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捌铽F队对中国仰韶时代酿酒史的考古探索。

20史记20年代,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大量富有特色的彩绘陶片,进而发现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为中国考古学翻开了新的篇章。在仰韶文化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器物莫过于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只有一个很细、凸出于瓶身的瓶口,瓶腹鼓起,配有两个小而圆把手,而瓶底部则快速收窄形成一个尖底,两头小中间大,让整个罐子好像一只纺锤。

此类小口尖底瓶在仰韶遗址中极为常见,在仰韶文化早期~晚期、各类不同的地方类型中均有发现,数量庞大,这表明小口尖底瓶在仰韶先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我们所见,小口尖底瓶造型奇特,与我们常见的日常生活使用的陶罐、陶瓶大不相同,那么这类陶器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怎么用的?这就是人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了。

在一些历史教科书里,专家们认为小口尖底瓶是先民们用于在河流或者水井中汲水的工具。他们设想,先民将麻绳系在小口尖底瓶的耳朵上,再将瓶子躺著放进水中,小口尖底瓶在被水灌满之后会自动站立在水中,等在岸边的先民就可以用绳子将满当当的瓶子提起来背回家去。

然而故事讲得虽然好,但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88年、1989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北京大学的专家分别用小口尖底瓶做过汲水实验,按照想像中的方式,将麻绳系在小口尖底瓶的把手上浸入水中。出乎意料的是,小口尖底瓶并不会像预想之中一样灌满水后立起来,而是会一直平躺在水面上,达不到理想中的取水效果。显然,小口尖底瓶并不会比其他任何器物在汲水上有特殊优势,流传了几十年看起来很美的小口尖底瓶「取水」说不攻自破。

那么,小口尖底瓶的真实功能是什么呢?

201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考古研究所刘莉教授团队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合作,对陕西省西安市米家崖遗址出土的属于仰韶文化包括小口尖底瓶在内的一系列陶器内壁的残留物进行了科学分析——使用生物显微镜观察附著物形态。

研究选取样本

在生物显微镜下,这些在陶片上附著了五千余年的残渣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这些残渣实际上是植物淀粉,来自黍(小米)、大麦、薏米、块茎等多种农作物。这些古代淀粉形态特殊,在显微镜下呈现出多坑、变形、与其他淀粉粒聚合等损伤。

这些损伤特征对于熟悉酒酿造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在酿酒工艺中有一个被称为「糖化反应」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里用于酿酒的谷物淀粉加水分解甜味产物,为下一步的发酵做好准备。在「糖化反应」中,淀粉上出现的损伤特征与小口尖底瓶瓶壁沉淀中淀粉的损伤特征几乎一模一样,这有力证明小口尖底瓶中盛装的谷物淀粉是经过了酿酒流程中糖化反应的特殊处理。也就是说,小口尖底瓶确实盛装过经过精心处理的古代酒液。

米家崖遗址陶片残留淀粉形态

同时,专家们又在和小口尖底瓶同时出土的陶制漏斗上发现了草酸根离子,而草酸钙又俗称为「啤酒石」,是谷物酿酒中常见的副产品,是谷芽酒类酿造过程中析出的草酸钙结晶。

同年,刘莉团队对西安市杨官寨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陶器进行了相同的实验,实验显示这批5700~5300年前的陶器残留物仍然是经过了糖化发酵的黍,同样是酿酒产物。

刘莉团队认为,在约5000~6000年前,仰韶人已经掌握了成熟的酿酒技术,并将漏斗、陶罐、小口尖底瓶等一系列人造工具用于酿酒。而盛装缓慢发酵的酒液,即便不是小口尖底瓶的唯一功能,也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

那么用于酿酒的小口尖底瓶为什么要做成这样一种特殊的形状呢?

酿造史研究者认为,这类小口尖底的器物在盛装酒液时有这样一些好处:

1. 小口利于封闭,在酒液装满瓶内空间、排出全部空气之后,酿酒者用绳子将树叶在瓶口固定结实后,在这层「密封膜」上敷上泥土即可保持「酒瓶」的长期密封,便于酒液保存;

2. 在密封放置之后,酒体内的悬浮杂质会沉淀到瓶子的「尖底」部分,有效地促进了酒液的澄清,在插入芦苇杆等原始的「吸管」后,也不像平底瓶子一样容易搅起沉渣;3. 在酿酒时,古人可以在地上挖坑,然后将装有正在发酵酒液的尖底瓶插入地面,用土埋好,以便于取得较为恒定的发酵温度;

4. 尖底瓶腹部设置圆形把手,方便困扎,这样古人就可以将许许多多装满酒液的尖底瓶 用麻绳困扎在一起,装上木筏顺水漂流,这也许就是小口尖底瓶分布如此广泛的原因。

实际上,在远古时代,不仅中国的仰韶先民利用小口尖底瓶酿酒,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三角洲的古代先民也使用形状类似的陶瓶酿酒饮酒,这显然是因为小口尖底瓶的特殊形状为酿酒活动带来的便利和优势所致:

在传统的历史故事中,中国用谷物酿酒的鼻祖是夏代的杜康,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至少在5000~6000年前的仰韶时代,古代先民已经掌握了谷物酿酒技术,并将其优化为一门专业技能。


