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孩子的时候,看到其他家长们给孩子们报这个班报那个班,还觉得十分不值得:「哼!我小时候幼儿园都没上,不照样小学成绩超级好?」。

如今轮到自己做家长,不仅让孩子上了幼儿园,现在还想报幼小衔接班……

——再佛系的家长,一遇到孩子的前程问题,完全就佛系不起来了。

/困惑/

暑假来了,很多孩子即将升入小学,家长们可能会焦虑。

孩子能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要不要给孩子报一个幼小衔接班?

是报一个宽松环境的班还是严厉的环境的班?

幼小衔接还是要重视的,大人们换了新的工作环境尚且需要适应一阵儿,更何况小孩子在情绪处理、环境适应能力上本身不够理智,所以孩子们从幼儿园跨越到小学这段期间,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升学,更是环境的变化、学习习惯的变化。

/不难/

幼小衔接到底接什么?

幼小衔接除了衔接学习之外,还有同伴交往,行为规矩等等。

相对幼儿园来说,小学的学习生活会更加严格。如果不处理这个阶段,等到小学时候一些孩子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可能会拖拖拉拉,老想著玩等等,家长可能会特别急,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要写作业了。但是孩子还是幼儿园的状态。

幼小衔接的过程并不是一个暑假就能完成的,它也是需要长期关注,下面介绍一些值得关注的层面。

首先是自信力的培养:

一开始学习的任务不要太重,题目简单点,先培养孩子的自信。慢慢地,孩子就意识到了,也慢慢地适应了。

注意培养孩子规则意识:

许多孩子进了小学,在上课时坐不住,老是想著玩,走神。规则感建立不起来,在集体生活中就会很麻烦。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互动中,有意识地让孩子明白一些规则,比如说小学生该怎么坐。

注意孩子的同伴关系:

有些小孩很有主见,不服从集体;

有些孩子好动,坐不住,注意力差;

有些孩子太自我,以自我为中心;

有些孩子话不多,不开心,扎不了堆;

这些孩子都容易受到别的小朋友排斥

孤立的孩子在家庭里面可能是关注的中心,也有可能是被管束的中心。但是在班级里被别的孩子排斥,又没自信了。

有的孩子跟大人玩很好的,跟小朋友玩又感觉到不太对。

一些小朋友也理解不了,你为什么不和我玩?

实际上,小孩想参与又不敢参与。得引导孩子把这种想法说出来 ,要鼓励孩子多去说,多参与,带著好奇的心态去引导孩子。

/参与/

一些孩子过于封闭,沉寂在自我世界中,觉得小学生活太难,还不如活在自我的世界里,遇到这种孩子很多家长就没办法。

其实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好奇心是最重,可以让孩子看看动画片,在动画片学到一些感受性的东西,也是缓解孩子自我压力的一部分,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一些社交的场景,帮助孩子去丰富自己。

总而言之,幼小衔接阶段要让孩子参与到其中,包括语言,游戏等等。

详情咨询

助理倪老师:13264384100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