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是一把刀子,卫青是一把锤子。

刀子捅人狠,杀伤力大,往往一刀毙命,锐不可当,锋芒毕露。

锤子不仅可以轮人,还可以敲打别的东西,用处太多,大气稳重。你甚至还可以用来砸核桃。。。

论各领两军作战,恐怕霍去病胜率更大。

但若论统帅三军,当个最高军事总指挥,卫青又优于霍去病。

若是各领几十万大军,进行超大规模超大地域的战争,霍去病基本玩不过卫青。

并不是霍去病差卫青太多,而是卫青实在是。。很克制霍去病。

霍去病的所有战法卫青都懂,虽然不一定有霍去病用的好。

小霍不管突袭也好,阵推也好,神鬼莫测也好,呼风唤雨也好,他卫青都会,都懂,都能预防,能挡得住。这就很尴尬了。

因为小霍最喜欢的就是出其不意的闪电战了,一战即退,退而后隐,接著再来个突袭,来去如风,完全掌握战斗的主动权,想什么时候打怎么打他说了算。

那卫青一看,得,那咱们一起放风筝啊,一起奔放起来啊,反正你有定位系统,卫青也有,你开gps,卫青也开,你玩骑兵闪电战,他卫青也跑起来,这。。

要是军队少,万把人,那霍去病能玩出花来,卫青就玩不了那么漂亮了,他性格稳重,只有在确保不会败的情况下才会放飞自我。所以这时候霍去病嗨起来了,卫青就没啥办法,哪怕互相飙起车来,恐怕主动权还是偏向霍去病,卫青就落后一个车位咬著,霍去病也甩不掉屁股后面的卫青。。

你看霍去病当年,带著八百多个人,就敢冲进匈奴控制区,到处突突人,就知道霍去病是个什么样的性格和能力了。

真不知道当时那八百人被霍去病拉进匈奴家里去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要知道李广的一万人,公孙那啥的一万人(忘了是公孙贺还是公孙敖),和匈奴打都是全军覆没了的,李广还被活捉了。。这八百人真的是。。。

卫青这个统帅,总会让我联想到韩信的那句话,多多益善。

你给卫青多少兵卫青都能带,越多越强。小霍暂时没这能力,他毕竟年轻,潜力都还没用光。

其实他俩很像。卫青的骑兵闪电战非常厉害,他是骑兵闪电战的奠基者,也是汉代反攻匈奴的第一人。但霍去病却青出于蓝胜于蓝,霍去病的骑兵千里奔袭太恐怖,已经是集大成者了。

他们俩都开了gps外挂,带著人马飞奔著就能抓到匈奴的部队,来一个千里奔袭。(匈奴:卧槽,到底谁才是游牧民族?谁才是匈奴?)这就是身为绝世武将的天赋,当然,也离不开他俩喜欢带上匈奴奴隶来带路,匈奴带路很可怕的。。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霍去病更是会带上大量匈奴人参战。所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霍去病手下还有匈奴大将呢。。。

张骞出西域也是靠著一个匈奴仆从的帮助,叫做烫衣服,啊不,叫堂邑父。这匈奴仆从真的是不离不弃,和张骞出生入死。。。

很多方面都可以发现,卫青对霍去病的影响巨大。而霍去病却把这些东西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真真是青出于蓝。卫青很多自己的独家本领玩的竟然没有霍去病6,就很神奇了。

卫青虽然为人踏实,但本身对于当时的时代而言也是个有进步思想的将领,很有自己想法,想当多变不拘一格。相比李广等守成将领完全不一样。而霍去病更是天马行空,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经常说兵法是死的,打仗是活的,要随机应变,所以霍去病打仗是敌不动我动,敌若动我乱动的那种。

所以尽管霍去病受卫青影响大,但霍去病可不是卫青教出来的,谁能教出霍去病这样的人出来啊?卫青他开车再风骚也还是在地上开的,他霍去病开车就直接往天上开,往海里开。

他俩是百分百的鹰派将领,从骨子里想的都是如何出兵灭匈奴。别看卫青看上去老实巴交,可放羊的时候就是个鹰派了。不然能和武帝勾搭上?