0.首先吐槽,记得原来有科普工作者在知乎上曾经说过,一般社会对科技有一个常识性的认知,高于这个常识的科技手段和产品,就会被冠以「高科技字头」。考古也不意外。

然后题目「高科技考古发现」其实并不精确,我揣测应该是「在考古工作中使用了高科技手段发现了什么成果」,不然难以理解。

1.考古的一个主要的方法论是考古地层学。考古地层学是因为较早的遗物遗迹一般来说会埋在较深的地层,较晚的遗物一般来说会满载较浅的地层,通过深浅位置的比较大概可以判断一个考古遗址不同地层的时间顺序。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经总结过:「考古学上称为地层学或层位学的,指的就是地层堆积的层位上下、堆积时代的相对迟早关系的研究。」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对地层中的动植物标本、一些器物本身直接进行年代辨识,常见的有碳14,热释光,光释光等,使遗址特别是年代较早的遗址的时代判断更加准确。

另外一个方法论则是类型学,亦叫做器物形态学。类型学就是对考古出土的材料进行分类研究,探索它们的意义和隐藏在背后的关系。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说过:「器物形态学则顾名思义,是对不同时代、不同文化或同一文化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器物就其形态进行排比,探索其变化规律的。」目前谷歌等网路公司在进行艺术品特征的一些研究,估计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些能够帮助考古工作者进行类型学研究的工具。

2.考古的一个必须的过程是对考古对象的认知,这种认知往往要超越人的视觉能力。一个面积广大到数百数千平方米的遗址,要整体的把握和观察,就要用无人机航拍一下,甚至要动用卫星,对遗址和周边所有的地形地貌有了了解之后,考古学家会有更多的证据来判断考古遗址的边界,譬如地下埋藏有城墙,会造成上面的植物树木比其他的矮小,而这种情况只有借助航拍甚至遥感技术,才能发现。

此外考古出土的古人的一些工具,可以借助显微技术,通过研究细小的使用痕迹,来判断其使用方法和功能,譬如对一些石器的研究。对于器物的一些附著物,可以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分析其成分来判断器物的用途,譬如有知友介绍的刘莉对小口尖底瓶的研究。不过需要注意的时,很多时候古器物的名称是现代人所起,现代社会生产力发达一类器物可能只有一个或者几个用途,古代社会器物大量存在一器多用的情况。小口尖底瓶是现代人对仰韶文化器物的命名,这类器物大小差异很大,很可能也存在一器多用的情况,刘莉通过对部分小口尖底瓶内附著物化验成分、以及瓶口擦痕的微痕研究,得出这些小口尖底瓶用于酿酒和聚饮,但是不能作为否认其他大小和形态小口尖底瓶其他用途的确实依据,即其他大小和形态纹的小口尖底瓶可能存在其他用途,这点非专业的知友不容易想到,正好在此说明。

3.遗址并不一定都在陆地上,近来沉船也被视为是一种重要的考古遗址,但是水下环境不同陆地上,在水下作业需要专门的设备、船只以及训练,这些也被认为是高科技考古的范畴。

4.此外,考古材料也可以进入其他专业领域进行解读,譬如人骨和动物骨骼形态的演化,材料制作工艺的研究之类,但是这些会不会被视为「高科技」,见仁见智。

5.下面是一个最新「高科技考古」的个案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美酒」还是「仙药」——洛阳西汉墓出土青铜壶内液体的科学研究?

article.xuexi.cn


就拿近期的三星堆考古来说,这次发掘,处处透露著高科技。


如果你全程围观了这次的「线上考古」,肯定会忍不住感叹一句:现在的考古发掘,都已经先进到这种地步了吗?!


我先带你回顾一下 1986 年,三星堆遗址第一次发掘时候场景。


当时呢,正好是 7 月份,四川这个地方我们都知道,夏天简直就是个火炉。但没办法,考古队员们忍著酷暑和蚊子的叮咬,夜以继日地工作。


他们用的是锄头、小手铲这一类工具,一点一点地挑,一遍一遍地刮,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地「刮地皮」。


所有重要文物的出土,都是一群人围在一起,手抬的手抬,肩扛的肩扛,直接在探方里操作,更别提什么文物保护了。


不过这次发掘,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处处透露著高科技。

所有的工作人员,一律穿著防护服;为了保证坑内的安全,全部在可升降的工作台上工作。


6 个祭祀坑被分别装进 4 个钢架玻璃工作舱内,里头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这样就保证了文物出土后环境不会突然发生变化。


每个工作舱内还专门安排了摄像机全程记录,图像随时传输到现场的会议室,方便专家进行远程文物会诊。


这还没完,发掘现场配备了很多实验室,有机的、无机的,做文物保护的,搞微痕分析的,就是为了让文物出土后能够及时研究,防止时间久了关键信息流失。


比起 35 年前的「肩扛手抬」,是不是进步太多了?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次三星堆再次发掘,在我看来,就仿佛是一次考古发掘的「大练兵」,各种技术轮番上阵,也借此机会好好跟大众科普了一番。


这么多技术的应用、这么多人力的投入,只是为了能将文物保存得好一些,哪怕是好一点点也行。


毕竟,这些都是咱们人类的宝贵遗产,可马虎不得半分。


不过呢,相比于这些酷炫的发掘技术,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出土的文物。


随著发掘的深入进行,三星堆给人的疑问越来越多,大家纷纷感叹,别的墓都是越挖越明白,可到了三星堆这里,咋还越挖越糊涂了?

其实,从 1986 年三星堆遗址发掘第一、二号祭祀坑起,关于三星堆的疑问就非常多了:


为什么在中国的西南还存在一个如此独特的文明?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面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又是从哪来的?


三星堆人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从哪来?为何又突然消失,就像从未存在过一般?


