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搬家了!请点这里继续
(工具邦 技术提供)
我搬家了!请点这里继续

COFFEE_cover.jpg

 

作为设计系学生,贰号早在大学时代就因疯狂熬夜赶作品而染上了咖啡瘾,每天早晨只要没来杯咖啡就浑身不对劲,无奈旅途中要想弄到一杯好喝的咖啡其实意外的麻烦。如果是去欧洲、日本等地,至少还能找间咖啡馆花钱消灾(虽然看到总花费可能会想哭),但大家也知道我们近来越来越爱往一些相对荒凉且不太流行咖啡馆的地方跑,别说好喝的咖啡了,光是想要买到随便一杯咖啡就经常难如登天。于是我们曾在风雪街头寸步难行的寻找咖啡馆,也曾一边跟咖啡渣奋斗一边说服自己土耳其咖啡很不错(?),更曾喝下无数来自贩卖机塑胶杯的塑化剂;更多时候,当所在地荒凉到了一个程度,以上的东西甚至都是奢求。

 

也因为该如何在旅程中随时享用一杯美味咖啡这个问题困扰我们已久,所以这回 bodum CHAMBORD 摩卡壶的邀约可以说是来的刚刚好呀( 有种丘比特的箭正中红心的感觉 :-P ),毕竟不管是能煮好喝咖啡,又或者是它主打的轻巧方便/旅行也能带,岂不是都恰恰好符合我们的需求嘛!再加上它不亏是北欧设计,圆圆的瓶身虽然简单却很讨喜,质感看起来也不错(对外貌协会的我们而言,再度得分!)总觉得不试试看对不起自己呀哈哈a8051d278116d6be1211193a7ac47e03

 

 

01-1-4.jpg

图|bodum CHAMBORD 摩卡壶
 

事实上,无论是 bodum 这个品牌又或者是摩卡壶这项器材,都是咖啡界的老面孔了。创立于丹麦哥本哈根的 bodum 以北欧美学为出发点,曾设计出不少经典咖啡器材,是德国红点设计奖( Red Dot Design Awards )和 iF设计奖( iF Product Design Awards )的常胜军(贰号表示:羡慕)。如果你很爱喝咖啡,应该多少都听过他家法式滤压壶( French Press coffee maker )的大名;而摩卡壶则是许多义大利家庭必备的咖啡器材,这种利用蒸汽原理萃取咖啡液的咖啡壶不但体积轻巧、操作简单又能在短时间内煮出不错的 Espresso ,一直以来都有群固定的拥护者。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bodum CHAMBORD 摩卡壶也称得上是经典 x 经典的结合吧。

 

 

IMG_1142-5.jpg

 

某个周末前夕,快递先生送来了咱们心心念念的包裹,拆封后闪亮亮的 bodum CHAMBORD 摩卡壶正式现身~ 这次的摩卡壶除了把手外,主体全由不锈钢制造(毕竟如果连把手都用不锈钢 bodum 可能会烫伤医疗费陪不完),是个跟照片上一样拥有流畅线条、造型简洁,明亮到可以当镜子的家伙。体积的部分则比一般家用热水壶再小上一些,除了带出门外,摆在空间有限的小套房应该也挺适合。

 

01-2-24_2.jpg

 

而拆解后可以看出摩卡壶的构成非常单纯,主要就是三大部份: 11.gif. 盛装咖啡的上壶   22.gif.  装咖啡粉的咖啡漏斗   33.gif.  装水的下壶。只能说这部分再度得分。我真的很怕那种零件、孔隙一堆,用一次要刷洗个老半天的东西,能简单清洗再好不过了。更棒的是,说明书上说,他除了手洗外,还可以 丢 洗 碗 机 !根本懒人福音,只要等洗好晒干再组装回去,立刻变回家中美美摆饰。

 

 noun_50423_cc.png Tip :如果咖啡漏斗被咖啡粉塞住,可以拿细针来戳一戳,立刻就又清洁溜溜。(而且戳这东西意外的挺舒压的)

 

 

可惜的是,虽然迫不及待的想体验荒野喝咖啡的感受 ,无奈我们最近真的没有出游计划,总不好带著它和酒精灯去大安森林公园野餐啊是吧!?再加上这其实是我们第一次下场操作摩卡壶这种器具,为了避免我把壶给烧了,加上觉得应该预先体验一下把 CHAMBORD 摩卡壶背出门的感觉,我们只好很不要脸的特地包袱款款跑去叨扰对咖啡/红酒/甜点充满研究,正准备经营食铺吉洋好食的专业大学友人夫妇220513472_30*30.png(毕竟都要预演了,当然要拟真一下阿~)