我看到不少人在黑卫青,或者黑霍去病。喜欢卫青的就贬低霍去病,喜欢霍去病的又贬低卫青。

而卫青和霍去病的关系很好。

霍去病等于没有父亲,卫青可是看著他长大的,李广儿子为了给老子出气怼了卫青,霍去病记恨在心,在武帝的眼皮底下,围猎的时候把他杀了。

霍去病十几岁第一次领兵,是在卫青的统领下。卫青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要啥给啥,甚至我怀疑卫青严重开后门,给了霍去病一支部队,他才十几岁啊,第一次出征参加大战就能领兵,你说没人给他开后门我是不信,作为统帅的卫青没有点头允许,霍去病一个小兵都拉不出去。然后人家小霍甚至独领一军。。。这后门开的。呵呵。

而霍去病争气,一战成名。奈何小霍牛逼呢?

他俩关系好得很,现在的人们却在互黑他俩。

帝国双璧,哪一个都不能黑。

其实卫青和霍去病也有不像的地方。

那就是卫青稳,他进可攻退可受,遇乱不慌,真乃军中大秤砣。又和的一手好稀泥,人人都爱戴他,脾气又好,李敢就差拿刀捅他了,还放过人家不计较。司马迁想黑卫青,黑了半天没办法,就黑卫青喜欢觍著脸去舔汉武帝,你说这算什么事。

人品道德方面没得黑。

霍去病就是爆炸式输出。自损八百,伤敌一万的那种。

卫青就不一样,卫青更善于越打越强。他打仗经常是打来一大堆物资,俘虏一大堆牛羊马匹和奴隶。

此消彼长,匈奴自然越打越弱,卫青越打越肥。

所以早期汉朝就是这么一点点翻盘的。

而到了汉代鼎盛的时候,自然就是霍去病发挥的时候了,前面说了,霍去病自损八百伤敌一万,就是拿著资源打输出的王牌adc,卫青就是那个前期当牛做马养肥霍去病的那个人,而霍去病起来后,真的,卫青在一旁喊666就够了。

然而对面发现,这个喊666的卫青爸爸,打起人来竟然和霍去病一样凶。。

有次大战,霍去病的部队强于卫青的部队,霍去病的部队才是主力。卫青给霍去病辅助了都,虽然名头上卫青自然是全军统帅。本来是要霍去病摧毁匈奴主力的,但霍去病领兵深入后没有撞见匈奴主力。就一路杀了进去。反正漏了有亲爱的舅舅在后面堵著。

嘿,卫青的部队就撞见了匈奴主力部队了。打了一场恶仗,还让卫青打赢了。

匈奴主力:???

我滴妈这还能玩,放跑了一个霍阎王在家里,怼出来想搞点事,结果撞到卫青,还打不过。

不输才怪。

而霍去病本就领著主力军团,又没遇见匈奴主力,结果就是毫不费力的打穿了匈奴,直捣黄龙。名垂千史了。

卫青这亲舅舅,给霍去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真的,亲舅舅啊这是。

要知道当时一头撞上匈奴主力的时候,卫青也慌啊,我这兵少人家兵多,还是刻意堵我。然后埋头一顿打,卫青没捞到什么,霍去病一路虐菜虐过去了,这样好的亲舅舅哪里找?

李广啊,其实也挺委屈,他本身就是那种落后时代的武将思想。人家卫青霍去病等于是闹革命了,李广却还是妥妥的封建思想。

你让李广守城倒还好,挺强的。非要他进攻,这他真不是强项,因为那么多年来都是汉代负责挨打,李广的本事都在挨打上。

还有张骞,因为战败丢了爵位和官职。也是委屈,人家张骞好好的一个外交人才,硬是上了战场,领军作战,不该。

说到底,其实李广和张骞都是没用在对的地方上。

而卫青和霍去病则是因为太优秀,怎么用怎么行,没办法。

最后,如果非得强行分个高下,卫青霍去病到底谁很强,这是不合理的。

强?这个词不好说,什么是强。

光论军事能力,霍去病强。

但统帅不仅仅要会打仗,还要会统领,懂政治,会和稀泥。

所以,我是武帝,我会让卫青当全军最高统帅,掌控全局。当个擦屁股的。

霍去病就让他放飞自我。想带多少兵带多少,只管让他去打仗,不管别的烂事。

而霍去病非常骄傲,别的人压他头上当领导他肯定不服,但卫青他服。

不仅仅卫青本事他服,更因为卫青恐怕在霍去病心里,多少有些替代父亲的地位。

汉武帝为什么那么喜欢霍去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武帝看著霍去病长大,当半个儿子的可能性很大。