这些疑惑,甚至演变成了各种「阴谋论」,各种猜测越说越离谱。


有人认为三星堆的青铜文明太高级了,远超中原一大截,不属于咱华夏文明,估计是古埃及或者苏美尔的移民。


还有的更离谱,三星堆出土了数量庞大、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那长刀眉、鹰钩鼻、极力往外凸出的眼睛,在中国已知的史前文明中闻所未闻,放眼世界也是独特的存在,所以得出,三星堆很有可能是外星人创造的结论。


就连「三星堆」这个地名,也能和韩国的三星集团扯上关系……


所以,真实的三星堆遗址究竟是什么样的?


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堪称网文小说的经典,很多书迷因为这部小说,开始对古代墓葬文化感兴趣。

就像很多人会因为喜欢《三国演义》而去寻找现实世界中的三国遗迹,书迷们也非常好奇,书中描绘的那些神秘陵墓和文物,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实存在。


我的观点是,小说中大部分情节是完全虚构的,不过有的你别说,还真能找到现实原型。


比如,小说中提到了一件战国帛书,这件战国帛书被吴家的祖先从战国墓中盗出,之后又被一个叫裘德考的美国传教士给骗走了。它的灵感就来自于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帛书。


小说中还提到,在秦岭腹地深处,有一棵神奇的青铜神树,它是一根直径十米左右的青铜柱子,上面有很多粗细不一的铜棍,密密麻麻,不下数千根。


整个柱子的形状呢,就像一棵从石头中长出的大树,枝叶繁茂,直插苍穹。


这棵树不仅有让人起死回生的能力,还能操控人的意识,甚至还能复制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人,非常邪性。


青铜神树的体量非常大,通高 3.96 米。


什么概念呢?


大名鼎鼎的司母戊鼎(也有称后母戊鼎的,我这里叫习惯了)号称存世体量最大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高 1.33 米,相当于 3 个司母戊鼎摞一起,才有它那么高。


这么看来,小说描写秦岭神树直插苍穹,倒与实物挺相符。


司母戊鼎(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这青铜神树究竟有啥特别之处,以至于三叔愿意花如此多的笔墨来「还原」呢?


其实,你别看现在的媒体把青铜神树说得神乎其神的,这东西在 1986 年发掘的时候,关注度并不是很高。


当时摆在考古队面前的,是一堆砸得稀烂、还被火烧过的「破铜烂铁」,就算是想像力再丰富的人,也不会往「神树」的方向想。


在后期的修复过程中,专家们把这些碎片一块一块地拼凑,才逐渐使青铜神树显出本来面目。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在三星堆遗址二号坑中,一共出土了八棵「神树」。


其中体量最大的一棵,叫「一号神树」,也就是前面秦岭神树的原型,它大概经过了三年的修复,才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通过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整体形象。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6 篇内容

盐选专栏

围观考古现场 Ⅱ:墓地、古尸与逆天文物

项木咄 作者

¥19.00 会员免费

发布于 04-23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中国文物报中国文物报?

已认证的官方帐号

跟大家分享一个:科技考古揭开千年古酒的神秘面纱

宿州市博物馆秦汉雄风展厅陈列著一个汉代铜钫,高44厘米、口径12.2厘米、腹径22.3厘米。该钫为公安机关在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打击盗墓犯罪时追缴的文物,出土信息不详。方形的壶战国以前叫壶,到了汉代才叫钫。《说文解字》:「钫,方钟也。」现存汉元始四年铜钫铭文「铜钫容六升,重二十九斤」,自名为钫。钫可以盛酒或粮食,方形、鼓腹、有盖,盛行于战国末期至西汉初期。

宿州市博物馆的这尊铜钫看起来并无特殊的地方,普普通通,既无纹饰,也无文字。铜钫出土后一直保持著密封的状态,钫内还保存著将近三分之二的液体。铜钫在馆内陈列的近十年时间,一直没有打开。铜钫内的液体到底是什么?成为广大观众和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心中的不解之谜。有的人说是酒,因为铜钫是汉代成酒的器皿,墓的主人好酒,用装满酒的铜钫陪葬;也有的人说是水,因为铜钫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水渗进铜钫内也是可能的。

一次,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一位老师参观宿州市博物馆时说,陕西那边打开过有酒铜钫,酒是绿色的。有人附和道,老师说的对,古人说过:灯红酒绿嘛!那么,宿州市博物馆的这个铜钫内的液体是两千年前的酒吗?如果是,是无色的还是绿色的?十年来,这些疑问一直是人们心中的不解之谜。正因为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件看起来不起眼的文物渐渐地成为宿州市博物馆知名度较高的镇馆之宝之一。

近年来,随著科技考古的不断发展,考古残留物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保护科学基础研究中心主任龚德才教授就提出:「考古出土的『疑似古酒』这一类液体物质,符合考古残留物定义,属于考古残留物。通常情况下,应是考古残留物研究的范畴」(参见《文物保护基础理论》)。

2017年7月10日,宿州市博物馆、安徽徽博文物修复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大学文物保护科学基础研究中心联合开展对宿州市博物馆SZ3183汉代铜钫液体残留物的研究工作。经观察,该铜钫口和盖处有大量绿锈硬结物与泥土,用洁牙机和手术刀片去除后看见盖与口两侧有二三毫米隙缝,用刀柄插入隙缝轻微撬开盖口。盖与口之间没有发现黏合物质。开盖后发现铜钫内有液体约5升,呈浑浊状,伴有泥土,无异味。倒出液体,使用350毫升塑料瓶第一时间取样,送中国科技大学文物保护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检测,剩余液体存放。

