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捌鋱F隊對中國仰韶時代釀酒史的考古探索。

20史記20年代,瑞典地質學家、考古學家安特生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發現大量富有特色的彩繪陶片,進而發現中國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為中國考古學翻開了新的篇章。在仰韶文化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器物莫過於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只有一個很細、凸出於瓶身的瓶口,瓶腹鼓起,配有兩個小而圓把手,而瓶底部則快速收窄形成一個尖底,兩頭小中間大,讓整個罐子好像一隻紡錘。

此類小口尖底瓶在仰韶遺址中極為常見,在仰韶文化早期~晚期、各類不同的地方類型中均有發現,數量龐大,這表明小口尖底瓶在仰韶先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如我們所見,小口尖底瓶造型奇特,與我們常見的日常生活使用的陶罐、陶瓶大不相同,那麼這類陶器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怎麼用的?這就是人們非常感興趣的話題了。

在一些歷史教科書裏,專家們認為小口尖底瓶是先民們用於在河流或者水井中汲水的工具。他們設想,先民將麻繩系在小口尖底瓶的耳朵上,再將瓶子躺著放進水中,小口尖底瓶在被水灌滿之後會自動站立在水中,等在岸邊的先民就可以用繩子將滿噹噹的瓶子提起來揹回家去。

然而故事講得雖然好,但是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988年、1989年,西安半坡博物館工作人員和北京大學的專家分別用小口尖底瓶做過汲水實驗,按照想像中的方式,將麻繩系在小口尖底瓶的把手上浸入水中。出乎意料的是,小口尖底瓶並不會像預想之中一樣灌滿水後立起來,而是會一直平躺在水面上,達不到理想中的取水效果。顯然,小口尖底瓶並不會比其他任何器物在汲水上有特殊優勢,流傳了幾十年看起來很美的小口尖底瓶「取水」說不攻自破。

那麼,小口尖底瓶的真實功能是什麼呢?

2017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東亞考古研究所劉莉教授團隊與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合作,對陝西省西安市米家崖遺址出土的屬於仰韶文化包括小口尖底瓶在內的一系列陶器內壁的殘留物進行了科學分析——使用生物顯微鏡觀察附著物形態。

研究選取樣本

在生物顯微鏡下,這些在陶片上附著了五千餘年的殘渣終於露出了真面目。

這些殘渣實際上是植物澱粉,來自黍(小米)、大麥、薏米、塊莖等多種農作物。這些古代澱粉形態特殊,在顯微鏡下呈現出多坑、變形、與其他澱粉粒聚合等損傷。

這些損傷特徵對於熟悉酒釀造的人來說並不陌生,在釀酒工藝中有一個被稱為「糖化反應」的環節,在這個環節裏用於釀酒的穀物澱粉加水分解甜味產物,為下一步的發酵做好準備。在「糖化反應」中,澱粉上出現的損傷特徵與小口尖底瓶瓶壁沉澱中澱粉的損傷特徵幾乎一模一樣,這有力證明小口尖底瓶中盛裝的穀物澱粉是經過了釀酒流程中糖化反應的特殊處理。也就是說,小口尖底瓶確實盛裝過經過精心處理的古代酒液。

米家崖遺址陶片殘留澱粉形態

同時,專家們又在和小口尖底瓶同時出土的陶製漏鬥上發現了草酸根離子,而草酸鈣又俗稱為「啤酒石」,是穀物釀酒中常見的副產品,是谷芽酒類釀造過程中析出的草酸鈣結晶。

同年,劉莉團隊對西安市楊官寨遺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廟底溝期陶器進行了相同的實驗,實驗顯示這批5700~5300年前的陶器殘留物仍然是經過了糖化發酵的黍,同樣是釀酒產物。

劉莉團隊認為,在約5000~6000年前,仰韶人已經掌握了成熟的釀酒技術,並將漏斗、陶罐、小口尖底瓶等一系列人造工具用於釀酒。而盛裝緩慢發酵的酒液,即便不是小口尖底瓶的唯一功能,也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

那麼用於釀酒的小口尖底瓶為什麼要做成這樣一種特殊的形狀呢?

釀造史研究者認為,這類小口尖底的器物在盛裝酒液時有這樣一些好處:

1. 小口利於封閉,在酒液裝滿瓶內空間、排出全部空氣之後,釀酒者用繩子將樹葉在瓶口固定結實後,在這層「密封膜」上敷上泥土即可保持「酒瓶」的長期密封,便於酒液保存;

2. 在密封放置之後,酒體內的懸浮雜質會沉澱到瓶子的「尖底」部分,有效地促進了酒液的澄清,在插入蘆葦桿等原始的「吸管」後,也不像平底瓶子一樣容易攪起沉渣;3. 在釀酒時,古人可以在地上挖坑,然後將裝有正在發酵酒液的尖底瓶插入地面,用土埋好,以便於取得較為恆定的發酵溫度;

4. 尖底瓶腹部設置圓形把手,方便困扎,這樣古人就可以將許許多多裝滿酒液的尖底瓶 用麻繩困紮在一起,裝上木筏順水漂流,這也許就是小口尖底瓶分佈如此廣泛的原因。

實際上,在遠古時代,不僅中國的仰韶先民利用小口尖底瓶釀酒,美索不達米亞、尼羅河三角洲的古代先民也使用形狀類似的陶瓶釀酒飲酒,這顯然是因為小口尖底瓶的特殊形狀為釀酒活動帶來的便利和優勢所致:

在傳統的歷史故事中,中國用穀物釀酒的鼻祖是夏代的杜康,從目前的考古發掘來看,至少在5000~6000年前的仰韶時代,古代先民已經掌握了穀物釀酒技術,並將其優化為一門專業技能。