同理,卫青是完完全全把霍去病当自家后辈,当成未来的希望。看到霍去病成长,就像看到自家后辈成长一样。

霍去病死的时候,可想而知卫青和汉武帝多难受。

当然,别看汉武帝这会难受。如果霍去病没死活到汉武帝后期,恐怕汉武帝忍不下霍去病。

最后,有人说霍去病是将才,卫青是帅才。

对,也不对。

霍去病才多大?24岁,还是虚岁。

他只是不具备资历而已。这就是年纪太轻,阅历太少,没有沉淀。

所以他锋芒毕露,骄傲无双。

如果霍去病能活到30,肯定就是个帅才,这个毋庸置疑。

但他性格这样,这么样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动。所以霍去病不死,就会变成岳飞。

头铁,骄傲得像只大公鸡,死都不会低头的那种。

结果呢?晚年的汉武帝是什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他不可能容得下一只这样的大公鸡,还手握兵权。

帝王无情,当和平后,不再需要这样强力的武将后,霍去病多半没有好下场。

汉武帝动不动就换丞相,都换了十几个。原因还不就是自己太强势,容不得别人触碰权力。

卫青活那么久,不就是和稀泥厉害么,整个一贾诩。我怀疑贾诩肯定是研究过卫青的,自保杠杠的。

而霍去病,岳飞这样的人,根本不会屈服。

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

对于24岁的霍去病来说,他是个将才。

如果有34岁的霍去病,他是个帅才。

如果有44岁的霍去病,他会冤死。

大司马大将军威武。

大司马骠骑将军威武。

——————

我不是谁的粉,我是帝国双璧粉,在我眼里我喜欢的是他们两个人。单独哪个我都不太关心,我就喜欢他们俩都在的时候。。。

卫青粉还好,哪怕黑霍去病也没怎么过分。

霍去病有些粉真的是一言难尽,把卫青整个黑成了李广,而且极具攻击性,开口就是别人一派胡言,语气嚣张。

可能和霍去病年少轻狂有关吧,年轻人更喜欢霍去病吧。

但是霍去病一万骑兵把卫青十万大军耍的团团转这种事。。。真的。。。有点。。。哈哈哈哈。

那带著一万骑兵的霍去病怕是要打二三十万的匈奴哦。太可怕了。

最后添加:介于有些人非要争论霍去病和卫青孰优孰劣,我来说说非常主观的个人看法

霍去病天赋更高,如果活到三十多,战场上的能力恐怕会超过卫青,理由很简单,霍去病是个超级无敌天才,而卫青只是个超级天才。但23岁的霍去病,整体比卫青还是稍微不如。

但霍去病就23岁了,没办法,这就盖棺定论了。

然后,卫青一直是最高军事统帅。

大将军职位一直有,然后渐渐的成了最高军事职位,汉武帝时大将军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个意思。

武帝呢,强行弄个大司马,把卫青和霍去病两人都弄上,成了两个大司马。

霍去病呢,是骠骑将军,武帝强行把骠骑将军拉高到大将军的地位,反正就是什么待遇啊地位啊等同大将军。

通常来说,骠骑将军略低于大将军。霍去病的骠骑将军有霍去病加成,所以等同大将军,有时称为骠骑大将军。

所以大将军怎么看都比骠骑将军稳妥。好比现在高考,两个人同分,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我宣布,其中一个为状元另一个为榜眼,但是把榜眼的地位拉高,等同状元。

但肯定还是状元稳妥啊,因为人家本来就是第一。人们观念里,榜眼都是第二的。

卫青直到死都是大司马大将军,封无可封。

有人回复说霍去病是全军统帅什么的,三军统帅什么的,就过分了。你说霍去病军事比卫青厉害,这个就好说了,因为很可能真的比卫青厉害,两个人其实差不多的。但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个职位,卫青活著一天,就永远是卫青的啊。