具体分析如下:

1.实验样品

样品呈淡黄色透明液体,底部有少许沉淀,无气味,PH值为8.63,漂浮有絮状物。

2.检测项目及分析结果

(1)纺织纤维观察,通过分析分散后植物纤维的形貌特征,推断液体中的纤维种类。纤维仪鉴定,漂浮的絮状物为竹和草纤维,可能是铜钫的盖子上有竹和草的编织物,腐烂后留下。并观察到针状结晶,液体中应含有无机盐;

(2)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样品中沉淀物的物相成分。XRD鉴定,分析沉淀物只有石英和铜,因此无酒的沉淀物,如果是酒,是经过渣滓过滤的清酒;

(3)液体中的元素分析,通过元素定性检测,得到液体中含有元素,以便去掉金属离子,进行下一步分析。ICP-MS鉴定,进行了63种元素定性检测。液体中含有钙、铜、铁、钾、镁、钠锌等大量金属离子,是导致液体呈碱性的原因;

(4)液体中含有的有机物分子分析,分析样品中含有的有机化合物,力图找到能表现样品性质的主要物质。液相质谱联用分析,谱图解析如下:

在负离子模式下,葡萄糖酸的理论分子量为195.0510259,在保留时间2.06分钟时间样品中检测出物质的分子量与理论值偏差小于3ppm,因此推断有葡萄糖酸存在;在负离子模式下,甘露醇的理论分子量为181.0717614,在保留时间2.04时样品中检测出物质的分子量与理论值偏差小于3ppm,因此推断有甘露醇存在;在负离子模式下,苹果酸的理论分子量为133.0142466,在保留时间14.45分钟时间样品中检测出物质的分子量与理论值偏差小于3ppm,因此推断有苹果酸存在。

3.结论

葡萄糖酸、苹果酸为酒中含有的不易挥发的有机酸,甘露醇为高级醇,使酒的口感更加醇厚。并未检测到乙醇等易挥发酸。根据当时的酿酒技术,应该是饼曲酿制的清酒。这也是再现汉代酿酒技术水平的实物见证。《齐民要术》记载,汉末曹操上书汉献帝推荐的老家亳县的九酝春酒法。原文如下:

臣县故令九酝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渍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酿。法引曰:「譬诸虫,虽久多完。」三日一酿,满九石米止,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若以九酝苦,难饮,增为十酿,易饮不病。九酝用米十觥,十酝用米十觥,俱用曲三十斤,但米有多少耳。治曲淘米,一如春酒法。

由此可见,汉代末年的安徽北部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清酒酿制技术。

古代的米酒,有清酒、浊酒之分。清酒是比较好的高档酒,制作工艺相对复杂,酿制时间长,制作成本高。李白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金樽配清酒、玉盘盛珍馐,李白描写的是一场美酒佳肴的超级豪华盛宴,用酒一定很讲究。范仲淹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描写的是在大漠孤烟、风餐露宿的艰苦戍边环境中,也只能饮低档的浊酒消愁。

科技考古揭开千年古酒的神秘面纱,宿州市博物馆SZ3183汉代铜钫内液体为汉代清酒的残留物标本,为今后解读文物内涵、宣传汉代文明、研究古代酿酒技术提供了基础。

(来源:文物之声微信公众号,作者/刘林)

发布于 2020-10-22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GuRusGuRus?

广西保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秩序部职员

2020.2.2更新补充

「泥板成分组成分析与提取」的例子

论文名:《古代メソポタミアの粘土板とプロキシとしての珪藻分析の検讨》

阿日学者在大英博物馆中,用显微镜观察,分析泥板成分

スレイマニヤ博物馆所蔵のメソポタミア粘土板胎土の组成

メソポタミア泛滥源堆积物と粘土板の化学组成?同位体组成にみる都市鉱山のあけぼの

这两篇是阿日那边,学术讲座上的简短内容

「圆筒印章(滚印)图案、纹路」分析的例子。

已经不能确定具体是哪篇论文。时间久远,所以,记混,描述失实,细节错误等问题在所难免。虽然用仪器扫描滚印是吻合。另外,显然把另一篇对比纹路,图案的内容记混,弄混……就结果来说,描述的确失实,万望见谅。

论文名:《アッカド期における円筒印章外形の规格化》。

用显微镜观察滚印。

原标题:《ジャムダト=ナスル期タブレットの印影と円筒印章》(《Seal Impressions on the Tablets and Cylinder Seals from Jamdat Nasr》)

这篇是图案,几何图对比分析的,并没有啥高科技。

——————————————————————————————

2020.1.22更新补充

http://www.ox.ac.uk/oxford-heritage-projects/unlocking-past?

www.ox.ac.uk

被称为:RTI系统(Reflectance Transformation Imaging)的仪器。

由76个独立光源组成,借助该仪器,工作人员可以从不同角度,通过光影反差更好的辨认泥板上的内容。

————————————————————————————

2020.1.22原文

个人记忆里涉及高科技考古(对我而言的确是高科技,其他人看来是否属于高科技,不清楚),有三例,能不能算作「发现」,不知。

原始埃兰文的破译

这门古老文字的破译得益于牛津大学牛人数十年如一日的专研,以及机构团队努力。在得知可以作为文字阅读时,这是本人记忆中最震撼的事情。

早前,原始埃兰文字的「文字地位」,存在质疑声音。甚至有观点认为仅作为记数符号,而不属于文字。自然,另有观点称,这可能是比乌鲁克古朴楔形文字更古老的文字。

牛津大学教授的破译工作,使得质疑、争议不再围绕著「原始埃兰文是否属于文字」这一讨论。

话说回来,尽管得到破译,应属初期阶段?要完整阅读及理解原始埃兰文字的文本,仍是一件消耗时间与精力的事情。

这个破译过程中,使用到的光影罩子仪器可视为功臣之一?

