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去参观河南省博物馆,一定会要欣赏大名鼎鼎的九件镇馆之宝。其中八件都很好找,然而有件国宝级文物,却很容易被忽略。因为看起来,它很像是挂着的毛毯,其实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神云气图》。然而,这件珍品文物能保存至今,是非常幸运的。

  这件文物,是在1986年被发现的西汉刘买墓中的。当考古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已经来过很多批盗墓贼,偷走了不少珍贵文物,但是考古专家依然花费了几年时间才清点完所有的陪葬品。其中最著名的看点,就是这幅《四神云气图》,刘买墓之所以能被评为199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也是如此。

  《四神云气图》实际上就是刘买墓中的壁画,梁共王刘买的父亲刘武即汉景帝的弟弟,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大功。因此,《四神云气图》是目前为止年代最早、墓葬级别最高的墓葬壁画,比敦煌壁画的年代更为悠久。

  其实刘买墓中的壁画面积达30平方米,《四神云气图》只是其中一部分,大约是16.8平方米。据说刚打开墓门的时候,壁画上面的颜色如同崭新一般,艳丽无比,水汪汪的。然而遭遇到氧化之后,就开始逐步被氧化。更为严重的是,盗墓贼光顾的时候,因为要在昏暗的墓室之中寻找文物,便点燃了蜡烛甚至轮胎照明。它们产生的灰尘颗粒,已经在壁画之上覆盖了一层。

  当然,这主要是墓室南面的立壁壁画,不过如果长期放置在这里,《四神云气图》肯定也会受到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因此,当时的领导就向专家询问,能不能将壁画揭下来,整体搬走。

  将壁画揭下来,不仅在当时中国是没有先例的,而且迄今为止也就这一次,难度可想而知。要知道,壁画的厚度只有2-3毫米,面积又有16.8平方米,整体揭下来是不现实的。但是使用切割的方法,又一定会对壁画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然而不揭下来,也不知道《四神云气图》还能撑多久。两害相权取其轻,最后专家制定方案,切割成五份,花费两个月时间,小心翼翼地运送到河南博物馆精心收藏。

  事情过去多年还有专家后怕,他们后来得知,在意大利,几百年的壁画如果要这么揭下来易地保存,需要讨论、研究、试验等等流程,时间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而我国的专家仅用15万经费就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没有出现较大问题。这既有文史工作者辛勤的努力和专业负责的态度,也有极大的运气成分。

  说了这么久,《四神云气图》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可能很多朋友没有见过实物,小珏就为您介绍一下。它是位于墓室的顶部,中间是一条巨龙,长约7米,以腾空之势,气度惊人。在巨龙周围是朱雀、白虎,四周还有各种异兽、灵芝以及云气簇拥。

  青龙自然是最主要也是最显眼的图案,它就象征着墓主人高贵的血统。青龙是四足,一足踏云,一足与翼翅相连,一足踩着朱雀的尾巴,一足之上生出荷花。在青龙的龙角之上,就是由凤凰在叼着,凤凰振翅飞翔,身上生满了荷花,它与青龙一起,构成了龙凤翩翩起舞,遨游太空的场景。

  青龙的下方,是一只白虎正在膜拜观瞻,以跃跃欲试的姿态,作势要扑向青龙的怀抱,这就是“攀龙附凤”之意。所谓怪兽,也有人认为就是玄武,它在青龙的舌尖,仿佛在与青龙嬉戏追逐。

  这四圣兽就是中国西汉初年最为壮丽的想象画面,它们的思想缥缈,绘画技巧娴熟飘逸,在不经意间,显示出墓主人的宁静祥和和威武霸气。

  这幅壮美的画面,能让后人所欣赏,是极为难得的。但是,这其中又不无遗憾。《四神云气图》本应该是在墓室顶部,还是圆弧状的,而现在却被直立放置,并不利于观赏者参悟其中的深意。另外,它的下方本应有个“求仙台”,上面放置的物品已经荡然无存,这也破坏了原有的含义,不得不说是无奈的。即便这样,它也被誉为“敦煌前之敦煌”,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