然后。。。

霍去病官职是大司马骠骑将军,这个完全是武帝给他专门设立的。大司马也好,骠骑将军也好,都是武帝弄的。

卫青的大司马大将军只有一半是武帝设立的。大将军以前就有,武帝给卫青加个大司马,就成了大司马大将军。

两人有太尉之权,位在三公之上,可以说非常嚣张了。

所以武帝,更喜欢霍去病多一些。

不过有意思的是,骠骑将军也没活多久。好像唐代给取消了。

大将军则活到了明代,地位大不如前,甚至有时候成了中等官阶的军职。

徐达就当过大将军。

到了清代后大将军就差不多也没了。变成像钦差一样的临时工了,皇帝有事,招呼一个猛男,临时封一个xx大将军就完事了。事后还得撤销。

——————

补充,漠北之战,霍大少的封神之战。

有消息称,匈奴单于出现在东线战场

于是霍去病领著精锐军团往东线逮匈奴单于一只猹去了,准备进行决战。

卫青呢,领著次级军团往西去了准备捅左贤王屁股。

结果情报错误,匈奴单于一只猹在西边。

可能一只猹惧怕霍去病,不敢打霍去病主力军团,怂了,所以准备阴一把卫青。

所以就有同学问了,那左贤王呢?他被霍去病捅了屁股,捂著腚一路飞奔,跑了。

卫青领著兵在西边走著,忽然抓住了俘虏得知,匈奴单于一只猹在西边不在东边。

卫青下令,怼上去。

一只猹知道卫青来了,也知道卫青的军队数量,为什么呢?因为一只猹摆阵等著卫青呢,以逸待劳,说明他打算吃了卫青。他觉得自己这波稳了,打不过霍去病的主力军团,阴你卫青次级军团如何?美滋滋的搓著手。

匈奴单于一只猹的部队,谁要是说不是匈奴主力,那你赢了。

结果大家都知道,卫青把一只猹一顿揍。

具体情况很凶险,卫青是结了阵的,并不敢突突一只猹,摆出来汉军的阵推打法加骑兵战的混合战术。

大概是五万骑兵,外加三四万的步兵后勤,全上了,殊死一搏。

匈奴差不多是同样兵力。

东边的霍大少怎么样了?他为了抓一只猹,带著五万骑兵狂奔而去,步兵军团八成被甩的看不见了。一路打穿了匈奴都没看到一只猹的踪影,左右两只贤王倒是被撵的鸡飞狗跳。

回到西边现场,卫青赢了,匈奴单于一只猹带著几千骑兵玩命逃,卫青追,追不著了。卫青可以说是惨胜,自身损失挺大,没办法,毕竟是被单于一只猹阴了。

话说,如果李广顺利围了上来,匈奴单于一只猹恐怕就在这里交代了,那就刺激了,可以李广迷路了,你想想,如果李广来了,一只猹逃命的时候李广神兵天降围了上来,这功劳得多大?还怕不能封侯?这人呐,就是命啊。

漠北之战,卫青这个舅舅对霍去病的贡献还不大吗???

有一说一,霍去病的运气啊,比李广好几万个档次,本来决战匈奴单于这是差事是霍去病的。卫青不败由天幸?霍去病一万个不服,我才是天之骄子,哪怕是舅舅你也得往后稍稍(骄傲脸)

漠北之战,霍去病才是真正的主力,但匈奴主力是被卫青消灭的。

不过由此可见,霍去病的能力多强,武帝选择让霍去病去决战就是最好的证明,霍大少已经是和卫青平起平坐了,可卫青比霍去病大一整圈啊,如果霍去病有卫青的年龄,啧啧。。

卫青:说真的,我就想划水一次,哪怕一次都好,哭瞎。

ps,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战死了贼多的战马,八成是霍去病那边死的。

什么你问为什么霍去病死了那么多战马?

别问,问就是霍大少一骑绝尘,跑死的!

霍去病军团的一众步兵加后勤:霍少呢?霍大爷呢?怎么跑的没影了?快追啊!

什么?霍大少嫌我们跑的慢不要我们了,要我们在后面喊666就行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不给他霍骠骑粮草了!看他怎么打!

什么?他不要粮草???

什么?他打穿了匈奴?

什么?他又打穿回来了?

什么?他班师了?

哦,那没事了。好的好的,我们收拾收拾,这就滚。

霍去病:哼。渣渣!


帝国双璧,两人都是天才,谁厉害不好说,但是如果对比方式是两人各领一支大军对打的话,个人站卫青。

卫青是典型的帅才,是汉王朝之前军事战术的集大成者,能力相当全面。他的作战大方略,以战养战、步步为营,这在汉武帝对匈奴用兵初期,为汉军带来了大量血统优良的战马和其他资源,从根本上提高了汉军的战斗力。而且卫青是大兵团作战,他是最高统帅,包括霍去病在内所有将领都在卫青手下为将,这在根本上决定了卫青的指挥能力尤其是大兵团指挥能力是在霍去病之上的。

而霍去病的作战思想是出其不意,千里奔袭,来去如风,即闪电战,不得不说这是非常先进的战术,无愧天才之名,但是这种战术是需要硬体条件比如优良的战马和高水平的士兵支撑的,而这些条件是卫青为他创造的。霍去病的士兵、战马几乎都是汉军精锐,他侧重于独自指挥,并强调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