0.首先吐槽,記得原來有科普工作者在知乎上曾經說過,一般社會對科技有一個常識性的認知,高於這個常識的科技手段和產品,就會被冠以「高科技字頭」。考古也不意外。

然後題目「高科技考古發現」其實並不精確,我揣測應該是「在考古工作中使用了高科技手段發現了什麼成果」,不然難以理解。

1.考古的一個主要的方法論是考古地層學。考古地層學是因為較早的遺物遺跡一般來說會埋在較深的地層,較晚的遺物一般來說會滿載較淺的地層,通過深淺位置的比較大概可以判斷一個考古遺址不同地層的時間順序。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曾經總結過:「考古學上稱為地層學或層位學的,指的就是地層堆積的層位上下、堆積時代的相對遲早關係的研究。」現在人們可以通過科技手段對地層中的動植物標本、一些器物本身直接進行年代辨識,常見的有碳14,熱釋光,光釋光等,使遺址特別是年代較早的遺址的時代判斷更加準確。

另外一個方法論則是類型學,亦叫做器物形態學。類型學就是對考古出土的材料進行分類研究,探索它們的意義和隱藏在背後的關係。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說過:「器物形態學則顧名思義,是對不同時代、不同文化或同一文化的不同階段、不同地區的器物就其形態進行排比,探索其變化規律的。」目前谷歌等網路公司在進行藝術品特徵的一些研究,估計在未來可能會出現一些能夠幫助考古工作者進行類型學研究的工具。

2.考古的一個必須的過程是對考古對象的認知,這種認知往往要超越人的視覺能力。一個面積廣大到數百數千平方米的遺址,要整體的把握和觀察,就要用無人機航拍一下,甚至要動用衛星,對遺址和周邊所有的地形地貌有了瞭解之後,考古學家會有更多的證據來判斷考古遺址的邊界,譬如地下埋藏有城牆,會造成上面的植物樹木比其他的矮小,而這種情況只有藉助航拍甚至遙感技術,才能發現。

此外考古出土的古人的一些工具,可以藉助顯微技術,通過研究細小的使用痕跡,來判斷其使用方法和功能,譬如對一些石器的研究。對於器物的一些附著物,可以通過化學分析的方法分析其成分來判斷器物的用途,譬如有知友介紹的劉莉對小口尖底瓶的研究。不過需要注意的時,很多時候古器物的名稱是現代人所起,現代社會生產力發達一類器物可能只有一個或者幾個用途,古代社會器物大量存在一器多用的情況。小口尖底瓶是現代人對仰韶文化器物的命名,這類器物大小差異很大,很可能也存在一器多用的情況,劉莉通過對部分小口尖底瓶內附著物化驗成分、以及瓶口擦痕的微痕研究,得出這些小口尖底瓶用於釀酒和聚飲,但是不能作為否認其他大小和形態小口尖底瓶其他用途的確實依據,即其他大小和形態紋的小口尖底瓶可能存在其他用途,這點非專業的知友不容易想到,正好在此說明。

3.遺址並不一定都在陸地上,近來沉船也被視為是一種重要的考古遺址,但是水下環境不同陸地上,在水下作業需要專門的設備、船隻以及訓練,這些也被認為是高科技考古的範疇。

4.此外,考古材料也可以進入其他專業領域進行解讀,譬如人骨和動物骨骼形態的演化,材料製作工藝的研究之類,但是這些會不會被視為「高科技」,見仁見智。

5.下面是一個最新「高科技考古」的個案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美酒」還是「仙藥」——洛陽西漢墓出土青銅壺內液體的科學研究?

article.xuexi.cn


就拿近期的三星堆考古來說,這次發掘,處處透露著高科技。


如果你全程圍觀了這次的「線上考古」,肯定會忍不住感嘆一句:現在的考古發掘,都已經先進到這種地步了嗎?!


我先帶你回顧一下 1986 年,三星堆遺址第一次發掘時候場景。


當時呢,正好是 7 月份,四川這個地方我們都知道,夏天簡直就是個火爐。但沒辦法,考古隊員們忍著酷暑和蚊子的叮咬,夜以繼日地工作。


他們用的是鋤頭、小手鏟這一類工具,一點一點地挑,一遍一遍地刮,可以說是名副其實地「刮地皮」。


所有重要文物的出土,都是一羣人圍在一起,手抬的手抬,肩扛的肩扛,直接在探方里操作,更別提什麼文物保護了。


不過這次發掘,情況就完全不同了,處處透露著高科技。

所有的工作人員,一律穿著防護服;為了保證坑內的安全,全部在可升降的工作臺上工作。


6 個祭祀坑被分別裝進 4 個鋼架玻璃工作艙內,裡頭可以調節溫度和濕度,這樣就保證了文物出土後環境不會突然發生變化。


每個工作艙內還專門安排了攝像機全程記錄,圖像隨時傳輸到現場的會議室,方便專家進行遠程文物會診。


這還沒完,發掘現場配備了很多實驗室,有機的、無機的,做文物保護的,搞微痕分析的,就是為了讓文物出土後能夠及時研究,防止時間久了關鍵信息流失。


比起 35 年前的「肩扛手抬」,是不是進步太多了?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一次三星堆再次發掘,在我看來,就彷彿是一次考古發掘的「大練兵」,各種技術輪番上陣,也藉此機會好好跟大眾科普了一番。


這麼多技術的應用、這麼多人力的投入,只是為了能將文物保存得好一些,哪怕是好一點點也行。


畢竟,這些都是咱們人類的寶貴遺產,可馬虎不得半分。


不過呢,相比於這些酷炫的發掘技術,大家最感興趣的,還是出土的文物。


隨著發掘的深入進行,三星堆給人的疑問越來越多,大家紛紛感嘆,別的墓都是越挖越明白,可到了三星堆這裡,咋還越挖越糊塗了?

其實,從 1986 年三星堆遺址發掘第一、二號祭祀坑起,關於三星堆的疑問就非常多了:


為什麼在中國的西南還存在一個如此獨特的文明?


怎麼會有這麼多人面青銅器?這些青銅器又是從哪來的?