文物上阅读楔形文字是件耐心考验活,字形崩缺处、风化处等,给辨认带来困难。将文物放入黑色罩子中,通过不同角度照射光阴,使得字形结构折射出来,一定程度的还原字形。

原始埃兰文即是在这个过程中确认字形然后巴拉巴拉~

余下两例能否作为「发现」.....

泥板成分组成分析与提取

由阿日那边某论文中获知这信息时...起初超有兴趣。翻了几页,饶了我吧,跟不上!化学上的一堆分析?

简而言之,就是刻有楔形文字的古老泥板,阿日方团队提取其中一些,放在显微镜下研究分析。

圆筒印章(滚印)图案、纹路分析

也是阿日方论文之一。用仪器扫描滚印,复制滚印上的图案,高清放大滚印纹路。由此判断制作者习惯,以及时代背景下的工艺、艺术风格等。

这对古玩爱好者而言,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若界定滚印纹路的刻画习惯年代,对文物定年起到一定作用。

本人才疏学浅只能以「不理解」去看待这两例发现。

本回答仅凭个人记忆敲文。不排除本人记忆错乱 ,叙述失实,及细节上错误等,亦或是在以脑洞描述「都市传说」。日方论文也因硬碟崩坏无从查证。倘若白白浪费了阅客的时间,唯有抱歉。


跟大家分享一个:科技考古揭开千年古酒的神秘面纱

宿州市博物馆秦汉雄风展厅陈列著一个汉代铜钫,高44厘米、口径12.2厘米、腹径22.3厘米。该钫为公安机关在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打击盗墓犯罪时追缴的文物,出土信息不详。方形的壶战国以前叫壶,到了汉代才叫钫。《说文解字》:「钫,方钟也。」现存汉元始四年铜钫铭文「铜钫容六升,重二十九斤」,自名为钫。钫可以盛酒或粮食,方形、鼓腹、有盖,盛行于战国末期至西汉初期。

宿州市博物馆的这尊铜钫看起来并无特殊的地方,普普通通,既无纹饰,也无文字。铜钫出土后一直保持著密封的状态,钫内还保存著将近三分之二的液体。铜钫在馆内陈列的近十年时间,一直没有打开。铜钫内的液体到底是什么?成为广大观众和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心中的不解之谜。有的人说是酒,因为铜钫是汉代成酒的器皿,墓的主人好酒,用装满酒的铜钫陪葬;也有的人说是水,因为铜钫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水渗进铜钫内也是可能的。

一次,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一位老师参观宿州市博物馆时说,陕西那边打开过有酒铜钫,酒是绿色的。有人附和道,老师说的对,古人说过:灯红酒绿嘛!那么,宿州市博物馆的这个铜钫内的液体是两千年前的酒吗?如果是,是无色的还是绿色的?十年来,这些疑问一直是人们心中的不解之谜。正因为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件看起来不起眼的文物渐渐地成为宿州市博物馆知名度较高的镇馆之宝之一。

近年来,随著科技考古的不断发展,考古残留物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保护科学基础研究中心主任龚德才教授就提出:「考古出土的『疑似古酒』这一类液体物质,符合考古残留物定义,属于考古残留物。通常情况下,应是考古残留物研究的范畴」(参见《文物保护基础理论》)。

2017年7月10日,宿州市博物馆、安徽徽博文物修复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大学文物保护科学基础研究中心联合开展对宿州市博物馆SZ3183汉代铜钫液体残留物的研究工作。经观察,该铜钫口和盖处有大量绿锈硬结物与泥土,用洁牙机和手术刀片去除后看见盖与口两侧有二三毫米隙缝,用刀柄插入隙缝轻微撬开盖口。盖与口之间没有发现黏合物质。开盖后发现铜钫内有液体约5升,呈浑浊状,伴有泥土,无异味。倒出液体,使用350毫升塑料瓶第一时间取样,送中国科技大学文物保护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检测,剩余液体存放。

具体分析如下:

1.实验样品

样品呈淡黄色透明液体,底部有少许沉淀,无气味,PH值为8.63,漂浮有絮状物。

2.检测项目及分析结果

(1)纺织纤维观察,通过分析分散后植物纤维的形貌特征,推断液体中的纤维种类。纤维仪鉴定,漂浮的絮状物为竹和草纤维,可能是铜钫的盖子上有竹和草的编织物,腐烂后留下。并观察到针状结晶,液体中应含有无机盐;

(2)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样品中沉淀物的物相成分。XRD鉴定,分析沉淀物只有石英和铜,因此无酒的沉淀物,如果是酒,是经过渣滓过滤的清酒;

(3)液体中的元素分析,通过元素定性检测,得到液体中含有元素,以便去掉金属离子,进行下一步分析。ICP-MS鉴定,进行了63种元素定性检测。液体中含有钙、铜、铁、钾、镁、钠锌等大量金属离子,是导致液体呈碱性的原因;

(4)液体中含有的有机物分子分析,分析样品中含有的有机化合物,力图找到能表现样品性质的主要物质。液相质谱联用分析,谱图解析如下:

