也就是说孩子每次吃的药物量要比成年人少很多的。

因此,我们平时不能随随便便就把大人的药物拿来给孩子使用,哪怕是这个药品的有效成分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安全的,也不推荐这么做。因为,我们绝大多数的家长不具备进行药物剂量换算的基本知识,或者压根就不计算,按照广义的不管孩子大学统统都按照剂量减半的原则进行,这样特别容易弄错药物剂量。

如果我们认真看说明书的话,我们会发现成人药物在用法用量项下,剂量的使用方法通常只有一种,但是对于儿童用药来说,会按照药品的年龄,不同年龄段或体重的孩子,说明书上会提到多种药物剂量的吃法,

3、药品形态的区别

这里的形态包括了药品的剂型、口感和颜色等等。很多药物为了考虑孩子服用方便,考虑到孩子喜欢喝,考虑孩子心理学方面的因素,会把儿童口服的药物都弄错颗粒剂或口服液或糖浆或滴剂,便于给孩子吃下去;但是成年人的药品绝大多数口服的都是胶囊或片剂或缓释片等等。

现在很多的儿科专用的药物,为了提高口感都开发出来各种水果果汁味道的药物了;当然,还有药品的颜色,儿童的药品冲配出来后,都是五颜六色的,让孩子看起来就有想喝的欲望。因此,色香味也是儿童用药和成人用药比较大的区别的。


儿童用药与成人用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儿童与成人在患病种类上差别很大,选用的药物当然也不一样。比如心血管疾病,成人以高血压、冠心病等多见,而儿童以先天性心脏病多见。还有些疾病会在儿童时期诊断出,比如一些先天性代谢病等。

2.同样的疾病,因为儿童还处在生长发育期,其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因此对于药物的安全性考量要求更高,很多成人可以使用的药物在儿童不可以使用,或仅在特殊不得已情况下才使用,比如抗感染的氧氟沙星等。

3.儿童用药最大的差别就是剂量上的差异:成人用药可以说是「千人一量」,儿童用药则几乎是「千人千个量」。除了肝肾功能异常、妊娠、老年人等特殊的情况,一种药物的成人剂量是一样的,但儿童的用药剂量则需要根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来折算剂量;因此家长给孩子用药时一定要看清楚了用量。对于说明书中没有明确的儿童用量的,一定要遵医嘱用,切不可直接按说明书上的量给孩子用,因为那很可能是成人的剂量。给孩子用药我们经常需要掰分药片或把药片磨成粉,这中间还存在有剂量准确与否、卫生学、药物的稳定性如何等诸多问题;而且还有些药片是不适合/不可以掰开或磨粉服用的,比如肠溶片、缓控释片等。这些问题不仅困扰了非专业人士的家长们,也同样困扰著儿科医务人员,这需要市场能提供更多适合儿童使用的药物才能解决。

4.由于孩子经常不是使用整片/粒的药,因此在可以的情况下我们尽量选择方便取剂量的液体的药物。此外,为争取孩子最大程度的配合用药,我们还应尽可能选择加了矫味剂的口感好一些的药。


谢谢邀请!

儿童药和成人用药有很大区别。

首先,用药品种。相比成人,儿童用药品种非常少,很多成人用药,小儿是不能用的。如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18岁以下儿童是不能用的,因为容易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四环素小儿也不宜使用等。

其次,药品剂型。成人的口服药品剂型很多。如常见的片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胶囊剂等。小儿,因为其生理特点,剂型主要以滴剂,混悬剂,颗粒剂为主。

再次,药品剂量。小儿的药品剂量相比成人比较复杂。小儿的药品剂量要根据小儿的体重来具体计算。不可盲目使用,大人的剂量随意增减。以免引起药物过量或不足,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和成人用药有很大区别。每种药物都有不同。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现在许多家长都有一些误区,认为儿童药药性低给大人吃没问题照样可以治病,相对的也有人认为成人药只要减少药量就可以及时给儿童治疗病情。但是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并且完全不可取的。那么,对于儿童药和成人药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首先从有效成分上区别:在治疗相同疾病或者缓解相同症状的时候,成年人可以使用的药物成分,绝大多数是儿童所不能适应的。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避免不了有时候会发烧、头疼、浑身酸痛不已的症状,此时成年人可以使用阿司匹林这种医学药物进行治疗,并且对成年人来说这种程度的药物的药性是相对安全的。但正是这种安全药物,在儿童面前无疑是一种毒药,会引发其出现应激反应或者其他疾病。

此外还有咳嗽这种症状,一般人面对咳嗽第一个反应就是吃咳嗽药或者喝糖浆,儿童咳嗽不建议用镇咳药物,以化痰药物为主。

其次从药物剂量区别:其实每一种正规药物上面都有严格规定药物的使用剂量,特别是针对儿童和成年人,但是上面的剂量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大可能搬到,大多数家长会无意识或者刻意的将药物用量减半,因此导致会经常出现药物药性不足或者太过。

