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是胎儿颜面发育阶段受到药物、病毒、毒品、营养、内分泌,以及遗传因素影响,导致颜面部发育出现问题,出现唇腭裂。患有唇腭裂的胎儿可以经过产前检查发现,及时终止妊娠,避免畸形儿出生,也可以生产后接受手术治疗。以下详细说明。

胎儿发育中,颜面部是由鼻板、口凹、额鼻突、上颌突、下颌突、晶状体版、听板等组织共同发育构成。

人胚在早期发育时会形成鳃弓,一共有6条,其中第一条鳃弓分成上颌突下颌突,将来是会形成上下颌的主要组织。额鼻突主要形成额头和鼻梁上部,鼻突会形成鼻翼、鼻尖、人中和部分眶部。额鼻突+上颌突+下颌突,包围中间一个凹陷,这个凹陷就是将来形成口腔的组织。

胎儿颜面部是从两侧向中间发展形成的。以上组织逐渐向正中聚拢、融合,渐渐构成对称的面部。上颌突发育成上唇的外侧部分及上颌;下颌突形成下唇和下颌,同侧上下颌突从两侧向中线方向融合形成脸颊,口裂逐渐缩小。如果我们用舌头舔舔嘴角内侧,会感受到一个小突起,这个就是上下颌融合后的痕迹。

如果上颌突与同侧内侧鼻突没有融合,人中外侧就会出现一条沟,也就是唇裂。有的唇裂是单侧,有的就是双侧。如果内侧鼻突严重发育不良,就会导致人中缺损,出现正中唇裂

正中腭突和外侧腭突两部分构成腭。左右鼻突融合后就开始向内形成正中腭突,将来会形成腭前部。左右外侧腭突会构成腭的主要部分,在正中融合。如果我们张大嘴巴照镜子,看看上腭是不是会见到正中有一条线,这就是左右融合的痕迹。

(上颌形成过程示意图)

如果外侧腭突和正中腭突没有融合,就会出现前腭裂,常伴有唇裂;左右外侧腭突没有在中线融合,就会出现正中腭裂。如果前腭裂和正中腭裂都出现,那就是全腭裂

(正常儿童、单侧唇腭裂、双侧唇腭裂示意图)

不过,经过手术治疗,轻微的唇腭裂可以得到很不错的手术效果,对于重度唇腭裂患儿,经过修补和后续康复训练,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发出清晰的声音。有许多项针对唇腭裂儿童的救助方法,也有慈善组织开展帮扶,所以,及早让孩子接受手术是减轻症状,帮助儿童健康成长的最佳手段。

(一例唇腭裂患儿手术救治的效果,除了颜面改观,腭部修补和牙床修复,也是手术内容)

所以,在怀孕早期,一定要注意营养和微量元素跟进,避免情绪和激素刺激,避免接触药物、酒精和毒物。对于有家族聚集发生唇腭裂的夫妻,应当严格监控胎儿状况。如果产前检查发现唇腭裂胎儿,可以选择手术终止妊娠。如果生下患有唇腭裂的婴儿,也应该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左 修复前 右 修复后

(图片来源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定义+发病率: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唇腭裂分为综合征性唇腭裂和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前者多为遗传性,和基因有关,而后者的发病机制则相对复杂,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生率因不同国家或地区或不同研究而有所不同。据统计,2006年中国的发病率为千分之1.46(统计时间为1922-2002),美国为千分之1.66。我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其发病率男女比例为1.3:1。

大部分的唇裂是非综合征性唇裂,腭裂的话【忽然想发%&>_&

(补充)腭是口腔和鼻腔的分割结构,我们的腭可以分为前2/3的硬腭和后1/3的软腭。不行大家就把舌头翘起来,往上往里面滑一滑、动一动,能感觉到硬硬的,没错,那就是硬腭了,再往里就是软腭喽~

这样所谓的腭裂,大家就可以理解为,嗯,对,就是大家刚刚舔的地方或者再往里面走,(⊙v⊙)嗯,出现了一个洞。

病因:

综合征类的好歹有的可以说清楚,比如IRF6基因(Van der Woude Syndrome)、MSX1基因、BCL3基因等等。

1、酒精和吸烟。一个研究说,我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病例组母亲怀孕前1个月-孕后3个月饮酒多于对照组,其患儿患病风险为对照组10倍。还有一个报道说,吸烟妇女生产唇腭裂患儿的记录是非吸烟的2倍。

2、营养问题。要不要备孕期间吃叶酸、吃多少等等问题,还有蛋白质、其他维生素等等营养问题。

3、化学药物。准妈妈能吃什么药?四环素等感冒药?安眠药物?对胎儿是否有影响?什么影响?

4、物理损伤。没错,你想过X射线也可能是致病原因吗?比如地铁火车机场过安检时候的扫描。但是目前还缺乏相关研究,是直接影响胎儿?还是射线改变基因?