两人的风格从战果上就可以看出,霍去病典型的纯输出流,不要续航不要省资源,全力输出见人就杀,粮草辎重一概不要,所有仗打完了再慢慢恢复修整。卫青则是半肉流,能打能抗,进可攻退可守,在稳步推进的前提下找机会开大,不贪人头,掠夺资源控制土地,边打边堆攻击力和护甲。

客观来说,霍去病的战术容易在短期内取得较大的战果,而且面对对方将领能力不强的情况,很容易打开局面甚至一战歼敌。但是这种战术比较局限,对地理环境要求很高,而且一旦碰上战术水平比较高的对手,很容易陷入持久战的泥潭。最有趣的是,卫青虽然侧重稳扎稳打,但是他也懂得闪电战,卫青首战奇袭龙城就是闪电战的雏形,在之后的战役中,卫青也表现出了敢于冒险、出其不意的战术思想,他既对传统战术了如指掌,又不固步自封,努力的寻求突破,是传统战术的集大成者与闪电战的奠基者。可以说霍去病懂的卫青都懂,只是某些方面运用的不如霍去病那般天马行空,霍去病的战术思想承自卫青,又在闪电战这一方面进一步发扬光大。但是卫青能做到的,霍去病有相当一部分做不到。当然这并不能怪霍去病,毕竟他还太年轻,论经验他和舅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对于传统战术的运用没有体现,如果他能多活十几年的话,统帅能力能不能达到舅舅的水平也不好说,毕竟假设的变数太大了,何况霍去病的政治头脑和卫青相比差距有点大,不敢保证如果他活的够久会不会引起武帝的忌惮,成为岳武穆王那样的悲剧……所谓盖棺定论,霍骠骑只活了那么久,你如果非要开脑洞说他有无限可能,那也是对别人不公平啊。上天让霍去病只活了二十三年,但好在给了他一个极高的起点,没有让他的天赋浪费在阶级斗争,若是卫青只得二十三年寿命,可能历史就会发生大扭转了。自古新老国君权力交替,先除权臣,上一代怕你篡权,下一代怕你干政,商鞅张仪白起都是例子,就让霍骠骑的生命定格在他最辉煌的时刻吧。

我之所以站卫青,原因在于他的战术几乎适用于任何情况任何地方,在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下,寻找对方的弱点,既不冒进又不死守,这种帅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士兵的数量优势,最大程度的掩盖单兵战斗力的劣势。而霍去病这种将领,长处和短板都很明显,敢于冒最大的险,夺最大的战果。他初出茅庐之时,舅舅卫青已经为他取得了武帝和军方的绝对信任,汉武帝把他视作卫青之后,大汉全面反击匈奴的希望,战马士兵全部顶配,战场是最适合他驰骋的广袤草原,他也不用像舅舅一样花时间从社会底层一步一步往上爬。一方面卫青愿意谦让军功,乐意见到自己这个外甥展露锋芒,另一方面霍去病本人的能力出类拔萃,给舅舅长脸,各方面有利条件刚好在最合适的时间汇聚到了一个最恰当的人身上,促成了霍去病的不世之功。可以说,汉武帝是一位技术顶尖、眼光敏锐、雄心勃勃的战士,他在一大堆破铜烂铁中发现了卫青这把满级神兵,又拿著卫青这把万能战锤,共同打造出了霍去病这柄寒光凛凛的利剑,最后拿著这两把神器打出了汉帝国的赫赫威名。

两人如果对垒,我认为卫青的胜算要大得多,毕竟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其战术思想多少受其影响,而且卫青对霍去病也了解,所以用闪电战去打卫青基本不可能成功,而大兵团作战明显就是卫青碾压局了。有其他回答说霍去病人生后期几次出征,也是单独领军挂帅,但是可别忘了霍去病单挑大梁的时候,汉武帝为了不约束他,根本没有给他配备副将,自霍去病之下就是校尉,没有其他将军,因此整只军队的方略和行动完全由他一个人决定,他也无法安排整只军队分散行动,所以霍去病几乎从来没有打过阵地战,向来开先手。但是漠北决战,匈奴主力遇到了卫青,并且卫青还是霍去病挑剩下的二线部队,如果这个时候统帅卫青换成霍去病,部队不换,以霍去病的打法,这仗多半要吃亏。这就是传统战术的全面性,它也许没有闪电战那么酷炫,但是它最稳固最保险。所谓风林火山,霍去病疾行如风、侵略如火,将侵略性发挥到极致。而卫青在保证「其徐如林」「不动如山」的同时,还能保持相当水平的侵略性,而且他的守势并不是李广那种只会固守城池,而是有秩序、有计划的稳步推进。

