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包含很多,跑步、走路、球类、格斗等。运动除了可以强健身体,抒发情绪压力外,其实运动对大脑也是好处多多。

【文╱洪兰 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运动让人心智明显提升

 

很多父母都有这种迷思,以为运动是浪费时间和体力,其实,运动跟智慧有直接关系。有个实验研究500名学童运动和学业成绩的关系,发现每天上一个小时体育课的孩子在考试成绩上比较好,大学生参加运动计划后,在学业成绩也上升了,连50岁的中年人在参加4个月的走路计划后,心智的表现也比4个月前的提升了10%;另一个实验则是做65岁的老人,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血液循环好思考才灵活

 

科学家很早就知道运动跟情绪有关,运动可以抑制大脑中杏仁核的活化,阻止负面情绪的出现,打完球的人情绪都很亢奋,不会忧郁。实验者用老鼠来探究原因,发现运动时氧的大量消耗会促使血液循环加快,这个氧的需求增加了肌肉微血管的数量,使肌肉可以运动的更久;大脑也是一样,血液流动的越快,就能运送越多的带氧血红素到细胞上去,就可以做更多的思考,储存更多的记忆。

 

每天动一动神经变强壮

 

每天固定运动若干时间的老鼠,它的海马回的突触比较强壮,新细胞存活的比较久。运动帮助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表现(express),而且表现在专管记忆的海马回处,1999年,神经学家发现人类海马回的神经细胞跟猴子一样也有再生的现象,推翻了过去生物学上神经细胞死了不再生的教条,表示人不是只有年轻的时候才可以学习,我们的学习是终身的,父母不必急著在孩子小时候把所有东西塞进他大脑里。

 

人的大脑是演化来应付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的外面世界,人没有尖牙利爪,又只有两条腿,所以不是群居、寻求团体保护、用群众力量去猎食就不可能存活下来。我们一方面需要有很大的脑来记住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方面身体要能马上反应,以免得成为别人的晚餐,因此,身体跟大脑都演化出随时快速决策、快速执行的机制以利生存。

 

 

运动的孩子大脑整合更好

 

其实打篮球就是一个很符合演化目的的运动,它需要眼快、手快、脚快及决策快。球员拿到球大约只有千分之几秒的时间必须下决定是自己投篮还是传给别人,若是自己投,大脑得马上计算球投进篮的机率,以及投不进时被别人拿去的后果。所以鼓励孩子运动其实是促进他大脑功能的整合,对他以后出社会的应变能力有帮助。

 

 

据《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报导,一项巴西研究发现,如果让年老的大鼠每天快跑5分钟,并持续5个星期,就足以让大鼠脑中的记忆区,产生一连串的生理变化,提高BDNF的水准,让牠们的记忆力追上年轻的大鼠。

 

所以,如果你也想提升好脑力,不妨现在也持续来慢跑吧!

相关文章