 

经过专业大师第一轮实作,很好,摩卡壶的使用比我想像中简单,三步骤三分钟享用 Espresso 还真不是夸饰,以下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冲煮步骤和这次尝试的三种咖啡做法吧。

 

 noun_50423_cc.png Tip :虽然摩卡壶的使用步骤非常单纯,但可不要因此小看它。如果真要认真起来,光是使用的豆子、装填咖啡粉的程度、下壶初始水温、火力、离开火炉的时间⋯⋯听说都会影响到煮出来的咖啡口感,真的研究下去可能可以专门替它写一篇论文(?)! 不过由于我们只是单纯的想在旅途中喝好喝咖啡,没有想要深入钻研咖啡小宇宙,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

 

 


 

 

noun_101129_cc.png摩卡壶冲煮步骤

 

开始前先简单摘要一下:❝ 备料   ⇢   1. 下壶注入冷水,高度不要超过安全阀  ⇢   2. 装填咖啡粉   ⇢   3. 上下壶旋转扣紧,放到炉上小火加热直到新鲜现煮义式咖啡溢注到上壶   ⇢   享受香浓咖啡  ❞ 有了以上的概念后,我们就正式开始吧(挽袖子)

 

 

Step0  备料

02-2-26.jpg

 

在正式开始前,首先得先把摩卡壶的三个部分拆解开,接著准备好和喜欢的咖啡粉。就这样,瞬间备料完成,完全免用脑(毕竟如果需要的周边道具太多,壶再轻巧也没用啊是不!)

 

 

Step1  在下壶注入冷水

03-29.jpg

 

备好料后,首先得先把水注入摩卡壶的下层,基本上这步骤也不太用脑。唯一要注意的是水位不要超过上限(壶内有条标示 MAX 的线),这样减压阀才能好好运作。

 

 noun_50423_cc.png Tip :下壶装填的水温会影响最后煮出来的咖啡口感,目前官方是建议使用冷水,但现实中好像冷水/热水都各有拥护者(?)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装入热水,在组装咖啡壶时一定要注意 "隔热",免得咖啡没煮成,手倒先被烫熟。

 

 

Step2  把咖啡粉装入咖啡漏斗

04-30.jpg

 

05-1-31.jpg

 

06-2-1.jpg

 

装好了水再来就换咖啡粉了,不过在正式填装前可以先把咖啡漏斗放回下壶,这样就不用多花一只手抓著它。放好后就把喜欢的咖啡粉填入咖啡漏斗,装到差不多和上缘齐平的位置。装填完毕后轻敲1~2下,再把咖啡粉用手或是汤匙抚平即可,为了确保冲煮出的咖啡口味,记得不要把咖啡粉压到密实。最后简单的把粘附在摩卡壶外侧的咖啡粉擦干净,避免等一下烧焦,这步骤就算完成了。

 

 noun_50423_cc.png  Tip 1:咖啡粉的部分官方建议使用中度研磨的咖啡粉。如果家里没办法磨豆子,可以在买咖啡粉的时候直接跟店员说是摩卡壶要用的,店员通常会直接帮你搞定。

 noun_50423_cc.png  Tip 2:摩卡壶的咖啡粉量基本是固定的,就是得装满整个咖啡漏斗。因为要是只装一半或空间太大的话,水向上冲时咖啡粉很容易被冲得到处乱跑而影响煮出来的口味。(如果想要减量,可能得另外购买合适的减量片。)

noun_50423_cc.png  Tip 3:如果把咖啡粉压的太密实,水在通过时就会遇到重重阻碍。在无技可施之下,这些水很可能就会集中从某个最不紧密的地方通过,而非均匀地穿过咖啡槽,此时多数的咖啡粉很可能就不会碰到水,进而导致煮出来的咖啡变得 清~淡~如~水~。所以记得只要稍微轻敲1~2下确保咖啡粉填压均匀就好,千万不要把咖啡粉压紧紧!