像卫青这种的统帅,放在中国古代任何时期,都是名将天花板。放在战国,他就是白起王翦;放在楚汉,他就是韩信;放在唐朝,他就是李靖李绩;放在元末明初,他就是徐达常遇春。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卫青除了军事成就和霍去病并驾齐驱,还有极其清醒的政治头脑。古代能得善终的名将屈指可数,所谓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强大如杀神白起、兵仙韩信,最终都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而卫青在汉武帝这样一个上下五千年top2的帝王手下,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娶汉武帝姐姐,自己曾经的主母平阳公主为妻,可谓权倾朝野。这样的人在历史上,要么直接篡权、改朝换代,要么被皇帝忌惮,落得个凄惨下场。而卫青既获得了全军的拥戴,又得到了武帝绝对的信任。即使是记述武帝一朝明显偏私的太史公笔下,卫青也没有坐实一点黑料,这种双商拉满同时还品行端正的人,千年难遇。以霍骠骑飞扬桀骜的性格,若不是有舅舅的庇佑,想来多半也会触怒武帝,遇到各种阻挠。

网友心中霍去病的存在感可能更高一点,毕竟霍骠骑完成了封狼居胥这种标志性成就,另外年少成名和英年早逝确实太具传奇色彩,太令人惋惜了。卫青奴隶出身,娶了自己曾经的主母平阳公主,从放羊娃一路干到汉帝国国务院总理加国防部长,老实说传奇色彩不逊于霍骠骑,无奈为人过于谦虚低调,加上外戚的身份,使得他身上多少笼罩了一层阴霾。我真的很喜欢这一对舅甥,希望大家关注霍少的同时,多关注下舅舅啊。茂陵卫青墓荒废成那个样子真是太心痛了!


霍去病是专门来打匈奴的军事天才。

卫青是适配度极高的军事家被分配来打匈奴。

两个都是天才,因为他们都没有前车之鉴,纯靠基因。

假设两个人打起来,卫青会处在下方,因为霍去病太猛了,招架不住。

但是卫青不会输,因为他不会被霍去病打出歼灭战,打不过我就撤,不和你正面硬肛,各种包抄围歼恶心死你。

如果他俩真身处乱世争雄,我还真想看看最终结果会如何呢( ′▽`)


看记载的话,卫青战略比冠军侯多,战术的多样性和开创性也是比冠军侯多,冠军侯的战术比卫青更加勇猛快速,统帅年限也是卫青多上不少,这么长的统帅生涯也一样一生不败,只比表现和记载出来的,个人觉得不管怎么看,卫青都比冠军侯高半档.

如果在加上为将五德的话,那卫青就是更加是我心中完美的统帅之一了.


看到有答主说霍去病是尖刀,这种说法跟说霍去病是将才不是帅才的说法很相似。但其实深入分析过霍去病几大战役的人,应该都会同意,霍去病不仅仅只有勇气那么简单,他的战术谋略和政治手腕都是一流的。

一般人认为霍去病的战术只有奇没有正,而在《唐李问对》中唐太宗说:「霍去病暗与孙吴合,诚有是夫?」,说明李世民认为霍去病的战略战术无意中与孙吴的先正而后奇,先仁义而后权谲的战术策略相合,事实也是如此,霍去病与匈奴交战,战术不只有长途奔袭那么简单。

在十九岁的年纪,霍去病就敏锐地察觉到,匈奴部落之间存在矛盾,在出战过程中并不以追求军功为目的,反而会用食物去接济降服的匈奴民众,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这就是通过仁义,策反匈奴为自己所用,在了解匈奴真实的内部情况下,经过权衡利弊,闪电突袭入敌人内部,以奇制胜,可以说他的任何一个临敌应变战术都为了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而不是普通人认为的不考虑后果的激进战术。

并且汉朝还是以人头数论军功的时代,霍去病能够牺牲自己的战功采用包容的怀柔政策,从而大大减少士兵伤亡数和后勤压力,这需要多么大的格局和忘我的精神啊!事实也是如此,霍去病在短短一年内仅以伤亡1万人的代价,斩杀降服匈奴匈奴8万多人,从此打通河西走廊,可以说霍去病不仅拥有身先士卒的勇气,更具有非常强的战略分析能力和可贵的自我牺牲精神,因此当他说出:「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时候,我相信他确实是怀抱著一颗强烈的报国灭敌心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