三星堆人是怎樣的一羣人?他們從哪來?為何又突然消失,就像從未存在過一般?


這些疑惑,甚至演變成了各種「陰謀論」,各種猜測越說越離譜。


有人認為三星堆的青銅文明太高級了,遠超中原一大截,不屬於咱華夏文明,估計是古埃及或者蘇美爾的移民。


還有的更離譜,三星堆出土了數量龐大、造型奇特的青銅面具,那長刀眉、鷹鉤鼻、極力往外凸出的眼睛,在中國已知的史前文明中聞所未聞,放眼世界也是獨特的存在,所以得出,三星堆很有可能是外星人創造的結論。


就連「三星堆」這個地名,也能和韓國的三星集團扯上關係……


所以,真實的三星堆遺址究竟是什麼樣的?


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堪稱網文小說的經典,很多書迷因為這部小說,開始對古代墓葬文化感興趣。

就像很多人會因為喜歡《三國演義》而去尋找現實世界中的三國遺跡,書迷們也非常好奇,書中描繪的那些神祕陵墓和文物,在現實生活中是否真實存在。


我的觀點是,小說中大部分情節是完全虛構的,不過有的你別說,還真能找到現實原型。


比如,小說中提到了一件戰國帛書,這件戰國帛書被吳家的祖先從戰國墓中盜出,之後又被一個叫裘德考的美國傳教士給騙走了。它的靈感就來自於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的帛書。


小說中還提到,在秦嶺腹地深處,有一棵神奇的青銅神樹,它是一根直徑十米左右的青銅柱子,上面有很多粗細不一的銅棍,密密麻麻,不下數千根。


整個柱子的形狀呢,就像一棵從石頭中長出的大樹,枝葉繁茂,直插蒼穹。


這棵樹不僅有讓人起死回生的能力,還能操控人的意識,甚至還能複製出兩個一模一樣的人,非常邪性。


青銅神樹的體量非常大,通高 3.96 米。


什麼概念呢?


大名鼎鼎的司母戊鼎(也有稱後母戊鼎的,我這裡叫習慣了)號稱存世體量最大的中國古代青銅器,高 1.33 米,相當於 3 個司母戊鼎摞一起,纔有它那麼高。


這麼看來,小說描寫秦嶺神樹直插蒼穹,倒與實物挺相符。


司母戊鼎(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


這青銅神樹究竟有啥特別之處,以至於三叔願意花如此多的筆墨來「還原」呢?


其實,你別看現在的媒體把青銅神樹說得神乎其神的,這東西在 1986 年發掘的時候,關注度並不是很高。


當時擺在考古隊面前的,是一堆砸得稀爛、還被火燒過的「破銅爛鐵」,就算是想像力再豐富的人,也不會往「神樹」的方向想。


在後期的修復過程中,專家們把這些碎片一塊一塊地拼湊,才逐漸使青銅神樹顯出本來面目。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在三星堆遺址二號坑中,一共出土了八棵「神樹」。


其中體量最大的一棵,叫「一號神樹」,也就是前面秦嶺神樹的原型,它大概經過了三年的修復,才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通過下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整體形象。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6 篇內容

鹽選專欄

圍觀考古現場 Ⅱ:墓地、古屍與逆天文物

項木咄 作者

¥19.00 會員免費

發佈於 04-23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中國文物報中國文物報?

已認證的官方帳號

跟大家分享一個:科技考古揭開千年古酒的神祕面紗

宿州市博物館秦漢雄風展廳陳列著一個漢代銅鈁,高44釐米、口徑12.2釐米、腹徑22.3釐米。該鈁為公安機關在宿州市埇橋區夾溝鎮打擊盜墓犯罪時追繳的文物,出土信息不詳。方形的壺戰國以前叫壺,到了漢代才叫鈁。《說文解字》:「鈁,方鍾也。」現存漢元始四年銅鈁銘文「銅鈁容六升,重二十九斤」,自名為鈁。鈁可以盛酒或糧食,方形、鼓腹、有蓋,盛行於戰國末期至西漢初期。

宿州市博物館的這尊銅鈁看起來並無特殊的地方,普普通通,既無紋飾,也無文字。銅鈁出土後一直保持著密封的狀態,鈁內還保存著將近三分之二的液體。銅鈁在館內陳列的近十年時間,一直沒有打開。銅鈁內的液體到底是什麼?成為廣大觀眾和業內專業技術人員心中的不解之謎。有的人說是酒,因為銅鈁是漢代成酒的器皿,墓的主人好酒,用裝滿酒的銅鈁陪葬;也有的人說是水,因為銅鈁在地下埋了兩千多年,水滲進銅鈁內也是可能的。

一次,西安碑林博物館的一位老師參觀宿州市博物館時說,陝西那邊打開過有酒銅鈁,酒是綠色的。有人附和道,老師說的對,古人說過:燈紅酒綠嘛!那麼,宿州市博物館的這個銅鈁內的液體是兩千年前的酒嗎?如果是,是無色的還是綠色的?十年來,這些疑問一直是人們心中的不解之謎。正因為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這件看起來不起眼的文物漸漸地成為宿州市博物館知名度較高的鎮館之寶之一。

近年來,隨著科技考古的不斷發展,考古殘留物的研究越來越受重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學院文物保護科學基礎研究中心主任龔德才教授就提出:「考古出土的『疑似古酒』這一類液體物質,符合考古殘留物定義,屬於考古殘留物。通常情況下,應是考古殘留物研究的範疇」(參見《文物保護基礎理論》)。

2017年7月10日,宿州市博物館、安徽徽博文物修復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國科技大學文物保護科學基礎研究中心聯合開展對宿州市博物館SZ3183漢代銅鈁液體殘留物的研究工作。經觀察,該銅鈁口和蓋處有大量綠銹硬結物與泥土,用潔牙機和手術刀片去除後看見蓋與口兩側有二三毫米隙縫,用刀柄插入隙縫輕微撬開蓋口。蓋與口之間沒有發現黏合物質。開蓋後發現銅鈁內有液體約5升,呈渾濁狀,伴有泥土,無異味。倒出液體,使用350毫升塑料瓶第一時間取樣,送中國科技大學文物保護基礎科學研究中心檢測,剩餘液體存放。

