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與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曾被臺灣《民生報》評選爲大學最熱門教授、獲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頒發教學特優獎。其作品曾獲臺灣最高文化獎、最高文藝獎。是央視《百家講壇》,鳳凰衛視《國學天空》的嘉賓主持及山東衛視《新杏壇》首席主講專家。

  這是一刻talks的講者,全球知名文化學者傅佩榮@一刻talks的分享,他誠懇地回答了在當代,我們決心學習孔子及儒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做什麼?更以獨特的見解分享了孔子緣何對中國文化有偉大及深遠的影響。

  文章共2511字,閱讀需要9分鐘

  孔子是一位古代的聖賢,但是我們要跟他學習的話可能隔的太遠,不容易親近。但是不要忘記,孔子他最早的時候是一位老師。

  那麼他教的很多學生,他教學生我們都知道有兩個特色,一個是有教無類,另外是因材施教。

  孔子學生裏面沒有人問老師道是什麼,在儒家來說道不是問題,道是人類的正路,它已經具體變成了社會的規範。仁最怕的是什麼,就是當局者迷,我正好碰到這種情況,我自己想不開,老師的話年紀大一點,見解深一點,他給你指點一下。

  孔子有三大弟子,顏淵、子貢、子路。但是很可惜,顏淵跟子路都比孔子更早過世,選十位的理由,是因爲在《論語》裏面有一段資料很可貴,把孔子的學生分爲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它本身就列了十位弟子。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很多人都說你應該學習顏淵,但是顏淵我們學不到,因爲孔子說顏淵了不起,讓孔子說賢,賢代表傑出,了不起,只有一個顏淵。但他中間那段話你受不了,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這九個字下來誰吃得消呢。

  不遷怒,不貳過是他德行修養,孔子教學生經常,有兩次明確的資料說,問學生說你們有什麼志向。孔子爲什麼這樣問,因爲孔子是古代最關鍵的人物,是因爲他有個重要的成就在於自我的覺醒,他讓每一個人都要覺醒,我跟別人不一樣,我要怎麼做,自己負責。

  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就這麼一句話。三軍統帥可以被抓走,但是一個普通老百姓腦袋打定了主意,你拿不走。後來才發現這句話太重要了,是瞭解孔子的關鍵。

  一個普通老百姓腦袋裏面有什麼想法,你自己負責,所以後面才問說你有沒有志向,你這一生不要怪東怪西,你說條件不好了,家裏面環境如何如何,沒有遇到好老師,或者朋友有問題了,你不要找藉口。從孔子開始,你就要自我的覺醒,替你這一生負責。那你這一生負責好的話,你成就你自己人生的要求。所以整個儒家的思想,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

  然後孟子在講到人生的境界的時候,他講了六句話,我心裏面覺得這個行爲好,這就是善的行爲。這是第一句,“可欲之謂善”。

  第二句,你不但是去判斷什麼叫善,你還要自己去實踐。“有諸己之謂信”。

  第三步,“充實之謂美”。沒有任何缺陷,那叫做這種人格的審美,接着,“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儒家喜歡講大人,這個大字這個字代表你德行方面都很充實,發出光輝,可以照亮別人,別人看到他就覺得要效仿,那就是大人了。

  大人不夠,還要再進一步成爲聖人,“大而化之之謂聖”。前面講大是有光輝,聖是有力量,可以感動感化羣衆,這纔是一種聖人的表現。

  本來到這個爲止一般人認爲就差不多了吧,孟子太厲害了,他加了一句,“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那人家說你不可知之,那你怎麼知道有這個境界呢。他意思是說這個境界無法描述。孟子現在說了,到聖了之後不夠,還要往上,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所以這是儒家最精彩的一句話,他不給任何人設限,你只要是人,那你成爲大人,成爲聖人,你繼續努力,可以成爲跟神一樣的境界。所以這就是儒家裏面講到人性向善,最後你要止於至善,止於至善的時候,那個境界無法描述,這給每一個人都帶來希望。

