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4

记者吴书纬/报导

几年前,一只巨型的黄色小鸭巡回全球,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在台湾也造成一股旋风,创作它的是荷兰艺术家霍夫曼。这次他带著个展来到台湾,究竟他怎么看待这最富盛名的创作,又期待这次如何透过新作品与台湾互动呢?

关于弗洛伦泰因•霍夫曼 (Florentijn Hofman)

1977年出生于荷兰,2000年毕业于荷兰坎彭基督教美术学院,后在德国柏林魏森赛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霍夫曼擅长透过塑造简单日常物件激起大众的感知度,作品呈现令人熟悉又乐观的氛围,让大众更容易接触艺术,例如「黄色小鸭」即是从居家的伴浴玩具发想。

时光倒流至2013年的台湾,那年突然有1只浴缸里的橡胶小鸭被放大成数百倍的巨鸭,依序在高雄、桃园和基隆展出,吸引上百万的国人到港边或池畔观赏。

数年过去,小鸭又到过不同地方,创作它的荷兰艺术家霍夫曼说,家里有1张世界地图,只要「黄色小鸭」造访某地,就会把小鸭贴纸贴在地图上相对应之处,不过他可没有要贴满整张世界地图的伟大目标,而是觉得「黄色小鸭」该漂到哪就到哪,「它有自己会去的地方」,去年曾到过南半球的智利,「或许未来在亚洲还有机会吧!」霍夫曼语带玄机地提到,手中还拿著黏土捏来捏去。

母亲创造艺术环境 从小誓言成艺术家

成为艺术家或许要从小时候,霍夫曼的母亲对艺术很有兴趣,想念艺术大学,但在当时的荷兰,女性就是要当护士一类的职业,因此无法成为艺术家是她人生中的遗憾。成为母亲后,她让儿子保有成为艺术家的自由,因此从小让霍夫曼自由地绘画及捏黏土,霍夫曼约10岁时,在电视上看到关于荷兰艺术家卡雷尔.阿佩尔(Karel Appel)的节目,心想真是「太棒了」,长大也要当艺术家,小男孩的梦想在长大后也成真,这时他手中的黏土已捏成1只豹放在桌上。

阿佩尔(1921年~2006年)是引领欧洲二战后的前卫艺术风潮「眼镜蛇运动」的艺术家之一,充满抽象和色彩的画作在当年曾被讥为「连小孩都能画」,但如今已成为荷兰史上重要的艺术家。如同当时阿佩尔受到的质疑,霍夫曼的作品评价不一。霍夫曼认为他大型的装置艺术创作能消除国籍和宗教的分界,让大众更轻松地接触艺术,并以熟悉的物件激发童年的愉快经历,他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带有神圣性质,而是大家都可以去亲近、没有距离感。

创作融合当地 用「玩」表现艺术

连结当地文化也是霍夫曼创作时的一个要素,例如2010年在巴西展出「拖鞋猴」,就是使用一万双巴西名产夹脚拖,绑成一只15公尺长的猴子,而这次在台湾的个展「玩游世界」,部分雕塑是将他过去在户外所创造大尺寸的作品,以陶瓷缩放在室内,使用陶瓷做素材也是呼应亚洲的物质文化遗产。

这次个展也包含「迷你泰唔士河马」的共同创作,观众可随性地将黏土黏在霍夫曼所创作的白色河马上,霍夫曼想跟大家说,不要害怕创作,艺术没有对或错,用「玩」的方式创作,也是本次个展的宗旨;采访结束,终于有机会端详霍夫曼随兴捏出来的黏土豹,结果一不留神,他又将黏土捏回了一团。

DATA

白石画廊内湖空间-玩游世界 (Play Around the World)︰

(02)8751-1185。台北市内湖区基湖路1号。周二~日11:00~19:00,周一休。展期为即日起~11 / 11,免费参观。FB︰白石画廊・台北 Whitestone Gallery Taipei
  • 展览期间,人们可以自由地以各色黏土妆点在白色河马上。(图片提供/白石画廊提供)

    展览期间,人们可以自由地以各色黏土妆点在白色河马上。(图片提供/白石画廊提供)

  • 2013年「黄色小鸭」在全台炫起一股小鸭旋风。(本报资料照)

    2013年「黄色小鸭」在全台炫起一股小鸭旋风。(本报资料照)

  • 观赏「玻璃眼」时,透过黑色玻璃瞳孔的反射,可以看见自己。(记者陈宇睿/摄影)

    观赏「玻璃眼」时,透过黑色玻璃瞳孔的反射,可以看见自己。(记者陈宇睿/摄影)

  • 「拖鞋猴」在2010年是以1万双夹脚拖组合而成,这次则以陶瓷缩小尺寸烧制。(记者陈宇睿/摄影)

    「拖鞋猴」在2010年是以1万双夹脚拖组合而成,这次则以陶瓷缩小尺寸烧制。(记者陈宇睿/摄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