具體分析如下:

1.實驗樣品

樣品呈淡黃色透明液體,底部有少許沉澱,無氣味,PH值為8.63,漂浮有絮狀物。

2.檢測項目及分析結果

(1)紡織纖維觀察,通過分析分散後植物纖維的形貌特徵,推斷液體中的纖維種類。纖維儀鑒定,漂浮的絮狀物為竹和草纖維,可能是銅鈁的蓋子上有竹和草的編織物,腐爛後留下。並觀察到針狀結晶,液體中應含有無機鹽;

(2)X射線衍射分析,得到樣品中沉澱物的物相成分。XRD鑒定,分析沉澱物只有石英和銅,因此無酒的沉澱物,如果是酒,是經過渣滓過濾的清酒;

(3)液體中的元素分析,通過元素定性檢測,得到液體中含有元素,以便去掉金屬離子,進行下一步分析。ICP-MS鑒定,進行了63種元素定性檢測。液體中含有鈣、銅、鐵、鉀、鎂、鈉鋅等大量金屬離子,是導致液體呈鹼性的原因;

(4)液體中含有的有機物分子分析,分析樣品中含有的有機化合物,力圖找到能表現樣品性質的主要物質。液相質譜聯用分析,譜圖解析如下:

在負離子模式下,葡萄糖酸的理論分子量為195.0510259,在保留時間2.06分鐘時間樣品中檢測出物質的分子量與理論值偏差小於3ppm,因此推斷有葡萄糖酸存在;在負離子模式下,甘露醇的理論分子量為181.0717614,在保留時間2.04時樣品中檢測出物質的分子量與理論值偏差小於3ppm,因此推斷有甘露醇存在;在負離子模式下,蘋果酸的理論分子量為133.0142466,在保留時間14.45分鐘時間樣品中檢測出物質的分子量與理論值偏差小於3ppm,因此推斷有蘋果酸存在。

3.結論

葡萄糖酸、蘋果酸為酒中含有的不易揮發的有機酸,甘露醇為高級醇,使酒的口感更加醇厚。並未檢測到乙醇等易揮發酸。根據當時的釀酒技術,應該是餅曲釀製的清酒。這也是再現漢代釀酒技術水平的實物見證。《齊民要術》記載,漢末曹操上書漢獻帝推薦的老家亳縣的九醞春酒法。原文如下:

臣縣故令九醞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臘月二日漬曲。正月凍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釀。法引曰:「譬諸蟲,雖久多完。」三日一釀,滿九石米止,臣得法,釀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飲。若以九醞苦,難飲,增為十釀,易飲不病。九醞用米十觥,十醞用米十觥,俱用曲三十斤,但米有多少耳。治曲淘米,一如春酒法。

由此可見,漢代末年的安徽北部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清酒釀製技術。

古代的米酒,有清酒、濁酒之分。清酒是比較好的高檔酒,製作工藝相對複雜,釀製時間長,製作成本高。李白詩:「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金樽配清酒、玉盤盛珍饈,李白描寫的是一場美酒佳餚的超級豪華盛宴,用酒一定很講究。范仲淹詞:「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描寫的是在大漠孤煙、風餐露宿的艱苦戍邊環境中,也只能飲低檔的濁酒消愁。

科技考古揭開千年古酒的神祕面紗,宿州市博物館SZ3183漢代銅鈁內液體為漢代清酒的殘留物標本,為今後解讀文物內涵、宣傳漢代文明、研究古代釀酒技術提供了基礎。

(來源:文物之聲微信公眾號,作者/劉林)

發佈於 2020-10-22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GuRusGuRus?

廣西保利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秩序部職員

2020.2.2更新補充

「泥板成分組成分析與提取」的例子

論文名:《古代メソポタミアの粘土板とプロキシとしての珪藻分析の検討》

阿日學者在大英博物館中,用顯微鏡觀察,分析泥板成分

スレイマニヤ博物館所蔵のメソポタミア粘土板胎土の組成

メソポタミア氾濫源堆積物と粘土板の化學組成?同位體組成にみる都市鉱山のあけぼの

這兩篇是阿日那邊,學術講座上的簡短內容

「圓筒印章(滾印)圖案、紋路」分析的例子。

已經不能確定具體是哪篇論文。時間久遠,所以,記混,描述失實,細節錯誤等問題在所難免。雖然用儀器掃描滾印是吻合。另外,顯然把另一篇對比紋路,圖案的內容記混,弄混……就結果來說,描述的確失實,萬望見諒。

論文名:《アッカド期における円筒印章外形の規格化》。

用顯微鏡觀察滾印。

原標題:《ジャムダト=ナスル期タブレットの印影と円筒印章》(《Seal Impressions on the Tablets and Cylinder Seals from Jamdat Nasr》)

這篇是圖案,幾何圖對比分析的,並沒有啥高科技。

——————————————————————————————

2020.1.22更新補充

http://www.ox.ac.uk/oxford-heritage-projects/unlocking-past?

www.ox.ac.uk

被稱為:RTI系統(Reflectance Transformation Imaging)的儀器。

由76個獨立光源組成,藉助該儀器,工作人員可以從不同角度,通過光影反差更好的辨認泥板上的內容。

————————————————————————————

2020.1.22原文

個人記憶裏涉及高科技考古(對我而言的確是高科技,其他人看來是否屬於高科技,不清楚),有三例,能不能算作「發現」,不知。

原始埃蘭文的破譯

這門古老文字的破譯得益於牛津大學牛人數十年如一日的專研,以及機構團隊努力。在得知可以作為文字閱讀時,這是本人記憶中最震撼的事情。

早前,原始埃蘭文字的「文字地位」,存在質疑聲音。甚至有觀點認為僅作為記數符號,而不屬於文字。自然,另有觀點稱,這可能是比烏魯克古樸楔形文字更古老的文字。

牛津大學教授的破譯工作,使得質疑、爭議不再圍繞著「原始埃蘭文是否屬於文字」這一討論。

話說回來,儘管得到破譯,應屬初期階段?要完整閱讀及理解原始埃蘭文字的文本,仍是一件消耗時間與精力的事情。

這個破譯過程中,使用到的光影罩子儀器可視為功臣之一?

