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李雄飞

「羊毛党」热衷于运用一些合理合规的技巧,让钱发挥更大的价值,买到更多更好的内容。闲鱼数量繁多且品类齐全的优惠,成了这些薅羊毛大神创造别样精彩生活的最佳凭依。

精明是一种美德,而「薅羊毛」的积极面便是精明。「薅羊毛」在合理规则框架之下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精神,「羊毛党」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之为生活家。

薅的过程是智力游戏

薅的结果是奇妙旅程

此前网上那些成群结队到各个网购平台刷折扣券、航班里程、各种拼单的「羊毛党」,似乎给人一种为了占便宜而群起蜂拥的印象。

但「羊毛党」有另一重清晰而积极的面貌,他们在闲鱼中搜罗各种优惠,证明薅羊毛这件事可以是一件兼具大方体面和生活质量的事,而不光是为了省钱——因为它有时候可能更不省钱,更像一种意外繁复却体验独特的生活方式。

夏天(闲鱼ID@夏天的薇克)一开始入「羊毛党」这个坑的时候纯粹是为了省钱。

夏天

早在四五年前,夏天已开始在各种线上二手平台买卖追星的各种周边、麦当劳打折的亲友卡,以及搜罗人家去不了的便宜门票。

后来夏天从学生升格为社会人,从零收入升格为「收入还行」,但在二手平台薅羊毛的习惯一直保持著。

买酒店券、各种餐券,转卖各种大促活动为了拼单而多买的东西、出国游玩手痒淘来的小玩意,都已成为她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

混成老手后就不光是钱的事了,不这么精打细算的消费反而让她觉得别扭,连日用化妆品这种上身上脸的东西,她都要在闲鱼上淘个低价正品。

在闲鱼淘货当然大有门道——夏天介绍道,首先要看是否个人卖家,因为看上去批量出货的那种往往是自营店,东西和别的网店一样,买起来却不一定有专业网购平台的保障;其次,多跟卖家聊聊东西的来路,如果是自己买的闲置转手,一般都有订单截图,实在不行再看看芝麻信用分。

个人卖家最大的问题便是供应不稳定,买同一种东西可能每次都要找新卖家,找到了又得把上面的甄别程序套用一遍,最后买到的东西能占到日常消耗的两成就很不错。说到底,费劲淘低价正品更多是个消遣。

「麻烦?不会啊,玩闲鱼这些平台就是这样的,时不时还能体验一下这个年纪不该有或者意外的享受,很值,也很有趣。」

夏天的闲鱼主页

薅与反薅都有所乐

对于夏天来说,薅羊毛业绩最佳的一次是在平台上买到几张楼盘回馈业主的星级酒店券。买了房的业主没空用,酒店券又有限期,不少人都会拿到二手闲置平台上转让。

1000多元一晚的酒店客房,她两三百元到手。为了用掉这个券,她特地安排时间去酒店住一趟。「本来可以不去的,就因为便宜专门去一次,也算反被羊毛薅了吧。」

薅羊毛最后反被羊毛薅的经历,另一个闲鱼老手Tim(闲鱼ID@tim_tim_tim_tim)也常体验。但一旦有所收获,还是很让人愉快的。

Tim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用1000元买到阳朔某星级酒店住三晚的券。「携程上一晚都要2000元了,相当于1000元买到价值6000元的东西。」

图/unsplash

美好的东西都不长久,类似酒店券一般很快就到期,Tim急忙安排行程,买好高铁票就往阳朔赶。虽然一番折腾,但现在回想起来他依旧觉得不虚此行,「有特色,风景好,服务好」。

为了及时捕捉到理想的羊毛,有时候也要做点功课。程序员出身的Tim总结出一些颇有意思的规律,比如酒店券的卖家一般来自做相关活动的媒体公关、获得福利的酒店员工以及一些酒店要发展的客户对象等三大类。

员工和客户相对而言卖得比较零散,而媒体公关类卖家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获得批量酒店房券,这种卖家就值得密切跟进。

那么,开始薅羊毛后省的钱比以前多了还是少了?Tim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省多了,不过花得更多。省钱越发像个借口而非目的,因为经常可能为了薅羊毛凭空冒出一次意外的消费。

手机上「薅羊毛」,也是资源合理分配的一种。图/unsplash

对于这群淘低价闲置或二手商品的「羊毛党」而言,他们更热衷的点在于运用一些合理合规的技巧,让钱发挥更大的价值,买到更多更好的内容。

从你登录闲鱼为了省钱而花钱那一刻起,特别的体验便已开始。

「薅羊毛」通过对资源的合理获取、巧妙分配,让自己额外获得更丰富的体验,让对某些人而言闲置的、多余的物品流动到有需要的人手中,借由闲鱼平台顺畅自由的流转方式,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各取所需的效果,传播更崇尚「物尽其用」而不是「一味占有」的积极生活观。

这也是一群把「闲置资源」利用到了极致的「闲学家」。

本文首发于《新周刊》第542期

?作者 | 李神喵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期现已上市,

点击下图,成为「闲学家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