  所以爲什麼學儒家之後覺得人生非常正向,任何一種困難,把它當考驗,你經過考驗,才能夠讓自己內在的力量顯示出來,那你一輩子努力的時候,你絕對不要說我已經夠了,沒那回事。

  跟風誰都會。反正你叫我做什麼,我就接受就是了,我不用去負什麼責任。那儒家告訴你,一個人一定要負責自己的生命,你自我的覺醒。一個路邊的老百姓,腦袋的志向都不能拿走,那何況你是個唸書人呢。

  孔子最偉大的地方在於他說過一句話,他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句話講的太好了。一般人都覺得道很偉大,孔子說不是的,人可以弘揚道這個理想,不是靠道來弘揚人的。代表什麼,一個人如果是文盲,他沒有受過教育,他照樣可以因爲真誠而發現人生的正路,然後一路修養,成爲聖人,這叫做人能弘道,每一個人內在裏面都有一個力量,你只要真誠就可以做到。

  所以這纔是孔子真正偉大的地方,讓你只要聽過他的言論,都覺得人活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人這種生物,如果你沒有給他教育、培養,他沒有去修煉的話,很可惜。別的礦場,就是金礦、銀礦、煤礦,你不開發它,擺那裏擺幾千年。

  人不一樣,人這種生命就要像礦藏一樣,他不開發的話,他會有反作用。爲什麼很多人活得不愉快,因爲他覺得在自己身上找不到希望,外在的一切又給他各種限制,跟別人一比之後發現比不上別人,難過得很。學儒家之後就發現,你自己身上裏面就有最可貴的人礦,我是個人,裏面有內在的心靈,那我去開發的話,這整個生命就不一樣了。

  二十一世紀還需要學這個儒家嗎?我就把儒家歸納爲四個字。

  第一個,對自己要,約束的約。任何人學儒家之後,他都問說我要培養德行,怎麼培養,從約束自己開始。

  第二個那怎麼跟別人來往,對別人要,恕這個字,如心爲恕,代表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把別人看成跟我一樣平等,互相尊重,。

  第三步是對於這個自然界,對於物質要,節儉的儉。珍惜每一樣東西,個連起來,對自己約,對別人恕,對物質儉。

  最後一定要記得,對神明要,這是儒家的特色。一個人活在世界上,最怕什麼都不尊敬,什麼都不畏懼,那就麻煩了,他連鬼神都不怕的話,誰也治不了他,所以你需要自己對鬼神敬,使你生命有一個根源,能夠自我安頓。

  所以說四個字,對自己約,對別人恕,對物質儉,對神明敬。把這四個字掌握住的話,去念儒家的論、孟、學、庸這些經典,很容易知道說它在說哪一方面,它爲什麼這樣說,背後的道理都可以慢慢了解。

  最重要的影響就是能夠在做人處事上經常會注意到三點,比如我跟別人來往,一定考慮三點。第一個,內心感受要真誠,第二個,對方的期許要溝通。第三個,社會規範要遵守。這三點是我學儒家之後拿來做人處事最主要的根據。

  我發現到現在爲止,至少到現在爲止,非常有效。

  教書總共教了四十年,每一次上臺的時候我都跟自己說,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四十年都一樣,演講也是一樣。爲什麼這樣講,因爲人的生命在時間過程中展開,時間一去不回頭,在歷史上,每一剎那都是唯一的一次。所以我自己很享受這種,把自己學到的心得跟別人分享的經驗。

  我覺得生命真的值得珍惜,太陽底下雖然沒有新鮮事,但是我的生命一天一天這樣過去,每一剎那都不能回頭,所以我跟別人來往,我自己做事,自己唸書,我常常覺得做一個人太幸福了,我要好好珍惜這個剎那,把我現在想做的事把它做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