文物上閱讀楔形文字是件耐心考驗活,字形崩缺處、風化處等,給辨認帶來困難。將文物放入黑色罩子中,通過不同角度照射光陰,使得字形結構折射出來,一定程度的還原字形。

原始埃蘭文即是在這個過程中確認字形然後巴拉巴拉~

餘下兩例能否作為「發現」.....

泥板成分組成分析與提取

由阿日那邊某論文中獲知這信息時...起初超有興趣。翻了幾頁,饒了我吧,跟不上!化學上的一堆分析?

簡而言之,就是刻有楔形文字的古老泥板,阿日方團隊提取其中一些,放在顯微鏡下研究分析。

圓筒印章(滾印)圖案、紋路分析

也是阿日方論文之一。用儀器掃描滾印,複製滾印上的圖案,高清放大滾印紋路。由此判斷製作者習慣,以及時代背景下的工藝、藝術風格等。

這對古玩愛好者而言,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如若界定滾印紋路的刻畫習慣年代,對文物定年起到一定作用。

本人才疏學淺只能以「不理解」去看待這兩例發現。

本回答僅憑個人記憶敲文。不排除本人記憶錯亂 ,敘述失實,及細節上錯誤等,亦或是在以腦洞描述「都市傳說」。日方論文也因硬碟崩壞無從查證。倘若白白浪費了閱客的時間,唯有抱歉。


跟大家分享一個:科技考古揭開千年古酒的神祕面紗

宿州市博物館秦漢雄風展廳陳列著一個漢代銅鈁,高44釐米、口徑12.2釐米、腹徑22.3釐米。該鈁為公安機關在宿州市埇橋區夾溝鎮打擊盜墓犯罪時追繳的文物,出土信息不詳。方形的壺戰國以前叫壺,到了漢代才叫鈁。《說文解字》:「鈁,方鍾也。」現存漢元始四年銅鈁銘文「銅鈁容六升,重二十九斤」,自名為鈁。鈁可以盛酒或糧食,方形、鼓腹、有蓋,盛行於戰國末期至西漢初期。

宿州市博物館的這尊銅鈁看起來並無特殊的地方,普普通通,既無紋飾,也無文字。銅鈁出土後一直保持著密封的狀態,鈁內還保存著將近三分之二的液體。銅鈁在館內陳列的近十年時間,一直沒有打開。銅鈁內的液體到底是什麼?成為廣大觀眾和業內專業技術人員心中的不解之謎。有的人說是酒,因為銅鈁是漢代成酒的器皿,墓的主人好酒,用裝滿酒的銅鈁陪葬;也有的人說是水,因為銅鈁在地下埋了兩千多年,水滲進銅鈁內也是可能的。

一次,西安碑林博物館的一位老師參觀宿州市博物館時說,陝西那邊打開過有酒銅鈁,酒是綠色的。有人附和道,老師說的對,古人說過:燈紅酒綠嘛!那麼,宿州市博物館的這個銅鈁內的液體是兩千年前的酒嗎?如果是,是無色的還是綠色的?十年來,這些疑問一直是人們心中的不解之謎。正因為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這件看起來不起眼的文物漸漸地成為宿州市博物館知名度較高的鎮館之寶之一。

近年來,隨著科技考古的不斷發展,考古殘留物的研究越來越受重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學院文物保護科學基礎研究中心主任龔德才教授就提出:「考古出土的『疑似古酒』這一類液體物質,符合考古殘留物定義,屬於考古殘留物。通常情況下,應是考古殘留物研究的範疇」(參見《文物保護基礎理論》)。

2017年7月10日,宿州市博物館、安徽徽博文物修復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國科技大學文物保護科學基礎研究中心聯合開展對宿州市博物館SZ3183漢代銅鈁液體殘留物的研究工作。經觀察,該銅鈁口和蓋處有大量綠銹硬結物與泥土,用潔牙機和手術刀片去除後看見蓋與口兩側有二三毫米隙縫,用刀柄插入隙縫輕微撬開蓋口。蓋與口之間沒有發現黏合物質。開蓋後發現銅鈁內有液體約5升,呈渾濁狀,伴有泥土,無異味。倒出液體,使用350毫升塑料瓶第一時間取樣,送中國科技大學文物保護基礎科學研究中心檢測,剩餘液體存放。

具體分析如下:

1.實驗樣品

樣品呈淡黃色透明液體,底部有少許沉澱,無氣味,PH值為8.63,漂浮有絮狀物。

2.檢測項目及分析結果

(1)紡織纖維觀察,通過分析分散後植物纖維的形貌特徵,推斷液體中的纖維種類。纖維儀鑒定,漂浮的絮狀物為竹和草纖維,可能是銅鈁的蓋子上有竹和草的編織物,腐爛後留下。並觀察到針狀結晶,液體中應含有無機鹽;

(2)X射線衍射分析,得到樣品中沉澱物的物相成分。XRD鑒定,分析沉澱物只有石英和銅,因此無酒的沉澱物,如果是酒,是經過渣滓過濾的清酒;

(3)液體中的元素分析,通過元素定性檢測,得到液體中含有元素,以便去掉金屬離子,進行下一步分析。ICP-MS鑒定,進行了63種元素定性檢測。液體中含有鈣、銅、鐵、鉀、鎂、鈉鋅等大量金屬離子,是導致液體呈鹼性的原因;