在负离子模式下,葡萄糖酸的理论分子量为195.0510259,在保留时间2.06分钟时间样品中检测出物质的分子量与理论值偏差小于3ppm,因此推断有葡萄糖酸存在;在负离子模式下,甘露醇的理论分子量为181.0717614,在保留时间2.04时样品中检测出物质的分子量与理论值偏差小于3ppm,因此推断有甘露醇存在;在负离子模式下,苹果酸的理论分子量为133.0142466,在保留时间14.45分钟时间样品中检测出物质的分子量与理论值偏差小于3ppm,因此推断有苹果酸存在。

3.结论

葡萄糖酸、苹果酸为酒中含有的不易挥发的有机酸,甘露醇为高级醇,使酒的口感更加醇厚。并未检测到乙醇等易挥发酸。根据当时的酿酒技术,应该是饼曲酿制的清酒。这也是再现汉代酿酒技术水平的实物见证。《齐民要术》记载,汉末曹操上书汉献帝推荐的老家亳县的九酝春酒法。原文如下:

臣县故令九酝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渍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酿。法引曰:「譬诸虫,虽久多完。」三日一酿,满九石米止,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若以九酝苦,难饮,增为十酿,易饮不病。九酝用米十觥,十酝用米十觥,俱用曲三十斤,但米有多少耳。治曲淘米,一如春酒法。

由此可见,汉代末年的安徽北部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清酒酿制技术。

古代的米酒,有清酒、浊酒之分。清酒是比较好的高档酒,制作工艺相对复杂,酿制时间长,制作成本高。李白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金樽配清酒、玉盘盛珍馐,李白描写的是一场美酒佳肴的超级豪华盛宴,用酒一定很讲究。范仲淹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描写的是在大漠孤烟、风餐露宿的艰苦戍边环境中,也只能饮低档的浊酒消愁。

科技考古揭开千年古酒的神秘面纱,宿州市博物馆SZ3183汉代铜钫内液体为汉代清酒的残留物标本,为今后解读文物内涵、宣传汉代文明、研究古代酿酒技术提供了基础。

(来源:文物之声微信公众号,作者/刘林)

发布于 2020-10-22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GuRusGuRus?

广西保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秩序部职员

2020.2.2更新补充

「泥板成分组成分析与提取」的例子

论文名:《古代メソポタミアの粘土板とプロキシとしての珪藻分析の検讨》

阿日学者在大英博物馆中,用显微镜观察,分析泥板成分

スレイマニヤ博物馆所蔵のメソポタミア粘土板胎土の组成

メソポタミア泛滥源堆积物と粘土板の化学组成?同位体组成にみる都市鉱山のあけぼの

这两篇是阿日那边,学术讲座上的简短内容

「圆筒印章(滚印)图案、纹路」分析的例子。

已经不能确定具体是哪篇论文。时间久远,所以,记混,描述失实,细节错误等问题在所难免。虽然用仪器扫描滚印是吻合。另外,显然把另一篇对比纹路,图案的内容记混,弄混……就结果来说,描述的确失实,万望见谅。

论文名:《アッカド期における円筒印章外形の规格化》。

用显微镜观察滚印。

原标题:《ジャムダト=ナスル期タブレットの印影と円筒印章》(《Seal Impressions on the Tablets and Cylinder Seals from Jamdat Nasr》)

这篇是图案,几何图对比分析的,并没有啥高科技。

——————————————————————————————

2020.1.22更新补充

http://www.ox.ac.uk/oxford-heritage-projects/unlocking-past?

www.ox.ac.uk

被称为:RTI系统(Reflectance Transformation Imaging)的仪器。

由76个独立光源组成,借助该仪器,工作人员可以从不同角度,通过光影反差更好的辨认泥板上的内容。

————————————————————————————

2020.1.22原文

个人记忆里涉及高科技考古(对我而言的确是高科技,其他人看来是否属于高科技,不清楚),有三例,能不能算作「发现」,不知。

原始埃兰文的破译

这门古老文字的破译得益于牛津大学牛人数十年如一日的专研,以及机构团队努力。在得知可以作为文字阅读时,这是本人记忆中最震撼的事情。

早前,原始埃兰文字的「文字地位」,存在质疑声音。甚至有观点认为仅作为记数符号,而不属于文字。自然,另有观点称,这可能是比乌鲁克古朴楔形文字更古老的文字。

牛津大学教授的破译工作,使得质疑、争议不再围绕著「原始埃兰文是否属于文字」这一讨论。

话说回来,尽管得到破译,应属初期阶段?要完整阅读及理解原始埃兰文字的文本,仍是一件消耗时间与精力的事情。

这个破译过程中,使用到的光影罩子仪器可视为功臣之一?

文物上阅读楔形文字是件耐心考验活,字形崩缺处、风化处等,给辨认带来困难。将文物放入黑色罩子中,通过不同角度照射光阴,使得字形结构折射出来,一定程度的还原字形。

原始埃兰文即是在这个过程中确认字形然后巴拉巴拉~

余下两例能否作为「发现」.....

泥板成分组成分析与提取

由阿日那边某论文中获知这信息时...起初超有兴趣。翻了几页,饶了我吧,跟不上!化学上的一堆分析?