 

Step3  上下壶旋转扣紧,放到炉上小火加热

07-1-33.jpg

 

07-2-34.jpg

 

而当水和咖啡粉都装载完毕后,只要一手拿下座,一手拿上座把他们旋紧然后放到火炉上就好!(记得不要抓著把手转,不然转断了可没人能救你)

 

08-1-2.jpg

 

上炉后不久,就可以看到咖啡慢慢冒出!据说这是因为摩卡壶利用了蒸气原理,当下层的水滚后产生一定的蒸气压,便会将热水向上推挤经过咖啡粉,进而快速的萃取出咖啡精华并注入到上壶中。透过这种方式煮出的咖啡除了能见到薄薄的咖啡油脂(Crema)外,在口味上也更能保存和展现咖啡豆本身的特色与品质。

 

09-3.jpg

 

而当听到咕噜咕噜声时,就代表萃取进行的差不多了,待确认下壶的水已完整溢注到上壶,就可以把摩卡壶从炉面移开,此时咖啡也就煮好啰!我自己觉得这整个流程其实并不比烧热水冲泡即溶或是滤挂式咖啡困难,所花费的时间也差不多,真的是很轻松就能煮出浓郁 Espresso 的一种方式。

 

 noun_50423_cc.png  Tip 1:摩卡壶适用的炉子范围挺广的,无论是电磁炉、瓦斯炉、玻璃陶瓷炉、甚至是有点浪漫的酒精灯都行得通,基本上就是能好好替它加热就可以了!所以不管是要在家里煮,在青年旅馆煮,还是带出门露营都可以。

 noun_50423_cc.png  Tip 2:最前面也有提到,用摩卡壶煮出 Espresso 也不过就3~5分钟的事,所以记得千万别跑远,要是让下壶干烧可是很危险的!

 noun_50423_cc.png  Tip 3:刚煮好的摩卡壶 非 常 烫 ,除了握把外要小心不要碰到其他位置,放上桌时最好在底下垫个有厚度的东西或隔热垫。另外要清洗也记得先等摩卡壶冷却。 

 

 

 

noun_101129_cc.png咖啡种类

 

当咖啡液煮好后,接下来就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决定饮用方式了!大家也知道大部份咖啡其实都是在 Espresso 的基底上加上各种东西变化而成,因此只要备好材料/器具,要想把摩卡壶煮出的 Espresso 改造成摩卡( Mocha )、卡布奇诺( Cappuccino )、玛奇朵( Macchiatto )⋯⋯ 等咖啡种类,在家里开个私房小小咖啡馆完全是可以的。简直跟阿拉丁神灯一样神奇。

 

但毕竟我们也不是什么咖啡高手(虽然大学友人是,但这样太作弊了,人还是要靠自己!),而且初衷是想把它带出门,所以这里就只分享浓缩咖啡 Espresso 美式咖啡 Americano 拿铁 Caffè Latte 这几种简单的基本款啦。(如果你人在青年旅馆或是露营途中,还愿意充满热情的煮摩卡,拜托下次揪我一起去旅行 XDDD )

 

 

❝ 浓缩咖啡 Espresso

10-2-8.jpg

 

11-2.jpg

图|摩卡壶煮出的直接就是 Espresso ,用了bodum附上的双层玻璃杯,马上就可以享用~

 

 

首先第一种当然是最简单的浓缩咖啡( Espresso ),在这部分完全免烦恼,毕竟摩卡壶煮出来的 直 接 就 是 Espresso noun_544919_cc.png 也就是说如果想喝的是香浓 Espresso ,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拿个杯子来,把咖啡倒进去!真的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适合在旅行/露营赶时间时享用。而且摩卡壶煮出来的 Espresso 真的超浓郁,感觉喝下去一秒醒脑。

 

mo_espresso.png

浓缩咖啡 Espresso

将高温高压水流冲过咖啡粉萃取出的饮料。

通常口感比较浓厚一点点,口味比较强烈一点点,分量也比较小一点点。

除了直接喝外,也常被拿来当做基底调配成其它口味的咖啡。

 

 

 

❝ 美式咖啡 Americano

11-3-11.jpg

图|在煮出的 Espresso 中加入适量的热水,当啷,立刻变身美式咖啡!