(4)液體中含有的有機物分子分析,分析樣品中含有的有機化合物,力圖找到能表現樣品性質的主要物質。液相質譜聯用分析,譜圖解析如下:

在負離子模式下,葡萄糖酸的理論分子量為195.0510259,在保留時間2.06分鐘時間樣品中檢測出物質的分子量與理論值偏差小於3ppm,因此推斷有葡萄糖酸存在;在負離子模式下,甘露醇的理論分子量為181.0717614,在保留時間2.04時樣品中檢測出物質的分子量與理論值偏差小於3ppm,因此推斷有甘露醇存在;在負離子模式下,蘋果酸的理論分子量為133.0142466,在保留時間14.45分鐘時間樣品中檢測出物質的分子量與理論值偏差小於3ppm,因此推斷有蘋果酸存在。

3.結論

葡萄糖酸、蘋果酸為酒中含有的不易揮發的有機酸,甘露醇為高級醇,使酒的口感更加醇厚。並未檢測到乙醇等易揮發酸。根據當時的釀酒技術,應該是餅曲釀製的清酒。這也是再現漢代釀酒技術水平的實物見證。《齊民要術》記載,漢末曹操上書漢獻帝推薦的老家亳縣的九醞春酒法。原文如下:

臣縣故令九醞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臘月二日漬曲。正月凍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釀。法引曰:「譬諸蟲,雖久多完。」三日一釀,滿九石米止,臣得法,釀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飲。若以九醞苦,難飲,增為十釀,易飲不病。九醞用米十觥,十醞用米十觥,俱用曲三十斤,但米有多少耳。治曲淘米,一如春酒法。

由此可見,漢代末年的安徽北部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清酒釀製技術。

古代的米酒,有清酒、濁酒之分。清酒是比較好的高檔酒,製作工藝相對複雜,釀製時間長,製作成本高。李白詩:「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金樽配清酒、玉盤盛珍饈,李白描寫的是一場美酒佳餚的超級豪華盛宴,用酒一定很講究。范仲淹詞:「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描寫的是在大漠孤煙、風餐露宿的艱苦戍邊環境中,也只能飲低檔的濁酒消愁。

科技考古揭開千年古酒的神祕面紗,宿州市博物館SZ3183漢代銅鈁內液體為漢代清酒的殘留物標本,為今後解讀文物內涵、宣傳漢代文明、研究古代釀酒技術提供了基礎。

(來源:文物之聲微信公眾號,作者/劉林)

發佈於 2020-10-22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GuRusGuRus?

廣西保利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秩序部職員

2020.2.2更新補充

「泥板成分組成分析與提取」的例子

論文名:《古代メソポタミアの粘土板とプロキシとしての珪藻分析の検討》

阿日學者在大英博物館中,用顯微鏡觀察,分析泥板成分

スレイマニヤ博物館所蔵のメソポタミア粘土板胎土の組成

メソポタミア氾濫源堆積物と粘土板の化學組成?同位體組成にみる都市鉱山のあけぼの

這兩篇是阿日那邊,學術講座上的簡短內容

「圓筒印章(滾印)圖案、紋路」分析的例子。

已經不能確定具體是哪篇論文。時間久遠,所以,記混,描述失實,細節錯誤等問題在所難免。雖然用儀器掃描滾印是吻合。另外,顯然把另一篇對比紋路,圖案的內容記混,弄混……就結果來說,描述的確失實,萬望見諒。

論文名:《アッカド期における円筒印章外形の規格化》。

用顯微鏡觀察滾印。

原標題:《ジャムダト=ナスル期タブレットの印影と円筒印章》(《Seal Impressions on the Tablets and Cylinder Seals from Jamdat Nasr》)

這篇是圖案,幾何圖對比分析的,並沒有啥高科技。

——————————————————————————————

2020.1.22更新補充

http://www.ox.ac.uk/oxford-heritage-projects/unlocking-past?

www.ox.ac.uk

被稱為:RTI系統(Reflectance Transformation Imaging)的儀器。

由76個獨立光源組成,藉助該儀器,工作人員可以從不同角度,通過光影反差更好的辨認泥板上的內容。

————————————————————————————

2020.1.22原文

個人記憶裏涉及高科技考古(對我而言的確是高科技,其他人看來是否屬於高科技,不清楚),有三例,能不能算作「發現」,不知。

原始埃蘭文的破譯

這門古老文字的破譯得益於牛津大學牛人數十年如一日的專研,以及機構團隊努力。在得知可以作為文字閱讀時,這是本人記憶中最震撼的事情。

早前,原始埃蘭文字的「文字地位」,存在質疑聲音。甚至有觀點認為僅作為記數符號,而不屬於文字。自然,另有觀點稱,這可能是比烏魯克古樸楔形文字更古老的文字。

牛津大學教授的破譯工作,使得質疑、爭議不再圍繞著「原始埃蘭文是否屬於文字」這一討論。

話說回來,儘管得到破譯,應屬初期階段?要完整閱讀及理解原始埃蘭文字的文本,仍是一件消耗時間與精力的事情。

這個破譯過程中,使用到的光影罩子儀器可視為功臣之一?

文物上閱讀楔形文字是件耐心考驗活,字形崩缺處、風化處等,給辨認帶來困難。將文物放入黑色罩子中,通過不同角度照射光陰,使得字形結構折射出來,一定程度的還原字形。

原始埃蘭文即是在這個過程中確認字形然後巴拉巴拉~

餘下兩例能否作為「發現」.....

泥板成分組成分析與提取

由阿日那邊某論文中獲知這信息時...起初超有興趣。翻了幾頁,饒了我吧,跟不上!化學上的一堆分析?