简而言之,就是刻有楔形文字的古老泥板,阿日方团队提取其中一些,放在显微镜下研究分析。

圆筒印章(滚印)图案、纹路分析

也是阿日方论文之一。用仪器扫描滚印,复制滚印上的图案,高清放大滚印纹路。由此判断制作者习惯,以及时代背景下的工艺、艺术风格等。

这对古玩爱好者而言,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若界定滚印纹路的刻画习惯年代,对文物定年起到一定作用。

本人才疏学浅只能以「不理解」去看待这两例发现。

本回答仅凭个人记忆敲文。不排除本人记忆错乱 ,叙述失实,及细节上错误等,亦或是在以脑洞描述「都市传说」。日方论文也因硬碟崩坏无从查证。倘若白白浪费了阅客的时间,唯有抱歉。


2020.2.2更新补充

「泥板成分组成分析与提取」的例子

论文名:《古代メソポタミアの粘土板とプロキシとしての珪藻分析の検讨》

阿日学者在大英博物馆中,用显微镜观察,分析泥板成分

スレイマニヤ博物馆所蔵のメソポタミア粘土板胎土の组成

メソポタミア泛滥源堆积物と粘土板の化学组成?同位体组成にみる都市鉱山のあけぼの

这两篇是阿日那边,学术讲座上的简短内容

「圆筒印章(滚印)图案、纹路」分析的例子。

已经不能确定具体是哪篇论文。时间久远,所以,记混,描述失实,细节错误等问题在所难免。虽然用仪器扫描滚印是吻合。另外,显然把另一篇对比纹路,图案的内容记混,弄混……就结果来说,描述的确失实,万望见谅。

论文名:《アッカド期における円筒印章外形の规格化》。

用显微镜观察滚印。

原标题:《ジャムダト=ナスル期タブレットの印影と円筒印章》(《Seal Impressions on the Tablets and Cylinder Seals from Jamdat Nasr》)

这篇是图案,几何图对比分析的,并没有啥高科技。

——————————————————————————————

2020.1.22更新补充

http://www.ox.ac.uk/oxford-heritage-projects/unlocking-past?

www.ox.ac.uk

被称为:RTI系统(Reflectance Transformation Imaging)的仪器。

由76个独立光源组成,借助该仪器,工作人员可以从不同角度,通过光影反差更好的辨认泥板上的内容。

————————————————————————————

2020.1.22原文

个人记忆里涉及高科技考古(对我而言的确是高科技,其他人看来是否属于高科技,不清楚),有三例,能不能算作「发现」,不知。

原始埃兰文的破译

这门古老文字的破译得益于牛津大学牛人数十年如一日的专研,以及机构团队努力。在得知可以作为文字阅读时,这是本人记忆中最震撼的事情。

早前,原始埃兰文字的「文字地位」,存在质疑声音。甚至有观点认为仅作为记数符号,而不属于文字。自然,另有观点称,这可能是比乌鲁克古朴楔形文字更古老的文字。

牛津大学教授的破译工作,使得质疑、争议不再围绕著「原始埃兰文是否属于文字」这一讨论。

话说回来,尽管得到破译,应属初期阶段?要完整阅读及理解原始埃兰文字的文本,仍是一件消耗时间与精力的事情。

这个破译过程中,使用到的光影罩子仪器可视为功臣之一?

文物上阅读楔形文字是件耐心考验活,字形崩缺处、风化处等,给辨认带来困难。将文物放入黑色罩子中,通过不同角度照射光阴,使得字形结构折射出来,一定程度的还原字形。

原始埃兰文即是在这个过程中确认字形然后巴拉巴拉~

余下两例能否作为「发现」.....

泥板成分组成分析与提取

由阿日那边某论文中获知这信息时...起初超有兴趣。翻了几页,饶了我吧,跟不上!化学上的一堆分析?

简而言之,就是刻有楔形文字的古老泥板,阿日方团队提取其中一些,放在显微镜下研究分析。

圆筒印章(滚印)图案、纹路分析

也是阿日方论文之一。用仪器扫描滚印,复制滚印上的图案,高清放大滚印纹路。由此判断制作者习惯,以及时代背景下的工艺、艺术风格等。

这对古玩爱好者而言,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若界定滚印纹路的刻画习惯年代,对文物定年起到一定作用。

本人才疏学浅只能以「不理解」去看待这两例发现。

本回答仅凭个人记忆敲文。不排除本人记忆错乱 ,叙述失实,及细节上错误等,亦或是在以脑洞描述「都市传说」。日方论文也因硬碟崩坏无从查证。倘若白白浪费了阅客的时间,唯有抱歉。


讲一个我觉得比较有趣的话题吧:猪的驯化。

一、

我们先来看看,猪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有著多大的意义。

它是六畜之首,马上就要过春节了,这个时候我们最喜欢贴的对联就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它还是十二生肖之一,现在很多夫妻生孩子,都想要个猪宝宝。

在古代,猪的象征意义则要大得更多。在祭祀典礼中,它是非常重要的贡品。《礼记·王制》说:「天子社稷则太牢,诸侯社稷则少牢。」这太牢,指的就是牛、羊、猪,少牢指的是羊、猪。

《礼记·礼器》记载:「晏平仲祭其先人豚肩不掩豆。」这里的「豚」,指的就是小猪。这些都说明了,猪在中国古代是重要的祭祀品。

如果说古代的祭祀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那我们就来看看日常使用的汉字,有哪些是与「猪」有关的。在古代,猪通常被称为「豕」,而「家」这个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楷书,都是房子下面有一只猪的象形,它的本义就是驯养生猪的稳定居所,到了后来才引申为我们今天「家」的含义。再比如「逐」这个字,其本义就是追豕,说明在原始的狩猎时代,猪是人们最主要的肉食来源。「坠」的本义也与豕有关,表示豕掉落陷阱被捕获的场景。

发现了没有,在原始社会,猪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一开始人们抓捕野猪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再后来慢慢地驯化猪,把猪圈养在固定的地方,这才有了「家」的概念。

那么,猪是什么时候开始被驯化的呢?别小看了这个问题,猪、狗等家畜的驯化问题在考古学上是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

在看下面的内容前,我建议你先自己想个几秒钟,思考一下,如何判断家猪和野猪?