再者是药物形态的区别:这其中的学问就有点多且比较难懂,包括药物的剂型、口感、颜色等等的区别,考虑到小孩子和大人不同,他们会讨厌一些苦涩的食品,在服用的时候会出现抗拒进而影响疾病的治疗。

现如今科技发达,科学家已经在研发适合成年人且同时能完美适合小孩子的药物,且也考虑了口感、剂量等问题,不久的将来成人药和儿童药或许就没有太多的区别了吧

指导专家:石计朋,主治医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三甲医院工作近1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尤其新生儿常见疾病及危重症的诊疗。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儿童药和成人用药的区别很大,拿感冒药来举例,常见误区:大人的感冒药孩子用也一样,少喂点儿就行!

儿童感冒药和成人感冒药到底区别在哪呢?儿童感冒药大多为颗粒剂、滴剂、溶液剂,这种剂型既方便家长掌握用药剂量,又方便儿童服用,而成人感冒药多为片剂和胶囊剂,孩子吞咽有一定困难,容易窒息发生危险。

并且,如果要给孩子服用成人药的话,使用的剂量是需要通过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等进行精密计算而得出的,专业性强,可不是简单的「少喂点儿就行」。

所以说,儿童「用药靠猜,剂量靠掰」的方法万万不可取。


儿童药主要是在成人药的基础上,对药品的剂型、辅料、包装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造,使之便于婴幼儿及儿童准确、安全的使用

1. 剂型的区别,成人用药多将药品制成片剂、胶囊剂、丸剂等便于运输、保存的剂型,每次用量多为一片到数片,使用非常便利。但儿童在各个生长阶段的吞咽能力、用药剂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故不适宜使用片剂、胶囊剂、丸剂等剂型。而颗粒剂、溶液剂等剂型,由于便于喂服、能通过简单的量具准确量取所需的剂量等特点,更适合作为儿童药的剂型。

2. 辅料的区别,为减少儿童对药品的抗拒,儿童药会添加额外的辅料,对药品的口感、外观进行矫正,以掩盖药品的不良气味及外观,减少儿童对服药的抗拒。成人用药中,部分辅料不适宜儿童使用,如溶液剂中含有乙醇、注射剂中含有苯甲醇等,儿童不宜使用。

3. 包装设计的区别,成人用药的包装以便于携带、易于辨识为主要标准。儿童药,除考虑以上因素外,药品的外形会采用更能为儿童接受的色彩或卡通的形象等。为避免儿童发生误服,产品容器也会增加一些防止儿童打开药品的结构。

从药理学的角度来说,儿童使用的药品跟成人使用的药品在药效、不良反应等方面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异。在无儿童制剂的情况下,对于具有吞咽完整药片能力的儿童,或能准确分剂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成人用药进行治疗。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

儿童用药,家长谨记!别掉入这八大陷阱……

-

-

今日立冬,气温骤降!

抵抗力较低的孩子更容易中招。

孩子病了,家长著急!所谓病急乱投医,胡乱吃药,药到病不除,还可能损害身体,后果严重。

那么。给孩子用药,要注意些什么?

请仔细阅读这一系列用药误区,防患于未然。

-

-

-

-

-

-

-

-

-

据官方报道,2007年12月,世卫发布的第一份《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确定了可供儿童使用的药物。

而此次发布的《处方集》是在《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的基础上制定的,提供了处方指导,是世卫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量身定制儿童药物"宣传运动和"更合适的儿童药物"行动的一部分。同时,世卫将支持各国制定自己的国家儿童处方集。

-

2010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发布了第一份《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标准处方集》(以下简称《处方集》),针对0—12岁儿童的疾患,提供了240多种基本药物的使用信息。

新出台的这一《处方集》,以全球现有最佳医学证据为基础,提供了相关药物的推荐用法、剂量、副作用及禁忌症等标准信息。

例如,《处方集》指出,经常给儿童用布洛芬时,如果与所列21种药物中任何一种药物同时服用,都可能发生不良后果。另外,这种药物还必须与食物同时服用或饭后服用。

-

总之,儿童用药,关乎有小生命的健康。

除了管理部门,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应高度重视,避免用药误区,保证安全用药。

-

(头条号:小一时空。图片及时资料源自央视新闻和网路)


严格上来讲,把成人药减半给儿童服用是极其错误的,儿童药的服用方法是按照体重为计算标准是最准确的,由于儿童的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肾器官和骨骼发育都还没有健全,所以儿童用药一定要遵循医嘱,尤其是西药,中药由于还没有完善儿童服用的计算方法,不建议服用。


儿童因为身体很多器官功能都未完善,因此主要考虑的就是药品的负面伤害问题,有些药品负面作用过大的话,一般紧急状态下使用并严格控制剂量,其他的,就差别不大了。ps:儿童疾病应及时治疗,避免大剂量高危药品的使用,那样对儿童身体损伤更大,以上为我个人浅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