簡而言之,就是刻有楔形文字的古老泥板,阿日方團隊提取其中一些,放在顯微鏡下研究分析。

圓筒印章(滾印)圖案、紋路分析

也是阿日方論文之一。用儀器掃描滾印,複製滾印上的圖案,高清放大滾印紋路。由此判斷製作者習慣,以及時代背景下的工藝、藝術風格等。

這對古玩愛好者而言,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如若界定滾印紋路的刻畫習慣年代,對文物定年起到一定作用。

本人才疏學淺只能以「不理解」去看待這兩例發現。

本回答僅憑個人記憶敲文。不排除本人記憶錯亂 ,敘述失實,及細節上錯誤等,亦或是在以腦洞描述「都市傳說」。日方論文也因硬碟崩壞無從查證。倘若白白浪費了閱客的時間,唯有抱歉。


2020.2.2更新補充

「泥板成分組成分析與提取」的例子

論文名:《古代メソポタミアの粘土板とプロキシとしての珪藻分析の検討》

阿日學者在大英博物館中,用顯微鏡觀察,分析泥板成分

スレイマニヤ博物館所蔵のメソポタミア粘土板胎土の組成

メソポタミア氾濫源堆積物と粘土板の化學組成?同位體組成にみる都市鉱山のあけぼの

這兩篇是阿日那邊,學術講座上的簡短內容

「圓筒印章(滾印)圖案、紋路」分析的例子。

已經不能確定具體是哪篇論文。時間久遠,所以,記混,描述失實,細節錯誤等問題在所難免。雖然用儀器掃描滾印是吻合。另外,顯然把另一篇對比紋路,圖案的內容記混,弄混……就結果來說,描述的確失實,萬望見諒。

論文名:《アッカド期における円筒印章外形の規格化》。

用顯微鏡觀察滾印。

原標題:《ジャムダト=ナスル期タブレットの印影と円筒印章》(《Seal Impressions on the Tablets and Cylinder Seals from Jamdat Nasr》)

這篇是圖案,幾何圖對比分析的,並沒有啥高科技。

——————————————————————————————

2020.1.22更新補充

http://www.ox.ac.uk/oxford-heritage-projects/unlocking-past?

www.ox.ac.uk

被稱為:RTI系統(Reflectance Transformation Imaging)的儀器。

由76個獨立光源組成,藉助該儀器,工作人員可以從不同角度,通過光影反差更好的辨認泥板上的內容。

————————————————————————————

2020.1.22原文

個人記憶裏涉及高科技考古(對我而言的確是高科技,其他人看來是否屬於高科技,不清楚),有三例,能不能算作「發現」,不知。

原始埃蘭文的破譯

這門古老文字的破譯得益於牛津大學牛人數十年如一日的專研,以及機構團隊努力。在得知可以作為文字閱讀時,這是本人記憶中最震撼的事情。

早前,原始埃蘭文字的「文字地位」,存在質疑聲音。甚至有觀點認為僅作為記數符號,而不屬於文字。自然,另有觀點稱,這可能是比烏魯克古樸楔形文字更古老的文字。

牛津大學教授的破譯工作,使得質疑、爭議不再圍繞著「原始埃蘭文是否屬於文字」這一討論。

話說回來,儘管得到破譯,應屬初期階段?要完整閱讀及理解原始埃蘭文字的文本,仍是一件消耗時間與精力的事情。

這個破譯過程中,使用到的光影罩子儀器可視為功臣之一?

文物上閱讀楔形文字是件耐心考驗活,字形崩缺處、風化處等,給辨認帶來困難。將文物放入黑色罩子中,通過不同角度照射光陰,使得字形結構折射出來,一定程度的還原字形。

原始埃蘭文即是在這個過程中確認字形然後巴拉巴拉~

餘下兩例能否作為「發現」.....

泥板成分組成分析與提取

由阿日那邊某論文中獲知這信息時...起初超有興趣。翻了幾頁,饒了我吧,跟不上!化學上的一堆分析?

簡而言之,就是刻有楔形文字的古老泥板,阿日方團隊提取其中一些,放在顯微鏡下研究分析。

圓筒印章(滾印)圖案、紋路分析

也是阿日方論文之一。用儀器掃描滾印,複製滾印上的圖案,高清放大滾印紋路。由此判斷製作者習慣,以及時代背景下的工藝、藝術風格等。

這對古玩愛好者而言,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如若界定滾印紋路的刻畫習慣年代,對文物定年起到一定作用。

本人才疏學淺只能以「不理解」去看待這兩例發現。

本回答僅憑個人記憶敲文。不排除本人記憶錯亂 ,敘述失實,及細節上錯誤等,亦或是在以腦洞描述「都市傳說」。日方論文也因硬碟崩壞無從查證。倘若白白浪費了閱客的時間,唯有抱歉。


講一個我覺得比較有趣的話題吧:豬的馴化。

一、

我們先來看看,豬對於我們中國人而言,有著多大的意義。

它是六畜之首,馬上就要過春節了,這個時候我們最喜歡貼的對聯就是「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它還是十二生肖之一,現在很多夫妻生孩子,都想要個豬寶寶。

在古代,豬的象徵意義則要大得更多。在祭祀典禮中,它是非常重要的貢品。《禮記·王制》說:「天子社稷則太牢,諸侯社稷則少牢。」這太牢,指的就是牛、羊、豬,少牢指的是羊、豬。

《禮記·禮器》記載:「晏平仲祭其先人豚肩不掩豆。」這裡的「豚」,指的就是小豬。這些都說明瞭,豬在中國古代是重要的祭祀品。

如果說古代的祭祀好像離我們的生活太遠了,那我們就來看看日常使用的漢字,有哪些是與「豬」有關的。在古代,豬通常被稱為「豕」,而「家」這個字,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楷書,都是房子下面有一隻豬的象形,它的本義就是馴養生豬的穩定居所,到了後來才引申為我們今天「家」的含義。再比如「逐」這個字,其本義就是追豕,說明在原始的狩獵時代,豬是人們最主要的肉食來源。「墜」的本義也與豕有關,表示豕掉落陷阱被捕獲的場景。

發現了沒有,在原始社會,豬與人的關係十分密切,一開始人們抓捕野豬作為自己的食物來源,再後來慢慢地馴化豬,把豬圈養在固定的地方,這纔有了「家」的概念。

那麼,豬是什麼時候開始被馴化的呢?別小看了這個問題,豬、狗等家畜的馴化問題在考古學上是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

二、

在看下面的內容前,我建議你先自己想個幾秒鐘,思考一下,如何判斷家豬和野豬?