 

11-4-12.jpg

图|因为兑入了热水,所以美式咖啡通常比 Espresso 口味淡一些,也大杯一些


 

那如果跟我们一样觉得 Espresso 偏苦偏酸(对啦,我们就儿童口味!怎样!),想要喝稍微淡一些亲民一些的口味,最简单的方式其实就是加热水把它变成美式咖啡( Americano )。这样做的好处是水分有效冲淡了咖啡的苦味,变得容易入口很多;而且做法又相当简单随性  (毕竟大家也知道美国人有时候是真的比较 "不拘小节",所以他们创造出的咖啡随性一点也很正常(?)),只要在煮好的 Espresso 里加入热水就好,剩下的没什么讲究。如果人在国外露营区或青年旅馆,器具受限的话,它就是个简单易煮的方便选项。

 

而且呀,加入了水的美式通常比较大杯,又没有奶类不用担心坏掉,可以拎著在路上慢慢喝。在寒冷国度旅行时还可以把它装进热水瓶,随时拿出来喝一口驱驱寒。 

 

mo_americano.png

美式咖啡 Americano

在黑咖啡中加入热水做成的咖啡。据说这种喝法起源于二战期间美军因为喝不惯小小杯又浓又苦的 Espresso ,所以随意的将热水兑进里头而形成。之后随著美国大众文化的流行,美式咖啡也迅速传播向了全世界。现在“美式咖啡”甚至常常被用来作为所有黑咖啡的总称。

 

比较常见的说法是由两份 Espresso 加入30~470 ml 的热水组成(但30~470这范围也太广... 有说跟没说一样啊!)所以基本上感觉就是你开心加多少就加多少吧(?)也因为加了水,口味比浓缩咖啡( Espresso )淡 (哪来的废话啊)

 

 

 

❝ 拿铁 Caffè Latte

12-3-19.jpg

 

14-6-20.jpg

图|如果习惯喝拿铁的话,也可以自己打奶泡加入煮好的 Espresso 中,或是直接加入热牛奶做成咖啡牛奶都蛮好喝的!

 

 

虽然能有美式咖啡喝已经很不错,但我相信一定有人跟我们一样是超级奶类拥护者,进咖啡店十次有八次选拿铁吧?所以这天最后一款咖啡,我们还是挑战了一下冲煮拿铁。不过稍微麻烦的是,如果要认真煮拿铁,除了摩卡壶外恐怕还得再去弄个打奶泡的机器来。而以带出门来说,最方便、最轻巧的选项大概就是 "奶泡棒"了吧。(我想应该没有人会想把整台咖啡机扛出门旅行或露营吧a582f947cf81039376cc5eea55720fdb!?而奶泡杯或打蛋器虽然体积也不大,但手会酸死。)好在目前奶泡棒选择很多,价格平易近人的也不少,不算太难取得。

 

有了奶泡棒后事情就简单啦,接著只要

 

萤幕快照 2017-09-02 上午6.35.25.png1. 把牛奶加热之后倒入牛奶壶中(大概加热到70度左右最好)

2. 把奶泡棒伸进去20~30秒打出奶泡

3. 把打好的牛奶与奶泡加入从摩卡壶倒出的 Espresso 中

4. 大功告成!轻松在家煮出拿铁不是梦(?)


▸▸ 图片|bodum SCHIUMA 奶泡棒(呃,刚看了下,此款奶泡棒目前似乎是停售了a582f947cf81039376cc5eea55720fdb

 

15-13.jpg

图|专业友人制作的拿铁,如果这是你对拿铁的想像,那除了摩卡壶,记得顺手带上一只奶泡棒!(另外可能还要练个几年的拉花XDD)

 

当然,这也不是说没有打奶泡的机器,心中的拿铁梦就必须崩解破碎。如果你手边真的没有任何适合的器材,却又坚持想喝拿铁的话,这儿提供一个我上网寻觅“没有奶泡机/没有咖啡机的拿铁做法”找到的奇妙解法:把牛奶放入密封罐,疯狂上下摇动约30秒~1分钟让它混入空气,接著放进微波炉微波30秒,再把牛奶和 Espresso 混合,最后用汤匙把“泡泡”捞出放在咖啡最上层做出拿铁。虽然看起来是有点奇妙啦,但在环境受限的状况下,也不失为一个方法(?)

 

▸▸▸ 不用咖啡机打出奶泡的4种方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NmPRPQ6UU

 

不过说真的,如果要我说的话,我会觉得如果手边没有奶泡棒,或是旅行/露营时不想多带个东西出门,又没有那么执著要“正统拿铁”的话,其实直接在Espresso中加入热牛奶做成咖啡牛奶就也很简单好喝了呀。(如果觉得咖啡牛奶听起来很弱,你想用西班牙文叫它 Café con leche 或用法文叫它 Café au lait 也是可以的唷(被揍飞)。)

 

mo_latte.png

拿铁 Latte

浓缩咖啡( Espresso )加上蒸汽加热的牛奶,再加上一层奶泡点缀而成的咖啡。

虽然咖啡和牛奶没有固定的比例,但通常牛奶会比咖啡多一些。

讲究一点的通常还会利用奶泡拉出美美的拉花装饰。

 

 mo_cafeaulait.png

咖啡牛奶 

顾名思义,就是咖啡加上热牛奶的组合。

西班牙人叫它 Café con leche ,法国人叫它 Café au lait 。

它和 Flat White 和拿铁 Caffè Latte 等含奶咖啡最大的差异在于牛奶没有经过处理,只是单纯的热牛奶:-P 

所以就算手边什么器材都没有,也可以很轻易地做出来!