看过《动物世界》的人都知道,一只猪,从野猪变成了家猪,它的生活状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野外的时候,野猪因为觅食、拱土、搏斗的需要,久而久之,它的吻部进化得特别长,头部特别大,能够占到整个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一,甚至更长。

而家猪由于长期喂食,体态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专业的术语说就是「下颌骨、头骨和泪骨较短,犬齿退化,鼻部上移,颜面凹陷,面部加宽,后驱加长,体幅变宽,腹围增大」。

所以,对于我们常人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家猪的吻部大大缩短了。

这种体态上的变化,在骨骸上很容易就能够辨识出来。

于是你可能就说了,只要发现遗址中出土的猪的骨骼特征,符合家猪的特征,那就说明它被驯化了。

这个逻辑有一定道理,但是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动物的形态想要改变,哪那么容易啊!这可不是一朝一夕间的事,必须得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段慢慢进化才行。所以:

如果说在一个遗址中发现了符合家猪特征的骨骼,这说明这里的先民早就已经完成了猪的驯化了。

而真正的驯化时间,还得再往前推很久很久。

三、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更加直观地来研究猪的驯化呢?经过多年的发展,考古学家们发展出了几个鉴别方法,大体来说,主要有以下这几种:

1、

首先,从体态变化上来区分家猪和野猪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考古学家们发现,在进化过程中,猪牙齿的遗传特征最稳定,尺寸大小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而猪的下颌骨缩小的速率则快得多。牙齿的大小、数量没怎么变化,但是空间、变小了,这就自然而然发生了齿列扭曲的情况。所以说,如果在某个遗址中发现的猪牙齿是挤在一起的,这说明那个时候的猪正处在被驯化的过程当中。

齿列扭曲的猪骨标本(来源:《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猪骨的再研究》)

2、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人类饲养家猪的目的这个角度入手。很简单,古人养猪无非是为了获取肉类资源,但养猪必然会产生成本,养一头猪的时间越长,花费的成本就越多。为了达到收益最大化,我们往往不会将猪养大成人,而是在猪的幼年,在它肉质鲜嫩的时候把它宰了。

这就造成了猪的死亡年龄结构变得不平衡并且集中。如果说一个遗址中出土的猪骨,幼年的比例占得特别高(一般来说大于55%),就说明了该遗址中出现了家猪的饲养。

3、

为了进一步确定,我们甚至可以研究一下幼猪骨的雄性和雌性的比例。这还是从养猪的投入产出比考虑的,母猪由于能够繁殖后代,所以一般都会养到成年后,而公猪就不一样了,它们没有了生殖优势,而且成年的公猪性格暴躁,还不容易管理,所以除了保留一部分公猪作为种猪外,大部分的公猪在幼年的时候就会被直接宰杀了。

4、

我们还可以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考虑。在病理学当中,有一种叫做线性牙釉质发育不全(LEH:Linear Enamel Hypoplasia)的病理现象,指的是在牙冠形成过程中牙釉质厚度上出现的一种缺陷,比较典型地表现为牙齿表面形成一个或多个齿沟或齿线。

这种情况一般是发育期生理紧张所造成的。有意思的是,考古学家们发现野猪的LEH发病率远远低于家猪。根据统计,考古遗址中猪群LEH发病率一般都在5%以上,而野猪群落在5%以下。依照这个比例,我们就可以判定一个考古遗址中是否出现了家猪驯养。

上面介绍的这些方法,是当前学界判断野猪向家猪驯化的主流方法。

四、

有了这些理论武器,我们再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家猪,在哪个遗址?

目前的研究结论是:贾湖遗址。

没错,就是那个《国家宝藏》中,出土了世界上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骨笛的遗址。

通过对遗址中猪骨的分析,我们发现有3个标本出现了前面所说的「齿列扭曲」现象。在能够确定年龄的60多件骨骼标本中,未成年的比例居然高达81.4%。而且猪牙的LEH发病率也相当高,这一系列证据,充分证明了在差不多9000年前的贾湖地区,那里的原始人就已经开始了猪的驯化。从目前来看,贾湖是有证据表明的最早的家猪饲养地。


有两篇印象深刻的《自然》论文,关于1?C测年技术的拓展及早期奶瓶的确认。

第一篇Accurate compound-specific 1?C dating of archaeological pottery vessels描述了一种精确测定古代陶器年代的方法。1?C测年需要可靠的碳源,而陶器本身是无机物(常用热释光测年)。研究者利用陶器中食物残渣的脂肪成分(烹饪时被粘土吸收保存下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各式各样的早期陶奶瓶

第二篇Milk of ruminants in ceramic baby bottles from prehistoric child graves,相同的研究团队报道了一项分析,分析对象是巴伐利亚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婴儿墓随葬的小型带嘴陶容器。研究者分析了脂质残留,鉴定出来自动物产物(包括鲜奶)的脂肪酸:其中两件容器似乎盛放过反刍动物的奶,而另一件则残留了混合的非反刍动物的奶(可能是猪奶或人奶)。研究者认为这些容器可能在婴儿断奶期间被用于给婴儿喂动物奶以补充营养。这项研究也为认识史前婴儿断奶行为提供了新的见解。


没有高科技考古这种叫法


这个没有仔细去了解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