看過《動物世界》的人都知道,一隻豬,從野豬變成了家豬,它的生活狀況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野外的時候,野豬因為覓食、拱土、搏鬥的需要,久而久之,它的吻部進化得特別長,頭部特別大,能夠佔到整個身體長度的三分之一,甚至更長。

而家豬由於長期餵食,體態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用專業的術語說就是「下頜骨、頭骨和淚骨較短,犬齒退化,鼻部上移,顏面凹陷,面部加寬,後驅加長,體幅變寬,腹圍增大」。

所以,對於我們常人來說,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家豬的吻部大大縮短了。

這種體態上的變化,在骨骸上很容易就能夠辨識出來。

於是你可能就說了,只要發現遺址中出土的豬的骨骼特徵,符合家豬的特徵,那就說明它被馴化了。

這個邏輯有一定道理,但是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動物的形態想要改變,哪那麼容易啊!這可不是一朝一夕間的事,必須得經歷一個漫長的時間段慢慢進化纔行。所以:

如果說在一個遺址中發現了符合家豬特徵的骨骼,這說明這裡的先民早就已經完成了豬的馴化了。

而真正的馴化時間,還得再往前推很久很久。

三、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更加直觀地來研究豬的馴化呢?經過多年的發展,考古學家們發展出了幾個鑒別方法,大體來說,主要有以下這幾種:

1、

首先,從體態變化上來區分家豬和野豬肯定是沒有問題的。考古學家們發現,在進化過程中,豬牙齒的遺傳特徵最穩定,尺寸大小不會在短時間內發生變化,而豬的下頜骨縮小的速率則快得多。牙齒的大小、數量沒怎麼變化,但是空間、變小了,這就自然而然發生了齒列扭曲的情況。所以說,如果在某個遺址中發現的豬牙齒是擠在一起的,這說明那個時候的豬正處在被馴化的過程當中。

齒列扭曲的豬骨標本(來源:《河南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豬骨的再研究》)

2、

其次,我們還可以從人類飼養家豬的目的這個角度入手。很簡單,古人養豬無非是為了獲取肉類資源,但養豬必然會產生成本,養一頭豬的時間越長,花費的成本就越多。為了達到收益最大化,我們往往不會將豬養大成人,而是在豬的幼年,在它肉質鮮嫩的時候把它宰了。

這就造成了豬的死亡年齡結構變得不平衡並且集中。如果說一個遺址中出土的豬骨,幼年的比例佔得特別高(一般來說大於55%),就說明瞭該遺址中出現了家豬的飼養。

3、

為了進一步確定,我們甚至可以研究一下幼豬骨的雄性和雌性的比例。這還是從養豬的投入產出比考慮的,母豬由於能夠繁殖後代,所以一般都會養到成年後,而公豬就不一樣了,它們沒有了生殖優勢,而且成年的公豬性格暴躁,還不容易管理,所以除了保留一部分公豬作為種豬外,大部分的公豬在幼年的時候就會被直接宰殺了。

4、

我們還可以從病理學的角度來考慮。在病理學當中,有一種叫做線性牙釉質發育不全(LEH:Linear Enamel Hypoplasia)的病理現象,指的是在牙冠形成過程中牙釉質厚度上出現的一種缺陷,比較典型地表現為牙齒表面形成一個或多個齒溝或齒線。

這種情況一般是發育期生理緊張所造成的。有意思的是,考古學家們發現野豬的LEH發病率遠遠低於家豬。根據統計,考古遺址中豬羣LEH發病率一般都在5%以上,而野豬羣落在5%以下。依照這個比例,我們就可以判定一個考古遺址中是否出現了家豬馴養。

上面介紹的這些方法,是當前學界判斷野豬向家豬馴化的主流方法。

四、

有了這些理論武器,我們再來解決前面提出的問題: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家豬,在哪個遺址?

目前的研究結論是:賈湖遺址。

沒錯,就是那個《國家寶藏》中,出土了世界上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樂器——骨笛的遺址。

通過對遺址中豬骨的分析,我們發現有3個標本出現了前面所說的「齒列扭曲」現象。在能夠確定年齡的60多件骨骼標本中,未成年的比例居然高達81.4%。而且豬牙的LEH發病率也相當高,這一系列證據,充分證明瞭在差不多9000年前的賈湖地區,那裡的原始人就已經開始了豬的馴化。從目前來看,賈湖是有證據表明的最早的家豬飼養地。


有兩篇印象深刻的《自然》論文,關於1?C測年技術的拓展及早期奶瓶的確認。

第一篇Accurate compound-specific 1?C dating of archaeological pottery vessels描述了一種精確測定古代陶器年代的方法。1?C測年需要可靠的碳源,而陶器本身是無機物(常用熱釋光測年)。研究者利用陶器中食物殘渣的脂肪成分(烹飪時被粘土吸收保存下來),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矛盾。

各式各樣的早期陶奶瓶

第二篇Milk of ruminants in ceramic baby bottles from prehistoric child graves,相同的研究團隊報道了一項分析,分析對象是巴伐利亞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嬰兒墓隨葬的小型帶嘴陶容器。研究者分析了脂質殘留,鑒定出來自動物產物(包括鮮奶)的脂肪酸:其中兩件容器似乎盛放過反芻動物的奶,而另一件則殘留了混合的非反芻動物的奶(可能是豬奶或人奶)。研究者認為這些容器可能在嬰兒斷奶期間被用於給嬰兒喂動物奶以補充營養。這項研究也為認識史前嬰兒斷奶行為提供了新的見解。


沒有高科技考古這種叫法


這個沒有仔細去了解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