放图:(请做好心理准备)

原答案(2015年12月):它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的先天畸形,发生率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左右。

病因有遗传关系,也有环境因素,比如药物 环境污染 吸烟 缺氧等等。但小时候进行手术后再进行语言康复治疗,可以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颜面畸形,主要是由于胚胎的部分骨骼和组织未能正常发育而引起。唇腭裂可以是唇裂和腭裂的一个综合称呼,也可以被用来指腭裂。唇裂与腭裂可以单独发生,但通常都会并发,有轻有重,并无绝对的界限。

唇裂俗称「兔唇」,是以嘴唇外表特点进行的一个表述,嘴唇未能象正常人一样形成一个完好的整体。轻者只出现上唇红唇部的小裂隙,严重的可以出现从红唇到鼻底部的全层裂开。

腭裂是上腭部(俗称天堂或上堂)出现裂隙,更偏向于内部。轻者仅表现为软腭部的悬雍垂(俗称小舌头)裂开,严重者则表现为从软腭到硬腭的整个腭部裂开。此时,患儿的口鼻腔之间已没有了正常人的口盖来封闭,形成所谓的"狼咽"。

大部份致病原因未明,部分是受到遗传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

遗传因素系指染色体中多种不良基因所造成的。

环境因素则包括:

(1)病毒感染:如如孕妇上呼吸道感染、风疹等;

(2)药物作用:如如服用抗癫痫药、类胆固醇、抗过敏、抗癌药物等;

(3)内分泌:精神性或损伤性因素,如遭到强烈的精神刺激、身体外部遭损伤等;

(4)X光辐射线照射;

(5)营养因素:孕早期的呕吐、厌食、偏食等导致维生素D、叶酸、铁、钙等的缺乏;

(6)不良嗜好:怀孕期间抽烟,饮酒或服用含酒精的饮品,酗酒等。


腭裂较为常见,可单独发生,也可并发唇裂。腭裂不仅有软组织畸形,大部分腭裂患者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组织缺损和畸形,在吮吸,进食及语言等生理功能障碍方面远比唇裂严重。由于颌骨生长发育障碍还常导致面中部塌陷,严重者呈碟形脸,咬合错乱(常呈反颌或开颌)。因此,腭裂畸形造成的多种生理功能障碍,特别是语言功能障碍和牙错乱,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均带来不利影响,也容易造成患者的心理障碍。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约为1:1000。正常的胎儿,在第五周以后开始由一些胚胎突起逐渐互相融合形成面部,如未能正常发育便可发生畸形,其中包括唇裂。又称:兔唇,豁嘴

关于唇腭裂

从医学的角度看,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在我国其发生率位于第三位,约每六百位新生儿中就有一位唇腭裂孩子。但唇腭裂却是治愈效果最好的先天性缺陷之一。

唇腭裂宝宝的产生其实只是一个机率问题。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嘴唇、上腭在由两侧组织渐渐往身体中线连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差错,不能按照预定的进度完成连接时,产生不同种类的裂隙。

了解唇腭裂的不同类型和一些部位的名称,是为了让爸爸妈妈们更好地看懂后面的内容,不必因孩子唇腭裂的程度较严重而过度沮丧和焦虑,不同类型的唇腭裂在治疗上并无太大差异。

唇腭裂的具体形成原因未完全明了。有遗传因素,也有非遗传因素导致,并不绝对。家族中有唇腭裂病史的情况生出唇腭裂患儿的几率相对更高些,但正常的父母也可能会生出唇腭裂的孩子,据临床数据显示,目前唇腭裂新生患儿父母均无家族病史的比例有所增高。目前认为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 1、病毒感染,如怀孕早期的感冒。 2、服用药物,如抗癌、抗癫痫、激素等药物。 3、X线的照射。 4、其他。如:营养不平衡、激烈的情绪波动等。 5、遗传因素(双亲都正常生出唇腭裂患儿机率1/600,单亲唇腭裂生出唇腭裂患儿机率1/20,双亲都唇腭裂生育唇腭裂患儿机率1/4。)

另外,民间传说母亲在怀孕时期拿剪刀、钉钉子、搬家、移动厨柜等因素纯属主观想像,没有科学根据。


唇腭裂是指新生儿一生下来上嘴唇就是裂开的,同一侧或两侧、部分或完全裂开,使上唇成为二瓣或三瓣,这就是俗称的「兔唇」,医学上叫唇裂。如果上牙膛、小舌头也裂开俗称「狼咽」,医学上叫腭裂。这两种病都是生而有之,医学上称为先天性畸形。本病并不是因为母亲怀孕时吃了兔子肉、在家里捅过沟渠、在床上裁衣服时用了剪刀,冲撞了「胎神」所致。这种先天性畸形主要是在怀孕第4周到第10周期间,由于某些基因的序列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胎儿面部发育障碍所致。目前医学上可能导致胎儿出唇腭裂的原因有:基因因素、环境因素等,基因因素引起的唇腭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部分患儿直系或旁系亲属中有类似畸形发生。大约有20%左右唇腭裂患儿在查询亲属中是否有唇腭裂的情况的出现。但是大多数由基因引起的唇腭裂现象在查询血缘关系时,并未出现任何唇腭裂情况。这果因为每一个胎儿出生时,父母的基因会产生组合。尽管在上几代亲属中未出现唇腭裂,在新生儿出生时,仍会因为新的基因组合,而产生唇腭裂。


先天性唇腭裂的病因迄今仍未彻底明晰,一般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①营养缺乏,特别是维生素A、E及泛酸等;②药物影响:阿司匹林、某些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的影响;③情绪相关:孕妇生理及情绪上的波动引起内分泌水平的紊乱,影响发育;④病毒感染:如风疹感染等;⑤遗传因素;⑥反射相关因素。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