 

 

  


 

 

13-2-15.jpg


图|就这样,瞬间三种咖啡都轻松上桌。

 

 

只能说,用摩卡壶煮 Espresso 比我想像中简单、方便好多,煮出来的咖啡又浓郁,就连新手如我们都能轻松上手  1957697059  而且跟咖啡机相比,它体积 真 的 很 小 !虽然不敢说它轻到无感,但这回出门我们只用了半个小背包的空间,路途中也没有觉得肩膀沈重,若换成是自驾或是放在行李箱应该就更没差啦。加上不锈钢的材质感觉很牢靠,似乎随手塞也不用担心摔破或挤烂,带出门旅行/露营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

 

或许有人会说,要追求体积和轻便度,即溶和滤挂咖啡不是更轻松?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对我来说,如果是平时拎背包或登机箱搭廉航,又或者是对咖啡品质不在意,觉得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摄取咖啡因醒脑,那即溶或滤挂式咖啡没什么不好;老实说,如果今天是去克难背包行,或是为了写指南去调研考察,我可能也不会把 CHAMBORD 摩卡壶塞进行李箱220513472_30*30.png(毕竟它虽然不大,但在行李公斤/空间都紧绷的时候,任何一丝一毫都是得斤斤计较的!)但我们今天之所以会把摩卡壶纳入考虑,看上的还是便利与品质间的平衡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是有余裕让自己更享受一点点的。像是跟家人的悠哉旅行或渡假,像是去荒野玩耍与露营,摩卡壶就会是我满想带的东西。只要行李有空间,我非常乐意把它用在能让生活或旅程更美好的事物上 !能在荒野或是美景环绕下,在疯狂想喝咖啡却无处购买时,轻松喝到自己现煮的香浓咖啡,光想像就觉得有点美好。虽然还没正式带它出门,但我脑中已经浮现出好几个希望它在场的时刻了。像是之前在挪威峡湾露营区冷个半死的早晨,在希腊圣多里尼公寓阳台盯著无敌海景发呆的下午 ⋯⋯ ,要是这些时候手上能有一杯刚煮好的新鲜咖啡,感觉想必会更完美吧~~~   (脑内小剧场现正热映中)

 

IMG_6972-78-1.jpg

图|在这种时候,要是有一杯新鲜煮好的咖啡,感觉人生美好度会立刻翻倍(?)

 

总之呢,如果你对咖啡完全不在意,那这篇文你就当没看吧;但如果你也喜爱旅行、爱露营、爱野餐,而且除了咖啡因的功能外,还想再多一些些对生活品质、对咖啡口味的追求,我们就会满推荐试试看 bodum CHAMBORD 摩卡壶。而且除了带出门,平时把它拿来用在居家和办公室日常其实也挺好的,像是最近熬夜赶稿昏昏欲睡,或者是某个下午想要发懒的时候,就可以立刻去煮一壶新鲜咖啡来提神或配点心,超级疗愈身心mous_love!(不煮咖啡时还可以把它摆著当装饰,营造出一种(自以为)生活很有质感的感觉,岂不是很棒嘛 :-P )

 

 

14-9.jpg

图|摩卡壶煮好的咖啡,再配上一些小点心,立刻是个愉快的下午时光:)  
(是说跑去友人厨房捣乱还大吃人家做的点心,我根本骗吃骗喝代表XDD)

 

 

 

 

 bodum
bodum 粉丝团:https://www.facebook.com/ebodum.taiwan/

|bodum 官网:https://www.hengstyle.com/brand.php?id=9

|来去购买 bodum CHAMBORD 摩卡壶:http://goo.gl/trcAkM 

 

 

  


 

cooperation_sticker.png

 

 

 如果你喜欢以上内容,也欢迎加入我们的FB粉丝团唷:-D!!

 

 11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